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电能消耗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的分析与洞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者简介:2022年博客新星 第八。热爱国学的Java后端开发者,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
🍎个人主页:Java Fans的博客
🍊个人信条:不迁怒,不贰过。小知识,大智慧。
💞当前专栏:Java案例分享专栏
✨特色专栏:国学周更-心性养成之路
🥭本文内容:深入探索电能消耗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的分析与洞察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网站。

文章目录

  • 前言
    • 1. 环境准备
      • 1.1 选择合适的工具
      • 1.2 安装Anaconda
      • 1.3 创建新的环境
      • 1.4 安装必要的库
      • 1.5 验证库的安装
      • 1.6 启动Jupyter Notebook
    • 2. 数据加载
      • 2.1 确定数据源
      • 2.2 使用Pandas加载数据
        • 2.2.1 加载Excel文件
        • 2.2.2 加载CSV文件
        • 2.2.3 从数据库加载数据
      • 2.3 检查数据加载结果
      • 2.4 处理数据类型
      • 2.5 处理多表数据
    • 3. 数据清洗
      • 3.1 检查缺失值
      • 3.2 处理缺失值
        • 3.2.1 删除缺失值
        • 3.2.2 填充缺失值
      • 3.3 检查异常值
      • 3.4 处理异常值
        • 3.4.1 删除异常值
        • 3.4.2 替换异常值
      • 3.5 转换数据类型
      • 3.6 处理重复数据
    • 4. 数据探索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数据分布可视化
        • 4.2.1 直方图
        • 4.2.2 箱线图
        • 4.2.3 散点图
      • 4.3 变量之间的关系
      • 4.4 时间序列分析
      • 4.5 分组分析
    • 5. 选择分析角度
      • 5.1 确定分析目标
      • 5.2 选择特定的分析维度
        • 5.2.1 时间维度
        • 5.2.2 地理维度
        • 5.2.3 用户维度
      • 5.3 选择特定的分析问题
      • 5.4 考虑数据的可用性和质量
      • 5.5 迭代与反馈
    • 6. 机器学习模型
      • 6.1 确定问题类型
      • 6.2 选择合适的算法
        • 6.2.1 监督学习算法
        • 6.2.2 无监督学习算法
      • 6.3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 6.4 训练模型
      • 6.5 评估模型性能
      • 6.6 模型优化
        • 6.6.1 特征选择
        • 6.6.2 超参数调优
        • 6.6.3 集成学习
      • 6.7 结果可视化
    • 7. 结果可视化
      • 7.1 可视化工具与库
      • 7.2 可视化模型预测结果
        • 7.2.1 散点图
        • 7.2.2 残差图
      • 7.3 可视化特征重要性
      • 7.4 可视化分类结果
      • 7.5 时间序列可视化
    • 8. 结论与分析
      • 8.1 总结主要发现
      • 8.2 讨论模型的优缺点
        • 8.2.1 优点
        • 8.2.2 缺点
      • 8.3 提出改进方向
      • 8.4 业务应用与影响
    • 9. 创新性与新特征发掘
      • 9.1 理解特征的重要性
      • 9.2 新特征发掘的方法
        • 9.2.1 时间特征
        • 9.2.2 交互特征
        • 9.2.3 聚合特征
        • 9.2.4 分类特征的编码
      • 9.3 创新性思维
      • 9.4 评估新特征的有效性
  • 结语

前言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推动决策和创新的重要资产。无论是商业、医疗、教育还是科学研究,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应用都在不断扩展,帮助组织和个人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见解。随着数据量的激增,传统的手工分析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因而数据科学的兴起成为必然趋势。

  数据分析的核心在于理解数据的特性、模式和趋势,而机器学习则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以自动化和优化这一过程。通过构建模型,我们能够预测未来的趋势、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机会,从而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

  然而,成功的数据分析项目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系统的框架和严谨的方法论,从环境准备、数据加载、数据清洗,到数据探索、模型构建和结果评估,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一步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和模型性能,因此,掌握这些基本步骤是每位数据科学家和分析师的必修课。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项目框架,涵盖从数据清洗到机器学习模型评估的各个环节。通过详细的步骤和示例代码,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流程,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知识。无论你是数据分析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提升技能的专业人士,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逐步深入每一个环节,帮助你掌握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的核心要素,最终实现从数据到洞察的转变。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探索之旅,揭开数据背后的秘密。

1. 环境准备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之前,环境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地管理依赖库、运行代码并进行数据处理。以下是环境准备的详细步骤:

1.1 选择合适的工具

在数据科学领域,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是成功的关键。常见的工具包括:

  • Anaconda:一个开源的Python和R语言的发行版,提供了包管理和环境管理功能。它非常适合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项目,因为它集成了许多常用的库和工具。
  • Jupyter Notebook:一个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允许你创建和共享文档,文档中可以包含代码、方程、可视化和文本。它非常适合数据探索和可视化。
  • IDE(集成开发环境):如PyCharm、VS Code等,提供了更强大的代码编辑和调试功能。

1.2 安装Anaconda

如果你选择使用Anaconda,以下是安装步骤:

  1. 下载Anaconda

    • 访问Anaconda官网。
    • 根据你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OS或Linux)下载相应的安装包。
  2. 安装Anaconda

    • 按照下载页面的说明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可以选择添加Anaconda到系统路径,以便在命令行中使用。
  3. 验证安装

    • 打开命令行(Windows用户可以使用Anaconda Prompt),输入以下命令以验证安装:
      conda --version
      
    • 如果显示版本号,说明安装成功。

1.3 创建新的环境

使用Anaconda创建一个新的环境可以帮助你管理项目的依赖库,避免不同项目之间的冲突。以下是创建新环境的步骤:

  1. 打开Anaconda Prompt

  2. 创建新环境

    conda create --name myenv python=3.8
    

    这里,myenv是你新环境的名称,python=3.8指定了Python的版本。

  3. 激活环境

    conda activate myenv
    

    激活后,你的命令行前缀会变为(myenv),表示你已进入新环境。

1.4 安装必要的库

在新环境中,你需要安装项目所需的库。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库及其安装命令:

  • Pandas: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conda install pandas
    
  • NumPy:用于数值计算和数组操作。

    conda install numpy
    
  • Matplotlib:用于数据可视化。

    conda install matplotlib
    
  • Seaborn:基于Matplotlib的高级可视化库。

    conda install seaborn
    
  • Scikit-learn:用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

    conda install scikit-learn
    

1.5 验证库的安装

安装完所需库后,可以通过以下命令验证它们是否成功安装: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如果没有错误信息,说明库已成功安装。

1.6 启动Jupyter Notebook

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过程中,Jupyter Notebook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以下是启动Jupyter Notebook的步骤:

  1. 在命令行中输入

    jupyter notebook
    
  2. 打开浏览器:命令执行后,默认浏览器会自动打开Jupyter Notebook的界面。

  3. 创建新笔记本:在Jupyter界面中,选择“New” -> “Python 3”以创建一个新的笔记本。

  通过以上步骤,你已经成功准备了一个适合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设置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在项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接下来,你可以开始数据加载和清洗的步骤,为深入分析打下基础。

2. 数据加载

  数据加载是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中的关键步骤,它涉及将数据从外部源(如文件、数据库等)导入到你的工作环境中。正确的数据加载不仅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还能为后续的数据清洗和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数据加载的详细步骤:

2.1 确定数据源

在开始加载数据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数据的来源。常见的数据源包括:

  • CSV文件:逗号分隔值文件,广泛用于存储表格数据。
  • Excel文件:包含多个工作表的电子表格文件。
  • 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等关系型数据库,或MongoDB等非关系型数据库。
  • API:通过网络请求获取的数据,如RESTful API。

2.2 使用Pandas加载数据

在Python中,pandas库是最常用的数据处理工具,它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加载不同格式的数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加载方法:

2.2.1 加载Excel文件

如果你的数据存储在Excel文件中,可以使用pandasread_excel函数。以下是加载Excel文件中子表InfoTrend的示例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 加载Excel文件中的子表
info_df = pd.read_excel('data.xlsx', sheet_name='Info')
trend_df = pd.read_excel('data.xlsx', sheet_name='Trend')
  • data.xlsx是Excel文件的名称。
  • sheet_name参数指定要加载的工作表名称。
2.2.2 加载CSV文件

如果数据存储在CSV文件中,可以使用read_csv函数:

# 加载CSV文件
data_df = pd.read_csv('data.csv')
  • data.csv是CSV文件的名称。
2.2.3 从数据库加载数据

如果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使用pandasread_sql函数。首先,你需要安装数据库连接库(如sqlalchemy):

pip install sqlalchemy

然后,可以使用以下代码从数据库加载数据: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 创建数据库连接
engine = create_engine('mysql+pymysql://username:password@host:port/database')

# 从数据库加载数据
query =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data_df = pd.read_sql(query, engine)
  • 替换usernamepasswordhostportdatabase为你的数据库信息。

2.3 检查数据加载结果

数据加载后,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查看数据的基本信息:

# 查看数据的前几行
print(info_df.head())
print(trend_df.head())

# 查看数据的基本信息
print(info_df.info())
print(trend_df.info())
  • head()方法返回数据框的前五行,帮助你快速了解数据的结构。
  • info()方法提供数据框的摘要信息,包括数据类型、非空值数量等。

2.4 处理数据类型

在数据加载后,确保数据的类型正确是非常重要的。pandas会自动推断数据类型,但有时可能需要手动调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类型转换示例:

# 转换列为日期时间格式
trend_df['timestamp'] = pd.to_datetime(trend_df['timestamp'])

# 转换列为分类类型
info_df['category'] = info_df['category'].astype('category')

2.5 处理多表数据

如果你的数据来自多个表(如Excel中的多个工作表),需要确保它们之间的关系被正确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合并(merge)或连接(join)来整合数据:

# 合并数据框
merged_df = pd.merge(info_df, trend_df, on='common_column')
  • common_column是两个数据框中用于合并的共同列。

  数据加载是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的重要起点。通过使用pandas等工具,我们可以高效地将数据从各种源导入到工作环境中,并进行初步的检查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将为后续的数据清洗和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完成数据加载后,你可以继续进行数据清洗和探索,为深入分析做好准备。

3. 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是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涉及识别和处理数据中的缺失值、异常值和不一致性,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高质量的数据是成功分析和建模的基础,因此,掌握数据清洗的技巧至关重要。以下是数据清洗的详细步骤:

3.1 检查缺失值

缺失值是数据清洗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使用pandas可以轻松检查数据框中的缺失值:

# 检查每列的缺失值数量
missing_values = trend_df.isnull().sum()
print(missing_values)
  • isnull()方法返回一个布尔数据框,指示每个元素是否为缺失值。
  • sum()方法计算每列的缺失值总数。

3.2 处理缺失值

处理缺失值的方法有多种,具体选择取决于数据的性质和分析的需求。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

3.2.1 删除缺失值

如果缺失值的数量相对较少,可以选择删除包含缺失值的行或列:

# 删除包含缺失值的行
trend_df.dropna(inplace=True)

# 删除包含缺失值的列
info_df.dropna(axis=1, inplace=True)
  • inplace=True表示在原数据框上进行操作,而不是返回一个新的数据框。
3.2.2 填充缺失值

如果缺失值的数量较多,删除可能会导致信息损失。此时,可以选择填充缺失值。常见的填充方法包括:

  • 使用均值、中位数或众数填充:

    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fillna(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mean(), inplace=True)
    
  • 使用前向填充或后向填充:

    trend_df.fillna(method='ffill', inplace=True)  # 前向填充
    trend_df.fillna(method='bfill', inplace=True)  # 后向填充
    

3.3 检查异常值

异常值是指在数据中显著偏离其他观测值的点。它们可能是数据录入错误或真实的极端值。可以使用描述性统计和可视化方法来识别异常值:

# 使用描述性统计查看数据分布
print(trend_df.describe())

# 使用箱线图可视化异常值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plt.figure(figsize=(10, 6))
sns.boxplot(data=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
plt.title('Boxplot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lt.show()

3.4 处理异常值

处理异常值的方法取决于它们的性质和对分析的影响。常见的方法包括:

3.4.1 删除异常值

如果确定异常值是错误数据,可以选择删除它们:

# 假设我们定义的异常值是大于某个阈值的值
threshold = 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quantile(0.95)
trend_df = trend_df[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 <= threshold]
3.4.2 替换异常值

如果异常值是极端但有效的观测值,可以选择用中位数或其他合理值替换它们:

median_value = 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median()
trend_df.loc[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 > threshold, 'electricity_consumption'] = median_value

3.5 转换数据类型

确保数据的类型正确是数据清洗的重要部分。pandas会自动推断数据类型,但有时需要手动调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类型转换示例:

# 转换列为日期时间格式
trend_df['timestamp'] = pd.to_datetime(trend_df['timestamp'])

# 转换列为分类类型
info_df['category'] = info_df['category'].astype('category')

3.6 处理重复数据

重复数据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因此需要检查并处理重复行:

# 检查重复行
duplicates = trend_df.duplicated().sum()
print(f'Duplicate rows: {duplicates}')

# 删除重复行
trend_df.drop_duplicates(inplace=True)

  数据清洗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通过识别和处理缺失值、异常值、数据类型和重复数据,我们可以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建模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质量的数据不仅能提高模型的性能,还能增强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在完成数据清洗后,你可以继续进行数据探索和分析,为深入理解数据做好准备。

4. 数据探索

  数据探索是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可视化,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特性、模式和潜在的关系。这一过程不仅能揭示数据的结构,还能为后续的建模和分析提供重要的见解。以下是数据探索的详细步骤: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集进行总结和描述的基本方法。通过计算各种统计量,我们可以快速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性。常用的描述性统计包括:

  • 均值:数据的平均值。
  • 中位数:数据的中间值。
  • 众数: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值。
  • 标准差:数据的离散程度。
  • 最小值和最大值:数据的范围。

使用pandas可以轻松计算这些统计量:

# 计算描述性统计
statistics = trend_df.describe()
print(statistics)

4.2 数据分布可视化

可视化是数据探索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可视化方法:

4.2.1 直方图

直方图用于展示数据的频率分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数据的分布形态(如正态分布、偏态分布等)。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plt.figure(figsize=(10, 6))
sns.histplot(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 bins=30, kde=True)
plt.title('Histogram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lt.xlabel('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lt.ylabel('Frequency')
plt.show()
4.2.2 箱线图

箱线图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包括中位数、四分位数和异常值。它能够帮助我们识别数据中的异常值和离群点。

plt.figure(figsize=(10, 6))
sns.boxplot(data=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
plt.title('Boxplot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lt.ylabel('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lt.show()
4.2.3 散点图

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相关性。

plt.figure(figsize=(10, 6))
sns.scatterplot(data=trend_df, x='feature1', y='electricity_consumption')
plt.title('Scatter Plot of Feature1 vs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lt.xlabel('Feature1')
plt.ylabel('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lt.show()

4.3 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数据探索过程中,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用相关性矩阵来识别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 计算相关性矩阵
correlation_matrix = trend_df.corr()

# 可视化相关性矩阵
plt.figure(figsize=(12, 8))
sns.heatmap(correlation_matrix, annot=True, cmap='coolwarm', fmt='.2f')
plt.title('Correlation Matrix')
plt.show()

通过相关性矩阵,我们可以快速识别出与目标变量(如用电量)相关性较强的特征。

4.4 时间序列分析

如果数据包含时间戳,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季节性模式。可以使用折线图来展示时间序列数据:

plt.figure(figsize=(12, 6))
sns.lineplot(data=trend_df, x='timestamp', y='electricity_consumption')
plt.title('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ver Time')
plt.xlabel('Time')
plt.ylabel('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lt.xticks(rotation=45)
plt.show()

4.5 分组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类别或组别之间的差异。例如,可以按办公室或时间段对用电量进行分组分析:

# 按办公室分组计算平均用电量
grouped_data = trend_df.groupby('office_id')['electricity_consumption'].mean().reset_index()

plt.figure(figsize=(10, 6))
sns.barplot(data=grouped_data, x='office_id', y='electricity_consumption')
plt.title('Averag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by Office')
plt.xlabel('Office ID')
plt.ylabel('Averag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lt.show()

  数据探索是理解数据特性和模式的关键步骤。通过描述性统计、可视化和变量关系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对数据的深入理解,为后续的建模和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数据探索不仅能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机会,还能为特征选择和模型构建提供指导。在完成数据探索后,你可以继续进行机器学习模型的构建和评估,为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奠定基础。

通过可视化,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用电量的变化趋势。

5. 选择分析角度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分析角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不仅影响数据的处理方式,还决定了最终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一个明确的分析角度能够帮助我们聚焦于特定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数据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以下是选择分析角度的详细步骤和考虑因素:

5.1 确定分析目标

在选择分析角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分析目标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目标包括:

  • 描述性分析: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趋势,例如用电量的变化情况。
  • 诊断性分析:探讨数据背后的原因,例如分析用电量增加的原因。
  • 预测性分析: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趋势,例如预测未来几个月的用电量。
  • 规范性分析:提供建议和决策支持,例如如何优化用电以降低成本。

明确分析目标将帮助你选择合适的分析角度和方法。

5.2 选择特定的分析维度

在明确分析目标后,可以根据数据的特性和业务需求选择特定的分析维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析维度:

5.2.1 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是分析数据变化趋势的重要角度。可以选择按日、周、月或季度进行分析,以识别季节性变化和趋势。例如:

  • 日常用电量分析:分析每天的用电量变化,识别高峰时段。
  • 月度趋势分析:分析每月的用电量,识别季节性模式。
# 按月聚合用电量
trend_df['month'] = trend_df['timestamp'].dt.to_period('M')
monthly_consumption = trend_df.groupby('month')['electricity_consumption'].sum().reset_index()
5.2.2 地理维度

如果数据包含地理信息,可以按地区或办公室进行分析,以识别不同地点的用电模式。例如:

  • 办公室用电量比较:比较不同办公室的用电量,识别用电效率较低的区域。
# 按办公室分组计算用电量
office_consumption = trend_df.groupby('office_id')['electricity_consumption'].sum().reset_index()
5.2.3 用户维度

如果数据涉及不同用户或客户,可以按用户进行分析,以识别不同用户群体的用电行为。例如:

  • 用户行为分析:分析不同用户的用电习惯,识别高用电用户。
# 按用户ID分组计算用电量
user_consumption = trend_df.groupby('user_id')['electricity_consumption'].sum().reset_index()

5.3 选择特定的分析问题

在确定分析维度后,可以进一步细化分析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以下是一些示例问题:

  • 用电量的季节性变化是什么?
  • 哪些因素影响了用电量的增加?
  • 未来几个月的用电量预测是多少?
  • 如何优化用电以降低成本?

5.4 考虑数据的可用性和质量

在选择分析角度时,还需考虑数据的可用性和质量。确保所选的分析角度能够得到足够的数据支持,并且数据质量良好。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

  • 数据完整性:确保所需的数据没有缺失值或异常值。
  • 数据准确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错误数据导致的分析偏差。
  • 数据相关性:确保所选的特征与分析目标相关,以提高分析的有效性。

5.5 迭代与反馈

选择分析角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在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或角度,因此需要保持灵活性。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分析方向和问题,以确保最终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选择分析角度是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中的关键步骤。通过明确分析目标、选择特定的分析维度和问题,并考虑数据的可用性和质量,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一个清晰的分析角度不仅能提高分析的效率,还能增强结果的可信度和实用性。在完成分析角度的选择后,你可以继续进行机器学习模型的构建和评估,为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奠定基础。

6. 机器学习模型

  机器学习模型是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核心工具。通过构建和训练模型,我们可以从数据中提取模式,并对未来的结果进行预测。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训练、评估和优化过程。

6.1 确定问题类型

在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类型。机器学习问题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 监督学习:使用带标签的数据进行训练,常见的任务包括分类和回归。

    • 分类:预测离散标签(如是否购买、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
    • 回归:预测连续值(如房价、温度)。
  • 无监督学习:使用无标签的数据进行训练,常见的任务包括聚类和降维。

    • 聚类:将数据分组(如客户细分)。
    • 降维:减少数据的特征数量(如主成分分析)。
  • 强化学习: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学习策略,常用于游戏和机器人控制。

6.2 选择合适的算法

根据问题类型和数据特性,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算法:

6.2.1 监督学习算法
  • 线性回归:用于回归问题,假设目标变量与特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 逻辑回归:用于二分类问题,输出为概率值。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model = LogisticRegression()
    
  • 决策树:用于分类和回归,易于解释和可视化。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model = DecisionTreeClassifier()
    
  • 随机森林:集成学习方法,通过多个决策树提高预测性能。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
    
    model = RandomForestRegressor()
    
  • 支持向量机(SVM):用于分类和回归,适用于高维数据。

    from sklearn.svm import SVC
    
    model = SVC()
    
6.2.2 无监督学习算法
  • K均值聚类:将数据分为K个簇。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model = KMeans(n_clusters=3)
    
  • 主成分分析(PCA):用于降维,提取主要特征。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model = PCA(n_components=2)
    

6.3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在训练模型之前,需要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的性能。常见的划分比例为70%训练集和30%测试集,或80%训练集和20%测试集。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 = trend_df[['feature1', 'feature2']]  # 特征选择
y = 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  # 目标变量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6.4 训练模型

使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以下是训练线性回归模型的示例: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6.5 评估模型性能

训练完成后,需要使用测试集评估模型的性能。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

  • 均方误差(MSE):用于回归问题,衡量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print(f'Mean Squared Error: {mse}')
    
  • 准确率:用于分类问题,衡量正确分类的比例。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y_pred_class = model.predict(X_test)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_class)
    print(f'Accuracy: {accuracy}')
    
  • 混淆矩阵:用于分类问题,展示分类结果的详细信息。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onfusion_matrix
    
    cm = confusion_matrix(y_test, y_pred_class)
    print(f'Confusion Matrix:\n{cm}')
    

6.6 模型优化

模型的性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优化:

6.6.1 特征选择

选择与目标变量相关性强的特征,去除冗余或无关特征,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KBest, f_regression

X_new = SelectKBest(f_regression, k=5).fit_transform(X, y)
6.6.2 超参数调优

通过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等方法调整模型的超参数,以找到最佳参数组合。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GridSearchCV

param_grid = {'n_estimators': [50, 100, 200]}
grid_search = GridSearchCV(RandomForestRegressor(), param_grid, cv=5)
grid_search.fit(X_train, y_train)
best_model = grid_search.best_estimator_
6.6.3 集成学习

使用集成学习方法(如随机森林、梯度提升等)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以提高整体性能。

6.7 结果可视化

可视化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对比,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评估模型的性能。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scatter(y_test, y_pred)
plt.xlabel('Actual Consumption')
plt.ylabel('Predicted Consumption')
plt.title('Actual vs Predicted Consumption')
plt.show()

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是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核心环节。通过明确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算法、划分数据集、训练模型、评估性能和优化模型,我们可以有效地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高质量的模型不仅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还能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完成模型构建后,你可以继续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为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奠定基础。

7. 结果可视化

  结果可视化是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可视化,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模型的预测结果、数据特征及其关系,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和分析结果。有效的可视化不仅能增强报告的说服力,还能帮助决策者快速抓住关键点。以下是结果可视化的详细步骤和方法。

7.1 可视化工具与库

在Python中,有多种库可以用于数据可视化,常用的包括:

  • Matplotlib:基础的绘图库,适合创建静态图表。
  • Seaborn:基于Matplotlib的高级可视化库,提供更美观的图表和更简洁的API。
  • Plotly:用于创建交互式图表,适合Web应用。
  • Bokeh:用于创建交互式可视化,适合大数据集。

7.2 可视化模型预测结果

在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完成后,首先需要可视化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对比。这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评估模型的性能。

7.2.1 散点图

散点图是展示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通过散点图,我们可以观察到模型的预测效果。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scatter(y_test, y_pred, alpha=0.7)
plt.plot([y_test.min(), y_test.max()], [y_test.min(), y_test.max()], 'r--')  # 参考线
plt.xlabel('Actual Consumption')
plt.ylabel('Predicted Consumption')
plt.title('Actual vs Predicted Consumption')
plt.grid()
plt.show()

在这个图中,红色虚线表示理想情况下的预测结果。如果大多数点接近这条线,说明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

7.2.2 残差图

残差图用于展示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残差)。通过分析残差图,我们可以识别模型的偏差和潜在问题。

residuals = y_test - y_pred

plt.figure(figsize=(10, 6))
plt.scatter(y_pred, residuals, alpha=0.7)
plt.axhline(y=0, color='r', linestyle='--')  # 参考线
plt.xlabel('Predicted Consumption')
plt.ylabel('Residuals')
plt.title('Residuals vs Predicted Consumption')
plt.grid()
plt.show()

在理想情况下,残差应该随机分布在零附近。如果残差呈现出某种模式,可能意味着模型未能捕捉到数据中的某些特征。

7.3 可视化特征重要性

在监督学习中,了解特征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理解模型的决策过程。可以使用条形图可视化特征的重要性。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 假设使用随机森林模型
importances = model.feature_importances_
feature_names = X.columns

# 创建数据框
feature_importance_df = pd.DataFrame({'Feature': feature_names, 'Importance': importances})
feature_importance_df = feature_importance_df.sort_values(by='Importance', ascending=False)

# 绘制条形图
plt.figure(figsize=(10, 6))
sns.barplot(data=feature_importance_df, x='Importance', y='Feature')
plt.title('Feature Importance')
plt.show()

7.4 可视化分类结果

对于分类问题,可以使用混淆矩阵可视化模型的分类效果。混淆矩阵展示了模型在各个类别上的预测情况。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onfusion_matrix
import seaborn as sns

cm = confusion_matrix(y_test, y_pred_class)

plt.figure(figsize=(8, 6))
sns.heatmap(cm, annot=True, fmt='d', cmap='Blues', xticklabels=['Class 0', 'Class 1'], yticklabels=['Class 0', 'Class 1'])
plt.xlabel('Predicted')
plt.ylabel('Actual')
plt.title('Confusion Matrix')
plt.show()

7.5 时间序列可视化

如果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可以使用折线图展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这对于识别季节性变化和长期趋势非常有用。

plt.figure(figsize=(12, 6))
sns.lineplot(data=trend_df, x='timestamp', y='electricity_consumption', label='Actual')
sns.lineplot(x=X_test['timestamp'], y=y_pred, label='Predicted', color='orange')
plt.title('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ver Time')
plt.xlabel('Time')
plt.ylabel('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lt.xticks(rotation=45)
plt.legend()
plt.show()

  结果可视化是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有效的可视化,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模型的预测结果、特征重要性、分类效果和时间序列趋势。良好的可视化不仅能增强分析的说服力,还能帮助决策者快速理解数据和分析结果。在完成结果可视化后,你可以继续进行结果分析和总结,为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奠定基础。

8. 结论与分析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的最后阶段,结论与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部分不仅总结了项目的主要发现,还提供了对结果的深入解读和未来工作的建议。以下是结论与分析的详细步骤和内容。

8.1 总结主要发现

在这一部分,首先需要总结项目的主要发现和结果。这包括:

  • 数据特性: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和模式,例如用电量的季节性变化、峰值时段等。
  • 模型性能:总结所构建模型的性能指标,如均方误差(MSE)、准确率、F1分数等,说明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
  • 特征重要性:指出对模型预测影响最大的特征,帮助理解哪些因素对目标变量(如用电量)有显著影响。

例如:

  在本项目中,我们分析了某办公室的用电量数据,发现用电量在夏季和冬季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在高温和寒冷天气时用电量显著增加。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在测试集上达到了均方误差为X,准确率为Y,表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特征重要性分析显示,温度和工作日是影响用电量的主要因素。

8.2 讨论模型的优缺点

在总结主要发现后,接下来需要讨论所使用模型的优缺点。这有助于理解模型的局限性,并为未来的改进提供方向。

8.2.1 优点
  • 易于解释:某些模型(如线性回归和决策树)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便于理解模型的决策过程。
  • 预测能力: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良好表现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以用于实际应用。
  • 特征选择:通过特征重要性分析,模型能够识别出对结果影响较大的特征,帮助业务决策。
8.2.2 缺点
  • 过拟合风险:如果模型过于复杂,可能会在训练集上表现良好,但在测试集上表现不佳。
  • 数据依赖性:模型的性能高度依赖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缺失值或异常值可能会影响结果。
  • 局限性:某些模型可能无法捕捉到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导致预测能力不足。

8.3 提出改进方向

在讨论完模型的优缺点后,可以提出未来改进的方向。这些建议可以帮助后续的研究和分析工作:

  • 数据收集:增加更多的历史数据和相关特征,以提高模型的训练效果和预测能力。
  • 模型选择:尝试其他更复杂的模型(如梯度提升树、神经网络等),以提高预测性能。
  • 超参数调优:通过网格搜索或随机搜索等方法,优化模型的超参数,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 特征工程:深入挖掘数据,提取新的特征(如用电高峰时段、周末与工作日的差异等),以增强模型的表现。

8.4 业务应用与影响

最后,讨论分析结果对业务的实际应用和影响。这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理解分析的价值,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 节能策略:基于分析结果,企业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用电管理策略,例如在高峰时段采取节能措施。
  • 预算规划:通过预测未来的用电量,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预算规划和资源分配。
  • 客户服务:了解客户的用电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9. 创新性与新特征发掘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中,创新性和新特征的发掘是提升模型性能和分析深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创造性地思考和挖掘新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数据,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业务价值。以下是关于创新性和新特征发掘的详细阐述。

9.1 理解特征的重要性

  特征是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它们直接影响模型的性能。高质量的特征能够帮助模型更好地捕捉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因此,特征工程是机器学习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9.2 新特征发掘的方法

9.2.1 时间特征

如果数据集中包含时间戳,可以从中提取多种时间特征,以捕捉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例如:

  • 提取日期和时间信息

    • 年、月、日、小时、星期几等。
    trend_df['year'] = trend_df['timestamp'].dt.year
    trend_df['month'] = trend_df['timestamp'].dt.month
    trend_df['day'] = trend_df['timestamp'].dt.day
    trend_df['hour'] = trend_df['timestamp'].dt.hour
    trend_df['weekday'] = trend_df['timestamp'].dt.weekday
    
  • 季节性特征

    • 根据月份或季节划分,识别用电量的季节性变化。
9.2.2 交互特征

交互特征是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特征生成的新特征。这可以帮助模型捕捉特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例如:

  • 特征乘积

    • 将两个特征相乘,生成新的特征。
    trend_df['feature1_feature2'] = trend_df['feature1'] * trend_df['feature2']
    
  • 特征比率

    • 计算两个特征的比率,以捕捉它们之间的关系。
    trend_df['feature1_ratio'] = trend_df['feature1'] / (trend_df['feature2'] + 1e-5)  # 避免除以零
    
9.2.3 聚合特征

通过对数据进行聚合,可以生成新的特征,帮助模型理解数据的整体趋势。例如:

  • 按时间段聚合

    • 计算每月或每周的平均用电量、总用电量等。
    monthly_consumption = trend_df.groupby(['year', 'month'])['electricity_consumption'].sum().reset_index()
    
  • 滑动窗口特征

    • 计算过去几天的平均值或总和,以捕捉时间序列的趋势。
    trend_df['rolling_mean'] = 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rolling(window=7).mean()
    
9.2.4 分类特征的编码

对于分类特征,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法将其转换为数值特征,以便模型处理。例如:

  • 独热编码(One-Hot Encoding)

    • 将分类特征转换为多个二进制特征。
    trend_df = pd.get_dummies(trend_df, columns=['category'], drop_first=True)
    
  • 标签编码(Label Encoding)

    • 将分类特征转换为整数值。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
    
    le = LabelEncoder()
    trend_df['category_encoded'] = le.fit_transform(trend_df['category'])
    

9.3 创新性思维

在特征发掘过程中,创新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促进创新性思维的方法:

  • 跨学科思维: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如经济学、心理学等),寻找新的特征和分析角度。
  • 业务理解:深入了解业务背景和需求,识别可能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
  • 数据可视化:通过可视化工具探索数据,识别潜在的模式和关系。

9.4 评估新特征的有效性

在发掘新特征后,需要评估其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估:

  • 特征重要性分析:使用模型的特征重要性评估新特征的贡献。
  • 模型性能对比:在添加新特征前后,比较模型的性能指标(如均方误差、准确率等)。
# 比较模型性能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Regressor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X = trend_df.drop(columns=['electricity_consumption'])
y = trend_df['electricity_consumption']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训练模型
model = RandomForestRegressor()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预测与评估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print(f'Mean Squared Error: {mse}')

  创新性与新特征发掘是提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项目价值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挖掘数据、创造性地生成新特征,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数据,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业务应用价值。在特征发掘过程中,保持开放的思维和对数据的敏感性,将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机会和挑战。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能够在数据驱动的决策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结语

  在数据驱动的时代,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够揭示潜在的模式和趋势,还能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详细阐述了从环境准备、数据加载、数据清洗、数据探索、选择分析角度、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结果可视化到结论与分析,以及创新性与新特征发掘的完整流程。这一系列步骤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数据分析框架,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分析技术。

  在结束本文之际,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发,积极探索数据分析的世界。无论你是刚刚入门的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利用数据的力量,推动创新与发展,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支持。数据的价值在于它的应用,愿每位读者都能在数据分析的旅程中,发现新的可能性,创造更大的价值。


  码文不易,本篇文章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想要学习更多Java系列知识点击关注博主,博主带你零基础学习Java知识。与此同时,对于日常生活有困扰的朋友,欢迎阅读我的第四栏目:《国学周更—心性养成之路》,学习技术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了心性的养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90533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架构的本质之 MVC 架构

前言 程序员习惯的编程方式就是三步曲。 所以&#xff0c;为了不至于让一个类撑到爆&#x1f4a5;&#xff0c;需要把黄色的对象、绿色的方法、红色的接口&#xff0c;都分配到不同的包结构下。这就是你编码人生中所接触到的第一个解耦操作。 分层框架 MVC 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常…

突破挑战,创新前行 | 生信科技SOLIDWORKS 2025新品发布会·合肥站精彩回顾

2024年10月18日&#xff0c;由生信科技举办的首场SOLIDWORKS 2025新产品发布会在安徽合肥圆满落幕。现场邀请到制造业的专家学者们一同感受SOLIDWORKS 2025最新功能&#xff0c;探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合肥站活动日&#xff0c;由生信科技副总经理徐建开场。他以智造无界&…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者(基础+高级)认证

文章目录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者(基础高级)认证&#x1f449;1.HarmonyOS认证介绍1.1、HarmonyOS发展历程1.2、HarmonyOS NEXT 开发预览版1.3、ArkTS语言开发鸿蒙应用1.4、HarmonyOS应用开发者基础认证的核心内容1.5、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的核心内容1.6、HarmonyOS应…

三菱变频器A800\F800\D700E700\CS80等系列变频器选件一览

配备了丰富的选配件&#xff0c;可以提升变频器的性能、增加功能、支持更多的安装方式等。 变频器和外围设备 选件表

精准提炼 | SOLIDWORKS 2025:工程图与钣金焊件新功能

SOLIDWORKS 每年的更新都致力于提升用户的设计效率与体验&#xff0c;SOLIDWORKS 2025 同样带来了众多改进&#xff0c;下面让我们快速了解一下在SOLIDWORKS 2025 工程图与钣金焊件方面的新功能。 工程图相关 一、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 新版本现在将符合更新 ISO 标准 (ISO 21…

SpringBoot核心框架之AOP详解

SpringBoot核心框架之AOP详解 一、AOP基础 1.1 AOP概述 AOP&#xff1a;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xff08;面向切面编程&#xff0c;面向方面编程&#xff09;&#xff0c;其实就是面向特定方法编程。 场景&#xff1a;项目部分功能运行较慢&#xff0c;定位执行耗时…

【万户软件-注册安全分析报告-无验证方式导致安全隐患】

前言 由于网站注册入口容易被黑客攻击&#xff0c;存在如下安全问题&#xff1a; 1. 暴力破解密码&#xff0c;造成用户信息泄露 2. 短信盗刷的安全问题&#xff0c;影响业务及导致用户投诉 3. 带来经济损失&#xff0c;尤其是后付费客户&#xff0c;风险巨大&#xff0c;造…

HBuilder X 中Vue.js基础使用4->表单输入绑定(三)

表单绑定是实现动态数据双向绑定的重要部分&#xff0c;它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地管理和响应用户输入。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Vue 3中利用v-model指令以及一些特定修饰符来处理不同类型的表单输入。 v-model双向数据绑定 Vue的 v-model 指令提供了双向绑定的功能&#xff0c;key在…

动态规划-回文串问题——647.回文子串

1.题目解析 题目解析&#xff1a;647.回文子串——力扣 测试用例 2.算法原理 1.状态表示 本题需要判断一段字符串是否为回文子串&#xff0c;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保存起开始位置与结束位置&#xff0c;那么就需要一个二维的dp表来保存一段字符串是否为回文子串&#xff0c;…

AI绘画王者归来!SD恐怖如斯!Facebook最强人体分割大师Sapiens 吊打SAM2,亦可Pose,Depth,Normal,ComfyUI

在AI绘画领域&#xff0c;SD恐怖如斯和Facebook的Sapiens模型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而最近&#xff0c;Sapiens模型凭借其强大的人体分割能力&#xff0c;再次成为AI绘画领域的佼佼者。 SD恐怖如斯和Sapiens模型的优势 SD恐怖如斯是一款基于深度学习的AI绘画模型&#xff0c;…

Redis-06 Redis复制

主&#xff1a; 192.168.248.132 6379 从1&#xff1a; 192.168.248.140 6380 从2&#xff1a; 192.168.248.139 6381 1.三大命令 拷贝一个新的redis.conf&#xff08;出厂默认&#xff0c;没修改的&#xff09;的文件 2.配置详情 2.1 改为yes 2.2 87行注释掉 2.3 改为no …

什么是成品系统源码,哪里有成品源码,成品源码二次开发需要多久?

成品系统源码指的是已经开发完成、可以立即部署或根据需求进行二次开发的软件系统源代码。这些源码通常包括但医疗信息化软件&#xff08;如HIS、LIS、PACS等&#xff09;、智慧工地源码、家政预约上门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定位系统源码以及生产管理系统等。 1、医疗信息化软…

[OceanBase-不止于记录]:揭秘双引擎战略,共探AI时代数据架构未来

前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大家最爱的探会文章&#xff0c;非常荣幸收到OceanBase官方的邀请参加2024 OceanBase 年度发布会&#xff0c;作为一个经常参加线下探会的博主&#xff0c;每一次体验都有所不同&#xff0c;每一次新技术的突破都让人感到无比兴奋。同时&#xff0c;作为数…

ELK之路第三步——日志收集筛选logstash和filebeat

logstash和filebeat&#xff08;偷懒版&#xff09; 前言logstash1.下载2.修改配置文件3.测试启动4.文件启动 filebeat1.下载2.配置3.启动 前言 上一篇&#xff0c;我们说到了可视化界面Kibana的安装&#xff0c;这一篇&#xff0c;会简单介绍logstash和filebeat的安装和配置。…

终于完工! ffmpeg 视频滤镜:添加文本-drawtext

滤镜描述 drawtext 官网链接 》 FFmpeg Filters Documentation 这个滤镜可以给视频添加上文本&#xff0c;可以给文本加边框、颜色、阴影。注意不是字幕功能&#xff0c;因为这个滤镜不能精准的控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滤镜使用 参数 fontfile <string> …

【模型学习之路】手写+分析Transformer

手写分析transformer 目录 前言 positional encoding 注意力机制 多头注意力 高维度乘法 多头注意力机制 多头注意力层的实现 Encoder FeedForwardNet EncoderLayer Encoder Decoder DecoderLayer Decoder 组装Trasformer! 后话 测试一下 mask 前言 Attenti…

Z 检验和 T 检验之间的区别

目录 一、说明 二、什么是假设检验&#xff1f; 三、假设检验基础 3.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3.2 、执行假设验证的步骤 3.3 临界值、P 值 3.4 方向假设 3.5 非方向假设检验s 四、什么是 Z 检验统计量&#xff1f; 五、Z 检验示例 5.1 单样本 Z 检验 5.2 双样本 Z 检…

动态规划 —— 路径问题-下降路径最小和

1. 下降路径最小和 题目链接&#xff1a; 931. 下降路径最小和 - 力扣&#xff08;LeetCode&#xff09;https://leetcode.cn/problems/minimum-falling-path-sum/description/ 2. 算法原理 状态表示&#xff1a;以莫一个位置位置为结尾 dp[i&#xff0c;j]表示&#xff1a;到…

大模型是怎么训练的 微调vsRAG

模型训练的关键 在理解提示工程、RAG和微调时&#xff0c;我们首先需明白大模型的训练依托于海量多样数据&#xff0c;使其具备跨领域的综合能力。以一个具体案例为例&#xff0c;当面对问题解答失败的情况时&#xff0c;需从三方面分析&#xff1a;一、提问者表述不清&#x…

SAP ABAP开发学习——第一代增强(包含增强演示)

​​​​​​SAP ABAP开发学习——第二代增强&#xff08;包含增强演示&#xff09;-CSDN博客 SAP ABAP开发学习——第三代增强&#xff08;BADI)-CSDN博客 概念 第一代增强(增强嵌入标准程序中) 第一代出口-User exit 以SD用户出口为例 SD及MM较多的程序都是基于源码控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