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系统架构
信息系统架构是一种体系结构,它反映了一个组织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系统与相关业务、信息系统与相关技术之间的关系。
4.2.1 架构定义
对于大规模的复杂系统来说,对总体的系统结构设计比起对计算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选择已经变得更重要。
在设计信息系统架构时也必须考虑硬件特性和网络特性,因此,信息系统架构与系统架构二者间的区别其实不大。但是,在大多情况下,架构设计师在软件方面的选择性较之硬件方面,其自由度大得多。因此,使用“信息系统架构”这一术语,也表明了一个观点:架构设计师通常将架构的重点放在软件部分。
可以发现信息系统架构对组织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
①影响架构的因素。软件系统的项目干系人对软件系统有不同的要求、开发组织有不同的人员知识结构、架构设计师的素质与经验、当前的技术环境等方面都是影响架构的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约束条件及相互冲突的要求,影响架构设计师的决策,从而影响架构。
②架构对上述诸因素具有反作用,例如,影响开发组织的结构。架构描述了系统的大粒度 (宏观)总体结构,因此可以按架构进行分工,将项目组分为几个工作组,从而使开发有序;影响开发组织的目标,即成功的架构为开发组织提供了新的商机,这归功于系统的示范性、架构的可复用性及团队开发经验的提升,同时,成功的系统将影响客户对下一个系统的要求等。
4.2.2 架构分类
信息系统架构通常可分为物理架构与逻辑架构两种。
·物理架构是指不考虑系统各部分的实际工作与功能架构,只抽象地考察其硬件系统的空间分布情况。
·逻辑架构是指信息系统各种功能子系统的综合体。
1.物理架构
按照信息系统在空间上的拓扑关系,其物理架构一般分为集中式与分布式两大类。
2. 逻辑架构
对于一个生产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从管理职能角度划分,包括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主要功能的信息管理子系统。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支持组织的各种功能子系统,使得每个子系统可以完成事务处理、操作管理、管理控制与战略规划等各个层次的功能。
3.系统融合
常见的融合方式包括横向融合、纵向融合和纵横融合。
4.2.3 一般原理
在信息系统中,分析出相对稳定的组成成分与关系,并在相对稳定部分的支持下,对相对变化较多的部分进行重新组织,以满足变化的要求,就能够使得信息系统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即具有一定的柔性,这就是信息系统架构的基本原理。
4.2.4 常用架构模型
常用架构模型主要有单机应用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面向服务架构(SOA )模式、组织级数据交换总线等。
4.2.5 规划与设计
1.集成架构演进
采用不同的主线架构,本质上取决于企业业务发展的程度,表现为企业数字
化转型的成熟度。
1)以应用功能为主线架构
企业往往采用“拿来主义”来构建其信息系统,即直接采购成套且成熟的应
用软件,并基于应用软件的运行需求,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
核心关注点是信息系统的软件功能,如财务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等。
2)以平台能力为主线架构
以平台能力为主线的系统集成架构起源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云服务的逐步成熟。其核心理念是将“竖井式”信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平层化”建设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平层化、网络传输平层化、应用中间件平层化、应用开发平层化等,并通过标准化接口和新型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系统的弹性、敏捷等能力建设。
3)以互联网为主线架构
以互联网为主线的系统集成架构,强调将各信息系统功能最大限度地App
化(微服务),通过App的编排与组合,生成可以适用各类成熟度的企业应用。
以互联网为主线的系统集成架构,整合应用了更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创新。达到对不同成熟度组织的适配以及组织各项能力的敏捷组合与弹性变革。
2.TOGAF架构开发方法
TOGAF (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 是一种开放式企业架构框架标准,它为标准、方法论和企业架构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提供一致性保障。
1)TOGAF 基础
TOGAF是基于一个迭代的过程模型,支持最佳实践和一套可重用的现有架构资产,它可用于设计、评估并建立适合的企业架构。在国际上,TOGAF已经被验
证,可以灵活、高效地构建企业IT架构。
2)ADM方法
架构开发方法(ADM)为开发企业架构所需要执行的各个步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同时它也是TOGAF规范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ADM方法是由一组按照架构领域的架构开发顺序排列成一个环的多个阶段构成。通过这些开发阶段的工作,设计师可以确认是否已经对复杂的业务需求进行了足够全面的讨论。
TOGAF 中最为著名的一个ADM架构开发的全生命周期模型。此模型将ADM全生命周期划分为预备阶段、需求管理、架构愿景、业务架构、信息系统架构 (应用和数据)、技术架构、机会和解决方案、迁移规划、实施治理、架构变更治理等十个阶段,这十个阶段是反复迭代的过程。
4.2.6 价值驱动的体系结构
1.模型概述
价值模型核心的特征可以简化为三种基本形式:价值期望值、反作用力和变革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