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实现一个自己的大模型,实践中了解模型流程细节

前言

最近看了很多大模型,也使用了很多大模型。对于大模型理论似乎很了解,但是好像又缺点什么,思来想去决定自己动手实现一个 toy 级别的模型,在实践中加深对大语言模型的理解。

在这个系列的文章中,我将通过亲手实践,构建一个 1.2B 的模型,完成模型搭建、tokenizer 训练、模型预训练和指令微调这些流程。记录整个开发过程和其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对应解决方案。

最后里面所有的内容都是我对于大模型的理解形成的,如果您发现有任何过时或不准确的地方,请不吝指出。

训练组件

在使用 Pytorch 训练模型的时候,一个常见的流程就是前向传播、反向传播然后更新梯度,因此我们一步一步完成其中的组件。

优化器

现在训练大模型常用的优化器是 AdamW,它使用一阶动量和二阶动量保持梯度稳定,从而使损失不会过于震荡。这里不详细介绍原理,给出 Pytorch 中的实现。

from torch.optim import AdamW

optimizer = AdamW(
    params=model.parameters(),
    lr=args.lr,
    weight_decay=args.weight_decay,
)

这里我们设置了学习率和权重衰减,详细参数请见官方文档,这里不过多赘述。

调度器

学习率调度器可以在训练中动态调度学习率,从而提高训练效率和模型性能。合适的学习率有助于帮助模型脱离局部最优,达到一个更好的最优解。

这里我们采用 warmup 结合余弦退火的学习率调度策略。warmup 学习率预热开始从一个小学习率开始训练,然后再修正为指定的学习率。因为刚刚开始训练时模型权重随机初始化的,此时选择一个较大的学习率可能导致模型训练震荡。

余弦退火就是采用余弦方式对学习率进行衰减,这里我们给出调度器的实现:

from torch.optim.lr_scheduler import CosineAnnealingLR, LambdaLR, SequentialLR

def get_lr_warmup(warmup_steps: int):

    def lr_warmup(current_step: int):
        return float(current_step) / float(max(1, warmup_steps))

    return lr_warmup

warmup_steps = xxx
cosine_steps = xxx
warmup_scheduler = LambdaLR(
    optimizer=optimizer, lr_lambda=get_lr_warmup(warmup_steps=warmup_steps)
)
cosine_scheduler = CosineAnnealingLR(optimizer=optimizer, T_max=cosine_steps)
scheduler = SequentialLR(
    optimizer=optimizer,
    schedulers=[warmup_scheduler, cosine_scheduler],
    milestones=[warmup_steps],
)

warmup 阶段,我们采用线性递增的方式慢慢增大学习率,由于 Pytorch 没有相关实现,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定义学习率调度的函数。

余弦退火阶段中 T_max 指定一个波峰到波谷的周期,也就是退火阶段迭代次数。最后将两个调度器组合起来,组成我们希望的调度器。

数据集

首先加载数据集

from datasets import load_dataset, Dataset

dataset: Dataset = load_dataset(
    "json",
    data_files=[
        "nlp_datas/part-000020-a894b46e.jsonl.tar.gz",
        "nlp_datas/part-000065-a894b46e.jsonl.tar.gz",
    ],
    split="train",
)

当然如果需要加载更大的数据,可以指定参数 streaming=True 减少加载的内存占用。加载之后就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分词,得到模型需要的输入 input_idsattention_mask

from tokenization_custom import CustomTokenizer

tokenizer = CustomTokenizer.from_pretrained("tokenizer")
tokenized_dataset = dataset.map(
    lambda x: tokenizer(x["content"], truncation=True, max_length=2048),
    batched=True,
    remove_columns=dataset.column_names,
)

注意在这里我们只对文本进行了截断,但是没有对文本做填充,这样得到的文本可能是长短不一的。我们不需要对整体进行填充,这样会按照整体最大长度填充,占用大量存储,我们只需要对当时送入模型的一批数据进行填充即可。

因为我们采用的是预测下一个 token,因此 labelsinput_ids 相同,同时我们不希望 padding_token 参与计算损失,因为这是无意义的,所以对于 padding_token 的位置,对应的 label 是 -100,这里采用 DataCollatorForLanguageModeling 可以方便的完成这项操作。

这些都准备好,就可以得到 data_loader ,通过遍历 data_loader 就可以方便进行模型训练了。

data_collator = DataCollatorForLanguageModeling(tokenizer=tokenizer, mlm=False)
data_loader = DataLoader(
    dataset=dataset,
    batch_size=args.batch_size,
    shuffle=True,
    collate_fn=data_collator,
    num_workers=8,
)

训练流程

有了上面的各种组件,就可以进行训练了,首先确定模型结构,这里采用一个三层的结构。

from config import CustomConfig
from modeling_custom import CustomForCausalLM

config = CustomConfig(
    vocab_size=len(tokenizer.get_vocab()),
    max_position_embeddings=2048,
    hidden_size=4096,
    intermediate_size=16384,
    num_hidden_layers=3,
    pad_token_id=tokenizer.pad_token_id,
)
model = CustomForCausalLM(config)

这里简单实现一个函数来计算模型参数量

def get_model_size(model: nn.Module):
    """
    获取模型参数量
    """
    return sum(p.numel() for p in model.parameters())

模型准备好后就可以进行模型训练,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训练流程:

for epoch in range(args.epochs):
    for idx, batch in enumerate(data_loader):
        batch = {k: v.to(device) for k, v in batch.items()}
        outputs = model(**batch)
        logits, loss = outputs

        # 反向传播
        loss.backward()

        # 梯度裁剪
        torch.nn.utils.clip_grad_norm_(
            model.parameters(), max_norm=args.max_norm
        )

        # 梯度更新
        optimizer.step()
        # 学习率更新
        scheduler.step()
        # 清除梯度
        optimizer.zero_grad()

对于一个 1.2B 模型,模型权重优化器状态梯度三部分大约占用显存计算如下:

1.2×109×4(FP32)10243×4≈17.88GB\frac{1.2 \times 10^9 \times 4(FP32)}{1024^3} \times 4 \approx 17.88GB102431.2×109×4(FP32)​×4≈17.88GB

这里简单计算一下中间激活值占用显存,假设 batchsize 为16,这一批 padding 之后的长度为512,因此 input_ids 的大小为 (16,512)。

  • 经过 embedding 层之后维度变为 (16,512,4096)
  • 经过注意力层会投影到 Q K V,三个维度均为 (16,512,4096)
  • 经过输出投影,维度为 (16,512,4096)
  • 经过前馈网络中上投影和门控,得到两个维度 (16,512,16384)
  • 经过下投影得到维度 (16,512,4096)
  • 经过词汇表大小投影(这里大约57000的大小)得到维度 (16,512,57000)

embedding 层的结果大约 32M,一层 Attention 层结果大约 128M,一层前馈网络结果大约 288M,最后词汇表投影大约 445M。这个模型中使用 3 层解码器层,不考虑层归一化的中间结果,这个模型总共中间结果大约有 1725M结果,每个结果占用 4Bytes,则最后总共显存占用大约 6.7GB。

这是长度为 512 的情况,实际上我的训练文本中大量存在 2k 左右文本,它会使占用显存成倍数增加,假设一个 2k 的文本,则显存占用会扩展到 26.8GB。

上面最理想的情况,实际计算中还会产生各种变量占用显存,很快就会导致显存溢出而从无法训练。幸运的是在实现模型结构时加入了梯度检查点,只需要保存关键节点的中间结果,反向传播时重新从最近节点开始计算即可,这样大大节省了显存。

1717660331127.png

在这个模型中只需要调用 model.enable_gradient_checkpoint() 即可开启梯度检查点。

除了梯度检查点,还可以通过减少 batchsize 来减少中间激活值占用显存,但是减少批量大小可能导致损失震荡无法收敛,这里我们采用多步累加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小批次反向传播计算梯度之后,先不更新权重和清除梯度,而是累计多个小批次之后一起更新然后清除梯度。

最后还可以采用混合精度训练,这样不仅能加快训练速度还能显著减少中间激活值空间占用。

有了以上策略,可以尝试愉快训练模型了,训练前为了方便修改配置,我们进行一些封装,同时添加一些日志信息,方便最后观测整个训练过程,这里直接给出最后的代码。

import json
import os
import random
from dataclasses import dataclass
from typing import Optional, Uni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from datasets import Dataset
from torch.cuda.amp import GradScaler, autocast
from torch.optim import AdamW
from torch.optim.lr_scheduler import CosineAnnealingLR, LambdaLR, SequentialLR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from tqdm import tqdm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DataCollatorForLanguageModeling

from config import CustomConfig
from modeling_custom import CustomForCausalLM
from tokenization_custom import CustomTokenizer
from utils import get_model_size

SEED = 42

def set_seed(seed: int):
    torch.manual_seed(seed=seed)
    torch.cuda.manual_seed(seed=seed)
    torch.cuda.manual_seed_all(seed=seed)
    np.random.seed(seed=seed)
    random.seed(seed)

def get_lr_warmup(warmup_steps: int):

    def lr_warmup(current_step: int):
        return float(current_step) / float(max(1, warmup_steps))

    return lr_warmup

@dataclass
class TrainingArgs:
    output_dir: str
    logging_steps: int = 500
    saving_steps: int = 500
    batch_size: int = 1
    epochs: int = 3
    lr: float = 1e-4
    weight_decay: float = 1e-4
    max_norm: float = 1.0
    warm_up_ratio: float = 0.1
    gradient_checkpointing: bool = False
    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int = 24

def train(
    model: nn.Module,
    args: TrainingArgs,
    dataset: Dataset,
    device: Optional[Union[str, torch.device]] = None,
    data_collator=None,
):
    data_loader = DataLoader(
        dataset=dataset,
        batch_size=args.batch_size,
        shuffle=True,
        collate_fn=data_collator,
        num_workers=8,
    )
    # 完整的有效步
    complete_steps_per_epoch = len(data_loader) // args.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 不完整的有效步,最后剩余的小批量
    last_mini_steps = len(data_loader) % args.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 一个 epoch 等效步
    if last_mini_steps != 0:
        steps_per_epoch = complete_steps_per_epoch + 1
    else:
        steps_per_epoch = complete_steps_per_epoch

    total_steps = steps_per_epoch * args.epochs

    # 优化器
    optimizer = AdamW(
        params=model.parameters(),
        lr=args.lr,
        weight_decay=args.weight_decay,
    )

    # 学习率调度
    warmup_steps = int(total_steps * args.warm_up_ratio)
    cosine_steps = total_steps - warmup_steps
    warmup_scheduler = LambdaLR(
        optimizer=optimizer, lr_lambda=get_lr_warmup(warmup_steps=warmup_steps)
    )
    cosine_scheduler = CosineAnnealingLR(optimizer=optimizer, T_max=cosine_steps)
    scheduler = SequentialLR(
        optimizer=optimizer,
        schedulers=[warmup_scheduler, cosine_scheduler],
        milestones=[warmup_steps],
    )

    # 设备
    if device is None:
        device = "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os.makedirs(args.output_dir, exist_ok=True)

    model = model.to(device=device)
    if args.gradient_checkpointing:
        model.enable_gradient_checkpoint()
    loggin_info = []
    current_step = 0

    progress_bar = tqdm(range(total_steps))
    scaler = GradScaler()
    for epoch in range(args.epochs):
        current_loss = 0.0
        for idx, batch in enumerate(data_loader):
            batch = {k: v.to(device) for k, v in batch.items()}
            if last_mini_steps == 0 or len(data_loader) - (idx + 1) > last_mini_steps:
                current_accumulation = args.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else:
                current_accumulation = last_mini_steps

            with autocast(dtype=torch.bfloat16):
                outputs = model(**batch)
                logits, loss = outputs
                loss /= current_accumulation
            current_loss += loss.item()
            # 反向传播
            scaler.scale(loss).backward()

            if (idx + 1) % args.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 == 0 or (idx + 1) == len(
                data_loader
            ):
                # 梯度裁剪
                scaler.unscale_(optimizer=optimizer)
                torch.nn.utils.clip_grad_norm_(
                    model.parameters(), max_norm=args.max_norm
                )

                # 梯度更新
                scaler.step(optimizer=optimizer)

                # 更新缩放因子
                scaler.update()

                # 学习率更新
                scheduler.step()

                # 清除梯度
                optimizer.zero_grad()

                progress_bar.update(1)

                current_step += 1
                if current_step % args.logging_steps == 0:
                    current_epochs = current_step / steps_per_epoch
                    info = {
                        "Epoch": f"{current_epochs:.2f}/{args.epochs}",
                        "Step": f"{current_step}/{total_steps}",
                        "Loss": current_loss,
                        "LR": scheduler.get_last_lr()[0],
                    }
                    loggin_info.append(info)
                    print(info)

                if current_step % args.saving_steps == 0:
                    ckpt_path = os.path.join(
                        args.output_dir,
                        f"checkpoint-{current_step}.pt",
                    )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ckpt_path)

                current_loss = 0.0

    ckpt_path = os.path.join(
        args.output_dir,
        "last.pt",
    )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ckpt_path)
    with open("logging.jsonl", "w", encoding="utf-8") as fw:
        for logging_data in loggin_info:
            fw.write(json.dumps(logging_data) + "\n")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t_seed(SEED)

    tokenizer = CustomTokenizer.from_pretrained("tokenizer")
    config = CustomConfig(
        vocab_size=len(tokenizer.get_vocab()),
        max_position_embeddings=2048,
        hidden_size=4096,
        intermediate_size=16384,
        num_hidden_layers=3,
        pad_token_id=tokenizer.pad_token_id,
    )
    model = CustomForCausalLM(config)
    print(f"Model size is {get_model_size(model)}")

    dataset = Dataset.load_from_disk("nlp_datas/cached")

    data_collator = DataCollatorForLanguageModeling(tokenizer=tokenizer, mlm=False)
    args = TrainingArgs(
        output_dir="result",
        gradient_checkpointing=True,
        batch_size=4,
        logging_steps=50,
        warm_up_ratio=0.03,
        epochs=1,
        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8,
        lr=1e-3,
        weight_decay=1e-5,
    )

    train(model=model, args=args, dataset=dataset, data_collator=data_collator)

结语

至此我们成功完成了模型训练,为其注入了先验知识。现在它拥有各种工具,但是无法进行使用,后面我们进行 sft 教模型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大模型?

作为一名热心肠的互联网老兵,我决定把宝贵的AI知识分享给大家。 至于能学习到多少就看你的学习毅力和能力了 。我已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一、大模型全套的学习路线

学习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如GPT-3、BERT或任何其他先进的神经网络模型,需要系统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既然要系统的学习大模型,那么学习路线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的这份路线能帮助你快速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体系。

L1级别:AI大模型时代的华丽登场

L2级别:AI大模型API应用开发工程

L3级别:大模型应用架构进阶实践

L4级别:大模型微调与私有化部署

一般掌握到第四个级别,市场上大多数岗位都是可以胜任,但要还不是天花板,天花板级别要求更加严格,对于算法和实战是非常苛刻的。建议普通人掌握到L4级别即可。

以上的AI大模型学习路线,不知道为什么发出来就有点糊,高清版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二、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img

三、大模型经典PDF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

img

四、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img

作为普通人,入局大模型时代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认知水平,同时也需要有责任感和伦理意识,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686885.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Django项目部署(命令函部署)

Django项目搭建 一. 下载宝塔面板 我这里使用的是命令函部署 , 下载宝塔主要为了是方便操作 , 宝塔的终端支持复制粘贴 , 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检索文件目录以及避免一些软件的环境配置 下载方法: ​ 打开浏览器访问 : 宝塔面板下载,免费全能的服务器运维软件…

智谱AI最新开源模型CHATGLM4-9B试用

智谱AI最近开源了GLM4-9B模型。之前已开源chatglm1到chatglm3,相比前面开源的相比GLM3-6B有了大幅度提升。本次开源基本的GLM4-9B,还开源了对话版GLM-4-9B-Chat, 多模态版GLM-4V-9B, 长文本版GLM-4-9B-Chat-1M。 在语义、数学、推…

解决nvidia驱动和CUDA升级问题

解决nvidia驱动和CUDA升级问题 注释:升级高版本的nvidia驱动和cuda是不影响现有的docker镜像和容器的。因为是向下兼容的。仅仅升级后重启服务器即可。 ERROR: An NVIDIA kernel module ‘nvidia-drm’ appears to already be loaded in your kernel. This may be…

git根据历史某次提交创建新分支

有时候项目在做版本管理的时候,忘记了创建某次版本的分支,而直接在主分支上进行开发了,这个时候,想要对某次提交单独拉出来一个版本分支,就需要用到这个功能: git checkout -b 新分支名 某次提交的id 找到…

全栈工程师之路 — 从零到精通Spring Boot -1

全栈工程师之路 — 从零到精通Spring Boot -1 Day 1: 项目初始化与依赖配置 课程详细介绍: 在第一天,我们将创建一个简单的Spring Boot项目,进行基本的初始化和依赖配置。我们将使用Maven子模块方式组织项目结构,并配置基本的依赖以支持后续学习。 示例代码: 创建父项…

QT Creator与QT的下载安装

0.起因/小结: 因为运行项目需要更高版本的QT。 下载了QT 6.2.0,但是里面的gcc,g,gdb是64bit的,而我的QT Creator是32bit的,所以又下载了QT 13.0.0的64bit版本。 遇到问题:msvcp140_1.dll找不到…

轻兔推荐 —— hoppscotch

via:轻兔推荐 - https://app.lighttools.net/ 简介 hoppscotch是一个开源的http调试客户端,界面简洁,功能完善,原名叫postwomen,明显是要跟postman干的,作为postman的替代品就挺合适 - 功能完善&#xff…

【全开源】Java 农产品类型商城APP小程序公众号源码(APP+小程序+公众号+H5)

农产品商城小程序:新鲜直达,品味田园生活 🌾一、引言:农产品商城小程序的便捷与实用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怀念那份来自大自然的纯粹味道。农产品商城小程序应运而生,将新鲜、健康的农产品直接送…

Ubuntu server 24 (Linux) 保存iptables 规则 重启也生效

1 默认iptables-save 保存,及时生效,重启服务器失效的 sudo iptables-save > /etc/iptables/rules.v4 2 系统启动时自动应用规则,安装iptables-persistent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iptables-persistent 3 重启服务器…

目标检测——铁轨表面裂纹数据集

引言 亲爱的读者们,您是否在寻找某个特定的数据集,用于研究或项目实践?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或者通过公众号私信告诉我,您想要的数据集的类型主题。小编会竭尽全力为您寻找,并在找到后第一时间与您分享。 …

【git】subtree 简单教程

git subtree使用案例 😄生命不息,写作不止 🔥 继续踏上学习之路,学之分享笔记 👊 总有一天我也能像各位大佬一样 🏆 博客首页 怒放吧德德 To记录领地 🌝分享学习心得,欢迎指正&am…

交流回馈老化测试负载:行业竞争态势

在当今的科技行业中,交流回馈老化测试负载设备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设备主要用于模拟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负载情况,以便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个行业的竞争态势也在不断变化。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

电脑风扇声音大?6个正确解决方法记得收藏!

“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使用电脑时,发现我电脑的风扇声音特别大,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吗?希望大家给我分享一下。” 想象一下,当你正沉浸在紧张刺激的电竞对战中,或是努力钻研一项复杂的项目时,那…

windows域控共享网络驱动器

背景 假设在一家公司,有新入职的员工。我们给其创建了域账号,有一些共享的文件需要其可以直接访问到。我们可以采用共享目录的形式,但是每次都要输入共享端的ip或者主机名,比较麻烦。我们希望创建的域账号访问共享文件更便捷一些…

SpringSecurity6从入门到实战之登录表单的提交(源码级讲解,耐心看完)

SpringSecurity6从入门到实战之登录表单的提交(源码级讲解,耐心看完) 文接上回,当SpringSecurity帮我们生成了一个默认对象.本文继续对登录流程进行探索,我们如何通过账号密码进行表单的提交,SpringSecurity在这过程中又帮助我们做了什么 登录表单的提交的源码分析 在之前了解…

未来已至!OpenAI领航:日产千亿单词,5-7万亿AI芯片巨资揭秘,人类语言产出将被超越?

OpenAI每日狂飙,产出千亿单词!他们的野心不止于此,未来竟想超越全球人类每日的百万亿单词产量。 而支撑这一切的,是一个震撼天地的5至7万亿美元的AI芯片投资大计。你能想象吗?这比许多国家的GDP还要高! 想…

docker bash: vi: command not found 修改文件无法使用 vi yum的方法

如题,被入坑很多次。也参考了很多的修复docker 中的vi yum等方法。最终都未解决。 因为要修改 已安装容器中的各类配置信息。无法使用vi yum很麻烦。除去使用docker 挂载文件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如下方法直接修改对应的配置文件信息。 如: 修改 logstas…

文章解读与仿真程序复现思路——电网技术EI\CSCD\北大核心《基于两阶段鲁棒的多综合能源微网-共享储能电站协同优化运行策略》

本专栏栏目提供文章与程序复现思路,具体已有的论文与论文源程序可翻阅本博主免费的专栏栏目《论文与完整程序》 论文与完整源程序_电网论文源程序的博客-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liang674027206/category_12531414.html 电网论文源程序-CSDN博客电网论文源…

奥威BI零售数据分析方案的优缺点一览

奥威BI零售数据分析方案是一套基于BI大数据智能可视化分析系统,根据零售企业数据分析共性需求、业务特殊性量身打造,点击下载应用,立即将零售数据情况分析清楚,直观呈现。很多企业都是直接在该零售数据分析方案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

Vue3【六】setup的使用和setup的返回值

Vue3【六】setup的使用和setup的返回值 setup函数的使用,和vue2的选项式不同 vue3的组合式使用的是setup函数 通过返回值将数据和方法传到页面 返回值也可以是一个箭头函数 setup先于 data和method执行所有无法读取到this和data,method的内容&#xff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