中医有许多特色的治疗方法,医家更是给它们起了文艺的名字。逆流挽舟、提壶揭盖、增水行舟,这些治疗方法无不体现了中医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并将这些自然现象与临床相结合,创立了一个个行之有效的方剂。
我们今天谈一谈“引火归元”这个治法。引火归元又被称为“导龙入海”,为什么会有如此一个称呼呢?我们从火神派的开山鼻祖郑钦安说起。
何为“引火归元”?人体的阳气藏于肾中,当人体生病时,阳气不能潜藏,向上灼烧人体,导致多种疾病。在治疗的时候,就是要将病理性的阳气引回肾中,因此称之为引火归元。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都是肾脏所住持,肾脏里面藏着人的真阴、真阳。
郑钦安将肾比作坎卦,坎两个阴爻加一个阳爻,所谓“坎中满”。《易经》认为坎卦为乾卦一阳爻落在了坤卦之中,乾卦我们经常说以“龙”比喻。因此郑老先生称肾中阳气为龙。因此将火引入肾中,又被称为“导龙入海”。
一、什么情况下可以“导龙入海”?
第一是阴精亏虚,肾水不足,阴不涵阳的虚火证。
肾阴不足,阳气偏于旺盛,阳气有易动,易上的性质,正常情况下肾阴充足,可以制约阳气的“变动不居”。肾阴不足,阳气就开始躁扰不安。人体可以出现头晕眼花,心烦气躁,手脚心热等情况。舌红苔干燥少津液,脉象细数。都是阴虚不足,阳亢于上的表现。
针对这种情况的治疗,需要用大量的滋补肾阴的药物,先补充下部的肾水。再用少量的引火药物,将这股邪火引入肾中。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亦有记载:“当用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
第二是肾阳虚,命门火衰,阳气无根,虚阳上浮所致的上热下寒证。
阴虚会导致阳亢,阳虚为什么也会导致阳亢呢?阳虚之后,相应的水就多了,就是阴气过盛。水涨船高,潜在水里的阳气也跟着往上走。紧跟着这股火就烧到了人体上面,上面的表现和阴虚一致,但是人体下部却是冰冷不温,下肢水肿,甚至是全身水肿。舌淡,有齿痕,苔白水滑,脉象表现则不一定,但重按一定软弱无力。
这种病症一定不能再用滋阴补水药,再加水人体就会更寒,怕冷情况更加严重,水肿也会更加严重。一定要温补阳气,佐以利水。当阴霾四散,人体“水位”下降,阳气也就跟着回归了肾脏之中。
第三是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即戴阳证。
如果阳气更加虚弱,阴寒之气逼着阳气往外走。《伤寒论》有“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病人腹痛,腹泻如清水,手脚冰凉,脉象微弱到摸不到,而外面却见到身体发热,面色红赤。仲景先师称之为“里寒外热”,身体内部冷到了极致,微弱的阳气就被隔到了体表。
治疗当然要马上温补阳气,要用大量的生附子,配合干姜、炙甘草,或加人参,回阳救逆。如果药用的慢一点,病人就可能不救。更不要说用寒凉的药物治疗,用上这些清热药,人体的一点真阳就会被浇灭。
二、引火归元的常用药物
1、肉桂
肉桂与桂枝在汉代以前都是混用的。肉桂与桂枝不分,肉桂辛热,能补充阳气。其实肉桂五脏阳气皆可以补充,但是以补肾阳为主。在阴虚导致的阳气旺盛中,用少量肉桂配伍大量滋阴的熟地黄、天门冬、山萸肉等,可以把火引入肾中。
肉桂香味浓郁,直沁心脾。辛的力量很强,能行能散。既能行气行血,又能补充阳气,因此可以起到交通心肾的作用。而心五行属火,肾的五行属水,桂枝可以将心火引入肾水之中,肾合胶囊就是其中的代表。小剂量肉桂即可达微微生火之意,蒸腾肾气向上破阴寒,沟通上下气运之枢机,使浮越于上的阳气归于肾脏。
2、附子
附子更是一味回阳救逆的药物,在急救方面应用广泛,同时附子也可以引火归元。附子大辛大热,而且有一定的毒性。走而不守,温通十二经,作用效果迅猛,可以补充人体丢失的阳气。附子回阳救逆,势如破竹,可以打破人体的阴霾。仲景治疗三阴病,用到的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等,都是用附子挽回阳气于一刻。
在治疗阴寒内盛之戴阳证,真阳仍在上在外尚未归原,若让真火回归肾脏,向上突破人体阴寒,打通浮阳回归之路,相火重归肾宅。仲景先师有肾气丸一方,用附子、肉桂配合大量生地黄,将虚火引至肾中。
3、牛膝
牛膝是一种植物,形状类似于牛顿膝盖,因此而得名。牛膝归肝肾经,能引火(血)下行,可以将上冲的火向下引。张锡纯先生有一张镇肝熄风汤,就是用牛膝与龙骨牡蛎等药物,将上冲的阳气撤回肾中。张景岳有玉女煎一方,治疗胃火上炎、齿龈肿痛、口舌生疮等,运用石膏、知母清热,熟地黄、麦冬滋补阴液,牛膝功专引火下行。
三、值得一提的是,想要通过补肾这一块引火归元的话,百分之九十九的方法都是行不通的,为什么?
中医理论:“肝肾同源”。补肾势必会伤肝,泻肝又会伤到肾。肾藏精,肝藏血。肾属火,肝属水。水火不容:壮阳会造成血热,轻者:流鼻血,重者:脑溢血,再重者:内脏出血。所以,壮阳方法不可长期用。“补肾伤肝,泻肝伤肾”,这样去壮阳是行不通的,其结果只能做到的是滋阴补肾。
中医法则:“虚者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同理,肝和肾是母子关系,那引火归元对肝肾就矛盾了,因为:补肾伤肝,泻肝伤肾。
医圣张仲景采用了滋阴补肾法,是不伤肝了,但也不助阳了,提高不了肾阳,最多只能维持肾阳,阳提不上来,温度就上不去,湿寒就出不来,那所有祛寒除湿的手段都只是治标,手段一停,寒湿又回来了,病症又回来了。
中药调肾,没有一定之法,只能以方对症治病。但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阴阳同补,不可偏废。
有些人认为自己肾阳不足,就大量的用附子、肉桂、鹿茸、淫羊藿等补阳之品,很快就导致唇焦口燥,髓枯液竭的后果。
相反,过用生地、阿胶、麦冬、石斛等阴柔之品,也会导致肾水阴寒,足寒泄泻。
六味地黄丸补中有泄,用药平和,却有阴无阳;金匮肾气丸,很容易造成身体虚火上升,造成伤肝;左归丸偏于肾阴,而右归丸偏于肾阳;至于四逆、参附等,纯阳而无阴,用于肾阳暴脱之症。
这些都是违背了中医的基本理论“阴阳互根”的后果。至于补肾方药中,到底补阳和补阴的药要各占多大比例,这就要根据每个人阴阳多少的状态来看了。望闻问切,诊查疾病,最终才能遣方用药。
四、精化气,气分阴阳,精足气强阳就足
中医认为“人始生,先成精,而肾藏精,故肾为先天之本。”肾所藏之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但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房事劳伤、久病劳损,均会耗伤肾精,出现阳痿不育、遗精滑精、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尿后余沥等症。
作为补肾不伤肝的纯中药专方,肾合胶囊对于治疗肾精亏虚所致的多种病症效果显著。
人之所以生老病死,和肾精肾气的充盈程度有直接关系。生命的存在,每天都要消耗能量;而肾精则是一身阴精的来源,属于肾阴的组成部分。精在人体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犹如树的根、苗;后天之精犹如水、土、肥料。
科学研究发现,人体过了30岁之后,随着机体的自然衰老,人的自身合成肾精的功能则会急剧下降,缺少了先天之精,人的各种新陈代谢、神经细胞功能和性功能、前列腺功能、睾丸功能就会退化,最终衰竭死亡!所以,自古就有“一滴精、十滴血,精尽人亡”的说法。
人体生病的秘密:肾精=肾气=肾阳=温度=湿寒=病症(虚—寒—湿—凝—淤—堵—瘤—癌);解决病症的根本:肾气(阳)足,百病除!这才是治本。
纯中药萃取,无任何副作用的院内专方制剂——肾合胶囊
“补阳圣药·肾合胶囊”
补阳圣药·肾合胶囊:肾藏精、肝藏血,用大量人参助山茱、熟地纯阴之药,使阴中有阳,生血生精,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提高肾阳,提高温度,祛寒祛湿,恢复健康。
其配方的主要组成由:
淫羊藿、杜仲、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山药、人参、覆盆子、益智仁、肉桂、车前子。
三大功效:
1、补阳益阴,阴阳双补,固精强肾。
2、补肾精、肾气,疏理淤堵,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通过多系统、多部位作用于全身,温补、循序渐进。
3、调理五脏六腑,改善肾气不足。有补火助阳、散寒驱湿、活血通经的作用。数味中药合用引火归元,直入肾经,温补肾阳,使阴阳平衡,从根源处解决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