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RP系统?
对于ERP系统的概念,其实很简单的。
假定你公司是贸易,产品只是采购(或者贴牌),不用生产,那么erp大概在你公司扮演的是这样的角色:
你的公司接了一笔订单,录入ERP系统后,系统开始运算,库存有没有货,有货还剩多少,需不需要补货,要补货的话,补货周期是多长?要多久才能采购完毕送达客户?最后就是财务结算,付款等。
这期间,系统要辅助你做几件关键的事:
- 提供库存的准确信息;
- 计算采购周期,以提供订单交期;
- 供应商管理(历史采购价格,阶梯价格,产品合格率,订单交付率等),给采购人员提供合理的建议;
- 要求高一点的会有员工的绩效管理,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等各项经营成本分析…
假定你是制造型企业,那么erp扮演的角色:
接单后,录入系统,运营部门要开始计算执行这笔订单需要多长时间,有没有存货,没有存货要安排生产,要计算需要生产多少?需不需要备料?备料周期多长?有多少道工艺工序?需要多少设备班组资源?在什么时候哪些原材料到货可以执行哪一道工序?最后得出订单预计在什么时候能完成生产,并发给客户。
这期间,系统要辅助你做几件关键的事:
- 算料(MRP物料需求计划);
- 物料清单(BOM),你的产品是由什么组成的,分解成多少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工艺大概是什么样的,由什么设备、人员来参与;
- 库存,存货核算,采购进出,生产收发货;
- 财务管控,严谨一点的,需要分析制造费用,叫精细化成本核算,最后帮你算出做完一笔订单,你的综合成本是多少,都分摊在哪几个流程节点(注意,这里就可以给企业提供依据,遇到特殊情况,如疫情,至少能知道在哪些流程可以缩减成本);
- 最后,还是会涉及到供应商,客户管理(客户信用额度,历史交易数据等)。
大概是这么些内容,总结起来就是,ERP就是帮助你,接单后,需要在什么时候准备多少钱买多少东西,在什么时候安排人生产多少东西后,什么时候能交付给客户,最后能挣多少钱!
ERP选型建议参考!
ERP系统对于企业运作的重要性想必不用我再多说了吧,大家都知道ERP系统很重要,但是一旦动了选型的念头,就是一场硬仗。
现在,在任何一个平台去搜“ERP系统”,就会出现无数的ERP软件和供应商,所有这些都在争夺注意力,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看似排在前列的系统厂商是否是真的好用,或者说真正适合你的企业。
那么企业如何确保找到了真正合适的ERP系统呢?
这里我从自己的选型经验出发,给大家总结了5点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下面的内容以我们公司当时选型的织信ERP系统为例:
1、确定企业对于ERP的核心需求
首先,企业需要评估自己选择 ERP 系统的核心需求是什么,这里核心需求包括两大块儿。
- 当前痛点:这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 未来需求:这些可能是未来会需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ERP的性价比会被拉低。
在这一环节,领导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帮助揭示组织内的痛点:
- 自动化:需要哪些流程自动化?能用ERP来自动化作业成本核算、销售订单和供应链管理吗?还有哪些其他流程有利于自动化?
- 分析和数据:公司目前在销售、生产和采购流程方面的数据可见性有多大?
- 用户体验:这个ERP软件的直观价值多高?它是如何提高员工生产力的?企业的直接成本效益是什么?
- 移动辅助功能:对于需要现场使用的移动端用户来说,所选的ERP易用性如何?哪些用户需要移动辅助功能?
除此之外,决策者还可以考虑企业内需要更新或者打通的地方,例如财务、销售或运营,然后花点时间确定这些部门的需求,在选型ERP的时候能把这些考虑进去,以后会省很多事。
比如我上面提到的我们公司选型的ERP系统,作为一款PaaS产品,就能够打通企业运营的各个模块,比如进销存、财务、人事、生产、客户、供应商、仓储等等。
相当于我们花了一份钱实现了N个系统,对于后续的业务扩展的包容性更高。
2、考虑打通内部各个环节
ERP它是企业的一个核心业务系统,所以它涉及到的部分会很多,选型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可能影响到的任何一个部门。
- 一个是听他们的业务模式和需求:这是为了解决问题;
- 一个是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这是为了以后能顺利用起来;
需要考虑的部门包括:
- 财务部门
- 采购、库管部门
- 订单管理
- 人力资源
- 销售部门
- 甚至车间
根据我的经验,每个业务领域都会针对其痛点、基本需求和未来需求提供很个性化的要求。这一过程一定不能忽视,多花一些时间来把各个部门的需求都捋清楚,虽然很花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它可以节省更多时间、资源和减少挫折。
3、缩小ERP的选择范围
上面说了,现在ERP厂商非常多,领导也没有多少时间费力地去浏览大量的产品简介和无休止的销售电话。
确定下面几个关键问题,就能帮助大家在选型的时候快速缩小范围,节省很多时间。
- 行业经验:我们同行普遍使用的是哪类ERP软件?这些ERP软件拿来看看。
- 定制开发能力:ERP 平台自定义能力如何,以便我们可以根据特定的组织需求对其进行定制开发,以及,开发成本如何。
- 灵活性:我们的行业需要什么程度的定制?我们对于个性化能力的要求有多高?
- 品牌背书/安全性:ERP 背后的厂商品牌可信度多高,用他们的系统安全吗?
如果说,上面的问题回答下来,企业需要一个灵活度高的、落地快的、二开成本低的、并且对于其他部门的业务系统也有需求的ERP系统,但同时又没有能拿下SAP那种大型系统的预算能力。
推荐大家考虑PaaS模式的低代码应用搭建平台。为啥?三个原因
(1)钱
对于企业老板而言,最关心的是自己每笔花销的ROI,支出和收益都是重点考虑因素。而PaaS产品的商业模式相对于传统软件而言,是压倒性的优势。
以织信Informat低代码平台为例:
私有化按年付费的早期投入会明显低于传统软件的一次性投入,就算购买的PaaS产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能以较低的成本切换到下一个意向产品。而如果所购买的PaaS产品能达到预期,我们后面也只需补上差额,就能进行账户制买断,商业模式灵活可选。
(2)快
PaaS落地快、上线快、迭代快的产品特点,免去了传统软件冗长的开发和部署流程,在公司正式开始使用产品前,几乎没有任何沉默成本(不考虑机会成本)。
- 有一个月上线一套系统的:上海时宜,仅用2周!实现一套内外协作的供应链+渠道管理模式。
- 有一周完成系统开发的:思维科技,应用“巨人”示范!最快一周完成项目系统开发!
- 也有一天上线的:摒弃传统开发,吉利公司自主搭建160+移动应用,最快的应用仅需1天即可上线!
(3)灵活
成长型企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变化快”。
无论是业务模式,还是业务形式,还是流程的重塑升级,这些在成长型企业中是非常快的。
举个例子,我一朋友创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从几十个人增长到2000多人,业务也迅速扩张,他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又新增了一个xx业务,你看看能不能把这个流程自动化了。”
这类企业对于业务系统的灵活性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低代码是目前来看最合适的选择,用企业主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小步快走“。
- 对于IT部门没有精力覆盖,变化比较快速的业务和个性化应用,通过采用低代码平台有效缩短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
- 对于业务管理、IT管理、财务管理、HR管理、采购管理、行政管理等率先采用低代码平台开发,根据实际业务反馈,灵活调整应用架构,缩短产品的落地周期,实现快速上线、快速迭代。
(4)简单
企业选择购买成熟系统,有一个重要角色是IT支持,大公司会有专门的IT服务部门,小公司一般由现有职能团队兼任。
在传统的成熟软件架构下,IT支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岗位。单是本地部署服务器的维护和运营就已经需要耗费不少人力了。
再加上软件产品一般是一锤子买卖,交付后的维护成本相对较高,企业设置专职的IT支持人员性价比相对较高。而基于PaaS产品的部署模式,已经把IT支持这项服务包含在自己的业务范畴之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