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
时 间:2023年8月14日
参加人:全班人员
内 容:
Kubernetes网络组件详解
目录
一、Kubernetes网络组件
(一)Flannel网络组件
(二)Calico 网络插件
(1)Calico 网络模型工作组件
(2)Calico 网络 Node 之间两种网络
二、安装部署Calico 网络
(一)环境准备
(二)部署docker环境
(三)部署kubernetes集群
(四)部署Calico网络插件
一、Kubernetes网络组件
随着 Docker 容器化兴起,云计算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例如:网络管理、存储管理等。一个数据中心中基本上都有成百上千个容器,这么多的容器需要运维人员集中管理。而在云计算的世界中,计算是最基础的,存储是最重要的,网络则是最复杂的。Kubernetes 网络的实现不是集群内部自己实现,而是依赖于第三方网络插件。本次主要介绍 Kubernetes网络组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Calico。
(一)Flannel网络组件
Flannel 是 CoreOS 团队针对 Kubernetes 设计的一个网络规划服务。它的功能是让集群中的不同节点主机创建的 Docker 容器都具有全集群唯一的虚拟 IP 地址。在默认的 Docker 配置中,每个节点上的 Docker 服务会分别负责所在节点容器的 IP 分配。这样导致的问题是,不同节点上容器可能获得相同的内网 IP 地址。
Flannel 的设计目的就是为集群中的所有节点重新规划 IP 地址的使用规则,从而使得不同节点上的容器能够获得“同属一个内网”且”不重复的”IP 地址,并让属于不同节点上的容器能够直接通过内网 IP 地址通信。
Flannel 实质上是一种“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也就是将 TCP 数据包装在另一种网络包里面进行路由转发和通信,目前已经支持 UDP、VxLAN、AWS VPC 和 GCE 路由等数据转发方式,默认的节点间数据通信方式是 UDP 转发。
数据从源容器中发出后,经由所在主机的 docker0 虚拟网卡转发到 flannel0 虚拟网卡,
这是个 P2P 的虚拟网卡,flanneld 服务监听在网卡的另外一端。
Flannel 通过 Etcd 服务维护了一张节点间的路由表。源主机的 flanneld 服务将原本的数据内容 UDP 封装后根据自己的路由表投递给目的节点的 flanneld 服务,数据到达以后被解包,然后直接进入目的节点的 flannel0 虚拟网卡,之后被转发到目的主机的 docker0 虚拟网卡,最后就像本机容器通信一下的有 docker0 路由到达目标容器。
(二)Calico 网络插件
Calico 是一种基于 BGP 的、纯三层的、容器间互通的网络方案。与 OpenStack、Kubenetes、AWS、GCE 等云平台都能够良好的集成。在虚拟化平台中,如 OpenStack、Docker 等都需要实现 workloads 之间互连,但同时也需要对容器做隔离控制,就像在Internet 中的服务仅开放 80 端口、公有云的多租户一样,提供隔离和管控机制。
而在多数的虚拟化平台实现中,通常使用二层隔离技术来实现容器的网络,这些二层技术有一些弊端,比如需要依赖 VLAN、bridge 和隧道等技术。其中 bridge 带来了复杂性,vlan 隔离和 tunnel 隧道则消耗更多的资源并对物理环境有要求,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整体会变得越加复杂。我们尝试把 Host 当作 Internet 中的路由器,同样使用 BGP 同步路由,并使用 Iptables 来做安全访问策略,最终设计出了 Calico 方案。
(1)Calico 网络模型工作组件
Felix:运行在每一台 Host 的 agent 进程,主要负责网络接口管理和监听、路由、ARP管理、ACL 管理和同步、状态上报等。
etcd:分布式键值存储,主要负责网络元数据一致性,确保 Calico 网络状态的准确性,可以与 kubernetes 共用;
BGP Client(BIRD):Calico 为每一台 Host 部署一个 BGP Client,使用 BIRD 实现。BIRD 是一个单独的持续发展的项目,实现了众多动态路由协议比如 BGP、OSPF、RIP 等。在 Calico 的角色是监听 Host 上由 Felix 注入的路由信息,然后通过 BGP 协议广播告诉剩余 Host 节点,从而实现网络互通。
BGP Route Reflector:在大型网络规模中,如果仅仅使用 BGP client 形成 mesh 全网互联的方案就会导致规模限制,因为所有节点之间俩俩互联,需要 N^2 个连接,为了解决这个规模问题,可以采用 BGP 的 Router Reflector 的方法,使所有 BGP Client仅与特定 RR 节点互联并做路由同步,从而大大减少连接数。
CalicoCtl:Calico 命令行管理工具。
(2)Calico 网络 Node 之间两种网络
IPIP
从字面来理解,就是把一个 IP 数据包又套在一个 IP 包里,即把 IP 层封装到 IP 层的一个 tunnel。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基于 IP 层的网桥。一般来说,普通的网桥是基于 mac 层的,根本不需 IP,而这个 ipip 则是通过两端的路由做一个 tunnel,把两个本来不通的网络通过点对点连接起来。
BGP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GP)是互联网上一个核心的去中心化自治路由协议。它通过维护 IP 路由表或‘前缀’表来实现自治系统(AS)之间的可达性,属于矢量路由协议。BGP 不使用传统的内部网关协议(IGP)的指标,而使用基于路径、网络策略或规则集来决定路由。因此,它更适合被称为矢量性协议,而不是路由协议。BGP通俗的讲就是讲接入到机房的多条线路(如电信、联通、移动等)融合为一体,实现多线单 IP,BGP 机房的优点:服务器只需要设置一个 IP 地址,最佳访问路由是由网络上的骨干路由器根据路由跳数与其它技术指标来确定的,不会占用服务器的任何系统。
二、安装部署Calico 网络
(一)环境准备
IP地址 | 主机名 | 组件 |
192.168.100.131 | k8s-master | kubeadm、kubelet、kubectl、docker-ce |
192.168.100.132 | k8s-node01 | kubeadm、kubelet、kubectl、docker-ce |
192.168.100.133 | k8s-node02 | kubeadm、kubelet、kubectl、docker-ce |
注意:所有主机配置推荐CPU:2C+ Memory:2G+
1、主机初始化配置
所有主机配置禁用防火墙和selinux
[root@localhost ~]# setenforce 0
[root@localhost ~]# iptables -F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NetworkManager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disable NetworkManager
[root@localhost ~]# sed -i '/^SELINUX=/s/enforcing/disabled/' /etc/selinux/config
配置主机名并绑定hosts,不同主机名称不同
[root@localhost ~]# hostname k8s-master
[root@k8s-master ~]# cat << EOF >> /etc/hosts
192.168.100.131 k8s-master
192.168.100.132 k8s-node01
192.168.100.133 k8s-node02
EOF
[root@localhost ~]# hostname k8s-node01
[root@localhost ~]# hostname k8s-node02
所有主机配置初始化
[root@k8s-master ~]# yum -y install vim wget net-tools lrzsz
[root@k8s-master ~]# swapoff -a
[root@k8s-master ~]# sed -i '/swap/s/^/#/' /etc/fstab
[root@k8s-master ~]# cat << EOF >> /etc/sysctl.conf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 = 1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 = 1
EOF
[root@k8s-master ~]# modprobe br_netfilter
[root@k8s-master ~]# sysctl -p
(二)部署docker环境
三台主机上分别部署 Docker 环境,因为 Kubernetes 对容器的编排需要 Docker 的支持。
[root@k8s-master ~]#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root@k8s-master ~]#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使用 YUM 方式安装 Docker 时,推荐使用阿里的 YUM 源。
[root@k8s-master ~]#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root@k8s-master ~]# yum clean all && yum makecache fast
[root@k8s-master ~]# yum -y install docker-ce
[root@k8s-master ~]# systemctl start docker
[root@k8s-master ~]#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镜像加速器(所有主机配置)
[root@k8s-master ~]# cat << END > /etc/docker/daemon.json
{
"registry-mirrors":[ "https://nyakyfun.mirror.aliyuncs.com" ]
}
END
[root@k8s-master ~]# systemctl daemon-reload
[root@k8s-master ~]#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三)部署kubernetes集群
1)组件介绍
三个节点都需要安装下面三个组件
kubeadm:安装工具,使所有的组件都会以容器的方式运行
kubectl:客户端连接K8S API工具
kubelet:运行在node节点,用来启动容器的工具
2)配置阿里云yum源
使用 YUM 方式安装 Kubernetes时,推荐使用阿里的 YUM 源。
准备好基础环境和 Docker 环境,下面就开始通过 Kubeadm 来部署 Kubernetes 集群。首先,安装 Kubelet、Kubeadm 和 Kubectl。
[root@k8s-master ~]# ls /etc/yum.repos.d/
[root@k8s-master ~]#
cat /etc/yum.repos.d/kubernetes.repo
3)安装kubelet kubeadm kubectl
所有主机配置
[root@k8s-master ~]# yum install -y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root@k8s-master ~]# systemctl enable kubelet
kubelet 刚安装完成后,通过 systemctl start kubelet 方式是无法启动的,需要加入节点或初始化为 master 后才可启动成功。
4)配置init-config.yaml
Kubeadm 提供了很多配置项,Kubeadm 配置在 Kubernetes 集群中是存储在ConfigMap 中的,也可将这些配置写入配置文件,方便管理复杂的配置项。Kubeadm 配内容是通过 kubeadm config 命令写入配置文件的。
在master节点安装,master 定于为192.168.200.111,通过如下指令创建默认的init-config.yaml文件:
[root@k8s-master ~]# kubeadm config print init-defaults > init-config.yaml
init-config.yaml配置如下:
5)安装master节点
拉取所需镜像
[root@k8s-master ~]# kubeadm config images list --config init-config.yaml
[root@k8s-master ~]# kubeadm config images pull --config init-config.yaml
安装matser节点
[root@k8s-master ~]# kubeadm init --config=init-config.yaml //初始化安装K8S
根据提示操作
kubectl 默认会在执行的用户家目录下面的.kube 目录下寻找config 文件。这里是将在初始化时[kubeconfig]步骤生成的admin.conf 拷贝到.kube/config
[root@k8s-master ~]# mkdir -p $HOME/.kube
[root@k8s-master ~]# cp -i /etc/kubernetes/admin.conf $HOME/.kube/config
[root@k8s-master ~]# chown $(id -u):$(id -g) $HOME/.kube/config
Kubeadm 通过初始化安装是不包括网络插件的,也就是说初始化之后是不具备相关网络功能的,比如 k8s-master 节点上查看节点信息都是“Not Ready”状态、Pod 的 CoreDNS无法提供服务等。
6)安装node节点
根据master安装时的提示信息
[root@k8s-node01 ~]# kubeadm join
[root@k8s-node02 ~]# kubeadm join
[root@k8s-master ~]# kubectl get nodes
前面已经提到,在初始化 k8s-master 时并没有网络相关配置,所以无法跟 node 节点通信,因此状态都是“NotReady”。但是通过 kubeadm join 加入的 node 节点已经在k8s-master 上可以看到。
(四)部署Calico网络插件
1、安装 Calico 网络插件
[root@k8s-master ~]# kubectl apply -f calico.yaml
2、查看node节点状态。
[root@k8s-master ~]# kubectl get nodes
3、查看所有pod状态
[root@k8s-master ~]# kubectl get pod --all-namespaces
4、查看所有system状态
[root@k8s-master ~]# kubectl get pod -n kube-system
5、查看所有docker镜像
[root@k8s-master ~]# docker images
6、查看master以及node 的ifconfig信息
Master:
Node01:
Node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