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由“硬件”“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软件通常存放在主存或辅存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1.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源程序:用户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目标程序:机器能识别的机器语言程序
实际机器:直接执行机器语言的机器 二进制代码编写程序——机器语言机器 微程序机器
汇编语言:符号式程序设计语言 要求对实际机器内部组成和指令系统熟悉 不通用,每台机器都有一种与之对应的汇编语言(每条语句都与机器语言01代码对应)
汇编程序(机器系统软件中):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
虚拟机:人们感到存在的一台具有翻译功能的机器——汇编语言机器 高级语言机器 操作系统机器 应用语言机器
高级语言:c语言,高级语言语法语义
翻译程序: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软件。分为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编译程序:高级语言程序一次全部翻译为机器语言,再执行机器语言程序
解释程序:一条一条翻译,立即执行
微程序机器:将传统机器的每一条机器指令翻译成一组微指令,即构成一个微程序
操作系统机器:由操作系统软件构成,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基本操作,控制管理 硬件软件资源,通过控制语言实现
应用语言虚拟机:满足某种用途,应用语言程序由应用程序包翻译到虚拟机4
1.1.3 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能够被程序员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计算机组成: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 指令系统——计算机结构 指令实现——计算机组成
1.2.1 冯诺依曼计算机特点
特点:
五大部件——运算器 存储器 控制器 输入 输出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在存储器,并可按地址寻访
指令和数据均可用二进制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表操作的性质,地址码表操作数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指令顺序执行,特定条件根据运算结果或的设定条件
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1.2.2 计算机的硬件框图
当代计算机已转化为已存储器为中心
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中
存储器:存放数据和程序
控制器: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及处理运算结果
输入: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
输出:机器运算结果转换为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
现代计算机三大组成: IO(外设) 主存CPU(主机)
存储器:主存(内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辅存(外存)
算术逻辑单元ALU:完成算术逻辑运算
控制单元CU:解释存储器中指令,发出各种操作命令执行指令
1.2.3 计算机工作步骤
上机前准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计算方法、编制解题程序
主存:存储体 逻辑部件 控制电路
存储体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 存储单元包含多个存储元件 每个存储元能寄存一位二进制代码0/1 一个存储单元存储的二进制代码——存储字 位数——存储字长 存储字可代表二进制数、一串字符、一条指令
主存工作方式:按存储单元地址号实现对存储字各位的存取——按地址存取MA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存放欲访问存储单元地址,位数对应存储单元的个数;MD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存放从存储体某单元取出的代码或准备往某存储单元存入的代码,位数与存储字长相等
早期:存储字长与指令字长、数据字长相等;可变—>指令字长数据字长由字节个数确定——存储字长 指令字长 数据字长三者各不相同,都是字节的整数倍
运算器:ACC累加器 MQ乘商寄存器 X操作数寄存器 算数逻辑单元ALU
控制器:取指 分析(完成什么样的操作 寻址) 执行 ;由程序计数器PC(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 自动加一 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指令寄存器IR(存放当前指令 来自MDR)、控制单元CU组成(IR中操作码送至CU,分析指令;地址码作为操作数送至MAR)
IO:设备及其接口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机器字长: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CPU寄存器位数有关。字长长,表示范围大,精度高;速度快;造价
存储容量:主存容量——主存中存放二进制代码的总位数 辅存容量 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MAR)x存储字长(MDR)辅存容量常用字节数表示
运算速度:各指令占全部操作的百分比与各指令执行时间乘积和 单位时间内执行指令的平均条数 MIPS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时钟周期 CPI (主频倒数) 浮点运算次数每秒FLOPS
2.1.1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电子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组成计算机基本电路的元器件
2.2 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实时控制 网络技术 虚拟现实 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 CAX计算机辅助技术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
2.3 计算机展望
光计算机——不同波长的光代表不同数据 生物计算机——DNA分子间生化反应 量子计算机——量子特性,原子会旋转不是向上就是向下
3.1 总线基本概念
互连方式:分散连接 总线连接——将各部件连到一组公共信息传输线上
总线——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一位一位传输 / 同时传输若干二进制代码
存储总线——cpu 主存 输入输出总线——IO总线
以cpu为中心双总线-IO设备与主存交换信息时仍占用cpu—单总线-冲突多—以存储器为中心双总线
3.2 总线分类
数据传送方式:并行 串行
使用范围:计算机总线 测控总线 网络通信总线
连接部件:片内总线——芯片内——cpu芯片内、寄存器间、寄存器与算术逻辑单元ALU;系统总线——cpu、主存、IO——板级总线板间总线,安放在各个插件板上;系统总下传输信息——数据总线(双向 位数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数据总线宽度) 地址总线(单向cpu输出) 控制总线(任一控制线,单向;对控制总线总体,双向)
通信总线——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间
3.3 总线特征及性能指标
机械特性-连接方式 电气特性-信号传递方向有效电平范围 功能特性-地址数据控制 时间特性-总线中任一线在什么时间有效-信号时序图
3.3.2 总线性能指标
总线宽度-数据总线位数 总线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输数据位数MBps 时钟同步/异步-数据与时钟 总线复用-一条信号线上分时传送两种信号 信号线数-地址数据控制总线数和 总线控制方式-突发工作、自动配置、仲裁方式、逻辑方式、计数方式 其他
3.3.3 总线标准
总线标准-系统与各模块、模块间一个互连的标准界面
ISA EISA VESA PCI-高性能 兼容性 即插即用 多主设备 与处理器和存储器子系统完全并行操作 数据地址奇偶校验 两种电压标准 可扩充性 软件兼容性 多路复用减少总线引脚个数 AGP RS-232C USB-即插即用 强连接能力
3.4 总线结构
单总线 双总线
3.4.1 单总线
3.4.2 多总线
IO设备分速度(DMA总线-高速IO与主存)+主存总线 IO总线
局部、扩展总线 局部、扩展、高速总线
3.5 总线控制
判优控制 通信控制
3.5.1 判优控制
主模块 从模块
集中式——链式(BG向下碰到有BR的停止向下建立BS-简单、容易扩充设施、对电路故障敏感、优先级别低的难获得请求) 计数器(+设备地址-BG 控制部件接到BR,BS=0开始计数通过设备地址线向各设备发出地址信号确定主设备,停止计数查询建立BS 0-n固定不变/从上一次计数终点开始) 独立请求(每台设备都有一个BRi BGi 哪个设备使用哪个设备发信号,控制部件中有排队电路 线多,快,复杂,灵活)
分布式
3.5.2 总线通信控制
总线周期——完成一次总线操作的时间 申请分配 寻址 传数 结束
同步:统一时标控制数据传送+
异步:应答 不互锁(发请求不需等待应答 一段时间确定收到便撤销;发应答。。。) 半互锁(发请求等到应答才撤销;发应答不需等待 一段时间撤销)全互锁(发请求等到应答才撤销;发应答等到获知主模块接收到才撤销)并行 串行 异步串行数据传送速率:波特率-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位数bps 比特率-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有效数据的位数bps
同步串行传送速度高于异步串行传送速度
半同步:等待响应信号线 若从模块速度慢,无法T3提供数据,T3来之前通知主模块给出wait,主模块测得wait等待
分离式:主从模块都得申请 主模块将自身信息发到系统总线后放弃控制权,从模块接收后经过一系列将数据准备好再申请控制权。主模块采用同步方式传送。
4.1.1 存储器分类
按存储介质:寄存01两种代码并能区分两种状态的物质或元器件
半导体存储器TTL MOS
磁表面 磁头 磁层;磁盘、磁带、磁鼓;非易失性
磁芯 环状元件
光盘 激光 非易失
按存取方式
随机存储器RAM:静态RAM(触发器原理寄存信息)动态RAM(电容充放电寄存信息);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物理位置无关
只读存储器ROM:与RAM一起构成主存地址域;掩模型只读存储器MROM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闪速存储器FlashMemory
串行访问存储器/顺序存取存储器:按物理位置寻找地址——磁带,磁盘(部分串行 直接访问-磁道+串行访问-扇区——直接存取存储器)
按在计算机中作用
主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RAM(DRAM SRAM)ROM(MROM PROM EPROM EEPROM)
辅存——存放暂时不用的,不能直接 磁盘 磁带 光盘
缓存——两个速度不同部件间 cache
4.1.2 存储器层次结构
性能指标:速度 容量 位价 大 小 高
缓存-主存:解决cpu主存速度不匹配,硬件自动完成 主存-辅存:存储系统容量,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
4.2 主存储器
4.2.1 概述
基本组成:存储体 MAR MDR 读写电路 译码器 驱动器
主存中存储单元地址的分配:单元地址号 存储字长取8的倍数 按字寻址 按字节寻址
主存技术指标:
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x存储字长(二进制总数)/8(字节总数)
存储速度:存取时间(访问时间 读出写入 收到有效地址到产生有效输出 收到有效地址到数据写入被选中单元) 存取周期(连续两次独立存储器操作所需最小间隔时间)存取周期通常大于存取时间
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内存储器存取的信息量,字/字节/位//s 传输速度
4.2.2 半导体存储芯片简介
半导体存储芯片基本结构:地址单向 数据双向 位数与芯片容量有关 控制读写控制片选
半导体存储芯片译码驱动该方式:线选 重合
4.2.3 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器的基本单元电路
SRAM 寄存器的稳态特性 电源漏电原存信息丢失,易失性——高速缓冲存储器
DRAM电容存储电荷 刷新(2ms)读与原存信息相反 ——内存条
刷新DRAM:将原存信息读出再由刷新放大器形成原信息并重新写入的再生过程
2ms 刷新周期/再生周期
集中刷新——规定刷新周期内对全部存储单元集中一段时间逐行刷新,停止读写操作 死时间/访存死区 死时间率
分散刷新——对每行存储单元刷新分散到每个存取周期内,存取周期分两半,一半读写,一半刷新 不存在停止读写的死时间,存取周期变长,系统速度降低
异步刷新——每隔(刷新周期/刷新行数)刷新一行,每行刷新间隔时间仍为存取周期,刷新一行只停一个存取周期,对每行来说,刷新间隔时间仍为2ms,死时间缩短到0.5微秒
动态静态比较
DRAM集成度高 芯片引脚少 功耗小 价格低 容量大 存取周期慢
4.2.4 只读存储器
MOS TTL
掩模ROM PROM一次性编程 EPROM可擦除可编程任意次改写;紫外线照射电擦除EEPROM 闪存快擦 非易失,长期反复使用大容量闪存可替代磁盘
4.2.5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存储容量扩展:位扩展 字扩展 字位扩展
连接:地址 数据 控制 读写 片选
汉明码:编码最小距离 检错 纠错
4.2.7 提高访存速度
4.3 高速缓冲存储器
4.3.1 概述
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访存具有相对局部性,指令和数据在主存地址分布不是随机的,连续存放
访问方式:cpu命中——直接访问cache;cpu未命中——将该字所在主存整个字块一次调入cache(cache与主存间字块传递) 调入——主存块、缓存块建立了对应关系
标记,存放那块主存块,主存块标号,判断所读数据是否已在缓存
命中率 平均访问时间 访问效率
容量、块长影响命中率:容量大,高;达到一定值,不增 块长长,高;达到一定值,反减
基本结构:cache存储体 地址映射变换机构 替换机构(cache满,替换)读写操作
4.3.2 cache——主存地址映射
直接映射
全相联映射
组相联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