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篇文章为WK学子量身打造,其余读者也可根据题目进行巩固提升。
目录
前言:本篇文章为WK学子量身打造,其余读者也可根据题目进行巩固提升。
一、Linux的内核版本每一部分的含义
二、查看当前系统中所有用户的详细信息的文件
三、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的命令
四、删除一个目录及其内容的命令
五、分页查看文件内容的命令
六、压缩并归档文件夹
七、创建新目录命令
八、查找当前目录下所有包含.c后缀的文件
九、使用chmod修改权限
十、使用 ls -l 查看文件权限时,识别文件类型
十一、查看系统上运行的进程命令
十二、MBR分区方式主分区
十三、Linux创始人
十四、权限776的含义
十五、管道符的用法
十六、改变文件所有者的命令
十七、用户切换命令
十八、文件操作命令 grep 的作用
十九、删除用户时命令
二十、cd 命令
二十一、命令提示符
二十二、系统目录结构
二十三、设备命名分区的规则
二十四、shell 变量的算术运算
二十五、关系运算符
二十六、修改网络地址获取方式的命令
二十七、rpm 与 yum
二十八、Apache httpd 服务器的主配置文件
二十九、每天凌晨 12:30 执行重启 DNS 服务器的计划任务
三十、使用 rpm 命令软件包
三十一、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
三十二、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 httpd 服务
三十三、在指定目录下创建文件
三十四、查找文件中包含指定字符的所有行
三十五、查找指定文件名称的文件
三十六、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结合管道命令
三十七、强制结束进程
三十八、重新启动系统中的 network 服务
三十九、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的文件
四十、切换到图形化界面
四十一、服务器重启
四十二、给用户设置密码
四十三、查看 ip 地址命令
四十四、磁盘冗余阵列(RAID)常见级别及其特点
四十五、哪些机制确保账号的正当、安全
一、Linux的内核版本每一部分的含义
Linux 内核版本号通常由 3 个数字组成,格式为 “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版本号”。
-
主版本号:表示内核的重大更新,当有重大的架构改变、新功能的大量引入或者接口的不兼容变更时,主版本号会增加。
-
次版本号:偶数表示稳定版本,主要用于生产环境,会包含新的功能、驱动程序和错误修复等;奇数表示开发版本,用于测试新功能和实验性的特性,这些版本可能不太稳定。
-
修订版本号:用于修正小的错误、安全漏洞或者对内核进行一些小的优化,随着问题的修复和小改动而增加。
二、查看当前系统中所有用户的详细信息的文件
在 Linux 中,/etc/passwd
文件包含了系统中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如用户名、用户 ID、组 ID、用户主目录、登录 shell 等。/etc/shadow
文件则包含了用户的加密密码以及密码相关的其他信息(如密码有效期等),这两个文件一起可以查看用户的详细信息。不过/etc/shadow
文件只有 root 用户可以读取。
cat /etc/passwd cat /etc/shadow(root用户) sudo cat /etc/shadow(普通用户)
三、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的命令
使用ls
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例如ls -a
会显示包括隐藏文件(文件名以 “.” 开头的文件)在内的所有文件和目录;ls -l
会以长格式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信息,包括权限、所有者、所属组、大小、修改日期等
四、删除一个目录及其内容的命令
使用rm -rf
命令可以删除一个目录及其内容。其中r
表示递归删除目录及其内部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f
表示强制删除,不需要用户确认。不过这个命令要谨慎使用,因为一旦执行,文件将无法恢复。
五、分页查看文件内容的命令
可以使用less
或more
命令来分页查看文件内容。less
命令功能更强大,它允许用户向上或向下滚动文件内容,还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查找特定的内容。例如less filename
可以分页查看filename
文件的内容。使用more
命令时,按空格键向下翻页,按回车键逐行查看,如more filename
。
六、压缩并归档文件夹
- 使用 tar 命令结合压缩工具(如 gzip 或 bzip2) 使用 gzip 压缩:
tar -zcvf archive.tar.gz folder_name
,其中-z
表示使用 gzip 进行压缩,c
表示创建归档文件,v
表示显示详细过程,f
表示指定归档文件名。 使用 bzip2 压缩:tar -jcvf archive.tar.bz2 folder_name
,这里-j
表示使用 bzip2 进行压缩。 - 使用 zip 命令(如果系统安装了 zip 工具):
zip -r archive.zip folder_name
,-r
表示递归压缩文件夹及其内容。
七、创建新目录命令
使用mkdir
命令可以创建新目录。例如mkdir new_directory
会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new_directory
的新目录。如果要创建多层目录,可以使用mkdir -p parent/child
,这样会同时创建parent
目录和parent
目录下的child
目录。
八、查找当前目录下所有包含.c后缀的文件
使用find
命令,如find. -name "*.c"
。其中 “.” 表示当前目录,-name
表示按照文件名进行查找,"*.c"
表示查找文件名以.c
结尾的文件。
九、使用chmod修改权限
chmod
命令用于改变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权限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776
)或者用符号表示(例如u+rwx,g+rwx,o+rw
)。
-
数字表示法:例如
chmod 776 file.txt
,数字的每一位分别对应文件所有者(u
)、所属组(g
)和其他用户(o
)的权限。其中r
(读)权限为 4,w
(写)为 2,x
(执行)为 1。7 表示rwx
(4 + 2+ 1),6 表示rw -
(4 + 2)。 -
符号表示法:例如
chmod u+x,g - x file.txt
,表示给文件所有者添加执行权限,给所属组去掉执行权限。
十、使用 ls -l 查看文件权限时,识别文件类型
在ls -l
命令的输出结果中,第一个字符表示文件类型:
-
“-”:表示普通文件。
-
“d”:表示目录。
-
“l”:表示符号链接(软链接)。
-
“c”:表示字符设备文件。
-
“b”:表示块设备文件。
-
“s”:表示套接字文件。
-
“p”:表示命名管道文件。
十一、查看系统上运行的进程命令
-
ps 命令:
ps -ef
可以查看系统中所有进程的详细信息,包括进程 ID(PID)、父进程 ID(PPID)、用户、启动时间、命令等。ps -aux
也可以查看进程信息,并且以用户为中心显示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如 CPU 和内存使用)。 -
top 命令:可以实时查看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如 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并且会动态更新显示内容。按
q
键可以退出top
命令的显示界面。
十二、MBR分区方式主分区
在 MBR(主引导记录)分区方式中,最多可以有 4 个主分区。主分区是硬盘分区的一种类型,它可以直接被操作系统识别并用于存储数据或安装系统。每个主分区都有自己独立的分区表,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和分区类型等信息。如果需要更多的分区,可以使用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能直接用于存储数据,它可以划分出多个逻辑分区来使用)。
十三、Linux创始人
Linux 操作系统的创始人是 Linus Torvalds。他在 1991 年发布了 Linux 内核的第一个版本,并通过开源的方式,让全球的开发者共同参与 Linux 的开发和完善。
十四、权限776的含义
在 Linux 权限表示中,数字 776 分别对应文件所有者(u
)、所属组(g
)和其他用户(o
)的权限。7 表示rwx
(读、写、执行)权限,6 表示rw -
(读、写、无执行)权限。所以权限 776 表示文件所有者和所属组具有读、写、执行权限,其他用户具有读、写权限。
十五、管道符的用法
管道符(|
)用于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实现命令间的数据流传递与处理。例如,ls -l | grep "txt"
,ls -l
命令输出的文件列表信息通过管道传递给grep
命令,grep
则在这些信息中查找包含 “txt” 的行。
十六、改变文件所有者的命令
改变文件所有者使用chown
命令。其基本语法为chown [选项] user:group file
,其中 user
是新的所有者用户名,group
是新的所属组(可省略)。例如 chown newuser file.txt
,将 file.txt
的所有者变更为 newuser
。
十七、用户切换命令
在 Linux 系统中,常用的用户切换命令有 su
和 sudo
。
su
:用于切换用户身份。例如su - username
,切换到指定用户,-
选项会切换到用户的环境。sudo
:以其他用户(通常是root
)的权限执行命令。例如sudo command
,执行command
时需输入当前用户的密码。
十八、文件操作命令 grep 的作用
grep
用于在文件或输入流中查找包含指定模式的行。它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进行匹配,例如 grep "pattern" file
,在 file
文件中查找包含 “pattern” 的行。grep
还可以使用一些选项,如 -i
(忽略大小写)、 -r
(递归查找目录及其子目录)等。
十九、删除用户时命令
删除用户使用userdel
命令。例如userdel -r username
,-r
选项表示删除用户的主目录及其所有文件。
二十、cd 命令
cd
用于切换当前工作目录。例如 cd /home
,切换到 /home
目录;cd..
,切换到上级目录;cd -
,切换到上一次所在目录。
二十一、命令提示符
命令提示符是在终端中显示的用于提示用户输入命令的符号。它通常包含用户名、主机名和当前目录等信息,例如 [user@hostname current_directory]
。
二十二、系统目录结构
-
根目录(/):是 Linux 文件系统的最高层目录,所有的文件和目录都在根目录下或者根目录的子目录下。
-
主要子目录:
-
/bin:包含了基本的用户命令,如
ls
、cp
、mv
等,这些命令是系统启动和用户基本操作所必需的。 -
/sbin:包含了系统管理命令,主要用于系统维护和管理,这些命令通常需要 root 权限才能执行,如
fdisk
、ifconfig
等。 -
/etc:存放系统配置文件,如网络配置、用户账户配置、服务配置等。
-
/home:用户的主目录通常存放在这里,每个用户有自己的子目录,用于存储个人文件。
-
/usr:包含了用户程序、库文件、文档等,是一个很大的目录,用于安装软件和用户相关的文件。
-
/var:用于存放经常变化的数据,如日志文件、邮件文件、缓存文件等。
-
二十三、设备命名分区的规则
设备命名分区通常以 /dev/sd
开头,后面跟着一个字母表示设备顺序,如 /dev/sda
。主分区一般命名为 /dev/sda1
、/dev/sda2
等,扩展分区从 /dev/sda5
开始,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内依次编号。
二十四、shell 变量的算术运算
在 shell 脚本中,可使用 expr
、$(( ))
等方式进行算术运算。例如 result=$(expr 2 + 3)
,expr
计算 2 + 3
的结果并赋值给 result
;result=$((2 + 3))
,直接计算 2 + 3
的结果并赋值给 result
。
二十五、关系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常见的关系运算符有 -eq
(等于)、-ne
(不等于)、-lt
(小于)、-gt
(大于)、-le
(小于等于)、-ge
(大于等于)。
二十六、修改网络地址获取方式的命令
修改网络地址获取方式通常涉及 ifconfig
、ip
等命令。例如使用 ifconfig eth0
查看 eth0
网络接口信息;ip addr add 192.168.1.100/24 dev eth0
给 eth0
接口添加静态 IP 地址。
二十七、rpm 与 yum
rpm
是 Red - Hat Package Manager,用于安装、卸载、查询软件包;yum
是在 rpm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软件包管理工具,可自动解决软件包的依赖关系。例如 rpm -ivh package.rpm
安装软件包,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通过 yum
安装软件包。
二十八、Apache httpd 服务器的主配置文件
Apache httpd 服务器的主配置文件通常是 /etc/httpd/conf/httpd.conf
(基于 Red - Hat 或 CentOS 系统)或 /etc/apache2/apache2.conf
(基于 Debian 或 Ubuntu 系统)。
二十九、每天凌晨 12:30 执行重启 DNS 服务器的计划任务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 crontab
来设置计划任务。编辑 crontab
文件(crontab -e
),添加 30 0 * * * /etc/init.d/bind9 restart
,表示每天凌晨 12:30 执行 /etc/init.d/bind9
脚本重启 DNS 服务器。
三十、使用 rpm 命令软件包
使用 rpm
命令可进行软件包的安装、卸载、查询等操作。例如 rpm -ivh package.rpm
安装软件包;rpm -e package_name
卸载软件包;rpm -qa
查询已安装软件包。
三十一、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
使用 df
命令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例如 df -h
,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磁盘分区的大小、已使用空间、可用空间等信息。
三十二、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 httpd 服务
使用 rpm -qa | grep httpd
,查看系统中是否安装了 httpd
软件包。
三十三、在指定目录下创建文件
使用 touch
命令创建文件,例如 touch /path/to/file
,在指定路径下创建一个空文件。
三十四、查找文件中包含指定字符的所有行
使用 grep
命令,例如 grep "char" file
,在 file
文件中查找包含 “char” 的行。
三十五、查找指定文件名称的文件
使用 find
命令,例如 find /path -name "filename"
,在 /path
及其子目录中查找名称为 filename
的文件。
三十六、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结合管道命令
使用 ps -ef | grep process_name
,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中包含 process_name
的进程信息。
三十七、强制结束进程
使用 kill
命令,例如 kill -9 pid
,强制终止指定 pid
的进程。
三十八、重新启动系统中的 network 服务
使用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命令重启 network
服务。
三十九、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的文件
使用 ls
命令,例如 ls -a
,显示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四十、切换到图形化界面
在 Linux 系统中,可使用 startx
(前提是系统安装了图形化界面)或 gnome - session
等命令切换到图形化界面。
四十一、服务器重启
使用 reboot
命令重启服务器。
四十二、给用户设置密码
使用 passwd
命令给用户设置密码,例如 passwd username
,按照提示输入新密码。
四十三、查看 ip 地址命令
使用 ip addr
命令查看网络接口的 IP 地址。
四十四、磁盘冗余阵列(RAID)常见级别及其特点
- RAID 0:将多个磁盘驱动器合并成一个逻辑卷,提高存储性能,但不提供冗余。
- RAID 1:通过镜像方式实现数据冗余,数据同时写入两个磁盘,提高数据安全性,但空间利用率低。
- RAID 5:通过奇偶校验实现数据冗余,允许在一个磁盘故障时恢复数据,性能较好,空间利用率较高。
- RAID 10:结合了 RAID 1 和 RAID 0 的优点,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
四十五、哪些机制确保账号的正当、安全
- 身份验证: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确保用户身份合法。
- 授权:授予用户相应的权限,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 加密: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 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防止非法访问。
- 安全审计:记录用户活动,发现安全问题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