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 Compact Model for Generic MIS-HEMTs Based on the Unified 2DEG Density Expression(TED 14年)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二维电子气(ns)密度和费米能级(E_f)的解析表达式,这些表达式直接依赖于终端偏置,覆盖了强反型、中等反型和亚阈值区域,并且可根据物理参数进行调整。通过与不同器件参数的精确数值解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这些器件的工作区域可能涉及三角阱中最低的两个子带(E0和E1)。基于统一的E_f模型,开发了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表面势(φs)-基于的漏电流(Ids)模型。源/漏接入区电阻(Rs和Rd)也可通过子电路进行建模拔回路模拟,包括采用经验Rs模型以捕获电流崩塌陷效应。紧凑的漏电流模型在亚阈值和强反型区域均与MIS-HEMT的实验数据很好地吻合,展现出平滑对称的特性,并考虑了直流自热效应。它还利用相同的物理参数最小拟合参数集模拟了相应的MIS二极管。
索引词—二维电子气(2DEG)、紧凑模型(CM)、金属-绝缘体-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MIS-HEMT)、表面势。
文章的研究内容
该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统一二维电子气(2DEG)密度表达式的通用MIS-HEMT(金属-绝缘体-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紧凑模型。研究中,作者发展了关于终端偏置的显式函数的二维电子气密度(ns)和费米能级(E_f)的解析表达式,这些表达式覆盖了强反型、适度反型及亚阈值区域,并且能够随物理参数进行缩放。通过与不同器件参数下的精确数值解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这些器件操作区域可能包括三角阱中最低的两个子带(E0和E1)。
基于统一的费米能级模型,研究开发了基于表面势(φs)的漏电流(Ids)模型,适用于MIS-HEMT。此模型还考虑了源/漏接触区的非线性电阻(Rs和Rd),可以通过包含一个经验Rs模型的子电路来模拟电流崩塌效应。所提出的紧凑型漏电流模型在亚阈值和强反型区域均能很好地匹配MIS-HEMT的实验数据,表现出平滑对称的行为,并且包含了直流自热效应。此外,该模型使用相同的物理和最小拟合参数集,还能用于模拟相应的MIS二极管C-V特性。
文章的研究目标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物理条件和设计参数的MIS-HEMT器件的高效建模工具,这对于理解器件行为、优化设计以及减少实际应用中的测试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型的开发考虑到了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如GaN等在高性能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高频、高压和大功率切换设备的设计与分析方面。
文章的研究方法
-
理论推导:研究者首先发展了一个关于二维电子气(2DEG)密度(ns)和费米能级(E_f)的解析表达式,这个表达式是终端偏置的显式函数,能覆盖从强反型到适度反型和亚阈值区域,并且可以随着物理参数的变化而调整。这一表达式适用于计算不同器件参数下,三角阱中最低一或两个子带(E0和E1)的电子分布情况。
-
数值验证: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将所得的解析表达式与不同器件参数下的精确数值解进行了比较。这一步骤确保了模型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
表面势模型建立:基于统一的费米能级模型,研究者进一步建立了基于表面势(φs)的漏电流(Ids)模型。这一模型能够描述MIS-HEMT的电流-电压特性,并且考虑到非线性源/漏接触电阻(Rs和Rd),特别是通过一个经验Rs模型来捕捉电流崩塌效应。
-
参数化与实测数据对比:模型被参数化以匹配实验数据,包括亚阈值和强反型区域,展示了模型的平滑性和对称性,同时纳入了直流自热效应。该模型还成功地利用相同的物理和最少拟合参数集来模拟MIS二极管的电容-电压(C-V)特性。
-
综合分析与扩展应用:通过整合量子物理中的二维电子气理论、基于φs的静电学以及漂移扩散传输理论,模型展现了在异质结HEMT中捕获关键物理行为的优势。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传统硅CMOS器件的模型开发,还为未来基于III-V族材料的新兴器件在III-V/Si共集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中的混合设计提供了扩展能力。
研究者还参考了多个文献中的参数设置,例如对于不同材料(如GaAs和GaN)的HEMTs,采用了特定的参数集合,以确保模型的通用性和准确性。整个研究过程结合了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旨在为HEMT器件的高效建模和性能预测提供一个统一的核心模型框架。
文章的创新点
-
统一的2DEG密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统一的二维电子气(2DEG)密度表达式,该表达式能够根据终端偏置显式地计算2DEG密度,覆盖了从强反型(涉及两个子带E0和E1)到适度反型及亚阈值区域,并且能够根据物理参数进行缩放。这一模型对于理解HEMT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行为至关重要。
-
费米能级与表面势的关联:建立了一个明确的费米能级(E_f)模型,它与表面势(φs)相关联,并可以直接扩展到基于φs的端口电流和电荷模型,为通用MIS-HEMT的紧凑建模提供了基础。
-
非线性接触电阻模型:文中提出了一种方法来模拟源/漏接触区的非线性电阻(Rs和Rd),包括一个用于捕捉电流崩塌效应的经验Rs模型,这是理解和优化HEMT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
广泛适用性验证:模型经过了42纳米栅长的先进HEMT器件的实际测试,表明其在亚阈值和强反型区域都能很好地与实验数据吻合,且模型具有平滑和对称的特性,同时考虑了直流自热效应。此外,它还能够利用相同的物理参数预测MIS二极管的电容-电压特性。
-
面向未来技术的通用模型:该模型代表了迈向通用异质结构HEMT核心模型的第一步,可作为其他材料和结构特异性效应(如陷阱电荷、极化电荷、肖特基栅、并行通道等)扩展物理建模的基础。该方法在促进传统硅CMOS模型开发的同时,也为III-V基新兴器件的建模和未来III-V/Si共集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的混合设计提供了可能。
-
物理与数学的结合:结合了量子物理中二维电子气理论、基于φs的静电学和漂移扩散传输理论,该模型在异质结HEMT中展现了捕获基本物理行为的优势,为器件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文章的结论
文章的结论是,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单一、统一的模型,该模型能准确描述从强反型(包含两个子带E0和E1)到适度反型及亚阈值区域的二维电子气(2DEG)电荷密度和费米势能。模型中,费米能级(E_f)与表面势(φs)之间的直接关系,使得模型能够轻松扩展为基于φs的终端电流及电荷模型,特别适合于通用MIS-HEMT的紧凑型建模。
结合量子物理中的2DEG理论、基于φs的静电学以及漂移扩散传输理论,此模型展现出了在捕捉异质结HEMT关键物理特性上的优势。论文中展示的建模方法不仅对传统的硅CMOS模型开发具有推动作用,而且为未来基于III-V族材料的新兴器件在III-V/Si共集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系统中的设计提供了潜在的扩展途径。
该模型已经过最前沿的HEMT器件验证,具备42纳米栅长,且已被扩展应用于Si MOSFET的终端电荷模型,以模拟纳米尺度HEMT的电容特性和预测截止频率。其性能与基于虚拟源形式模型相比,显示出可比的能力和准确性。因此,这一模型标志着朝着构建适用于各种异质结构HEMT器件的通用核心模型迈出的重要一步,为进一步的物理建模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包括处理诸如陷阱电荷、极化电荷、肖特基栅、并行通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