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教育基础
- 前言
-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1.1 教育的起源
-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 2.1 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 2.2 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 2.3 独立及多样化阶段
- 2.4 马克思教育学
- 2.5 现代教育发展
-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 3.1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 4.1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五节 教育制度
- 5.1 教育制度的概念
- 5.2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 第六节 教育目的
- 6.1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 6.2 教育目的的理论
- 第七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 暂未分类的题目
前言
第一次准备考教资,在b站找到了一位up主CocoPolaris
,看的她的视频课,买的她的资料。最开始用的微信小程序荟林教师资格证题库
很方便,但是做错题要开会员,避雷!!后面在电脑上用手机模拟器在粉笔
上刷题。每次的应试考试都是自己慢慢摸石头过河,途中会认识很多优秀的老师们,比如考研的武忠祥、王道,软考的zst2001
,和我同岁。虽然自己不爱学习,但是很喜欢这种从什么都不知道的茫然到一步步熟练整个考试范围的的过程,希望可以在csdn见证我的每一个学习阶段,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取得满意的成绩!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1 教育的起源
- 认为动物界(生物起源论)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利托尔诺。(本能生利息)
- 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心理起源论。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1 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 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孔子。
- 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学记》。
- 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干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脱离社会生产。(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四方的老百姓都会背负着儿女前来投奔,哪里还用得着你自己亲自种庄稼呢?)
2.2 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 被称为西方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 苏格拉底提出不是凭借教授的知识,而是凭借提问,刺激对方思考,通过对方的思考亲自发现真理。
2.3 独立及多样化阶段
-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Komenský
-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 ==。
-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够唤起儿童的思维”的教育家。
-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之父;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
- 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整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斯宾塞。
2.4 马克思教育学
1.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2. 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学》。
2.5 现代教育发展
- 赞可夫提出的以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能得到一般发展为主要原则的教育学理论被称为发展性教学理论。
- 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 开展“教学与发展”实验,以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一般发展”的概念的提出者是赞可夫。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3.1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能够选取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传递和保存。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4.1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4. 霍金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他智力超常,被誉为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 青少年的身体有两个生长的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6. 儿童在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7. 人的语言、思维的发展部分分别存在着关键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8. 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期…成年期、老年期,在每个过程中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种做法符合了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第五节 教育制度
5.1 教育制度的概念
- 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制。
5.2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 我国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癸(guǐ)丑学制。
- 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
第六节 教育目的
6.1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
6.2 教育目的的理论
1.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汉朝的“罢黜(chù)百家,独尊儒术”(废除其他学派的思想,只尊重儒学的思想,以维护汉朝的统治秩序。)属于社会本位论。
第七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 张老师在生字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有丢笔少画的现象,于是把这种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根据工作中收集整理的资料提出可能的假设,实施教学方案,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教育行动研究。
暂未分类的题目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素质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的基本要素居于教育的主导地位的是教育者。
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最早产生于欧洲。
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教育过程》。
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种族与家庭。通过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建立独特的族群和阶层文化,社会也因此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制约,但是教育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对社会政治经济的能动作用,这表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奴隶社会。
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陶行知。
教育制度都有它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规律,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