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 为什么临时表可以重名?
- 1.1 临时表的特性
- 1.2 临时表的应用
- 1.3 为什么临时表可以重名?
- 1.4 临时表和主备复制
- 2. MySql内部临时表使用场景
- 2.1 union 执行流程
- 2.2 group by 执行流程
- 2.3 group by 优化方法 -- 索引
- 2.4 group by 优化方法 -- 直接排序
- 3. Memory引擎
- 3.1 内存表的数据组织结构
- 3.2 hash 索引和 B-Tree 索引
- 3.3 内存表的锁
- 3.4 数据持久性问题
1. 为什么临时表可以重名?
在优化 join 查询的时候使用到了临时表。当时是这么用的:
create temporary table temp_t like t1;
alter table temp_t add index(b);
insert into temp_t select * from t2 where b>=1 and b<=2000;
select * from t1 join temp_t on (t1.b=temp_t.b);
临时表有哪些特征,为什么它适合这个场景?
临时表和内存表的区别
-
内存表,指的是使用 Memory 引擎的表,建表语法是 create table … engine=memory。这种表的数据都保存在内存里,系统重启的时候会被清空,但是表结构还在。除了这两个特性看上去比较“奇怪”外,从其他的特征上看,它就是一个正常的表。
-
临时表,可以使用各种引擎类型 。如果是使用 InnoDB 引擎或者 MyISAM 引擎的临时表,写数据的时候是写到磁盘上的。当然,临时表也可以使用 Memory 引擎。
1.1 临时表的特性
图 1 临时表特性示例
可以看到,临时表在使用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 建表语法是 create temporary table …。
- 一个临时表只能被创建它的 session 访问,对其他线程不可见。所以,图中 session A 创建的临时表 t,对于 session B 就是不可见的。
- 临时表可以与普通表同名。
- session A 内有同名的临时表和普通表的时候,show create 语句,以及增删改查语句访问的是临时表。
- show tables 命令不显示临时表。
由于临时表只能被创建它的 session 访问,所以在这个 session 结束的时候,会自动删除临时表。也正是由于这个特性,临时表就特别适合我们文章开头的 join 优化这种场景。原因如下:
- 不同 session 的临时表是可以重名的,如果有多个 session 同时执行 join 优化,不需要担心表名重复导致建表失败的问题。
- 不需要担心数据删除问题。如果使用普通表,在流程执行过程中客户端发生了异常断开,或者数据库发生异常重启,还需要专门来清理中间过程中生成的数据表。而临时表由于会自动回收,所以不需要这个额外的操作。
1.2 临时表的应用
不用担心线程之间的重名冲突,临时表经常会被用在复杂查询的优化过程中。其中,分库分表系统的跨库查询就是一个典型的使用场景。
一般分库分表的场景,就是要把一个逻辑上的大表分散到不同的数据库实例上。
比如。将一个大表 ht,按照字段 f,拆分成 1024 个分表,然后分布到 32 个数据库实例上。如下图所示:
图 2 分库分表简图
一般情况下,这种分库分表系统都有一个中间层 proxy。不过,也有一些方案会让客户端直接连接数据库,也就是没有 proxy 这一层。在这个架构中,分区 key 的选择是以“减少跨库和跨表查询”为依据的。
如果大部分的语句都会包含 f 的等值条件,那么就要用 f 做分区键。这样,在 proxy 这一层解析完 SQL 语句以后,就能确定将这条语句路由到哪个分表做查询。
比如下面这条语句:
select v from ht where f=N;
可以通过分表规则(比如,N%1024) 来确认需要的数据被放在了哪个分表上。这种语句只需要访问一个分表,是分库分表方案最欢迎的语句形式了。
但是,如果这个表上还有另外一个索引 k,并且查询语句是这样的:
select v from ht where k >= M order by t_modified desc limit 100;
由于查询条件里面没有用到分区字段 f,只能到所有的分区中去查找满足条件的所有行,然后统一做 order by 的操作。
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比较常用的思路。
-
第一种思路是,在 proxy 层的进程代码中实现排序。
优点:处理速度快,拿到分库的数据以后,直接在内存中参与计算
缺点:- 需要的开发工作量比较大。举例的这条语句还算是比较简单的,如果涉及到复杂的操作,比如 group by,甚至 join 这样的操作,对中间层的开发能力要求比较高;
- 对 proxy 端的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很容易出现内存不够用和 CPU 瓶颈的问题。
-
第二种思路就是,把各个分库拿到的数据,汇总到一个 MySQL 实例的一个表中,然后在这个汇总实例上做逻辑操作。
比如上面这条语句,执行流程可以类似这样:
- 在汇总库上创建一个临时表 temp_ht,表里包含三个字段 v、k、t_modified;
- 在各个分库上执行
select v,k,t_modified from ht_x where k >= M order by t_modified desc limit 100;
- 把分库执行的结果插入到 temp_ht 表中;
- 执行
select v from temp_ht order by t_modified desc limit 100;
得到结果。
过程对应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 3 跨库查询流程示意图
在实践中,往往会发现每个分库的计算量都不饱和,所以会直接把临时表 temp_ht 放到 32 个分库中的某一个上。
1.3 为什么临时表可以重名?
在执行create temporary table temp_t(id int primary key)engine=innodb;
语句的时候,MySQL 要给这个 InnoDB 表创建一个 frm 文件保存表结构定义,还要有地方保存表数据。
这个 frm 文件放在临时文件目录下,文件名的后缀是.frm,前缀是“#sql{进程 id}{线程 id} 序列号”。可以使用 select @@tmpdir 命令,来显示实例的临时文件目录。
关于表中数据的存放方式,在不同的 MySQL 版本中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 在 5.6 以及之前的版本里,MySQL 会在临时文件目录下创建一个相同前缀、以.ibd 为后缀的文件,用来存放数据文件;
- 从 5.7 版本开始,MySQL 引入了一个临时文件表空间,专门用来存放临时文件的数据。因此,就不需要再创建 ibd 文件了。
可以看到,其实创建一个叫作 t1 的 InnoDB 临时表,MySQL 在存储上认为我们创建的表名跟普通表 t1 是不同的,因此同一个库下面已经有普通表 t1 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再创建一个临时表 t1 的。
举例
图 4 临时表的表名
这个进程的进程号是 1234,session A 的线程 id 是 4,session B 的线程 id 是 5。可以看到,session A 和 session B 创建的临时表,在磁盘上的文件不会重名。
MySQL 维护数据表,除了物理上要有文件外,内存里面也有一套机制区别不同的表,每个表都对应一个 table_def_key。
- 一个普通表的 table_def_key 的值是由“库名 + 表名”得到的,所以如果你要在同一个库下创建两个同名的普通表,创建第二个表的过程中就会发现 table_def_key 已经存在了。
- 对于临时表,table_def_key 在“库名 + 表名”基础上,又加入了“server_id+thread_id”。
session A 和 sessionB 创建的两个临时表 t1,它们的 table_def_key 不同,磁盘文件名也不同,因此可以并存。
实现上,每个线程都维护了自己的临时表链表。这样每次 session 内操作表的时候,先遍历链表,检查是否有这个名字的临时表,如果有就优先操作临时表,如果没有再操作普通表;在 session 结束的时候,对链表里的每个临时表,执行 “DROP TEMPORARY TABLE + 表名”操作。
1.4 临时表和主备复制
binlog 中也记录了 DROP TEMPORARY TABLE 这条命令。临时表只在线程内自己可以访问,为什么需要写到 binlog 里面?
既然写 binlog,就意味着备库需要。
设想一下,在主库上执行下面这个语句序列:
create table t_normal(id int primary key, c int)engine=innodb;/*Q1*/
create temporary table temp_t like t_normal;/*Q2*/
insert into temp_t values(1,1);/*Q3*/
insert into t_normal select * from temp_t;/*Q4*/
如果关于临时表的操作都不记录,那么在备库就只有 create table t_normal 表和 insert into t_normal select * from temp_t 这两个语句的 binlog 日志,备库在执行到 insert into t_normal 的时候,就会报错“表 temp_t 不存在”。
如果把 binlog 设置为 row 格式,因为 binlog 是 row 格式时,在记录 insert into t_normal 的 binlog 时,记录的是这个操作的数据,即:write_row event 里面记录的逻辑是“插入一行数据(1,1)”。如果当前的 binlog_format=row,那么跟临时表有关的语句,就不会记录到 binlog 里。也就是说,只在 binlog_format=statment/mixed 的时候,binlog 中才会记录临时表的操作。
这种情况下,创建临时表的语句会传到备库执行,因此备库的同步线程就会创建这个临时表。主库在线程退出的时候,会自动删除临时表,但是备库同步线程是持续在运行的。所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在主库上再写一个 DROP TEMPORARY TABLE 传给备库执行。
问题 1
MySQL 在记录 binlog 的时候,不论是 create table 还是 alter table 语句,都是原样记录,甚至于连空格都不变,但是如果执行 drop table t_normal,系统记录 binlog 就会写成:DROP TABLE
t_normal /* generated by server */
也就是改成了标准的格式。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
drop table 命令是可以一次删除多个表的。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设置 binlog_format=row,如果主库上执行 "drop table t_normal, temp_t"这个命令,那么 binlog 中就只能记录:
DROP TABLE
t_normal/* generated by server */
因为备库上并没有表 temp_t,将这个命令重写后再传到备库执行,才不会导致备库同步线程停止。
所以,drop table 命令记录 binlog 的时候,就必须对语句做改写。“/* generated by server */”说明了这是一个被服务端改写过的命令。
问题 2
主库上不同的线程创建同名的临时表是没关系的,但是传到备库执行是怎么处理的呢?
下面的序列中实例 S 是 M 的备库
主库 M 上的两个 session 创建了同名的临时表 t1,这两个 create temporary table t1 语句都会被传到备库 S 上。
但是,备库的应用日志线程是共用的,也就是说要在应用线程里面先后执行这个 create 语句两次。(即使开了多线程复制,也可能被分配到从库的同一个 worker 中执行)。这会不会导致同步线程报错 ?
显然是不会。
MySQL 在记录 binlog 的时候,会把主库执行这个语句的线程 id 写到 binlog 中。这样,在备库的应用线程就能够知道执行每个语句的主库线程 id,并利用这个线程 id 来构造临时表的 table_def_key:
- session A 的临时表 t1,在备库的 table_def_key 就是:库名 +t1+“M 的 serverid”+“session A 的 thread_id”;
- session B 的临时表 t1,在备库的 table_def_key 就是 :库名 +t1+“M 的 serverid”+“session B 的 thread_id”。
由于 table_def_key 不同,所以这两个表在备库的应用线程里面是不会冲突的。
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临时表一般用于处理比较复杂的计算逻辑。由于临时表是每个线程自己可见的,所以不需要考虑多个线程执行同一个处理逻辑时,临时表的重名问题。在线程退出的时候,临时表也能自动删除,省去了收尾和异常处理的工作。
在 binlog_format='row’的时候,临时表的操作不记录到 binlog 中,也省去了不少麻烦,这也可以成为选择 binlog_format 时的一个考虑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说到的这种临时表,是用户自己创建的 ,也可以称为用户临时表。与它相对应的,就是内部临时表
思考
下面的语句序列是创建一个临时表,并将其改名:
图 6 关于临时表改名的思考题
可以使用 alter table 语法修改临时表的表名,而不能使用 rename 语法。这是为什么?
执行 rename table 语句的时候,要求按照“库名 / 表名.frm”的规则去磁盘找文件,但是临时表在磁盘上的 frm 文件是放在 tmpdir 目录下的,并且文件名的规则是“#sql{进程 id}{线程 id} 序列号.frm”,因此会报“找不到文件名”的错误。
2. MySql内部临时表使用场景
2.1 union 执行流程
表 t1 来举例
create table t1(id int primary key, a int, b int, index(a));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idata()
begin
declare i int;
set i=1;
while(i<=1000)do
insert into t1 values(i, i, i);
set i=i+1;
end while;
end;;
delimiter ;
call idata();
执行下面这条语句:
(select 1000 as f) union (select id from t1 order by id desc limit 2);
这条语句用到了 union,它的语义是,取这两个子查询结果的并集。并集的意思就是这两个集合加起来,重复的行只保留一行。
语句的 explain 结果
图 1 union 语句 explain 结果
可以看到:
- 第二行的 key=PRIMARY,说明第二个子句用到了索引 id。
- 第三行的 Extra 字段,表示在对子查询的结果集做 union 的时候,使用了临时表 (Using temporary)。
语句的执行流程是这样的:
- 创建一个内存临时表,这个临时表只有一个整型字段 f,并且 f 是主键字段。
- 执行第一个子查询,得到 1000 这个值,并存入临时表中。
- 执行第二个子查询:
- 拿到第一行 id=1000,试图插入临时表中。但由于 1000 这个值已经存在于临时表了,违反了唯一性约束,所以插入失败,然后继续执行;
- 取到第二行 id=999,插入临时表成功。
- 从临时表中按行取出数据,返回结果,并删除临时表,结果中包含两行数据分别是 1000 和 999。
图 2 union 执行流程
这里的内存临时表起到了暂存数据的作用,而且计算过程还用上了临时表主键 id 的唯一性约束,实现了 union 的语义。
如果把上面这个语句中的 union 改成 union all 的话,就没有了“去重”的语义。这样执行的时候,就依次执行子查询,得到的结果直接作为结果集的一部分,发给客户端。因此也就不需要临时表了。
图 3 union all 的 explain 结果
第二行的 Extra 字段显示的是 Using index,表示只使用了覆盖索引,没有用临时表了。
2.2 group by 执行流程
另外一个常见的使用临时表的例子是 group by
select id%10 as m, count(*) as c from t1 group by m;
这个语句的逻辑是把表 t1 里的数据,按照 id%10 进行分组统计,并按照 m 的结果排序后输出。它的 explain 结果如下:
图 4 group by 的 explain 结果
可以看到:
- Using index,表示这个语句使用了覆盖索引,选择了索引 a,不需要回表;
- Using temporary,表示使用了临时表;
- Using filesort,表示需要排序。
执行流程:
- 创建内存临时表,表里有两个字段 m 和 c,主键是 m;
- 扫描表 t1 的索引 a,依次取出叶子节点上的 id 值,计算 id%10 的结果,记为 x;
- 如果临时表中没有主键为 x 的行,就插入一个记录 (x,1);
- 如果表中有主键为 x 的行,就将 x 这一行的 c 值加 1;
- 遍历完成后,再根据字段 m 做排序,得到结果集返回给客户端。
执行图如下:
图 5 group by 执行流程
图中最后一步,对内存临时表的排序,如下图
临时表的排序过程就是图 6 中虚线框内的过程。
图 7 group by 执行结果
如果需求并不需要对结果进行排序,那可以在 SQL 语句末尾增加 order by null,也就是改成:
select id%10 as m, count(*) as c from t1 group by m order by null;
这样就跳过了最后排序的阶段,直接从临时表中取数据返回。返回的结果如图 8 所示。
图 8 group + order by null 的结果(内存临时表)
由于表 t1 中的 id 值是从 1 开始的,因此返回的结果集中第一行是 id=1;扫描到 id=10 的时候才插入 m=0 这一行,因此结果集里最后一行才是 m=0。
这个例子里由于临时表只有 10 行,内存可以放得下,因此全程只使用了内存临时表。但是,内存临时表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参数 tmp_table_size 就是控制这个内存大小的,默认是 16M。
如果执行下面这个语句序列:
set tmp_table_size=1024;
select id%100 as m, count(*) as c from t1 group by m order by null limit 10;
把内存临时表的大小限制为最大 1024 字节,并把语句改成 id % 100,这样返回结果里有 100 行数据。但是,这时的内存临时表大小不够存下这 100 行数据,也就是说,执行过程中会发现内存临时表大小到达了上限(1024 字节)。这时候就会把内存临时表转成磁盘临时表,磁盘临时表默认使用的引擎是 InnoDB。
返回的结果如图所示:
如果这个表 t1 的数据量很大,很可能这个查询需要的磁盘临时表就会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
2.3 group by 优化方法 – 索引
可以看到,不论是使用内存临时表还是磁盘临时表,group by 逻辑都需要构造一个带唯一索引的表,执行代价都是比较高的。如果表的数据量比较大,上面这个 group by 语句执行起来就会很慢,有什么优化的方法呢?
问题: 执行 group by 语句为什么需要临时表?
group by 的语义逻辑,是统计不同的值出现的个数。但是,由于每一行的 id%100 的结果是无序的,就需要有一个临时表,来记录并统计结果。如果扫描过程中可以保证出现的数据是有序的就可以实现快速排序
现在有一个类似图 10 的这么一个数据结构
图 10 group by 算法优化 - 有序输入
如果可以确保输入的数据是有序的,那么计算 group by 的时候,就只需要从左到右,顺序扫描,依次累加。也就是下面这个过程:
- 当碰到第一个 1 的时候,已经知道累积了 X 个 0,结果集里的第一行就是 (0,X);
- 当碰到第一个 2 的时候,已经知道累积了 Y 个 1,结果集里的第二行就是 (1,Y);
按照这个逻辑执行的话,扫描到整个输入的数据结束,就可以拿到 group by 的结果,不需要临时表,也不需要再额外排序。
在 MySQL 5.7 版本支持了 generated column 机制,用来实现列数据的关联更新。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创建一个列 z,然后在 z 列上创建一个索引(如果是 MySQL 5.6 及之前的版本,你也可以创建普通列和索引,来解决这个问题)。
alter table t1 add column z int generated always as(id % 100), add index(z);
这样,索引 z 上的数据就是类似图 10 这样有序的了。上面的 group by 语句就可以改成:
select z, count(*) as c from t1 group by z;
优化后的 group by 语句的 explain 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 11 group by 优化的 explain 结果
从 Extra 字段可以看到,这个语句的执行不再需要临时表,也不需要排序了。
2.4 group by 优化方法 – 直接排序
如果碰上不适合创建索引的场景,还是要老老实实做排序的。那么,这时候的 group by 要怎么优化呢?
MySQL 有没有走磁盘临时表的方法?
在 group by 语句中加入 SQL_BIG_RESULT 这个提示(hint),就可以告诉优化器:这个语句涉及的数据量很大,请直接用磁盘临时表。
MySQL 的优化器一看,磁盘临时表是 B+ 树存储,存储效率不如数组来得高。所以,既然告诉了数据量很大,那从磁盘空间考虑,还是直接用数组来存吧。
select SQL_BIG_RESULT id%100 as m, count(*) as c from t1 group by m;
执行流程如下:
- 初始化 sort_buffer,确定放入一个整型字段,记为 m;
- 扫描表 t1 的索引 a,依次取出里面的 id 值, 将 id%100 的值存入 sort_buffer 中;
- 扫描完成后,对 sort_buffer 的字段 m 做排序(如果 sort_buffer 内存不够用,就会利用磁盘临时文件辅助排序);
- 排序完成后,就得到了一个有序数组。
两张图分别是执行流程图和执行 explain 命令得到的结果
图 12 使用 SQL_BIG_RESULT 的执行流程图
图 13 使用 SQL_BIG_RESULT 的 explain 结果
从 Extra 字段可以看到,这个语句的执行没有再使用临时表,而是直接用了排序算法。
MySQL 什么时候会使用内部临时表?
- 如果语句执行过程可以一边读数据,一边直接得到结果,是不需要额外内存的,否则就需要额外的内存,来保存中间结果;
- join_buffer 是无序数组,sort_buffer 是有序数组,临时表是二维表结构;
- 如果执行逻辑需要用到二维表特性,就会优先考虑使用临时表。比如例子中,union 需要用到唯一索引约束, group by 还需要用到另外一个字段来存累积计数。
小结
重点讲了 group by 的几种实现算法,从中可以总结一些使用的指导原则:
- 如果对 group by 语句的结果没有排序要求,要在语句后面加 order by null;
- 尽量让 group by 过程用上表的索引,确认方法是 explain 结果里没有 Using temporary 和 Using filesort;
- 如果 group by 需要统计的数据量不大,尽量只使用内存临时表;也可以通过适当调大 tmp_table_size 参数,来避免用到磁盘临时表;
- 如果数据量实在太大,使用 SQL_BIG_RESULT 这个提示,来告诉优化器直接使用排序算法得到 group by 的结果。
思考
文章中图 8 和图 9 都是 order by null,为什么图 8 的返回结果里面,0 是在结果集的最后一行,而图 9 的结果里面,0 是在结果集的第一行?
答案见下节3. Memory引擎正文
3. Memory引擎
3.1 内存表的数据组织结构
假设有以下的两张表 t1 和 t2,其中表 t1 使用 Memory 引擎, 表 t2 使用 InnoDB 引擎。
create table t1(id int primary key, c int) engine=Memory;
create table t2(id int primary key, c int)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1 values(1,1),(2,2),(3,3),(4,4),(5,5),(6,6),(7,7),(8,8),(9,9),(0,0);
insert into t2 values(1,1),(2,2),(3,3),(4,4),(5,5),(6,6),(7,7),(8,8),(9,9),(0,0);
分别执行 select * from t1 和 select * from t2。
图 1 两个查询结果 -0 的位置
可以看到,内存表 t1 的返回结果里面 0 在最后一行,而 InnoDB 表 t2 的返回结果里 0 在第一行。
表 t2 用的是 InnoDB 引擎,它的主键索引 id 的组织方式:InnoDB 表的数据就放在主键索引树上,主键索引是 B+ 树。所以表 t2 的数据组织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 2 表 t2 的数据组织
与 InnoDB 引擎不同,Memory 引擎的数据和索引是分开的。看一下表 t1 中的数据内容
图 3 表 t1 的数据组织
可以看到,内存表的数据部分以数组的方式单独存放,而主键 id 索引里,存的是每个数据的位置。主键 id 是 hash 索引,可以看到索引上的 key 并不是有序的。
在内存表 t1 中,当我执行 select * 的时候,走的是全表扫描,也就是顺序扫描这个数组。因此,0 就是最后一个被读到,并放入结果集的数据。
可见,InnoDB 和 Memory 引擎的数据组织方式是不同的:
- InnoDB 引擎把数据放在主键索引上,其他索引上保存的是主键 id。这种方式,称之为索引组织表(Index Organizied Table)。
- Memory 引擎采用的是把数据单独存放,索引上保存数据位置的数据组织形式,我们称之为堆组织表(Heap Organizied Table)。
这两个引擎的一些典型不同:
- InnoDB 表的数据总是有序存放的,而内存表的数据就是按照写入顺序存放的;
- 当数据文件有空洞的时候,InnoDB 表在插入新数据的时候,为了保证数据有序性,只能在固定的位置写入新值,而内存表找到空位就可以插入新值;
- 数据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InnoDB 表只需要修改主键索引,而内存表需要修改所有索引;
- InnoDB 表用主键索引查询时需要走一次索引查找,用普通索引查询的时候,需要走两次索引查找。而内存表没有这个区别,所有索引的“地位”都是相同的。
- InnoDB 支持变长数据类型,不同记录的长度可能不同;内存表不支持 Blob 和 Text 字段,并且即使定义了 varchar(N),实际也当作 char(N),也就是固定长度字符串来存储,因此内存表的每行数据长度相同。
由于内存表的这些特性,每个数据行被删除以后,空出的这个位置都可以被接下来要插入的数据复用
比如,如果要在表 t1 中执行:
delete from t1 where id=5;
insert into t1 values(10,10);
select * from t1;
看到返回结果里,id=10 这一行出现在 id=4 之后,也就是原来 id=5 这行数据的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表 t1 的这个主键索引是哈希索引,因此如果执行范围查询,比如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5;
是用不上主键索引的,需要走全表扫描。
3.2 hash 索引和 B-Tree 索引
内存表也是支持 B-Tree 索引的。在 id 列上创建一个 B-Tree 索引,SQL 语句可以这么写:
alter table t1 add index a_btree_index using btree (id);
这时,表 t1 的数据组织形式就变成了这样:
图 4 表 t1 的数据组织 – 增加 B-Tree 索引
新增 B-Tree 索引跟 InnoDB 的 b+ 树索引组织形式类似。
看一下这下面这两个语句的输出:
图 5 使用 B-Tree 和 hash 索引查询返回结果对比
执行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5 的时候,优化器会选择 B-Tree 索引,所以返回结果是 0 到 4。 使用 force index 强行使用主键 id 这个索引,id=0 这一行就在结果集的最末尾了。
一般在我们的印象中,内存表的优势是速度快,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 Memory 引擎支持 hash 索引。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内存表的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内存,而内存的读写速度总是比磁盘快。
但是不建议在生产环境上使用内存表。这里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锁粒度问题;
- 数据持久化问题。
3.3 内存表的锁
内存表不支持行锁,只支持表锁。因此,一张表只要有更新,就会堵住其他所有在这个表上的读写操作。
注意的是,这里的表锁跟之前我们介绍过的 MDL 锁不同,但都是表级的锁。
图 6 内存表的表锁 – 复现步骤
session A 的 update 语句要执行 50 秒,在这个语句执行期间 session B 的查询会进入锁等待状态。session C 的 show processlist 结果输出如下:
图 7 内存表的表锁 – 结果
跟行锁比起来,表锁对并发访问的支持不够好。所以,内存表的锁粒度问题,决定了它在处理并发事务的时候,性能也不会太好。
3.4 数据持久性问题
数据放在内存中,是内存表的优势,但也是一个劣势。因为,数据库重启的时候,所有的内存表都会被清空。
如果数据库异常重启,内存表被清空也就清空了,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高可用架构下,内存表的这个特点简直可以当做 bug 来看待了
先看看 M-S 架构下,使用内存表存在的问题。
图 8 M-S 基本架构
看一下下面这个时序:
- 业务正常访问主库;
- 备库硬件升级,备库重启,内存表 t1 内容被清空;
- 备库重启后,客户端发送一条 update 语句,修改表 t1 的数据行,这时备库应用线程就会报错“找不到要更新的行”。
这样就会导致主备同步停止。当然,如果这时候发生主备切换的话,客户端会看到,表 t1 的数据“丢失”了。
在图 8 中这种有 proxy 的架构里,大家默认主备切换的逻辑是由数据库系统自己维护的。这样对客户端来说,就是“网络断开,重连之后,发现内存表数据丢失了”。
由于 MySQL 知道重启之后,内存表的数据会丢失。所以,担心主库重启之后,出现主备不一致,MySQL 在实现上做了这样一件事儿:在数据库重启之后,往 binlog 里面写入一行 DELETE FROM t1。
如果使用是如图 9 所示的双 M 结构的话:
图 9 双 M 结构
在备库重启的时候,备库 binlog 里的 delete 语句就会传到主库,然后把主库内存表的内容删除。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就会发现,主库的内存表数据突然被清空了。
基于上面的分析,内存表并不适合在生产环境上作为普通数据表使用。
- 如果你的表更新量大,那么并发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InnoDB 支持行锁,并发度比内存表好;
- 能放到内存表的数据量都不大。如果你考虑的是读的性能,一个读 QPS 很高并且数据量不大的表,即使是使用 InnoDB,数据也是都会缓存在 InnoDB Buffer Pool 里的。因此,使用 InnoDB 表的读性能也不会差。
**建议你把普通内存表都用 InnoDB 表来代替。**但是,有一个场景却是例外的。在数据量可控,不会耗费过多内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内存表。
内存临时表刚好可以无视内存表的两个不足,主要是下面的三个原因:
- 临时表不会被其他线程访问,没有并发性的问题;
- 临时表重启后也是需要删除的,清空数据这个问题不存在;
- 备库的临时表也不会影响主库的用户线程。
小结
由于重启会丢数据,如果一个备库重启,会导致主备同步线程停止;如果主库跟这个备库是双 M 架构,还可能导致主库的内存表数据被删掉。
因此,在生产上,不建议使用普通内存表。
如果你是 DBA,可以在建表的审核系统中增加这类规则,要求业务改用 InnoDB 表。我们在文中也分析了,其实 InnoDB 表性能还不错,而且数据安全也有保障。而内存表由于不支持行锁,更新语句会阻塞查询,性能也未必就如想象中那么好。
基于内存表的特性,我们还分析了它的一个适用场景,就是内存临时表。
思考
假设你刚刚接手的一个数据库上,真的发现了一个内存表。备库重启之后肯定是会导致备库的内存表数据被清空,进而导致主备同步停止。这时,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修改成 InnoDB 引擎表。假设当时的业务场景暂时不允许你修改引擎,你可以加上什么自动化逻辑,来避免主备同步停止呢?
假设的是主库暂时不能修改引擎,那么就把备库的内存表引擎先都改成 InnoDB。对于每个内存表,执行
set sql_log_bin=off;
alter table tbl_name engine=innodb;
这样就能避免备库重启的时候,数据丢失的问题。
由于主库重启后,会往 binlog 里面写“delete from tbl_name”,这个命令传到备库,备库的同名的表数据也会被清空。
因此,就不会出现主备同步停止的问题。
如果由于主库异常重启,触发了 HA,这时候我们之前修改过引擎的备库变成了主库。而原来的主库变成了新备库,在新备库上把所有的内存表(这时候表里没数据)都改成 InnoDB 表。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直接修改主库上的表引擎,可以配置一个自动巡检的工具,在备库上发现内存表就把引擎改了。
同时,跟业务开发同学约定好建表规则,避免创建新的内存表。
来自林晓斌《MySql实战45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