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F分类详细介绍
源码
什么是RBF分类?
RBF分类(径向基函数分类)是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RBFNN)**的分类算法。RBF神经网络是一种前馈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分类、回归和函数逼近等任务。与传统的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不同,RBF网络通常具有单一的隐藏层,并使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激活函数,具有更快的训练速度和良好的泛化能力。
RBF分类的组成部分
-
输入层:
- 接收输入数据的特征向量,每个节点对应一个特征。
-
隐藏层(径向基函数层):
- 每个神经元使用径向基函数(通常是高斯函数)作为激活函数。
- 神经元的输出取决于输入向量与中心向量之间的距离。
-
输出层:
- 将隐藏层的输出进行线性组合,产生最终的分类结果。
RBF分类的工作原理
RBF分类结合了径向基函数的局部响应特性和线性模型的高效性,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分类任务:
-
初始化阶段:
- 确定隐藏层神经元数目:根据问题的复杂度和数据分布选择合适的隐藏层神经元数量。
- 选择中心点:通常通过聚类算法(如K-means)或随机选择数据点作为径向基函数的中心。
-
计算径向基函数输出:
- 对于每个输入样本,计算其与每个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输入到径向基函数中,得到隐藏层的输出。
-
训练输出层权重:
- 使用线性回归或其他线性方法训练输出层的权重,以最小化输出误差,实现分类。
-
分类决策:
- 对新的输入样本,计算其通过隐藏层的输出,并使用训练好的输出层权重进行分类预测。
RBF分类的优势
- 训练速度快:RBF网络通常通过两步训练(确定中心和训练权重)实现,速度较快。
- 良好的泛化能力:由于径向基函数的局部响应特性,RBF网络在处理复杂数据分布时表现出色。
- 易于实现:结构简单,参数较少,便于实现和调整。
- 适应性强:适用于多种分类任务,特别是高维和非线性数据集。
RBF分类的应用
RBF分类广泛应用于各类需要高精度分类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
模式识别:
- 图像识别:如手写数字识别、人脸识别等。
- 语音识别: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文本或指令。
-
生物信息学:
- 基因分类:根据基因表达数据进行疾病分类。
- 蛋白质结构预测:预测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
-
金融预测:
- 股票价格预测:预测股票市场的涨跌趋势。
- 信用评分:评估个人或企业的信用风险。
-
医疗诊断:
- 疾病分类:如癌症诊断、心脏病预测等。
- 病人风险评估:评估病人的手术风险或恢复可能性。
-
工业控制:
- 质量检测:自动化检测产品质量,减少人工误差。
- 故障诊断:预测和诊断设备故障,提升生产效率。
如何使用RBF分类
使用RBF分类模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准备数据集:
- 数据收集与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
- 数据划分: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常用比例为70%训练集和30%测试集。
- 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归一化或标准化处理,以提高模型的训练效果和稳定性。
-
设置神经网络参数:
- 确定网络结构:设定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节点数,根据问题的复杂度和数据特性进行调整。
- 初始化RBF神经网络:创建RBF神经网络对象,设置相关参数(如径向基函数的扩展速度)。
-
网络训练与测试:
- 训练网络: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RBF神经网络,确定隐藏层中心和输出层权重。
- 测试网络:对测试集数据进行分类预测,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分类准确率。
-
结果分析与可视化:
- 预测结果对比图:绘制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对比图,直观展示模型的分类效果。
- 混淆矩阵:生成混淆矩阵,详细分析分类的具体性能指标,如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
- 网络结构可视化:通过图形展示RBF神经网络的结构,便于理解和分析。
使用RBF分类的步骤示例
以下以一个具体的步骤示例,说明如何在MATLAB中实现RBF分类:
-
数据准备:
- 确保数据集
数据集.xlsx
的最后一列为类别标签,且标签为整数编码。 - 使用MATLAB读取数据,并进行随机打乱、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 确保数据集
-
数据预处理:
- 对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确保数据在相同的尺度范围内。
- 将类别标签转换为向量编码,适应神经网络的输出格式。
-
网络构建与参数设置:
- 创建一个RBF神经网络,设定径向基函数的扩展速度(spread)。
- 使用MATLAB的
newrbe
函数创建RBF网络,该函数会自动确定隐藏层中心并训练输出层权重。
-
网络训练与测试:
- 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RBF神经网络。
- 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预测,计算分类准确率。
-
结果可视化:
- 绘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真实值与预测值对比图,直观展示模型的分类效果。
- 生成混淆矩阵,详细分析分类性能。
- 可视化RBF神经网络的结构,了解隐藏层的分布情况。
通过上述步骤,用户可以利用RBF分类模型高效地解决各种分类问题,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代码简介
该MATLAB代码实现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的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简称“RBF分类”。其主要流程如下:
-
数据预处理:
- 导入数据集,并随机打乱数据顺序。
- 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提高训练效果。
-
神经网络构建:
- 使用RBF神经网络作为基础模型。
- 设置径向基函数的扩展速度(spread)。
-
模型训练与测试:
- 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RBF神经网络。
- 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预测,并计算分类准确率。
-
结果分析与可视化:
- 绘制预测结果对比图。
- 可视化神经网络的结构。
- 生成混淆矩阵,评估模型性能。
以下是添加了详细中文注释的RBF分类MATLAB代码。
MATLAB代码(添加详细中文注释)
%% 初始化
clear % 清除工作区变量
close all % 关闭所有图形窗口
clc % 清空命令行窗口
warning off % 关闭警告信息
%% 导入数据
res = xlsread('数据集.xlsx'); % 从Excel文件中读取数据,假设最后一列为类别标签
%% 分析数据
num_class = length(unique(res(:, end))); % 计算类别数(假设最后一列为类别标签)
num_res = size(res, 1); % 计算样本数(数据集中的行数)
num_size = 0.7; % 设定训练集占数据集的比例(70%训练集,30%测试集)
res = res(randperm(num_res), :); % 随机打乱数据集顺序,以避免数据排序带来的偏差
flag_conusion = 1; % 设置标志位为1,表示需要绘制混淆矩阵(要求MATLAB 2018及以上版本)
%% 设置变量存储数据
P_train = []; P_test = []; % 初始化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输入数据矩阵
T_train = []; T_test = []; % 初始化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输出数据矩阵
%% 划分数据集
for i = 1 : num_class
mid_res = res((res(:, end) == i), :); % 提取当前类别的所有样本
mid_size = size(mid_res, 1); % 计算当前类别的样本数
mid_tiran = round(num_size * mid_size); % 计算当前类别训练样本的数量(四舍五入)
% 划分训练集输入和输出
P_train = [P_train; mid_res(1: mid_tiran, 1: end - 1)]; % 将当前类别的训练集输入添加到P_train
T_train = [T_train; mid_res(1: mid_tiran, end)]; % 将当前类别的训练集输出添加到T_train
% 划分测试集输入和输出
P_test = [P_test; mid_res(mid_tiran + 1: end, 1: end - 1)]; % 将当前类别的测试集输入添加到P_test
T_test = [T_test; mid_res(mid_tiran + 1: end, end)]; % 将当前类别的测试集输出添加到T_test
end
%% 数据转置
P_train = P_train'; % 转置训练集输入,使每列为一个样本
P_test = P_test'; % 转置测试集输入
T_train = T_train'; % 转置训练集输出
T_test = T_test'; % 转置测试集输出
%% 得到训练集和测试样本个数
M = size(P_train, 2); % 训练集样本数
N = size(P_test , 2); % 测试集样本数
%% 数据归一化
[p_train, ps_input] = mapminmax(P_train, 0, 1); % 对训练集输入进行归一化,范围[0,1]
p_test = mapminmax('apply', P_test, ps_input); % 使用训练集的归一化参数对测试集输入进行归一化
t_train = ind2vec(T_train); % 将训练集输出转换为向量编码(类别编码)
t_test = ind2vec(T_test ); % 将测试集输出转换为向量编码
%% 创建网络
rbf_spread = 100; % 设置径向基函数的扩展速度(spread参数)
net = newrbe(p_train, t_train, rbf_spread); % 使用newrbe函数创建RBF神经网络,并训练输出层权重
%% 仿真测试
t_sim1 = sim(net, p_train); % 使用训练集进行仿真预测
t_sim2 = sim(net, p_test ); % 使用测试集进行仿真预测
%% 数据反归一化
T_sim1 = vec2ind(t_sim1); % 将训练集预测结果转换为类别索引
T_sim2 = vec2ind(t_sim2); % 将测试集预测结果转换为类别索引
%% 性能评价
error1 = sum((T_sim1 == T_train)) / M * 100; % 计算训练集的分类准确率
error2 = sum((T_sim2 == T_test )) / N * 100; % 计算测试集的分类准确率
%% 网络结构可视化
view(net) % 可视化RBF神经网络的结构
%% 数据排序
[T_train, index_1] = sort(T_train); % 对训练集真实标签进行排序,获取排序索引
[T_test , index_2] = sort(T_test ); % 对测试集真实标签进行排序,获取排序索引
T_sim1 = T_sim1(index_1); % 按排序索引调整训练集预测结果
T_sim2 = T_sim2(index_2); % 按排序索引调整测试集预测结果
%% 绘图
% 绘制训练集预测结果对比图
figure
plot(1: M, T_train, 'r-*', 1: M, T_sim1, 'b-o', 'LineWidth', 1)
legend('真实值', '预测值')
xlabel('预测样本')
ylabel('预测结果')
string = {'训练集预测结果对比'; ['准确率=' num2str(error1) '%']};
title(string)
xlim([1, M])
grid
% 绘制测试集预测结果对比图
figure
plot(1: N, T_test, 'r-*', 1: N, T_sim2, 'b-o', 'LineWidth', 1)
legend('真实值', '预测值')
xlabel('预测样本')
ylabel('预测结果')
string = {'测试集预测结果对比'; ['准确率=' num2str(error2) '%']};
title(string)
xlim([1, N])
grid
%% 混淆矩阵
if flag_conusion
% 绘制训练集混淆矩阵
figure
cm = confusionchart(T_train, T_sim1);
cm.Title = '训练集混淆矩阵';
cm.ColumnSummary = 'column-normalized';
cm.RowSummary = 'row-normalized';
% 绘制测试集混淆矩阵
figure
cm = confusionchart(T_test, T_sim2);
cm.Title = '测试集混淆矩阵';
cm.ColumnSummary = 'column-normalized';
cm.RowSummary = 'row-normalized';
end
代码说明
-
初始化:
- 清除工作区变量,关闭所有图形窗口,清空命令行窗口,并关闭警告信息,以确保代码运行环境的干净和无干扰。
-
导入数据:
- 使用
xlsread
函数从Excel文件数据集.xlsx
中读取数据。假设数据集的最后一列为类别标签,其他列为特征。
- 使用
-
分析数据:
- 类别数:通过
unique
函数计算数据集中不同类别的数量。 - 样本数:通过
size
函数获取数据集的行数,即样本总数。 - 训练集比例:设定训练集占数据集的比例为70%。
- 数据打乱:使用
randperm
函数随机打乱数据集的顺序,以避免数据排序带来的偏差。 - 混淆矩阵标志位:设置
flag_conusion
为1,表示需要绘制混淆矩阵。
- 类别数:通过
-
设置变量存储数据:
- 初始化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输入输出数据矩阵。
-
划分数据集:
- 按照类别逐一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确保每个类别的样本均衡分配到训练集和测试集中。
- 对于每个类别,计算训练集样本数并将相应样本划分到训练集和测试集中。
-
数据转置:
- 将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转置,以适应神经网络的输入格式。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通常要求每列为一个样本。
-
得到训练集和测试样本个数:
- 通过
size
函数获取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样本数量,用于后续的性能评价。
- 通过
-
数据归一化:
- 使用
mapminmax
函数对训练集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数据缩放到[0,1]的范围内。 - 使用训练集的归一化参数对测试集输入数据进行同样的归一化处理,确保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数据尺度一致。
- 使用
ind2vec
函数将类别标签转换为向量编码,适应神经网络的输出格式。
- 使用
-
创建网络:
- 设置径向基函数的扩展速度(spread参数),控制RBF函数的宽度。
- 使用
newrbe
函数创建RBF神经网络,并训练输出层权重。newrbe
函数自动确定隐藏层中心,并通过最小二乘法训练输出层权重,实现对训练数据的精确拟合。
-
仿真测试:
- 使用
sim
函数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仿真预测,得到预测结果。
- 使用
-
数据反归一化:
- 使用
vec2ind
函数将仿真预测结果转换为类别索引,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
- 使用
-
性能评价:
- 计算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分类准确率,通过比较预测结果与真实标签的匹配程度。
-
网络结构可视化:
- 使用
view
函数可视化RBF神经网络的结构,便于理解网络的层次和连接关系。
- 使用
-
数据排序:
- 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真实标签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索引调整预测结果的顺序,确保绘图时的对齐。
-
绘图:
- 训练集预测结果对比图:绘制训练集的真实值与预测值对比图,直观展示分类效果及准确率。
- 测试集预测结果对比图:绘制测试集的真实值与预测值对比图,直观展示分类效果及准确率。
-
混淆矩阵:
- 如果
flag_conusion
为1,则绘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混淆矩阵,详细分析分类性能,如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 - 使用
confusionchart
函数生成混淆矩阵图,并设置标题和归一化选项。
- 如果
代码使用注意事项
-
数据集格式:
- 确保
数据集.xlsx
的最后一列为类别标签,且类别标签为整数编码(如1, 2, 3等)。 - 数据集的其他列应为数值型特征,适合进行归一化处理。
- 确保
-
参数调整:
- 径向基函数的扩展速度(spread):该参数控制RBF函数的宽度,影响网络的拟合能力。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调整spread值,较大的spread值使RBF函数更宽泛,适用于数据分布较为集中;较小的spread值使RBF函数更局部,适用于数据分布较为分散。
- 训练集比例:默认设置为70%训练集,30%测试集。根据数据集大小和任务需求调整训练集比例。
- 混淆矩阵绘制:确保使用的MATLAB版本支持
confusionchart
函数(MATLAB R2018a及以上版本)。
-
环境要求:
- 确保MATLAB已安装神经网络工具箱(Neural Network Toolbox),以支持
newrbe
、sim
和confusionchart
等函数。
- 确保MATLAB已安装神经网络工具箱(Neural Network Toolbox),以支持
-
性能优化:
- 中心点选择:
newrbe
函数自动选择中心点,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K-means聚类或其他聚类算法预先确定中心点可能提升模型性能。 - 数据预处理:除了归一化处理,还可以考虑主成分分析(PCA)等降维方法,减少特征数量,提升模型训练效率。
- 多次运行:由于RBF网络对中心点的选择敏感,建议多次运行模型,取平均性能指标,以获得更稳定的评估结果。
- 中心点选择:
-
结果验证:
- 交叉验证:采用交叉验证方法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避免因数据划分偶然性导致的性能波动。
- 模型对比:将RBF分类模型与其他分类模型(如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进行对比,评估不同模型在相同数据集上的表现差异。
通过理解和应用上述RBF分类模型,初学者可以有效地处理各种分类任务,并深入掌握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不断调整和优化模型参数,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能够进一步提升模型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