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乃民国三十载(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一)九月初九重阳佳节日出生于衡阳县长塘村封谷里。父封盖梅,在民国二十九年(公元一千九百四十)驾鹤西归,遗世独立,吾未能见其颜。母氏,因丧夫之痛,经济拮据,吾约一岁之时,随母改嫁至茅市镇陡山桥。继父全德梅,携两女,长姐幼妹。母与继父复得两子,长兄全玉清,幼弟全玉兰,吾等共度艰难时光,常饥肠辘辘,以红薯稀饭果腹。
及吾十岁,土地改革,吾无缘分田,种植无望,被迫重返封谷里分田。外婆罗氏,闻吾在继父家生活困苦,遂接吾归依,吾于是与外婆相依为命。外婆持家艰辛,无丈夫,以织棉花、砍柴为生。后三年,与母之妹周开秀同住,至吾十九岁。阿姨为吾谋得佳婿,何谋利,自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一年起,三人同行。初期三年,吾未得子,常受婆婆责难,至一千九百六三年,喜迎长子何英华。子出生后,婆婆待吾渐好。一千九百六五年,次子何小华降临。一千九百六十七年,得女,名何微桂。一千九百七十载,复得女,名何小桂。因无力抚养,吾自行流产第五、第六子。不幸,第三子无人照看,于家门前池塘溺亡。
吾竭力养育余下三子,共度三十余载清贫岁月,靠耕田为生。一千九百九十二年,夫君 sudden病逝,享年五十九。吾时年五十一,孤身一人,居瓦楼一室,屋漏偏逢连夜雨,无人修缮,生活艰难。幸赖女儿们时常探望,照顾备至,伴吾渡过难关。外孙男女亦时常来访,使吾得以安享晚年。
我于民国30年(1941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出生,在衡阳县长塘村封谷里迎接了这个世界。我的父亲封盖梅在民国29年(1940年)就已经去世,他是一位教书先生,我从未见过他,出生时便身处单亲家庭,也没有奶奶。由于母亲失去了丈夫,没有经济能力,我在一岁左右时,母亲改嫁到了茅市镇陡山桥。我的继父姓全,名德梅,他有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母亲和继父后来又生了两个弟弟,我们一家在一起生活。小弟弟名叫全玉兰,大弟弟叫全玉清,我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经常饿着肚子,只能吃红薯和稀饭。
当我长大到10岁时,因为土地改革,我无法分到田地,无法种植,被迫返回封谷里分田。外婆听说我在继父家生活艰难,便接我回到她身边,我开始了与外婆的生活。外婆姓罗,我们生活非常艰苦,她没有丈夫,靠纺织棉花和砍柴为生。后来,我又与母亲的妹妹周开秀生活了三年,直到我19岁。阿姨安排我嫁给了何谋利,从1961年开始,最初的三年我们没有孩子,我经常被婆婆责骂,直到1963年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一个儿子何英华。有了孩子后,婆婆对我的态度才有所改善。1965年,我们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又一个儿子何小华。1967年,第三个孩子出生,这次是个女儿,名叫何微桂。1970年,我们迎来了第四个孩子,也是个女儿,名叫何小桂。由于没有经济能力抚养,我主动流产了第五和第六个孩子。不幸的是,第三个孩子由于无人照看,在家门前池塘淹死。
后来,我努力抚养剩下的三个孩子长大,我们一起度过了三十多年的清贫生活,靠种田维持生计。1992年,我的丈夫突然病逝,享年59岁。我当时51岁,从此独自生活,住在瓦楼的一个单间里,房子经常漏水,无人修缮,生活极其艰难。幸运的是,我的女儿们经常前来看望我,照顾我,带我去看医生。我的外孙和外孙女也时常探望,使我得以颐养天年。
我于民国30年(1941年)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出生,我出生在衡阳县长塘村封谷里,父亲封盖梅于民国29(1940年)就已经去世,父亲是教书先生,我从未见到父亲,一出生就是单亲家庭。也没有奶奶。因为母亲失去丈夫,没有经济能力,在我一岁左右,母亲改嫁到茅市镇陡山桥,母亲叫周开柚,随母亲到继父家一起生活,继父姓全,名德梅,和继父自己两个女儿,一个姐姐一个妹妹,然后母亲和继父生了两个弟弟,和他们一起生活,小弟弟叫全玉兰,大弟弟全玉清,经常饿肚子,吃红薯,稀饭。当我长大10岁,因为土改,我不是这里的人,分不到田,没法种地,要把我遣返我返回封谷里分田,外婆也听说我在继父生活很艰难,无法生活,外婆接我最终回到外婆家,开始跟跟外婆,外婆姓罗,直到生活到十五六岁,和外婆生活很艰苦,外婆也没有丈夫,靠纺织棉花,砍柴,赚钱糊口。后来又跟母亲的妹(阿姨)周开秀生活三年,到我十九岁,阿姨要请另外一个女人做媒,让嫁到衡阳市蒸湘区灵山村,我于是嫁给了何谋利,61年到刚开始三年没有生小孩,经常被婆婆骂,直到63年才生第一个小孩是儿子何英华,母凭子贵,婆婆对我态度才逐渐好转,到65生第二个孩子儿子何小华,67年生第三个是个女儿何微桂,70年生第四个孩子也是女儿何小桂,后面第五,第六个孩子因为没有经济能力抚养,主动流产。第三个孩子因为没人管,掉到家门前池塘淹死。
后面抚养三个儿女长大,生活了三十多年家境清贫,种田养家糊口,1992年丈夫突破半夜去世,时年59岁,后来我当时51岁,后来一直是一个人独居生活,生活在瓦楼单间房,房子经常漏水,没有人修缮解决,生活苦不堪言,女儿经常前来抚养,带我去医院看病,外孙和外孙女多也有探望。得以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