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protected 关键字
二、继承方式
三、final 关键字
四、子类的构造方法
五、this和super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六、代码块的执行先后
一、protected 关键字
在类与对象中提到过,为了实现封装特性,Java中引入了访问限定符,主要限定:类或者类中成员能否在类外或者其他包中被访问。
protected它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权限,它既不会像private一样私密,也不会像public一样开放,它是介于中间的。在同一个包中可以使用,在不同包也能用(不过是子类)。
// 为了掩饰基类中不同访问权限在子类中的可见性,为了简单类B中就不设置成员方法了
// extend01包中
public class B {
private int a;
protected int b;
public int c;
int d;
}
// extend01包中
// 同一个包中的子类
public class D extends B{
public void method(){
// super.a = 10; // 编译报错,父类private成员在相同包子类中不可见
super.b = 20; // 父类中protected成员在相同包子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super.c = 30; // 父类中public成员在相同包子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super.d = 40; // 父类中默认访问权限修饰的成员在相同包子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
}
// extend02包中
// 不同包中的子类
public class C extends B {
public void method(){
// super.a = 10; // 编译报错,父类中private成员在不同包子类中不可见
super.b = 20; // 父类中protected修饰的成员在不同包子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super.c = 30; // 父类中public修饰的成员在不同包子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super.d = 40; // 父类中默认访问权限修饰的成员在不同包子类中不能直接访问
}
}
// extend02包中
// 不同包中的类
public class Test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 c = new C();
c.method();
// System.out.println(c.a); // 编译报错,父类中private成员在不同包其他类中不可见
// System.out.println(c.b); // 父类中protected成员在不同包其他类中不能直接访问
System.out.println(c.c); // 父类中public成员在不同包其他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 System.out.println(c.d); // 父类中默认访问权限修饰的成员在不同包其他类中不能直接访问
}
}
注意:父类中private成员变量虽然在子类中不能直接访问,但是也继承到子类中了。
二、继承方式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继承确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Java只接受以下几种方式:
注意:Java中不支持多继承。
三、final 关键字
我们并不希望类之间的继承层次太复杂. 一般我们不希望出现超过三层的继承关系。
如果继承层 次太多, 就需要考虑对代码进行重构了. 如果想从语法上进行限制继承, 就可以使用 final 关键字。
final关键可以用来修饰变量、成员方法以及类。
1. 修饰变量或字段,表示常量(即不能修改)
final int a = 10;
a = 20; // 编译出错
2. 修饰类:表示此类不能被继承
final public class Animal {
...
}
public class Bird extends Animal {
...
} // 编译出错
我们平时是用的 String 字符串类, 就是用 final 修饰的, 不能被继承。
3. 修饰方法:表示该方法不能被重写(后序的博客会介绍)
四、子类的构造方法
父子父子,先有父再有子,即:子类对象构造时,需要先调用父类构造方法,然后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
public class Base {
public Base(){
System.out.println("Base()");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public Derived(){
// super(); // 注意子类构造方法中默认会调用基类的无参构造方法:super(),
// 用户没有写时,编译器会自动添加,而且super()必须是子类构造方法中第一条语句,
// 并且只能出现一次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rived d = new Derived();
}
}
结果打印:
Base()
Derived()
注意:
1. 若父类显式定义无参或者默认的构造方法,在子类构造方法第一行默认有隐含的super()调用,即调用基类构造方法。
2. 如果父类构造方法是带有参数的,此时需要用户为子类显式定义构造方法,并在子类构造方法中选择合适的 父类构造方法调用,否则编译失败。
3. 在子类构造方法中,super(...)调用父类构造时,必须是子类构造函数中第一条语句。
4. super(...)只能在子类构造方法中出现一次,并且不能和this同时出现。
五、this和super
(一)相同点:
1.都是Java的关键字;
2. 只能在类的非静态方法中使用;
3.必须是构造方法中的第一条语句,并且不能同时存在
(二)不同点:
1.this既可以指子类也可以指父类,但是调用时优先子类,super只调用父类;
2.构造方法中一定会存在super(...)的调用,用户没有写编译器也会增加,但是this(...)用户不写则没有
六、代码块的执行先后
代码块的三大总类:静态代码块,实例代码块,构造代码块。
1.静态代码块:初始化静态变量;
2.实例化代码块:可用于在创建对象之前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
3.构造方法:用于初始化对象的成员变量和执行其他操作。
注意:(构造方法和实例代码块区别就是构造方法需要public和类名,实例化代码块上面都不写)
那它们执行的顺序怎么样呢,代码如下: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System.out.println("构造方法执行");
}
{
System.out.println("实例代码块执行");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静态代码块执行");
}
}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1 = new Person("红红",10);
System.out.println("============================");
Person person2 = new Person("绿绿",20);
}
}
执行结果如下:
静态代码块执行
实例代码块执行
构造方法执行
============================
实例代码块执行
构造方法执行
1. 静态代码块先执行,并且只执行一次,在类加载阶段执行
2. 当有对象创建时,才会执行实例代码块,实例代码块执行完成后,最后构造方法执行
那在继承中,它们的顺序呢?代码如下: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System.out.println("Person:构造方法执行");
}
{
System.out.println("Person:实例代码块执行");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Person:静态代码块执行");
}
}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int age) {
super(name,age);
System.out.println("Student:构造方法执行");
}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实例代码块执行");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静态代码块执行");
}
}
public class TestDemo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1 = new Student("张三",19);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 student2 = new Student("gaobo",2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1(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1 = new Person("红红",10);
System.out.println("============================");
Person person2 = new Person("绿绿",20);
}
}
执行结果:
Person:静态代码块执行
Student:静态代码块执行
Person:实例代码块执行
Person:构造方法执行
Student:实例代码块执行
Student:构造方法执行
===========================
Person:实例代码块执行
Person:构造方法执行
Student:实例代码块执行
Student:构造方法执行
通过分析执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父类静态代码块优先于子类静态代码块执行,且是最早执行
2、父类实例代码块和父类构造方法紧接着执行
3、子类的实例代码块和子类构造方法紧接着再执行
4、第二次实例化子类对象时,父类和子类的静态代码块都将不会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