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大过年的,继续蹭DeepSeek的热点,前面考察了DeepSeek能否进行推理(DeekSeek能否进行逻辑推理),其实似乎没有结论,因为还没有到上难度,DeepSeek似乎就纠结在一些与推理无关的事情上了,搞得我不知道如何判断它是否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了。
由于DeepSeek似乎受到了干扰,有时候上不去,我干脆在本地计算机中部署了DeepSeek R1(1.5b, 7b, 32b),由于计算机配置不足,32b几乎是一个个字往外蹦,相对而言,7b跑起来还行,因此这次用本机部署的7b模型进行测试。下面是ollama下面跑7b的起始画面: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能够编制一些程序,比如:
应该说,deepseek对问题的理解以及编写出来的程序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我们今天的关注点不是编制程序,而是运行程序。因此今天主要讨论它是否能正确运行程序,当然,也不能太过分依赖外部库,因此更多的关注在于运行的基本流程是否正确。
2.DeepSeek运行c语言程序
我们让DeepSeek运行它自己刚刚编的程序:
似乎不是我预期的结果欸,我希望看到它运行这个程序,而不是指导我如何运行程序。换个办法(重新启动了一次deepseek,省的受前面的影响):
这个相当不错,deepseek似乎非常了解c语言,还能手工模拟运行代码,模拟过程也相当不错。再上点难度,我们在其中加一个循环语句:
后面就直接拷贝它的输出,不再拷贝屏幕了将它作为代码片段括起来,以示区别。
请模拟运行下面的程序:#include"stdio.h"
…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
… int i;
… int b;
… b = 0;
… for (i = 0;i<10;i++)
… b = b + i;
… printf(“hello %d, %d”, i, b);
… }
…
好的,现在我要模拟运行用户提供的另一个C语言程序,并理解其工作流程。
让我一步步思考整个过程。
首先,我需要确认这个程序是否正确编写了。程序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循环
计算从0到9的累加和并输出结果的示例。它包括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声明
、main函数以及变量操作和输出语句。
接下来,我仔细阅读程序内容:
1. 包括标准输出头文件。
2. 定义了main函数,参数为argc和argv。
3. 宣传两个整数变量i和b,并将b初始化为0。
4. 使用for循环控制变量i,从0开始,一直到小于10结束,即执行i=0到
i=9。
5. 在每次循环中,将当前的i值加到b上。
6. 循环结束后,打印出i和b的值。
现在,我思考这个程序在执行时的操作步骤:
- 首先,初始化b为0。
- 然后,进入循环:
- 第1次循环:i=0,b = 0 + 0 = 0
- 第2次循环:i=1,b = 0 + 1 = 1
- 第3次循环:i=2,b = 1 + 2 = 3
- 第4次循环:i=3,b = 3 + 3 = 6
- 第5次循环:i=4,b = 6 + 4 = 10
- 第6次循环:i=5,b = 10 + 5 = 15
- 第7次循环:i=6,b = 15 + 6 = 21
- 第8次循环:i=7,b = 21 + 7 = 28
- 第9次循环:i=8,b = 28 + 8 = 36
- 第10次循环:i=9,b = 36 + 9 = 45
- 循环结束后,打印出当前的i(即9)和b(即45)。
接下来,我想象自己在终端中运行这个程序的过程:
- 编译成功后,执行可执行文件的名字(通常是main)。
- 程序会自动执行上述操作,并输出结果。
现在,我可以手动计算一下累积和是否正确。从0加到9的总和应该是45,因
此输出应该是“hello 9, 45”。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过程是否正确,我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确认累加和是否
正确:
- 累加和公式为:n(n+1)/2
- 这里n=9,所以总和 = 9*10/2 = 45
因此,程序应该能够正确地计算并输出结果。
现在,我可以确认这个程序在执行后会输出预期的结果。
</think>
当运行上述程序时,输出结果是:
hello 9, 45
步骤解释:
- 程序初始化两个整数变量i和b,并将b赋值为0。
- 使用for循环控制变量i,从0开始,一直到小于10结束,即执行i=0到i=9。
- 在每次循环中,将当前的i值加到b上。通过累加计算得出最终结果b=45。
- 打印出最后一次循环后的i和b的值。
结果验证了变量初始化、循环累加以及输出语句的功能。
>>> Send a message (/? for help)
可以看到,非常优秀,有几点值得注意:
1.它一上来就我给的程序是要计算从0到9累加和并输出结果的程序。
2.并且解释了程序的流程,包括变量的声明,初始化,以及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每次循环过程中要做的事情(将当前的i值加到b上)
3.然后还给出了这个程序执行时的操作步骤。
4.给出的输出结果也是c语言标准输出结果的格式
5.还在运行验证环节通过累加和公式直接计算出了结果(这点相当不错欸)
由此我们看到,deepseek已经能够非常正确的理解c语言的基本控制流程。并且了解它的运行过程。
我们来看个稍微复杂点带函数调用的程序(函数调用是c语言的灵魂嘛):
请模拟运行下面的程序 #include “stdio.h”
…
… int getnext()
… {
… static int value = 0;
… return value++;
… }
…
… int main()
… {
… int i;
… int sum = 0;
… for (i = 0;i<10;i++) {
… sum += getnext();
… }
… printf(“getnext: %d\n”, sum);
… }
…
好,现在我要模拟运行用户提供的这个C语言程序,并理解其工作流程。让我
一步一步地思考整个过程。
首先,我需要确认这个程序是否正确编写了。程序看起来是一个调用自定义
函数getnext()来计算从0到9的累加和并输出结果的示例。它包括标准输入、
输出头文件声明、main函数以及变量操作和输出语句。
接下来,我仔细阅读程序内容:
1. 包括标准输出头文件。
2. 定义了一个名为getnext()的函数,返回值类型为int。
3. 在函数内部使用了static关键字初始化一个整数变量value为0。这个变量
是静态变量,会在函数多次调用时保持其值不变。
4. 返回的是value++的结果,即先读取当前的value,然后将其加1。
5. 在main函数中,定义了一个整数变量i,用于循环控制。
6. 定义了一个整数变量sum,初始化为0,用于累加。
7. 使用for循环将i从0到9进行迭代:
- 每次循环调用getnext()并将返回值加到sum上。
8. 循环结束后,打印出sum的值。
现在,我思考这个程序在执行时的操作步骤:
- 首先,定义并初始化函数getnext()。由于使用了static关键字,value会
被保留下来。初始值为0。
- 第1次调用getnext():返回0+1=1,并将value更新为1。
- 第2次调用getnext():返回1+1=2,并将value更新为2。
- 依此类推,直到第10次调用:
- 第10次调用getnext():返回9+1=10,并将value更新为10。
在main函数中:
- 初始化sum为0。
- 使用for循环从i=0到i<10执行循环体:
- 每次迭代调用getnext(),得到当前的返回值并加到sum上。
通过上述步骤,sum会累加从1到10的所有整数。计算公式为:
总和 = (首项 + 末项) × 项数 / 2
这里,首项是1,末项是10,项数是10。
因此,sum的最终值应该是55。
接下来,我想象自己在终端中运行这个程序的过程:
- 编译成功后,执行可执行文件的名字(通常是main)。
- 程序会自动执行上述操作,并输出结果。
现在,我可以手动计算一下累加和是否正确。从1加到10的总和应该是55,因
此输出应该是“getnext: 55”。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过程是否正确,我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确认累加和是否
正确:
- 累加和公式为:n(n+1)/2
- 这里n=9(因为i从0到9,调用次数是10次),所以总和 = 9*10/2 + 10
= 45 + 10 = 55
因此,程序应该能够正确地计算并输出结果。
现在,我可以确认这个程序在执行后会输出预期的结果。
</think>
当运行上述程序时,输出结果是:
getnext: 55
步骤解释:
- 程序定义了一个静态变量value,并初始化为0。这个值会在函数多次调用
时保持不变。
- 函数getnext()返回了value++的结果,即先读取当前的value,然后将其加
1。
- 在main函数中,使用for循环从i=0到i<10执行循环体:
- 每次迭代调用getnext(),得到当前的返回值并加到sum上。
通过上述步骤,sum会累加从1到10的所有整数。计算总和为55。
结果验证了静态变量的保持功能以及循环累加的功能。
>>> Send a message (/? for help)
这段代码的理解运行似乎出现一点偏差了,前面说是0到9的和的程序,后面实际计算是一个1到10求和,按照它的解释:getnext返回的是value++的结果,即先读取当前的value,然后将其加1,但是后面又说第一次返回0+1=1,结果似乎不对了啊。这个比较费解,难得都对了,简单得反而出错了啊。如果这样看,似乎还是不能相信它欸。
我猜想,是否deepseek学习了很多的c语言的代码,把它也看成是一种语言,它的理解和执行只是在汉语和c语言之间的翻译而已,但是执行起来好像还是有问题,毕竟deepseek不是一个编译器和运行器嘛。更加复杂的例子就不再测试了,这种错误是不能容忍的,尽管我们的程序员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其实即使是编程序,也不能给予信任,比如:
不要调用数学库,给我编一个c语言程序完成数学上的开平方计算
好的,现在我要模拟运行用户提供的C语言程序,并理解其工作流程。让我一
步一步地思考整个过程。
首先,我需要确认这个程序是否正确编写了。程序看起来是一个不使用数学
库函数来计算平方根的示例。它包括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声明、main函数
以及变量操作和输出语句。
接下来,我仔细阅读程序内容:
1. 包括标准输出头文件。
2. 定义了一个名为sqrt_func()的函数,返回值类型为double。
3. 函数内部使用了迭代法计算平方根:
- 初始化两个变量x和y为0。
- 确定一个精度值epsilon(例如1e-7),用于判断收敛情况。
4. 进入while循环,当(y-x)的绝对值大于epsilon时,更新x和y。
5. 更新x为当前的平均值,并将上一次的x值赋给last_x。
6. 外层for循环控制迭代次数(这里是10次),确保计算收敛。
在main函数中:
- 定义了一个整数n,作为输入的被开平方数。
- 根据用户输入输出被开平方数和其平方根的近似值。
现在,我思考这个程序在执行时的操作步骤:
1. 用户输入一个整数n,例如25。
2. 调用sqrt_func(n)函数,计算出平方根的结果。
3. 输出原始输入值n和计算得到的平方根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sqrt_func()函数使用了迭代法(类似于牛顿迭代法)来逼近
真实的平方根值。迭代的次数由外层for循环控制(10次),以确保计算在可
接受的时间内收敛到足够精确的结果。
通过上述步骤,程序能够不使用数学库函数地计算一个非负整数的平方根,
并输出结果。
现在,我可以手动验证一下这个算法是否正确。例如,输入n=25时:
- 初始x = 0,y = n/x = ∞(在程序中由于初始值是0,导致第一次迭代时
y为极大值,因此需要设置合理的初始值)。
正确的初始化应该是x和y都等于n的初始猜测值。比如,将x设置为n的一次方
根,即n本身作为初始猜测值。
更精确地说,为了确保算法收敛,初始猜测值应为n/2或其他合理估计值。
调整后的算法步骤如下:
1. 初始化x = n/2(或任意正数),y = x。
2. 进入while循环,当(y - x)的绝对值小于epsilon时,退出循环。
3. 计算下一个猜测值next_x = (x + y)/2。
4. 将next_x赋给y,并将上一个x赋给last_x。
5. 更新x为next_x。
6.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收敛。
通过调整算法的初始条件和迭代次数,可以提高计算的稳定性和效率。
现在,我可以编写一个不使用数学库函数来完成平方根计算的C语言程序。
</think>
```c
#include <stdio.h>
double sqrt_func(int n) {
double x = 0;
double y = 0;
double last_x = 0;
const double epsilon = 1e-7; // 精度控制
if (n == 0 || n == 1) {
return n;
}
x = n / 2.0;
y = x + 1;
for (int i = 0; i < 10; ++i) { // 迭代次数
last_x = x;
y = last_x;
x = (last_x + y) / 2.0;
}
return x;
}
int main() {
int n;
printf("请输入被开平方的数:\n");
scanf("%d", &n);
if (n < 0) {
printf("输入有误!无法对负数计算平方根。\n");
return -1;
}
double square_root = sqrt_func(n);
printf("输入的数是 %d,其平方根约为 %.6f\n", n, square_root);
return 0;
}
这个程序通过不使用数学库函数来计算一个整数的平方根。它使用了一种迭
代算法(类似于牛顿迭代法),并设定了一个固定次数的迭代来确保收敛到
足够精确的结果。
运行该程序时,用户将被提示输入一个非负整数。程序会调用自定义的
`sqrt_func()`函数进行计算,并输出结果。
>>> Send a message (/? for help)
这个程序并不对,牛顿迭代法不是这样的,程序中的sqrt_func实现错漏百出,没法接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安卓手机上的deepseek对同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正确的:
下面是一个不使用标准库函数(如 `sqrt`)来计算平方根的C语言程序。这个程序使用了牛顿迭代法(也称为牛顿-拉弗森法)来近似计算平方根。
#include <stdio.h>
double sqrt_newton(double n) {
if (n < 0) {
printf("负数没有实数平方根。\n");
return -1;
}
if (n == 0 || n == 1) {
return n;
}
double x = n;
double y = 1;
double epsilon = 0.000001; // 精度控制
while (x - y > epsilon) {
x = (x + y) / 2;
y = n / x;
}
return x;
}
int main() {
double number;
printf("请输入一个非负数: ");
scanf("%lf", &number);
double result = sqrt_newton(number);
if (result != -1) {
printf("平方根为: %.6f\n", result);
}
return 0;
}
### 代码说明:
1. **牛顿迭代法**:该方法通过迭代逼近平方根的值。初始猜测值 `x` 设为 `n`,然后通过公式 `x = (x + n/x) / 2` 不断更新 `x`,直到 `x` 和 `n/x` 的差值小于给定的精度 `epsilon`。
2. **精度控制**:`epsilon` 是一个很小的数,用于控制迭代的精度。当 `x - y` 小于 `epsilon` 时,迭代停止。
3. **输入处理**:程序会提示用户输入一个非负数,并计算其平方根。
4. **特殊情况处理**:如果输入的是负数,程序会提示错误并返回 `-1`。如果输入的是 `0` 或 `1`,直接返回输入值。
### 示例输出:
请输入一个非负数: 25
平方根为: 5.000000
这个程序可以计算任意非负数的平方根,并且可以通过调整 `epsilon` 的值来控制结果的精度。
这个结果是非常好的,对牛顿迭代法的理解正确落实到程序中了。前面的错误应该是7b模型的问题了吧,但是更加复杂的问题,deepseek是否也会出错呢,这个应该信任它吗?这个要小心了,我对自动编程心存疑虑,明显的错误还好点,直接开除了事,万一留个不起眼的小bug,会让人哭死。
3 deepseek能否理解一种新的语言并执行吗?
因此对于deepseek能否执行通用的计算机程序,我还是心存疑虑,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超大型的数据库,所谓结果只是一种特别的查询结果,还是确实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并能够按照预设程序规则运行程序的呢。考虑到deepseek应该看过很多很多的c语言的资料和代码,再用c语言考它似乎不够说明问题了。我们定义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和cpu结构,然后让它编程序来解决问题,这样确保deepseek没有见过这种计算机语言和cpu结构。
3.1 基于计算器的语言
我们把计算器用语言描述出来,可能时比较简单的那种,然后测试一下deepseek的反应,提示一下,这个计算器与通常的计算器可能不一样:
我有一个CPU,有三个浮点寄存器,分别是A, T和M以及一个小数点模式标志m,一个当前运算符标志O, 可以执行下面几条指令:
MC:为M赋值0.0
M+: 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执行M=M+A
M-: 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执行M=M-A
MR: 执行T=M
C : 执行T=0.0,A=0.0, m=0, O=‘n’
数字n:可以是0到9,m=0时 执行T=T*10+n
m>0时执行 T=T + n / (10^m), 并且执行 m=m+1
小数点:. 如果m=0,则执行m=1,否则忽略
运算符o: 可以是 +,-,x, /:
先执行计算程序,执行完成后 O赋值为当前运算符o
E(回车符): 执行计算程序
其中计算程序是指下面的操作:
计算程序:O为’n’时,执行A=T,然后T=0, m=0
O为‘+’时,执行A=A+T,然后T=0, m=0
O为‘-’时,执行A=A-T,然后T=0, m=0
O为‘x’时,执行A=A*T,然后T=0, m=0
O为‘/’时,执行A=A/T,然后T=0, m=0
完成后 O=‘n’
定义一个子程序,称为QT,由下面的指令系列构成
C MR x MR - 2 / 2 M-
把上述描述输入到安卓手机的deepseek,结果是:
我有一个CPU,有三个浮点寄存器,分别是A, T和M以及一个小数点模式标志m,一个当前运算符标志O, 可以执行下面几条指令:
MC:为M赋值0.0
M+: 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执行M=M+A
M-: 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执行M=M-A
MR: 执行T=M
C : 执行T=0.0,A=0.0, m=0, O='n'
数字n:可以是0到9,m=0时 执行T=T*10+n
m>0时执行 T=T + n / (10^m), 并且执行 m=m+1
小数点:. 如果m=0,则执行m=1,否则忽略
运算符o: 可以是 +,-,x, /:
先执行计算程序,执行完成后 O赋值为当前运算符o
E(回车符): 执行计算程序
其中计算程序是指下面的操作:
计算程序:O为'n'时,执行A=T,然后T=0, m=0
O为‘+’时,执行A=A+T,然后T=0, m=0
O为‘-’时,执行A=A-T,然后T=0, m=0
O为‘x’时,执行A=A*T,然后T=0, m=0
O为‘/’时,执行A=A/T,然后T=0, m=0
完成后 O='n'
根据你提供的CPU指令集和寄存器描述,我们可以模拟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操作。以下是一些示例操作,展示如何使用这些指令来执行计算。
### 示例 1: 计算 `12.34 + 56.78`
1. **输入 `1`**:
- `m = 0`, 执行 `T = T * 10 + 1` => `T = 1`
2. **输入 `2`**:
- `m = 0`, 执行 `T = T * 10 + 2` => `T = 12`
3. **输入 `.`**:
- `m = 0`, 执行 `m = 1`
4. **输入 `3`**:
- `m = 1`, 执行 `T = T + 3 / 10^1` => `T = 12 + 0.3` => `T = 12.3`
- `m = m + 1` => `m = 2`
5. **输入 `4`**:
- `m = 2`, 执行 `T = T + 4 / 10^2` => `T = 12.3 + 0.04` => `T = 12.34`
- `m = m + 1` => `m = 3`
6. **输入 `+`**:
- 执行计算程序:
- `O = 'n'`, 执行 `A = T` => `A = 12.34`
- `T = 0`, `m = 0`
- `O = '+'`
7. **输入 `5`**:
- `m = 0`, 执行 `T = T * 10 + 5` => `T = 5`
8. **输入 `6`**:
- `m = 0`, 执行 `T = T * 10 + 6` => `T = 56`
9. **输入 `.`**:
- `m = 0`, 执行 `m = 1`
10. **输入 `7`**:
- `m = 1`, 执行 `T = T + 7 / 10^1` => `T = 56 + 0.7` => `T = 56.7`
- `m = m + 1` => `m = 2`
11. **输入 `8`**:
- `m = 2`, 执行 `T = T + 8 / 10^2` => `T = 56.7 + 0.08` => `T = 56.78`
- `m = m + 1` => `m = 3`
12. **输入 `E`**:
- 执行计算程序:
- `O = '+'`, 执行 `A = A + T` => `A = 12.34 + 56.78` => `A = 69.12`
- `T = 0`, `m = 0`
- `O = 'n'`
最终结果:`A = 69.12`
### 示例 2: 计算 `5 * 3 - 2`
1. **输入 `5`**:
- `m = 0`, 执行 `T = T * 10 + 5` => `T = 5`
2. **输入 `*`**:
- 执行计算程序:
- `O = 'n'`, 执行 `A = T` => `A = 5`
- `T = 0`, `m = 0`
- `O = '*'`
3. **输入 `3`**:
- `m = 0`, 执行 `T = T * 10 + 3` => `T = 3`
4. **输入 `-`**:
- 执行计算程序:
- `O = '*'`, 执行 `A = A * T` => `A = 5 * 3` => `A = 15`
- `T = 0`, `m = 0`
- `O = '-'`
5. **输入 `2`**:
- `m = 0`, 执行 `T = T * 10 + 2` => `T = 2`
6. **输入 `E`**:
- 执行计算程序:
- `O = '-'`, 执行 `A = A - T` => `A = 15 - 2` => `A = 13`
- `T = 0`, `m = 0`
- `O = 'n'`
最终结果:`A = 13`
### 示例 3: 计算 `10 / 2`
1. **输入 `1`**:
- `m = 0`, 执行 `T = T * 10 + 1` => `T = 1`
2. **输入 `0`**:
- `m = 0`, 执行 `T = T * 10 + 0` => `T = 10`
3. **输入 `/`**:
- 执行计算程序:
- `O = 'n'`, 执行 `A = T` => `A = 10`
- `T = 0`, `m = 0`
- `O = '/'`
4. **输入 `2`**:
- `m = 0`, 执行 `T = T * 10 + 2` => `T = 2`
5. **输入 `E`**:
- 执行计算程序:
- `O = '/'`, 执行 `A = A / T` => `A = 10 / 2` => `A = 5`
- `T = 0`, `m = 0`
- `O = 'n'`
最终结果:`A = 5`
### 示例 4: 清零操作
1. **输入 `C`**:
- 执行 `T = 0.0`, `A = 0.0`, `m = 0`, `O = 'n'`
最终结果:`A = 0.0`, `T = 0.0`, `m = 0`, `O = 'n'`
通过这些示例,你可以看到如何使用这些指令来执行基本的算术运算。你可以根据需要组合这些指令来执行更复杂的计算。
这个理解能力已经非常让人赞叹了,它直接就猜出了我定义了个计算器,并给出了几个例子。
部署在本地的7b模型运行起来比较奇怪,后面开始猜测如何运行了,运行了半天没有结束,我只好用Ctrl+c结束了它的运行,看着似乎理解了,后面再来考察运行结果。输出如下:
PS C:\Users\raoxi> ollama run deepseek-r1:7b
>>> 我有一个CPU,有三个浮点寄存器,分别是A, T和M以及一个小数点模式标志m
... ,一个当前运算符标志O, 可以执行下面几条指令:
... MC:为M赋值0.0
... M+: 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执行M=M+A
... M-: 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执行M=M-A
... MR: 执行T=M
... C : 执行T=0.0,A=0.0, m=0, O='n'
... 数字n:可以是0到9,m=0时 执行T=T*10+n
... m>0时执行 T=T + n / (10^m), 并且执行 m=m+1
... 小数点:. 如果m=0,则执行m=1,否则忽略
...
... 运算符o: 可以是 +,-,x, /:
... 先执行计算程序,执行完成后 O赋值为当
... 前运算符o
... E(回车符): 执行计算程序
...
... 其中计算程序是指下面的操作:
... 计算程序:O为'n'时,执行A=T,然后T=0, m=0
... O为‘+’时,执行A=A+T,然后T=0, m=0
... O为‘-’时,执行A=A-T,然后T=0, m=0
... O为‘x’时,执行A=A*T,然后T=0, m=0
... O为‘/’时,执行A=A/T,然后T=0, m=0
... 完成后 O='n'
<think>
嗯,我现在有一个CPU,有三个浮点寄存器:A、T和M,还有一个小数点模式
标志m,还有一个当前运算符标志O。还有一条指令MC,可以给M赋值为0.0。
然后还有其他指令,比如M+、M-、MR、C(清零)、数字n、小数点.以及运算
符o(+,-,x,/)和E(回车符)。计算程序执行后会设置O标志。
首先,我需要理解这些指令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的话,我会试着
画一个流程图或者写出每个指令的步骤,以便更好地理解。
让我先列出所有指令:
1. MC:M = 0.0
2. M+: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M = M + A
3. M-:同上,但减A
4. MR:T = M
5. C:T=0.0;A=0.0;m=0;O='n'
6. 数字n:根据m的值来决定操作。如果m=0,则T=T*10 + n;否则,T +=
n/(10^m),然后m加1。
7. 小数点.:如果当前m是0,那么设置m=1,否则忽略。
8. 运算符o(+,-,x,/):先执行计算程序,完成之后将O赋值为当前运算
符。计算程序在不同运算符时的行为不同:
- O='n':A=T,然后T=0,m=0
- O='+': A=A+T,然后T=0, m=0
- O='-': A=A-T,然后 T=0, m=0
- O='x': A=A*T,然后 T=0, m=0
- O='/': A=A/T,然后 T=0, m=0
完成计算后O标志会被设置为当前运算符。
9. E:执行计算程序,类似于运算符后的操作。
现在,我需要思考这些指令如何工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M+、M-和
E的作用是怎样的?因为这些指令都涉及到计算程序,所以先理解计算程序是
非常重要的。
计算程序在不同运算符下有不同的操作:
- 对于数字n来说,在计算程序中被赋值为T,然后重置A和m。
- 运算符o之后执行计算程序,这会根据当前标志O来改变寄存器的内容。
举个例子:假设我先输入数字5,那么在计算程序中,T会被乘以10^0(因为
m=0),然后加上5。然后计算程序完成,这时候O被设置为当前运算符吗?或
者可能是在执行运算符后?
等等,运算符o之后会执行计算程序,并设置O标志。而计算程序的描述是,
对于不同的运算符,执行一些操作,比如加减乘除,然后重置A和m。
假设我先输入数字5,那么T被赋值为5(因为m=0)。然后如果接下来输入数
字6,此时m还是0吗?或者当小数点.被按下的时候,才会增加m。哦,对了,
只有小数点会被按的时候,才可能改变m的值。
让我再仔细看看每个指令的作用:
- 数字n:根据当前状态的m来操作。
- 如果m=0,则T = T * 10 + n
- 否则,执行T += n/(10^m),然后m+1
例如:
初始状态下,假设m=0。输入5,那么T=0*10+5=5。
再输入6,因为m还是0,所以T=5*10 +6=56?
或者,是不是当数字按下去的时候,比如像计算器上的输入方式?即,先按
数字5,然后按小数点,才会改变m吗?
不,根据描述,数字n指令在执行时,如果m=0,则直接乘以10^0(也就是加
上n),否则将T += n/(10^m),然后m+1。
所以输入5:假设当前T是某个值,比如初始为0。那么m=0的话,T = 0*10
+5=5。
再按数字6,此时m还是0吗?如果m=0,则T =5*10 +6=56。但是如果之前已经
有一个小数点被按下过,导致m>0,那么下一次数字会被计算到小数部分。
比如:初始状态,m=0。输入123→ T=123。
然后按.,此时m变成1。接下来输入4,T = 0 +4/(10^1) =0.4吗?或者是不
是将当前的值加上这个?
不,数字n指令在执行时,如果是m>0,则T += n / (10^m),然后m加1。
比如:假设初始状态是m=1。输入3的话:
因为m=1,所以T += 3/(10^1) = 0.3;同时m变成2.
或者,当计算程序执行完后,是否会影响m的值?比如,在运算符o之后,计
算程序完成后,O标志被设置为当前运算符,而这个过程是否会改变m?
举个例子:假设我按了数字5(此时T=5),然后按了小数点.的话,这时会检
查当前m是否是0。如果之前没有按过小数点,那么按.之后
>>> Send a message (/? for help)
3.2 语言执行的例子
我们来看看执行的例子:
安卓上的deepseek
请模拟执行下面的指令系列,并给出各个寄存器的值 C 3 . 1 4 / 2 . 0 E
我们将逐步执行指令序列 `C 3 . 1 4 / 2 . 0 E`,并跟踪每个步骤中寄存器和标志的变化。
---
### 初始状态
- `A = 0.0`
- `T = 0.0`
- `M = 0.0`
- `m = 0`
- `O = 'n'`
---
### 1. 执行 `C`
- `C` 指令的作用是清零所有寄存器和标志。
- 执行后:
- `A = 0.0`
- `T = 0.0`
- `M = 0.0`
- `m = 0`
- `O = 'n'`
---
### 2. 输入 `3`
- `3`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0`,执行 `T = T * 10 + 3` => `T = 0 * 10 + 3` => `T = 3`。
- 执行后:
- `T = 3`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 3. 输入 `.`
- `.` 是小数点指令。
- 如果 `m = 0`,则执行 `m = 1`。
- 执行后:
- `m = 1`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 4. 输入 `1`
- `1`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1`,执行 `T = T + 1 / (10^1)` => `T = 3 + 0.1` => `T = 3.1`。
- 然后 `m = m + 1` => `m = 2`。
- 执行后:
- `T = 3.1`
- `m = 2`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 5. 输入 `4`
- `4`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2`,执行 `T = T + 4 / (10^2)` => `T = 3.1 + 0.04` => `T = 3.14`。
- 然后 `m = m + 1` => `m = 3`。
- 执行后:
- `T = 3.14`
- `m = 3`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 6. 输入 `/`
- `/` 是除法运算符。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n'`,执行 `A = T` => `A = 3.14`。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
- 执行后:
- `A = 3.14`
- `T = 0`
- `m = 0`
- `O = '/'`
---
### 7. 输入 `2`
- `2`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0`,执行 `T = T * 10 + 2` => `T = 0 * 10 + 2` => `T = 2`。
- 执行后:
- `T = 2`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 8. 输入 `.`
- `.` 是小数点指令。
- 如果 `m = 0`,则执行 `m = 1`。
- 执行后:
- `m = 1`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 9. 输入 `0`
- `0`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1`,执行 `T = T + 0 / (10^1)` => `T = 2 + 0.0` => `T = 2.0`。
- 然后 `m = m + 1` => `m = 2`。
- 执行后:
- `T = 2.0`
- `m = 2`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 10. 输入 `E`
- `E` 是回车符,表示执行计算程序。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执行 `A = A / T` => `A = 3.14 / 2.0` => `A = 1.57`。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n'`。
- 执行后:
- `A = 1.57`
- `T = 0`
- `m = 0`
- `O = 'n'`
---
### 最终状态
- `A = 1.57`
- `T = 0.0`
- `M = 0.0`
- `m = 0`
- `O = 'n'`
---
### 总结
通过执行指令序列 `C 3 . 1 4 / 2 . 0 E`,最终寄存器 `A` 的值为 `1.57`,表示计算结果为 `3.14 / 2.0 = 1.57`。其他寄存器和标志被清零。
非常完美欸,完全达到了我的预期。
部署到本地的7b输出如下:
>>> 请模拟执行下面的指令系列,并给出各个寄存器的值 C 3 . 1 4 / 2 . 0 E
...
<think>
嗯,好的,我现在需要模拟这个CPU执行给定的指令序列:C 3 . 1 4 / 2
. 0 E。首先,我得理解每个步骤会发生什么,包括各个寄存器和标志的变化
。
让我先列出所有指令,并按顺序分析它们的作用:
1. C
2. 3(数字)
3. .(小数点)
4. 1(数字)
5. 4(数字)
6. /
7. 2(数字)
8. .(小数点)
9. 0(数字)
10. E
现在,我需要逐步分析每一步对寄存器A、T、M和标志O、m的影响。
首先,初始化状态:
- A = 0.0
- T = 0.0
- M = 0.0 (因为MC未执行)
- O = 'n'(默认当前运算符)
- m = 0
第一步:C指令
C命令会将T、A置为0,m置为0,O设为'n'。
所以现在:
- T=0.0
- A=0.0
- M=0.0 (MC未影响M)
- O='n'
- m=0
第二步:3(数字)指令
当前m=0,因此执行T = T*10 + 3。
初始时T是0,所以T=0*10+3=3.
所以现在:
- A=0.0
- T=3.0
- M=0.0
- O='n'
- m=0
第三步:.(小数点)指令
当前m=0,因此按小数点会将m设为1。
所以现在:
- A=0.0
- T=3.0
- M=0.0
- O='n'
- m=1
第四步:1(数字)指令
此时m=1,所以执行T += 1/(10^1) = 0.1。然后m增加到2。
因此:
- T = 3.0 + 0.1 = 3.1
- 同时,m变为2.
现在:
- A=0.0
- T=3.1
- M=0.0
- O='n'
- m=2
第五步:4(数字)指令
此时m=2,所以执行T += 4/(10^2) = 0.04。然后m增加到3。
因此:
- T =3.1 +0.04=3.14
- m变为3.
现在:
- A=0.0
- T=3.14
- M=0.0
- O='n'
- m=3
第六步:/(除法)指令
当前状态是运算符o为空,因为没有之前的数字输入导致o被设置。所以这里
假设当前运算符o为'n',执行除法操作。
根据CPU的操作流程:
1. 按下数字后,按运算符将当前值保存到T。
2. 按下下一个数字,计算新的T值(如果m>0)。
3. 按下小数点,改变m的值。
4. 按下除法操作符,进行除法运算。
具体步骤:
- 将当前的A和M的值作为被除数和除数传入运算电路。
因为MC未执行过,所以A=0?或者需要明确当前操作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是什么
?
哦,这里可能有些混淆。在计算器中,通常按下数字后会存储到显示区(比
如T),然后进行运算。因此,在步骤3后按了1、4,可能是在计算一个数值
,然后再执行除法。
例如,假设在步骤3、4、5之后,当前的值是T=3.14,而M=0,因为MC未执行
过。现在执行/操作,意味着将当前的A和M进行除法运算(A/M)?
或者,可能需要明确当前运算的类型:比如加减乘除分别如何处理。
根据之前的分析,在步骤6之后,我们假设T=3.14被存储为当前数值,而MC未
执行过,则在步骤6中,按下了除号键,这将导致:
计算 A/M 的结果?但是A是0,M是0,这样会导致错误吗?
或者,可能更合理的解释是在步骤6之前,没有进行任何运算操作,只是存储
了数值到T。那么除法操作会使用当前的数值和另一个数进行运算。
假设在步骤3、4、5之后,已经计算出了一个数值,现在执行/操作,意味着
将当前值与M进行除法。因为MC未被执行过,所以M=0,这会导致错误(除以
零)吗?
这里可能需要明确当前的上下文:是否在执行运算后存储结果到T或M。
或者,另一种解释是,在步骤3、4、5之后,数值1.4可能已经被计算为
A=1.4?但根据模拟过程,这里的值被保存到了T中。所以,除法操作将执行
T/M 的结果。因为M=0,所以这会导致除以零错误吗?
这似乎有问题。我需要重新审视指令序列。
或者,可能在步骤3、4、5之后,数值是1.4(按了数字1和4),然后步骤6按
下了除号键,意味着将当前的数值与下一个操作数进行运算。所以假设此时
M=0,那么执行A/M时会出错,这可能是不允许的。
也许我之前的理解有误,需要重新分析:
在步骤3、4、5之后,当前显示的是1.4(存储到T中)。然后步骤6按下了除
号键,现在执行的是除法运算。此时,可能需要从键盘上输入另一个数,假
设是M的值。因为MC未被执行过,所以M=0。
这样,在步骤6,执行A/M的操作时会出错,因为M=0。但根据用户给出的指令
序列,后面还有数字2、小数点、0和E。这可能意味着在步骤6之后还有一个
运算操作,而不仅仅是除法。
或者,可能步骤6之后还有一个运算操作,即除法,使用当前T中的值作为被
除数,然后后面的数字作为除数。
例如:
- 步骤3: 3 → T=3
- 步骤4: 1 → T=0.3(m=1)
- 步骤5: 4 → T=0.04 (总T=0.34)
- 步骤6: / → 计算
>>> Send a message (/? for help)
好像没有正确执行欸,它似乎总是过度解释各种结论,不能给出个简单的说明。我有点搞不清楚了,到底是7b本身的问题还是ollama环境的问题了。
3.2 更加复杂点的例子
我们来测试一下我们的CPU下面是否支持子程序,其实就是自定义宏指令,直接放结果:
安卓deepseek
定义一个子程序,称为QT,由下面的指令系列构成
C MR x MR - 2 / 2 M-
根据你提供的指令集,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名为 `QT` 的子程序,其指令序列为:
C MR x MR - 2 / 2 M-
### 解释每条指令的作用
1. **`C`**:
- 执行 `T = 0.0`, `A = 0.0`, `m = 0`, `O = 'n'`
- 清零所有寄存器和标志。
2. **`MR`**:
- 执行 `T = M`
- 将寄存器 `M` 的值加载到寄存器 `T`。
3. **`x`**:
- 执行计算程序:
- 如果 `O = 'n'`, 执行 `A = T`, 然后 `T = 0`, `m = 0`
- 如果 `O = '+'`, 执行 `A = A + T`, 然后 `T = 0`, `m = 0`
- 如果 `O = '-'`, 执行 `A = A - T`, 然后 `T = 0`, `m = 0`
- 如果 `O = 'x'`, 执行 `A = A * T`, 然后 `T = 0`, `m = 0`
- 如果 `O = '/'`, 执行 `A = A / T`, 然后 `T = 0`, `m = 0`
- 完成后 `O = 'n'`
- 由于 `O` 初始为 `'n'`, 执行 `A = T`, 然后 `T = 0`, `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x'` (乘法运算符)。
4. **`MR`**:
- 执行 `T = M`
- 再次将寄存器 `M` 的值加载到寄存器 `T`。
5. **`-`**: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x'`, 执行 `A = A * T` => `A = A * M`
- 然后 `T = 0`, `m = 0`
- 完成后 `O = '-'` (减法运算符)。
6. **`2`**:
- `m = 0`, 执行 `T = T * 10 + 2` => `T = 2`
7. **`/`**: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 执行 `A = A - T` => `A = A - 2`
- 然后 `T = 0`, `m = 0`
- 完成后 `O = '/'` (除法运算符)。
8. **`2`**:
- `m = 0`, 执行 `T = T * 10 + 2` => `T = 2`
9. **`M-`**: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 执行 `A = A / T` => `A = A / 2`
- 然后 `T = 0`, `m = 0`
- 完成后 `O = 'n'`
- 接着执行 `M = M - A`
### 子程序 `QT` 的伪代码表示
QT:
C // 清零所有寄存器和标志
MR // T = M
x // A = T, T = 0, m = 0, O = 'x'
MR // T = M
- // A = A * T, T = 0, m = 0, O = '-'
2 // T = 2
/ // A = A - T, T = 0, m = 0, O = '/'
2 // T = 2
M- // A = A / T, T = 0, m = 0, O = 'n'; M = M - A
### 功能总结
子程序 `QT` 的功能可以总结为:
1. 清零所有寄存器和标志。
2. 将寄存器 `M` 的值加载到寄存器 `T`。
3. 将寄存器 `A` 设置为 `T` 的值,然后将 `T` 清零。
4. 再次将寄存器 `M` 的值加载到寄存器 `T`。
5. 执行 `A = A * T`,然后将 `T` 清零。
6. 将 `T` 设置为 `2`。
7. 执行 `A = A - T`,然后将 `T` 清零。
8. 将 `T` 设置为 `2`。
9. 执行 `A = A / T`,然后将 `T` 清零。
10. 最后,执行 `M = M - A`。
这个子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对寄存器 `M` 的值进行一系列运算,并将结果存回 `M`。
理解得不错欸,看看执行的例子:
请执行下面指令 C MC 1 M+ QT QT QT
我们将逐步执行指令序列 `C MC 1 M+ QT QT QT`,并跟踪每个步骤中寄存器和标志的变化。
### 初始状态
- `A = 0.0`
- `T = 0.0`
- `M = 0.0`
- `m = 0`
- `O = 'n'`
---
### 1. 执行 `C`
- `C` 指令的作用是清零所有寄存器和标志。
- 执行后:
- `A = 0.0`
- `T = 0.0`
- `M = 0.0`
- `m = 0`
- `O = 'n'`
---
### 2. 执行 `MC`
- `MC` 指令的作用是将 `M` 赋值为 `0.0`。
- 执行后:
- `M = 0.0`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 3. 执行 `1`
- `1`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如果 `m = 0`,执行 `T = T * 10 + 1`。
- 如果 `m > 0`,执行 `T = T + 1 / (10^m)`,然后 `m = m + 1`。
- 当前 `m = 0`,执行 `T = T * 10 + 1` => `T = 0 * 10 + 1` => `T = 1`。
- 执行后:
- `T = 1`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 4. 执行 `M+`
- `M+` 指令的作用是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执行 `M = M + A`。
- 当前 `O = 'n'`,执行计算程序:
- `O = 'n'`,执行 `A = T` => `A = 1`。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执行 `M = M + A` => `M = 0 + 1` => `M = 1`。
- 执行后:
- `A = 1`
- `T = 0`
- `M = 1`
- `m = 0`
- `O = 'n'`
---
### 5. 执行 `QT`
`QT` 子程序的指令序列为:`C MR x MR - 2 / 2 M-`。
#### 5.1 执行 `C`
- 清零所有寄存器和标志。
- 执行后:
- `A = 0.0`
- `T = 0.0`
- `M = 1` (`M` 不受 `C` 影响)
- `m = 0`
- `O = 'n'`
#### 5.2 执行 `MR`
- `MR` 指令的作用是将 `M` 的值加载到 `T`。
- 执行后:
- `T = M` => `T = 1`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5.3 执行 `x`
- `x` 是乘法运算符。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n'`,执行 `A = T` => `A = 1`。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x'`。
- 执行后:
- `A = 1`
- `T = 0`
- `m = 0`
- `O = 'x'`
#### 5.4 执行 `MR`
- `MR` 指令的作用是将 `M` 的值加载到 `T`。
- 执行后:
- `T = M` => `T = 1`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5.5 执行 `-`
- `-` 是减法运算符。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x'`,执行 `A = A * T` => `A = 1 * 1` => `A = 1`。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
- 执行后:
- `A = 1`
- `T = 0`
- `m = 0`
- `O = '-'`
#### 5.6 执行 `2`
- `2`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0`,执行 `T = T * 10 + 2` => `T = 0 * 10 + 2` => `T = 2`。
- 执行后:
- `T = 2`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5.7 执行 `/`
- `/` 是除法运算符。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执行 `A = A - T` => `A = 1 - 2` => `A = -1`。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
- 执行后:
- `A = -1`
- `T = 0`
- `m = 0`
- `O = '/'`
#### 5.8 执行 `2`
- `2`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0`,执行 `T = T * 10 + 2` => `T = 0 * 10 + 2` => `T = 2`。
- 执行后:
- `T = 2`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5.9 执行 `M-`
- `M-` 指令的作用是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执行 `M = M - A`。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执行 `A = A / T` => `A = -1 / 2` => `A = -0.5`。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执行 `M = M - A` => `M = 1 - (-0.5)` => `M = 1.5`。
- 执行后:
- `A = -0.5`
- `T = 0`
- `M = 1.5`
- `m = 0`
- `O = 'n'`
---
### 6. 执行 `QT`
再次执行 `QT` 子程序。
#### 6.1 执行 `C`
- 清零所有寄存器和标志。
- 执行后:
- `A = 0.0`
- `T = 0.0`
- `M = 1.5` (`M` 不受 `C` 影响)
- `m = 0`
- `O = 'n'`
#### 6.2 执行 `MR`
- `MR` 指令的作用是将 `M` 的值加载到 `T`。
- 执行后:
- `T = M` => `T = 1.5`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6.3 执行 `x`
- `x` 是乘法运算符。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n'`,执行 `A = T` => `A = 1.5`。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x'`。
- 执行后:
- `A = 1.5`
- `T = 0`
- `m = 0`
- `O = 'x'`
#### 6.4 执行 `MR`
- `MR` 指令的作用是将 `M` 的值加载到 `T`。
- 执行后:
- `T = M` => `T = 1.5`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6.5 执行 `-`
- `-` 是减法运算符。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x'`,执行 `A = A * T` => `A = 1.5 * 1.5` => `A = 2.25`。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
- 执行后:
- `A = 2.25`
- `T = 0`
- `m = 0`
- `O = '-'`
#### 6.6 执行 `2`
- `2`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0`,执行 `T = T * 10 + 2` => `T = 0 * 10 + 2` => `T = 2`。
- 执行后:
- `T = 2`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6.7 执行 `/`
- `/` 是除法运算符。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执行 `A = A - T` => `A = 2.25 - 2` => `A = 0.25`。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
- 执行后:
- `A = 0.25`
- `T = 0`
- `m = 0`
- `O = '/'`
#### 6.8 执行 `2`
- `2`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0`,执行 `T = T * 10 + 2` => `T = 0 * 10 + 2` => `T = 2`。
- 执行后:
- `T = 2`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6.9 执行 `M-`
- `M-` 指令的作用是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执行 `M = M - A`。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执行 `A = A / T` => `A = 0.25 / 2` => `A = 0.125`。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执行 `M = M - A` => `M = 1.5 - 0.125` => `M = 1.375`。
- 执行后:
- `A = 0.125`
- `T = 0`
- `M = 1.375`
- `m = 0`
- `O = 'n'`
---
### 7. 执行 `QT`
再次执行 `QT` 子程序。
#### 7.1 执行 `C`
- 清零所有寄存器和标志。
- 执行后:
- `A = 0.0`
- `T = 0.0`
- `M = 1.375` (`M` 不受 `C` 影响)
- `m = 0`
- `O = 'n'`
#### 7.2 执行 `MR`
- `MR` 指令的作用是将 `M` 的值加载到 `T`。
- 执行后:
- `T = M` => `T = 1.375`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7.3 执行 `x`
- `x` 是乘法运算符。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n'`,执行 `A = T` => `A = 1.375`。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x'`。
- 执行后:
- `A = 1.375`
- `T = 0`
- `m = 0`
- `O = 'x'`
#### 7.4 执行 `MR`
- `MR` 指令的作用是将 `M` 的值加载到 `T`。
- 执行后:
- `T = M` => `T = 1.375`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7.5 执行 `-`
- `-` 是减法运算符。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x'`,执行 `A = A * T` => `A = 1.375 * 1.375` => `A = 1.890625`。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
- 执行后:
- `A = 1.890625`
- `T = 0`
- `m = 0`
- `O = '-'`
#### 7.6 执行 `2`
- `2`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0`,执行 `T = T * 10 + 2` => `T = 0 * 10 + 2` => `T = 2`。
- 执行后:
- `T = 2`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7.7 执行 `/`
- `/` 是除法运算符。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执行 `A = A - T` => `A = 1.890625 - 2` => `A = -0.109375`。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 `O` 被设置为 `'/'`。
- 执行后:
- `A = -0.109375`
- `T = 0`
- `m = 0`
- `O = '/'`
#### 7.8 执行 `2`
- `2` 是一个数字输入指令。
- 当前 `m = 0`,执行 `T = T * 10 + 2` => `T = 0 * 10 + 2` => `T = 2`。
- 执行后:
- `T = 2`
- 其他寄存器和标志不变。
#### 7.9 执行 `M-`
- `M-` 指令的作用是先执行计算程序,然后执行 `M = M - A`。
- 执行计算程序:
- 当前 `O = '/'`,执行 `A = A / T` => `A = -0.109375 / 2` => `A = -0.0546875`。
- 然后 `T = 0`,`m = 0`。
- 接着执行 `M = M - A` => `M = 1.375 - (-0.0546875)` => `M = 1.4296875`。
- 执行后:
- `A = -0.0546875`
- `T = 0`
- `M = 1.4296875`
- `m = 0`
- `O = 'n'`
---
### 最终状态
- `A = -0.0546875`
- `T = 0.0`
- `M = 1.4296875`
- `m = 0`
- `O = 'n'`
### 总结
通过执行指令序列 `C MC 1 M+ QT QT QT`,最终寄存器 `M` 的值为 `1.4296875`。
其实QT就是2开平方的一个迭代循环(如果要进行其他数字开平方,改一下QT即可,如果要开立方或者是比如13次方根,也可以相应修改一下的),可以看到迭代三次,根号二已经有一个近似值1.4296875了,整个运行过程还是不错的。
桌面部署的7b运行结果如下:
>>> 定义一个子程序,称为QT,由下面的指令系列构成
... C MR x MR - 2 / 2 M-
<think>
嗯,好的。我需要定义一个名为“QT”的子程序,它的指令序列是:C,
MR, x, MR, -, 2, /, 2, M-, 。首先,我得理解每一个指令的作用,并分析
它们如何影响寄存器和指针。
初始化时:
- 寄存器A、M、T的值都是0.0。
- 指针PC指向第1个指令,即C。
第一步:C指令
执行C后:
- T和A都被置为0.
- M不变(因为MC未执行过)。
- O和m都不变。
所以现在:
- A=0.0, T=0.0, M=0.0
- PC指向下一个指令,即MR。
第二步:MR指令
MR命令会将当前的字数据从存储器移入到累加器A中。假设存储器的内容是某
个数值,比如假设在存储器中有数值5 stored,则执行后:
- A=5.0
现在:
- A=5.0, T=0.0, M=0.0
- PC指向下一个指令,即x。
第三步:x指令
x通常是清除当前字数据的指令。例如,在许多计算机中,x会将当前的字清
零。因此,执行后:
- A被重置为0.0
现在:
- A=0.0, T=0.0, M=0.0
- PC指向下一个指令,即MR。
第四步:MR指令
再次执行MR,如果存储器中没有其他数值,则会再次将T设为0.0。这可能导
致A又被置零,或者错误地覆盖先前的值。这可能意味着QT子程序存在一个逻
辑问题,在重复访问存储器时未保存中间结果,导致数据丢失。
现在:
- A=0.0(假设存储器清空)
- T=0.0
- PC指向下一个指令,即-(减法)。
第五步:- 指令
执行减法指令会从当前累加器中减去后面的数值。如果后续的数值是2,则:
- A = 0 - 2 = -2
现在:
- A=-2.0, T=0.0, M=0.0
- PC指向下一个指令,即/(除法)。
第六步:/ 指令
执行除法指令时,会用当前的A值作为被除数,后面的数值作为除数。如果后
续是2,则:
- A = -2 / 2 = -1.0
现在:
- A=-1.0, T=0.0, M=0.0
- PC指向下一个指令,即M-(减法)。
第七步:M- 指令
M-通常会从M字中减去当前的A值。假设M字的初始值是某个数,比如5,执行
后:
- M = 5 - (-1) = 6
现在:
- A=-1.0, T=0.0, M=6.0
- PC指向下一个指令,即循环回到MR(因为没有更多指令)。
综上所述,QT子程序的逻辑有问题。在执行两次MR后,A被重置为零,并且后
续的减法和除法操作可能会覆盖之前的结果。此外,在重复访问存储器时,
如果没有保存中间结果,数据会被丢失。为了改进这个子程序,建议在执行
MR指令后,将当前值保存到M字中,以便后续操作可以使用而不被重置。
最终,QT子程序可能无法正确计算预期的数值,因为它没有保存中间结果,
导致后续运算基于错误的数据。
</think>
定义一个子程序称为“QT”,其指令序列由以下指令构成:
1. C
2. MR x MR - 2 / 2 M-
以下是详细的步骤解释和结果分析:
### 初始化:
- 所有寄存器(A、M、T)的初始值均为0.0。
- 指针 PC 初始指向第一个指令,即C。
### 步骤执行:
1. **C 指令**:
- 执行 C 后,将 T 和 A 置为 0.0。
- M 不变(MC = 未执行)。
- 寄存器状态:A=0.0, M=0.0, T=0.0。
- 指针 PC 移动到下一个指令(MR)。
2. **MR 指令**:
- 从存储器读取当前字数据并加载到累加器 A 中。
- 假设存储器中有数值 5 被存储,则 A=5.0。
- 寄存器状态:A=5.0, M=0.0, T=0.0。
- 指针 PC 移动到下一个指令(x)。
3. **x 指令**:
- 清除当前字数据,将 A 设为 0.0。
- 寄存器状态:A=0.0, M=0.0, T=0.0。
- 指针 PC 移动到下一个指令(MR)。
4. **MR 指令**:
- 再次从存储器读取当前字数据,将 A 设为 5.0(假设存储器的值未改
变)。
- 寄存器状态:A=5.0, M=0.0, T=0.0。
- 指针 PC 移动到下一个指令(-)。
5. **- 指令**:
- 从当前累加器 A 中减去后面的数值。假设后接的数值是 2,则 A =
5.0 - 2.0 = 3.0。
- 寄存器状态:A=3.0, M=0.0, T=0.0。
- 指针 PC 移动到下一个指令(/)。
6. **/ 指令**:
- 用当前的 A 值作为被除数,后面的数值作为除数。假设后接的数值是
2,则 A = 3.0 / 2.0 = 1.5。
- 寄存器状态:A=1.5, M=0.0, T=0.0。
- 指针 PC 移动到下一个指令(M-)。
7. **M- 指令**:
- 从 M 字中减去当前的 A 值。假设 M 的初始值是某个数,例如 5,则
M = 5 - 1.5 = 3.5。
- 寄存器状态:A=1.5, M=3.5, T=0.0。
- 指针 PC 移动到下一个指令(无)。
### 最终结果:
- A=1.5
- M=3.5
- T=0.0
### 总结:
该子程序“QT”通过一系列算术操作,最终将累加器 A 的值从 5.0 减去
2.0 后得到 3.0,再除以 2.0 得到 1.5。同时,M 字被更新为存储器中的初
始值减去当前的 A 值(假设为 5 - 1.5 = 3.5)。此过程展示了如何通过基
本的算术指令执行数值计算,并且强调了在存储和操作数据时需要谨慎管理
寄存器的值以确保正确性。
>>> Send a message (/? for help)
有点过度解释了,看看它运行迭代的结果吧:
>>> 请执行下面指令 C MC 1 M+ QT QT QT
<think>
好的,我现在要处理用户的这个查询:“请执行下面指令 C MC 1 M+ QT
QT QT”。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户的需求。
看起来用户之前已经定义了一个子程序QT,并询问了它的步骤和结果。现在
他们又给出了新的指令序列:C, MC, 1, M+, 然后连续三次执行QT。这可能
意味着他们希望再次运行QT子程序并结合前面的指令来计算某个数值,比如
总和。
首先,回顾一下之前关于QT子程序的信息:
- QT包含指令:C, MR, x, MR, -, 2, /, 2, M-
- 当执行QT时,从存储器读取一个值(假设是5),然后进行一系列运算:减
去2,除以2,最终得到1.5,并将结果存入M字中。
现在用户的指令序列包括C、MC、1、M+,再加上三个QT。我需要分析这些指
令的综合效果。
首先,执行C和MC:
- C:清除T和A。
- MC:清除存储器中的内容(假设之前有值的话)。
然后是1:这可能将当前字设为1.0。
接下来是M+:将当前累加器的内容加到M字中。如果之前MC已清空M,那么现
在M=1.0。
最后的三个QT子程序执行:
- 每次执行QT会从存储器读取一个值(比如5),然后进行运算得到1.5,并
存入M。三次QT后,M将有3×1.5=4.5。
所以最终结果应该是M=4.5。
</think>
根据您提供的指令序列 **C MC 1 M+ QT QT QT**,我们需要逐步执行这些操
作并计算最终的数值结果。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结果:
---
### 步骤 0:初始状态
- 累加器 \( A = 0 \)
- 计算器记忆单元(M)\( M = 0 \)
---
### 步骤 1:执行指令 **C**
- **操作**:清除当前显示的数值。
- **结果**:
- \( A = 0 \)
- \( M = 0 \)
---
### 步骤 2:执行指令 **MC**
- **操作**:清除存储器中的数值(如果存在)。
- **假设**:存储器中有值,执行后清空。
- **结果**:
- \( A = 0 \)
- \( M = 0 \)
---
### 步骤 3:执行指令 **1**
- **操作**:将当前字设置为 `1`。
- **结果**:
- \( A = 1.0 \)
- \( M = 0 \)
---
### 步骤 4:执行指令 **M+**
- **操作**:将当前累加器的值(\( A \))加到存储器中。
- **结果**:
- \( A = 1.0 \)
- \( M = 0 + 1.0 = 1.0 \)
---
### 步骤 5:执行指令 **QT**
#### 第一次执行 QT 子程序
- **子程序 QT** 的操作步骤如下:
1. **C**:清除 \( T \) 和 \( A \)。
- \( A = 0 \)
- \( M = 1.0 \)
2. **MC**:清除存储器中的内容。
- \( M = 0 \)
3. **1**:将当前字设置为 `1`。
- \( A = 1.0 \)
- \( M = 0 \)
4. **M+**:将 \( A \) 加到 \( M \)。
- \( M = 0 + 1.0 = 1.0 \)
5. **QT**:重复执行以下操作直到存储器中有数值:
- 操作过程(假设存储器中有 `5`):
- **C**:清除 \( T \) 和 \( A \)。
- \( A = 0 \)
- \( M = 1.0 \)
- **MR**:加载存储器中的值到 \( A \)。
- \( A = 5.0 \)
- **x**:清除当前字,将 \( A \) 设为 `0`。
- \( A = 0 \)
- **MR**:加载存储器中的值到 \( A \)。
- \( A = 5.0 \)
- **-**:减去下一个数值(假设后接的数值是 `2`)。
- \( A = 5.0 - 2.0 = 3.0 \)
- **2**:将当前字设置为 `2`。
- \( A = 2.0 \)
- **/**:用当前 \( A \) 除以下一个数值(假设后接的数值是
`2`)。
- \( A = 2.0 / 2.0 = 1.0 \)
- **M-**:将当前 \( A \) 的值减去并存储到存储器中。
- \( M = M - A = 1.0 - 1.0 = 0.0 \)
(注:由于子程序 QT 的具体操作可能需要存储器中有数值,因此这里
假设存储器初始值为 `5`。)
- **结果**:
- \( A = 1.0 \)
- \( M = 0.0 + 1.0 (M+之前的结果) = 1.0 \)
---
### 步骤 6:执行指令 **QT**
#### 第二次执行 QT 子程序
- 类似于步骤 5,最终结果:
- \( A = 1.0 \)
- \( M = 1.0 + 1.0 (M+之前的结果) = 2.0 \)
---
### 步骤 7:执行指令 **QT**
#### 第三次执行 QT 子程序
- 类似于步骤 5,最终结果:
- \( A = 1.0 \)
- \( M = 1.0 + 2.0 (M+之前的结果) = 3.0 \)
---
### 最终结果
- **累加器 \( A \)**:\( 1.0 \)
- **存储器 \( M \)**:\( 3.0 \)
因此,最终的数值结果为:
\[
\boxed{3.0}
\]
>>> Send a message (/? for help)
这个结果就有点莫名其妙了啊,它似乎误解了子程序的意思欸。在百度的文小言上跟7b有点像,无法正确运行。
4 总结
DeepSeek能根据你的需求编制一些程序,也能够执行一些程序,但是跟人类工程师一样,似乎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并不能完全用DeepSeek或者其他人工智能的软件来替代程序员的工作。当然如果做为思路的整理,deepseek是非常优秀的,它能够非常好的理解自然语言并能够整理出一个更加完善的版本。值得指出的是,本文中的计算器模型一开始描述有很多漏洞,这里发出来的就是再deepseek的帮助下一步步迭代出来的,可以看到使用deepseek来进行辅助写作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各个模型之间区别很大,这让人感觉似乎有点像面对一个不怎么靠谱的程序员了,果然工资越高,编出来的程序越靠谱吗?模型越大效果越好,但是运行成本越高。然而,最好的模型值得信任吗?也许可以用来整理代码和检查代码,毕竟找到错误肯定有错误,没有找到错误不能保证无错,人工智能和人似乎都这样。
另外,模型的运行是否跟运行环境相关,也是值得考察的,本地计算机用ollama部署的7b模型和安卓手机上的deepseek背后的运行环境也可能导致运行结果不同?
感兴趣可以看看前面的文章:DeekSeek能否进行逻辑推理,我注意到,这篇文章发出来后,kimi就通过查找网页找到了它,我用它测试是否能进行逻辑推理时,它就直接把文中的内容贴出来了,而且非常不靠谱那种,所以用kimi也要小心,没有测试豆包。有机会再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