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核心 — Vue2响应式原理和核心源码解析(核心中的核心)

一、前置知识

1、Vue 核心概念

Vue 是什么?

        Vue 是一款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 JavaScript 框架。它基于标准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并提供了一套声明式的、组件化的编程模型,帮助你高效地开发用户界面。

Vue 核心特点是什么?

响应式数据绑定:

        Vue.js 实现了数据的双向绑定,即当数据发生变化时,视图会自动更新,反之亦然。这使得开发者可以更轻松地管理和更新数据,同时保持视图与数据的同步。

组件化开发:

       Vue.js  将页面拆分为多个独立的组件,每个组件负责自己的视图和逻辑。这种组件化的开发方式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可维护性更高,也有利于团队协作。

虚拟 Dom:

        Vue.js 使用虚拟 DOM 技术,将页面的 DOM 结构表示为 JavaScript 对象,通过比较新旧虚拟 DOM 树的差异,最小化 DOM 操作,从而提高页面的性能和效率。

指令:

        Vue.js 提供了丰富的指令、用于在模板中添加特定的功能或行为。指令使得开发者可以更便捷地操作 DOM 元素,实现动态数据绑定、条件渲染等功能。

插件系统:

        Vue.js 提供了灵活的插件系统,允许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扩展 Vue 的功能

二、Vue2 的响应式原理

1、理解什么是响应式数据?

什么不是响应式数据?

数据和视图(dom属性值)相互独立、互相并不影响、即数据发生变化视图并不发生变化、视图发送变化数据并不发生变化、想要实现双向绑定、得在一方的值发生变化时去修改另一方的值。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测试响应式</title>
</head>
<body>
  <input type="text">
  <button>value++</button>
  <script>
    // 设置 value 初始值
    let value = 1
    // 读取输入框 dom 元素
    const ipt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
    // 按钮 dom 元素
    const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

    // 设置 ipt 的 value 值为 value
    ipt.value = value

    // 为输入框绑定输入事件
    ipt.addEventListener('input', (event) => {
      console.log('iptValue: ', event.target.value);
      console.log('value ', value);;
      // 重新为 value 赋值
      // value = event.target.value
    })
    
    // 为按钮绑定点击事件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
      value++
      // 重新为 ipt.value 赋值
      // ipt.value = ipt.value
      console.log('iptValue: ',ipt.value)
      console.log('value ', value);
    })
  </script>
</body>

</html>

什么是响应式数据?

数据发生变化、视图绑定该数据会自动更新、反之亦然。详细说明、例如页面上的表单元素通过v-model: value 绑定 data 方法里返回的对象属性值 value、当 value 值发送变化时视图会自动更新、在页面上修改表单元素时(修改value值)、data 方法里返回的对象属性值 value 也会同步变化。

为什么数据发送变化视图也会更新呢、底层源码是如何实现的?

如上图所示、这就是响应式对象发送变化时视图发送变化的机制。让我们一步一步的来剖析。

2、Vue 初始化做了什么?(重点关注状态初始化)


new Vue({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上面代码大家都很熟悉、简单来讲就是通过new Vue({render: h => h(App)}) 创建一个 Vue 实例、render: h => h(App) 就是一个指令,告诉 Vue 使用 createElement 函数来创建 App 组件的虚拟 DOM 对象,然后将实例通过其内置的 $mount 方法挂载到 id 为 app 根节点上。

        从 new 操作符、咱们可以看出 Vue 其实就是一个构造函数、没啥特别的、传入的参数就是一个对象、源码中我们叫做 options(选项)。

让我们来看看构造函数做了什么?

import { initMixin } from './init'
import { stateMixin } from './state'
import { renderMixin } from './render'
import { eventsMixin } from './events'
import { lifecycleMixin } from './lifecycle'
import { warn } from '../util/index'
import type { GlobalAPI } from 'types/global-api'

function Vue(options) {
  if (__DEV__ && !(this instanceof Vue)) {
    warn('Vue is a constructor and should be called with the `new` keyword')
  }
  this._init(options)
}

//@ts-expect-error Vue has function type
initMixin(Vue)
//@ts-expect-error Vue has function type
stateMixin(Vue)
//@ts-expect-error Vue has function type
eventsMixin(Vue)
//@ts-expect-error Vue has function type
lifecycleMixin(Vue)
//@ts-expect-error Vue has function type
renderMixin(Vue)

export default Vue as unknown as GlobalAPI

很明显、核心在于调用了方法 this._init(options) 这里开始进行 Vue 实例的初始化工作

options 就是传入的虚拟 dom 对象。

那么 _init() 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_init() 方法内部干了什么?

核心关注 initMixin(Vue)

_init()这个方法就是 initMixin(Vue) 在 vue 实例的原型上挂载的。

export function initMixin(Vue: typeof Component) {
  Vue.prototype._init = function (options?: Record<string, any>) {
    const vm: Component = this
    // a uid
    vm._uid = uid++

    let startTag, endTag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__DEV__ && config.performance && mark) {
      startTag = `vue-perf-start:${vm._uid}`
      endTag = `vue-perf-end:${vm._uid}`
      mark(startTag)
    }

    // a flag to mark this as a Vue instance without having to do instanceof
    // check
    vm._isVue = true
    // avoid instances from being observed
    vm.__v_skip = true
    // effect scope
    vm._scope = new EffectScope(true /* detached */)
    // #13134 edge case where a child component is manually created during the
    // render of a parent component
    vm._scope.parent = undefined
    vm._scope._vm = true
    // merge options
    if (options && options._isComponent) {
      // optimize internal component instantiation
      // since dynamic options merging is pretty slow, and none of the
      // internal component options needs special treatment.
      initInternalComponent(vm, options as any)
    } else {
      vm.$options = mergeOptions(
        resolveConstructorOptions(vm.constructor as any),
        options || {},
        vm
      )
    }
    /* istanbul ignore else */
    if (__DEV__) {
      initProxy(vm)
    } else {
      vm._renderProxy = vm
    }
    // expose real self
    vm._self = vm
    initLifecycle(vm)
    initEvents(vm)
    initRender(vm)
    callHook(vm, 'beforeCreate', undefined, false /* setContext */)
    initInjections(vm) // resolve injections before data/props
    initState(vm)
    initProvide(vm) // resolve provide after data/props
    callHook(vm, 'created')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__DEV__ && config.performance && mark) {
      vm._name = formatComponentName(vm, false)
      mark(endTag)
      measure(`vue ${vm._name} init`, startTag, endTag)
    }

    if (vm.$options.el) {
      vm.$mount(vm.$options.el)
    }
  }
}

让我们来关注几个核心点

(1) Vue 组件实例的选项 (vm.$options)初始化。

如果是内部组件:通过 initInternalComponent 函数 优化初始化

如果是非内部组件:通过 mergeOptions 函数 合并传入的 options 对象和 当前 Vue 实例成为最终的 $options 对象

if (options && options._isComponent) {
      // optimize internal component instantiation
      // since dynamic options merging is pretty slow, and none of the
      // internal component options needs special treatment.
      initInternalComponent(vm, options as any)
    } else {
      vm.$options = mergeOptions(
        resolveConstructorOptions(vm.constructor as any),
        options || {},
        vm
      )
    }

(2) 生命周期、事件、渲染初始化:

// 生命周期初始化
initLifecycle(vm)
// 事件初始化
initEvents(vm)
// 渲染初始化
initRender(vm)

(3) 状态初始化(核心重点):

initState(vm)
initState 干了什么?
export function initState(vm: Component) {
  const opts = vm.$options
  if (opts.props) initProps(vm, opts.props)

  // Composition API
  initSetup(vm)

  if (opts.methods) initMethods(vm, opts.methods)
  if (opts.data) {
    initData(vm)
  } else {
    const ob = observe((vm._data = {}))
    ob && ob.vmCount++
  }
  if (opts.computed) initComputed(vm, opts.computed)
  if (opts.watch && opts.watch !== nativeWatch) {
    initWatch(vm, opts.watch)
  }
}

可以看到依次初始化了

props > setup > methods > data > computed > watch

想要弄清楚 Vue2 的响应式原理重点得关注初始化 data 上

if (opts.data) {
  initData(vm)
} else {
  const ob = observe((vm._data = {}))
  ob && ob.vmCount++
}

如果组件定义了 data,则直接调用 initData(vm) 来初始化;如果没有定义 data,则创建一个空对象,并将其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function initData(vm: Component) {
  let data: any = vm.$options.data;
  // 获取组件配置中的 data 选项
  data = vm._data = isFunction(data) ? getData(data, vm) : data || {};
  // 如果 data 是一个函数,则通过 getData 函数获取其返回值,否则直接使用 data 或者默认为空对象 {}

  if (!isPlainObject(data)) {
    // 如果 data 不是一个纯对象,给出开发者警告(开发环境下)
    data = {};
    __DEV__ &&
      warn(
        'data functions should return an object:\n' +
          'https://v2.vuejs.org/v2/guide/components.html#data-Must-Be-a-Function',
        vm
      );
  }

  // proxy data on instance
  const keys = Object.keys(data);
  const props = vm.$options.props;
  const methods = vm.$options.methods;
  let i = keys.length;
  // 遍历 data 的键,将每个键设置为 vm 实例的代理属性(如果不是保留键)

  while (i--) {
    const key = keys[i];
    if (__DEV__) {
      // 在开发环境下,检查是否有同名方法已经定义为数据属性
      if (methods && hasOwn(methods, key)) {
        warn(`Method "${key}" has already been defined as a data property.`, vm);
      }
    }
    if (props && hasOwn(props, key)) {
      // 如果 data 的属性已经被声明为 prop,给出警告
      __DEV__ &&
        warn(
          `The data property "${key}" is already declared as a prop. ` +
            `Use prop default value instead.`,
          vm
        );
    } else if (!isReserved(key)) {
      // 如果属性不是保留属性,则将其代理到 vm 实例上
      proxy(vm, `_data`, key);
    }
  }

  // observe data
  // 观察数据,确保数据变化时可以通知相关的依赖
  const ob = observe(data);
  if (ob) {
    // 如果成功创建了观察对象,则增加其引用计数
    ob.vmCount++;
  }

可以看到无论如何都会执行 observe(data) 、就是其让data数据变成响应式数据的。

observe 干了什么?
/**
 * 尝试为一个值创建观察者实例,
 * 如果成功观察,则返回新的观察者实例,
 * 如果值已经有观察者实例,则返回现有的观察者。
 *
 * @param value 需要观察的值。
 * @param shallow 是否执行浅层观察。
 * @param ssrMockReactivity 是否在服务端渲染时模拟响应性。
 * @returns 如果成功观察到,则返回 Observer 实例,否则返回 void。
 */
export function observe(
  value: any,
  shallow?: boolean,
  ssrMockReactivity?: boolean
): Observer | void {
  // 检查值是否已经有 __ob__ 属性,并且该属性是 Observer 的实例
  if (value && hasOwn(value, '__ob__') && value.__ob__ instanceof Observer) {
    return value.__ob__; // 返回现有的观察者实例
  }

  // 创建新的观察者实例的条件判断
  if (
    shouldObserve && // 全局标志,确定是否进行观察
    (ssrMockReactivity || !isServerRendering()) && // 确保在非服务端渲染时或者模拟响应性时启用响应性
    (isArray(value) || isPlainObject(value)) && // 值必须是数组或普通对象
    Object.isExtensible(value) && // 值必须是可扩展的(即未被密封)
    !value.__v_skip /* ReactiveFlags.SKIP */ && // 值不能被标记为跳过观察
    !isRef(value) && // 值不能是 ref 对象
    !(value instanceof VNode) // 值不能是 Vue 虚拟节点
  ) {
    // 创建一个新的 Observer 实例来观察该值
    return new Observer(value, shallow, ssrMockReactivity);
  }

  // 如果不满足观察条件,则返回 void
}

初始化传进来的 vm._data  满足上述条件、所以会执行

return new Observer(value, shallow, ssrMockReactivity);

Observer 里干了什么?

核心: 是将传入的 data 对象(或数组)转换为响应式对象(或响应式数组)

/**
 * Observer 类被附加到每个被观察的对象上。
 * 一旦附加,Observer 将目标对象的属性键转换为 getter 和 setter,
 * 用于收集依赖和分发更新。
 */
export class Observer {
  dep: Dep; // 依赖管理对象
  vmCount: number; // 使用该对象作为根 $data 的 vm 数量

  constructor(public value: any, public shallow = false, public mock = false) {
    // 初始化 Observer 实例
    this.dep = mock ? mockDep : new Dep(); // 创建依赖管理对象 Dep
    this.vmCount = 0; // 记录有多少个 vm 实例使用该对象作为根 $data

    // 在值 value 上定义 __ob__ 属性,指向当前 Observer 实例
    def(value, '__ob__', this);

    // 如果值是数组
    if (isArray(value)) {
      if (!mock) {
        if (hasProto) {
          /* eslint-disable no-proto */
          // 如果支持原型链修改,则将数组的原型指向 arrayMethods
          ;(value as any).__proto__ = arrayMethods;
          /* eslint-enable no-proto */
        } else {
          // 否则,逐个定义数组的方法
          for (let i = 0, l = arrayKeys.length; i < l; i++) {
            const key = arrayKeys[i];
            def(value, key, arrayMethods[key]);
          }
        }
      }

      // 如果不是浅层观察,则递归观察数组中的每一项
      if (!shallow) {
        this.observeArray(value);
      }
    } else { // 如果值是普通对象
      // 遍历对象的所有属性,转换为 getter/setter
      const keys = Object.keys(value);
      for (let i = 0; i < keys.length; i++) {
        const key = keys[i];
        defineReactive(value, key, NO_INITIAL_VALUE, undefined, shallow, mock);
      }
    }
  }

  /**
   * 观察数组中的每一项。
   */
  observeArray(value: any[]) {
    for (let i = 0, l = value.length; i < l; i++) {
      observe(value[i], false, this.mock);
    }
  }
}

def(value, key, arrayMethods[key]):将数组数据变成响应式数据核心方法。

defineReactive(value, key, NO_INITIAL_VALUE, undefined, shallow, mock):将对象数据转化成响应式数据核心方法。

defineReactive 干了什么?

        将一个对象的属性变成响应式,即当属性被访问或修改时能触发相应的依赖收集和通知更新操作。核心方法就是 Object.defineProperty()

/**
 * 在对象上定义一个响应式属性。
 * @param obj 要定义属性的对象。
 * @param key 要定义的属性的名称。
 * @param val 可选,属性的初始值。
 * @param customSetter 可选,自定义的 setter 函数。
 * @param shallow 可选,是否进行浅层观察。
 * @param mock 可选,是否模拟对象。
 * @param observeEvenIfShallow 默认为 false,即使是浅层观察也进行观察。
 */
export function defineReactive(
  obj: object,
  key: string,
  val?: any,
  customSetter?: Function | null,
  shallow?: boolean,
  mock?: boolean,
  observeEvenIfShallow = false
) {
  const dep = new Dep(); // 创建一个依赖对象

  const property =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obj, key);
  if (property && property.configurable === false) {
    return; // 如果属性已存在且不可配置,直接返回
  }

  // 处理预定义的 getter 和 setter
  const getter = property && property.get;
  const setter = property && property.set;
  if ((!getter || setter) && (val === NO_INITIAL_VALUE || arguments.length === 2)) {
    val = obj[key]; // 获取属性的初始值
  }

  // 观察子对象,决定是否进行深层观察
  let childOb = shallow ? val && val.__ob__ : observe(val, false, mock);
  
  // 定义属性的 getter 和 setter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reactiveGetter() {
      const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 获取属性值
      if (Dep.target) {
        if (__DEV__) {
          dep.depend({
            target: obj,
            type: TrackOpTypes.GET,
            key
          }); // 进行依赖收集
        } else {
          dep.depend();
        }
        if (childOb) {
          childOb.dep.depend(); // 子对象依赖收集
          if (isArray(value)) {
            dependArray(value); // 数组依赖收集
          }
        }
      }
      return isRef(value) && !shallow ? value.value : value; // 如果是 ref 类型且不是浅层观察,返回其值
    },
    set: function reactiveSetter(newVal) {
      const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 获取属性当前值
      if (!hasChanged(value, newVal)) {
        return; // 新旧值相同则直接返回
      }
      if (__DEV__ && customSetter) {
        customSetter(); // 在开发环境下调用自定义的 setter 函数
      }
      if (setter) {
        setter.call(obj, newVal); // 使用属性的原始 setter 函数
      } else if (getter) {
        // 如果属性是 accessor 类型但没有 setter
        return;
      } else if (!shallow && isRef(value) && !isRef(newVal)) {
        value.value = newVal; // 处理 ref 类型属性的赋值
        return;
      } else {
        val = newVal; // 更新属性值
      }
      childOb = shallow ? newVal && newVal.__ob__ : observe(newVal, false, mock); // 更新子对象的观察状态
      if (__DEV__) {
        dep.notify({
          type: TriggerOpTypes.SET,
          target: obj,
          key,
          newValue: newVal,
          oldValue: value
        }); // 发送属性变更通知
      } else {
        dep.notify();
      }
    }
  });

  return dep; // 返回依赖对象
}
Object.defineProperty() 干了什么
首先得知道 Object.defineProperty() 是什么?
Obeject.defineProperty() 概念

        Obeject.defineProperty 是一个用于定义或修改对象属性的方法。它允许你精确地控制属性的特性,包括可写性、可枚举性、可配置性以及访问器方法(getter 和 setter)。

使用语法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age',descriptor);
  • obj: 要在其上定义属性的对象。
  • prop: 要定义或修改的属性的名称或 Symbol。
  • descriptor: 描述符对象,定义了要定义或修改的属性的特性。
描述符对象(descriptor)
  1. value: 设置属性的值(仅适用于数据属性)。默认为 undefined不能与 getset 同时使用。

  2. writable: 值是否可写。默认为 false。如果为 true,则属性的值可以被赋值运算符改变。

  3. enumerable: 属性是否可以被枚举。默认为 false。如果为 true,则属性可以在 for...in 循环和 Object.keys 方法中被枚举。

  4. configurable: 属性是否可以被删除或修改特性。默认为 false。如果为 true,则可以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修改该属性的特性,或者使用 delete 删除该属性。

  5. get: 属性的 getter 函数,当访问该属性时调用。不能与 value writable 同时使用。

  6. set: 属性的 setter 函数,当属性被赋值时调用。不能与 value writable 同时使用。

注意事项
  • 在非严格模式下,如果尝试写入一个不可写属性,赋值操作将会静默失败。
  • 不能同时在同一个属性描述符对象中使用 value 和 get 或 set
  • 一旦将属性设置为不可配置 (configurable: false),则不能再修改其特性,也不能删除该属性。
代码示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测试代码执行顺序</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定义数据属性
    let objOne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One, 'myProperty', {
      value: 42,
      writable: true,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
    console.log(objOne.myProperty); // 输出: 42
    objOne.myProperty = 50;
    console.log(objOne.myProperty); // 输出: 50

    // 定义访问器属性 
    let objTwo = {
      _myProperty: 0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Two, 'myProperty', {
      get: function() {
        console.log('获取值');
        return this._myProperty;
      },
      set: function(value) {
        if(value ===  this._myProperty) {
          return
        }
        console.log('设置值');
        this._myProperty = value;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
    // 设置属性值 myProperty 就是在调用 set 方法
    objTwo.myProperty = 10;
    // 访问属性值 myProperty 就是在调用 get 方法
    console.log(objTwo.myProperty); // 输出: 10
  </script>
</body>
</html>

源码中的 Object.defineProperty()干了什么?

javascript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 可枚举
  configurable: true,      // 可配置
  get: function reactiveGetter() {
    const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 获取属性值
    if (Dep.target) {  // 如果存在正在依赖此属性的 Watcher
      if (__DEV__) {
        // 在开发模式下进行依赖收集
        dep.depend({
          target: obj,
          type: TrackOpTypes.GET,
          key
        });
      } else {
        dep.depend();  // 正常情况下进行依赖收集
      }
      if (childOb) {
        childOb.dep.depend();  // 如果存在子响应式对象,也进行依赖收集
        if (isArray(value)) {
          dependArray(value);  // 如果值是数组,还需依赖收集数组的元素
        }
      }
    }
    // 如果值是 Ref 对象且不是浅层响应式,则返回其实际值;否则返回原始值
    return isRef(value) && !shallow ? value.value : value;
  },
  set: function reactiveSetter(newVal) {
    const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 获取当前属性值
    if (!hasChanged(value, newVal)) {
      return;  // 如果新旧值相同,则不进行更新
    }
    if (__DEV__ && customSetter) {
      customSetter();  // 在开发模式下,如果定义了自定义 setter,则调用它
    }
    if (setter) {
      setter.call(obj, newVal);  // 如果定义了 setter 函数,则调用它设置新值
    } else if (getter) {
      // 如果只定义了 getter 函数但未定义 setter,不执行任何操作(适用于只读属性)
      return;
    } else if (!shallow && isRef(value) && !isRef(newVal)) {
      value.value = newVal;  // 如果属性值是 Ref 对象且不是浅层响应式,则设置其值
      return;
    } else {
      val = newVal;  // 否则直接更新属性的值
    }
    // 更新子响应式对象的依赖关系
    childOb = shallow ? newVal && newVal.__ob__ : observe(newVal, false, mock);
    if (__DEV__) {
      // 在开发模式下,通知依赖此属性的 Watcher 进行更新
      dep.notify({
        type: TriggerOpTypes.SET,
        target: obj,
        key,
        newValue: newVal,
        oldValue: value
      });
    } else {
      dep.notify();  // 正常情况下通知依赖进行更新
    }
  }
});
get和set核心就是调用dep的两个方法depend()和notify()

dep核心就是调用Watcher的两个方法get()和update()

// 定义一个 Dep 类,用于管理依赖和通知更新(演示非源码)

export default class Dep {
  constructor() {
    this.subs = []; // subs 数组用来存储 Watcher 对象
  }

  // 添加 Watcher 对象到 subs 数组
  addSub(sub) {
    this.subs.push(sub);
  }

  // 从 subs 数组移除指定的 Watcher 对象
  removeSub(sub) {
    remove(this.subs, sub); // 使用 remove 函数移除
  }

  // 当前 Dep 对象收集依赖
  depend() {
    if (Dep.target) {
      Dep.target.addDep(this); // 将当前 Dep 对象添加到 Watcher 的依赖列表中
    }
  }

  // 通知所有依赖于该 Dep 对象的 Watcher 执行更新操作
  notify() {
    // 遍历 subs 数组,调用每个 Watcher 的 update 方法
    const subs = this.subs.slice(); // 使用 slice() 创建副本,避免在遍历过程中被修改
    for (let i = 0, l = subs.length; i < l; i++) {
      subs[i].update(); // 调用 Watcher 的 update 方法
    }
  }
}

Dep.target = null; // 静态属性,用来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 Watcher 对象
const targetStack = []; // Watcher 栈,用于处理嵌套依赖

// 将指定的 Watcher 对象推入 Watcher 栈中
export function pushTarget(target) {
  if (Dep.target) targetStack.push(Dep.target);
  Dep.target = target; // 将当前 Watcher 对象赋值给 Dep.target
}

// 从 Watcher 栈中弹出最后一个 Watcher 对象
export function popTarget() {
  Dep.target = targetStack.pop(); // 恢复 Watcher 栈的上一个 Watcher 对象
}
export default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vm, expOrFn, cb) {
    this.vm = vm; // Vue 实例
    this.getter = expOrFn; // 数据获取函数
    this.cb = cb; // 回调函数,数据变化时触发
    this.value = this.get(); // 初始化时执行 getter 函数,获取当前数据的值
  }

  // 更新 Watcher 的回调函数
  update() {
    const oldValue = this.value;
    this.value = this.get(); // 重新获取数据的值
    this.cb.call(this.vm, this.value, oldValue); // 执行回调函数,通知数据变化
  }

  // 评估 getter 函数,建立依赖关系
  get() {
    pushTarget(this); // 将当前 Watcher 对象推入 Watcher 栈中
    const vm = this.vm;
    let value;
    try {
      value = this.getter.call(vm, vm); // 执行 getter 函数,获取当前数据的值
    } catch (e) {
      throw e;
    } finally {
      popTarget(); // 从 Watcher 栈中弹出最后一个 Watcher 对象
    }
    return value;
  }
}
get方法核心 - 收集依赖 dep.depend()
  • 当访问(get)响应式对象的属性时,Vue.js 会收集当前正在执行的 Watcher 对象作为依赖。这个过程是通过 dep.depend() 实现的,其中 dep 是依赖对象(Dep 实例)。
  • Watcher 对象可以理解为观察者,它负责响应式数据与视图之间的绑定关系。当数据变化时,与之相关的 Watcher 将被通知,从而更新视图。
set方法核心 - 通知依赖更新 dep.notify()
  • 当设置(set)响应式对象的属性时,Vue.js 会调用 dep.notify() 来通知所有依赖于该属性的 Watcher 进行更新。
  • 这意味着所有观察此数据的视图组件将会重新渲染以反映数据变化。

总结

模板中绑定data数据发送变化时为什么视图会同步更新呢?

这时候这张图就更高理解了。

  1. 响应式对象(响应式原理)

    • 当你将一个普通的 JavaScript 对象传给 Vue 实例的 data 选项时,Vue 会遍历这个对象的属性,并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或 Proxy 将每个属性转换为 getter 和 setter、引用data数据实际上是访问数据对象属性的 get 方法、修改数据实际上是在调用数据对象属性的set方法。
    • 这样一来,当属性被访问或修改时,Vue 能够捕捉到这些操作,并触发相应的依赖更新。
  2. 依赖追踪与 Watcher

    • Vue 内部维护了一个依赖收集的系统。每个响应式属性都会有一个关联的 Watcher 对象。
    • 当属性被访问时,Watcher 会将当前组件实例与这个属性建立关联(依赖追踪),确保在属性变化时能够通知相关的 Watcher 执行更新操作。
  3. 虚拟 DOM 及更新优化(虚拟dom和diff算法)

    • Vue 使用虚拟 DOM 来提高渲染效率。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会生成新的虚拟 DOM,并通过比对算法找出变化的部分,然后更新到实际 DOM 中,而不是直接操作实际 DOM。
  4. 异步更新队列

    • Vue 在更新数据时是异步执行的,多个数据的变化会被合并成一个更新操作,以提高性能并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和 DOM 操作。
  5. 渲染 Watcher

    • 每个组件实例都有一个渲染 Watcher,它是 Vue 在实例化过程中自动创建的。这个 Watcher 负责将组件的 render 函数渲染成虚拟 DOM,并在数据变化时重新渲染组件。

(4) hook 的调用(从源码上理解 beforeCreate 和 created 调用时机)

callHook(vm, 'beforeCreate', undefined, false /* setContext */)
initInjections(vm) // resolve injections before data/props
initState(vm)
initProvide(vm) // resolve provide after data/props
callHook(vm, 'created')

这里也很好理解了生命周期hook 中的 beforeCreate 和 created 的调用时机。

beforeCreate 在状态初始化前、这时状态数据的肯定是不能用的

created 在状态初始化完成后调用。

3、总结响应式原理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78848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5.更多

发现一个项目与 MkDocs 类似的项目 PyMdown 拓展文档 &#xff0c;等待探索。 1.排版模仿 以下网站使用 MkDocs 构建 Material for MkDocs 的美化 - Charles Les Notebook (charleschile.com) Documentation - Home Assistant (home-assistant.io) Godot Docs – master bra…

大话光学原理:3.干涉与衍射

一、干涉 这是一束孤独的光&#xff0c;在真空的无垠中悄无声息地穿行。忽然&#xff0c;一堵高耸的墙壁挡住了它的去路&#xff0c;它别无选择&#xff0c;只能硬着头皮冲撞而去。在摸索中&#xff0c;它意外地发现墙壁上竟有两道孔隙&#xff0c;笔直而细长&#xff0c;宛如量…

VBA实现Excel数据排序功能

前言 本节会介绍使用VBA如何实现Excel工作表中数据的排序功能。 本节会通过下表数据内容为例进行实操&#xff1a; 1. Sort 单列排序 语法&#xff1a;Sort key1,Order1 说明&#xff1a; Key1&#xff1a;表示需要按照哪列进行排序 Order1&#xff1a;用来指定是升序xlAsce…

个人开发实现AI套壳网站快速搭建(Vue+elementUI+SpringBoot)

目录 一、效果展示 二、项目概述 三、手把手快速搭建实现本项目 3.1 前端实现 3.2 后端方向 五、后续开发计划 一、效果展示 默认展示 一般对话展示&#xff1a; 代码对话展示&#xff1a; 二、项目概述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Web的智能对话服务平台&#xff0c;通过后端与第…

Webpack: 模块编译打包及运行时Runtime逻辑

概述 回顾最近几节内容&#xff0c;Webpack 运行过程中首先会根据 Module 之间的引用关系构建 ModuleGraph 对象&#xff1b;接下来按照若干内置规则将 Module 组织进不同 Chunk 对象中&#xff0c;形成 ChunkGraph 关系图。 接着&#xff0c;构建流程将来到最后一个重要步骤…

JVM内存泄露的ThreadLocal详解

目录 一、为什么要有ThreadLocal 二、ThreadLocal的使用 三、实现解析 实现分析 具体实现 Hash冲突的解决 开放定址法 链地址法 再哈希法 建立公共溢出区 四、引发的内存泄漏分析 内存泄漏的现象 分析 总结 错误使用ThreadLocal导致线程不安全 一、为什么要有Thr…

STM32F103RB多通道ADC转换功能实现(DMA)

目录 概述 1 硬件 1.1 硬件实物介绍 1.2 nucleo-f103rb 1.3 软件版本 2 软件实现 2.1 STM32Cube配置参数 2.2 项目代码 3 功能代码实现 3.1 ADC功能函数 3.2 函数调用 4 测试 4.1 DMA配置data width&#xff1a;byte 4.2 DMA配置data width&#xff1a;Half wor…

javascript DOM BOM 笔记

Web API API的概念 API&#xff08;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xff09;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xff0c;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xff0c;而又无需访问源码&#xff0c;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

使用esptool工具备份ESP32的固件(从芯片中备份下来固件)

本文以Windows电脑为例 板子为esp32-c3 1下载python 可在官网中下载,此处不进行讲解 使用如下代码查看是否安装了 Python&#xff08;终端输入&#xff09; python 2下载esptool 在终端输入如下代码即可下载 使用 pip&#xff08;推荐&#xff09;: 在你已经安装的 Pyth…

【大模型LLM面试合集】大语言模型架构_layer_normalization

2.layer_normalization 1.Normalization 1.1 Batch Norm 为什么要进行BN呢&#xff1f; 在深度神经网络训练的过程中&#xff0c;通常以输入网络的每一个mini-batch进行训练&#xff0c;这样每个batch具有不同的分布&#xff0c;使模型训练起来特别困难。Internal Covariat…

妙笔生词智能写歌词软件:创新助力还是艺术之殇?

在音乐创作日益普及和多样化的当下&#xff0c;各种辅助工具层出不穷&#xff0c;妙笔生词智能写歌词软件便是其中之一。那么&#xff0c;它到底表现如何呢&#xff1f; 妙笔生词智能写歌词软件&#xff08;veve522&#xff09;的突出优点在于其便捷性和高效性。对于那些灵感稍…

软件许可证优化怎么做最好!

在当今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中&#xff0c;软件许可证的优化成为了 IT 总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在许可数量受限的情况下&#xff0c;如何将现有许可发挥最大利用率&#xff0c;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采集是优化的基础。 我们需要采集关于软件使用频率、使用时长、用户部门…

Python学习中使用循环(for, while)

在Python编程语言中&#xff0c;循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xff0c;可以帮助我们在代码中重复执行某些操作。Python支持两种主要的循环结构&#xff1a;for 循环和 while 循环。 1. for 循环 for 循环用于遍历一个序列&#xff08;如列表、元组、字符串&#xff09;或其他…

Linux 一键部署Mysql 8.4.1 LTS

mysql 前言 MySQL 是一个基于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数据库系统,SQL 是一种用于访问和管理数据库的标准语言。MySQL 以其高性能、稳定性和易用性而闻名,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 Web 应用程序:许多动态网站和内容管理系统(如 WordPress)使用 MySQL 存…

STM32学习历程(day6)

EXTI外部中断使用教程 首先先看下EXTI的框图 看这个框图就能知道要先初始化GPIO外设 那么和前面一样 1、先RCC使能时钟 2、配置GPIO 选择端口为输入模式&#xff0c; 3、配置AFIO&#xff0c;选择我们用的GPIO连接到后面的EXTI 4、配置EXTI&#xff0c;选择边沿触发方式…

【Linux】升级FastJSON版本-jar

摘要 在长期运行的应用服务器上&#xff0c;近期的安全漏洞扫描揭示了fastjson组件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xff08;FastJSON是一个Java 语言实现的 JSON 解析器和生成器。FastJSON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xff0c;恶意攻击者可以通过此漏洞远程执行恶意代码来入侵服务器&…

iOS 开发技巧 - 使用本地 json 文件

前言 使用本地 json 文件的场景&#xff0c;在我们开发功能的阶段&#xff0c;服务端接口字段定义好了后&#xff0c;有些接口响应很慢&#xff0c;请求到响应可能要 几十秒甚至一分钟&#xff0c;我们需要频繁调用接口来调试功能&#xff1b;还有就是调用一些我们需要付费的三…

coze搭建工作流和Agent

coze搭建工作流和Agent Agent LLM 记忆感知规划使用工具 LLM是大语言模型&#xff0c;prompt提示词影响LLM的输出质量 描述需求——>背景——>解决思路&#xff0c;提示词文档。 当有明确的需求和实现需求的路径时&#xff0c;可以通过搭建工作流来完成标准化任务为…

昇思25天学习打卡营第16天|应用实践之Vision Transformer图像分类

基本介绍 今天同样是图像分类任务&#xff0c;也更换了模型&#xff0c;使用的时候计算机视觉版的Transformer&#xff0c;即Vision Transformer&#xff0c;简称ViT。Transformer本是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模型&#xff0c;用于处理语言序列&#xff0c;而要将其应用于图像…

CentOS6用文件配置IP模板

CentOS6用文件配置IP模板 到 CentOS6.9 , 默认还不能用 systemctl , 能用 service chkconfig sshd on 对应 systemctl enable sshd 启用,开机启动该服务 ### chkconfig sshd on 对应 systemctl enable sshd 启用,开机启动该服务 sudo chkconfig sshd onservice sshd st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