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 SQL 中最基础的 WHERE 子句开始。
比如下面这条 SQL 语句:
很显然,在执行这条 SQL 语句的时候,DBMS 会扫描 Student 表中的每一条记录,然后把符合 Sdept = 'IS' 这个条件的所有记录筛选出来,并放到结果集里面去。也就是说 WHERE 关键字的作用就是判断后面的逻辑表达式的值是否为 True。如果为 True,则将当前这条记录(经过 SELECT 关键字处理后)放到结果集里面去,如果逻辑表达式的值为 False 则不放。
接下来看使用了 EXISTS 关键字的一条 SQL 语句:
这条 SQL 语句的作用,就是查找所有选修了 1 号课程的课程的学生,并显示他们的姓名。
我们先不管 EXISTS 关键字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而是先来看子查询中的 WHERE 关键字后的表达式 Sno = Student.Sno AND Cno = '1'。
其中的 Sno = Student.Sno 是怎么一回事?
这就涉及到 SQL 中的不相关子查询与相关子查询了。
我们常见的带子查询的 SQL 语句是这样的:
首先通过子查询得到课名为 “数据结构” 的课程的课号,然后遍历 SC (选课)表中的每一条选课记录,若当前这条记录的课号为 “数据结构” 这门课的课号,则将这条记录的 Sno 列的值放到结果集里面去。最终我们可以得到所有选修了 ”数据结构“ 这门课的学生的学号。
这种类型的查询是先执行子查询,得到一个集合(或值),然后将这个集合(或值)作为一个常量带入到父查询的 WHERE 子句中去。如果单纯地执行子查询,也是可以成功的。
这种类型的查询,叫做 ”不相关子查询“。
大多数情况下,不相关子查询已经够用了,但是如果有这样的一个查询要求:
子查询可以这么写:
那么问题来了, ? 处应该写什么值?
关键问题就是,? 处这个常量,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而应该是不断地将 Student 表中的每一条记录中的 Sno 列的值代入此处,然后求出该 Sno 对应的平均成绩。我们需要的是输入一系列的值,然后得到一系列对应的输出。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另一种嵌套查询,叫做 “相关子查询”。“相关子查询” 的意思就是,子查询中需要用到父查询中的值。
对于这个查询要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 SQL 语句:
其工作原理就是,扫描父查询中数据来源(如 SC 表)中的每一条记录,然后将当前这条记录中的,在子查询中会用到的值代入到子查询中去,然后执行子查询并得到结果(可以看成是返回值),然后再将这个结果代入到父查询的条件中,判断父查询的条件表达式的值是否为 True,若为 True,则将当前 SC 表中的这条记录(经过 SELECT 处理)后放到结果集中去。若为 False 则不放。
在这个例子中,父查询先从 SC 表中取出第一条记录,然后将当前这条记录的 Sno 列的值(如 95001)代入到子查询中,求出学号为 95001 的学生选修的所有课程的平均分(如 80 分)。然后将这个 80 作为 Grade >= 后面的值代入,若 SC 表中的第一条记录的 Grade 列的值为 90,那么 Grade >= 80 这个条件表达式的值为 True,则将当前这条记录中的 Cno 列的值(如1)放入结果集中去。以此类推,遍历 SC 表中的所有记录,即可得到每个超过学生超过他/她所有课程平均分的课程的课号了。
判断是否是 “相关子查询” 也很简单,只要子查询不能脱离父查询单独执行,那么就是 “相关子查询”。
知道了 “相关子查询” 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回来了解 EXISTS 关键字的作用了。它的作用,就是判断子查询得到的结果集是否是一个空集,如果不是,则返回 True,如果是,则返回 False。EXISTS 本身就是 “存在” 的意思,用我们可以理解的话来说,就是如果在当前的表中存在符合条件的这样一条记录,那么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为了方便,我们再次放出这条 SQL 语句:
在这个查询中,首先会取出 Student 表中的第一条记录,得到其 Sno 列(因为在子查询中用到了)的值(如 95001),然后将该值代入到子查询中。若能找到这样的一条记录,那么说明学号为 95001 的学生选修了 1 号课程。因为能找到这样的一条记录,所以子查询的结果不为空集,那么 EXISTS 会返回 True,从而使 Student 表中的第一条记录中的 Sname 列的值被放入结果集中去。以此类推,遍历 Student 表中的所有记录后,就能得到所有选修了 1 号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与 EXISTS 关键字相对的是 NOT EXISTS,作用与 EXISTS 正相反,当子查询的结果为空集时,返回 True,反之返回 False。也就是所谓的 ”若不存在“。
对于下面的查询要求,只能通过 NOT EXISTS 关键字来实现,因为 SQL 中并未直接提供关系代数中的除法功能。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的思路来实现:
STEP1:先取 Student 表中的第一个元组,得到其 Sno 列的值。
STEP2:再取 Course 表中的第一个元组,得到其 Cno 列的值。
STEP3:根据 Sno 与 Cno 的值,遍历 SC 表中的所有记录(也就是选课记录)。若对于某个 Sno 和 Cno 的值来说,在 SC 表中找不到相应的记录,则说明该 Sno 对应的学生没有选修该 Cno 对应的课程。
STEP4:对于某个学生来说,若在遍历 Course 表中所有记录(也就是所有课程)后,仍找不到任何一门他/她没有选修的课程,就说明此学生选修了全部的课程。
STEP5:将此学生放入结果元组集合中。
STEP6:回到 STEP1,取 Student 中的下一个元组。
STEP7:将所有结果元组集合显示。
根据以上思路,可以写出 SQL 语句:
其中第一个 NOT EXISTS 对应 STEP4,第二个 NOT EXISTS 对应 STEP3。
同理,对于类似的查询要求
可以使用 SQL 语句:
对于查询要求
可以使用 SQL 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