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企业级应用
企业级应用是指为商业组织、大型企业创建并部署的应用。 企业级应用的结构复杂、涉及的外部资源众多、事务密集、数据量大、用户数多,需要较强的安全性。其特点有:
(1)海量数据持久保存。
(2)数据一致。
(3)响应迅速。
(4)与其他应用集成。
(5)安全性高。
(6)具备可扩展性。
(7)人性化的界面设计。
一般来说,企业级应用开发主要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表现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主要负责发起用户请求,并显示响应结果,还用于分派用户请求,从而执行不同的业务逻辑。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递和处理,包括具体的业务逻辑操作,并返回处理结果。 (3)数据持久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库的访问与操作。
Java EE实现企业级应用的主流框架为SSM,即Spring、Spring MVC和MyBatis的整合框架,它们分别实现了企业级应用的业务逻辑层、表现层和数据持久层。
2、企业级应用开发框架
Spring:Spring 是Java EE的一个轻量级开源框架,它是为了解决企业级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产生的。 Spring的主要优势是分层架构,它可以将单层框架组合在一起,建立一个连贯的体系,以统一、高效的方式构建整个应用。
SpringMVC:Spring MVC是Spring提供的一个基于MVC设计模式的轻量级Web开发框架,其本质相当于Servlet。 Spring MVC框架采用松耦合、可插拔的组件结构,具有高度可配置性,以及更强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MyBatis:MyBatis原本是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iBatis。 MyBatis是一个优秀的数据持久层框架,开发者只需要关注SQL语句本身。 MyBatis虽然封装性低,但性能优秀、简单易学,满足高并发和高响应需求,在Web开发中应用广泛。
Spring Boot:Spring Boot目的是简化Spring的搭建和开发过程。Spring Boot本身并不提供Spring的核心特性及扩展功能,它只是用于快速、敏捷地开发基于Spring的应用。 Spring Boot还集成了大量常用的第三方库,几乎是零配置的开箱即用,使开发者能够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
Spring Cloud:Spring Cloud是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套简单易用的编程模型。 Spring Cloud并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系列微服务解决方案或框架的有序集合。
3、企业级应用开发环境
4、企业级应用开发流程
整体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上线运维
4.1、需求分析
由项目经理和客户进行详细的沟通,根据客户提出的目标和功能,梳理出适合客户的开发模式,提供给客户一份产品功能需求文档,并给出需要的时间和费用。
产出物:产品功能需求文档、预估时间,预估费用。
4.2、达成合作
在确认功能需求、时间、费用都没有问题之后,商法签署合同,细节与客户进行沟通,客户付完首付款项目开发工作正式启动,周期给予客户进度反馈。
产出物:产品功能需求列表确认版,合同。
4.3、设计阶段
1、原型设计
由产品经理设计原型图,采用Axure或者Figma设计工具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列表,绘制页面框架线稿图。可以让需求可视化,原型设计的本质是一种交流工具,通过原型设计,产品经理可以准确地向设计师以及开发人员传达产品定位、目标、功能、构架、流程等信息,还可以与客户、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反馈。
低保真原型图
2、UI设计
原型图设计完成后,由设计师绘制UI界面。 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软件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软件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充分体现软件的定位和特点。该阶段设计师会给出高保真系统界面设计图。
3、数据库设计
项目技术经理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列表设计数据库模型((ER图),设计表关联关系等。
4、架构设计
项目技术经理对设计整体的系统分层架构,便于以后再次扩展功能。
产出物:原型设计文档、UI设计图、数据库设计文档
4.4、开发阶段
目前主流的开发方式是,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优点效率高,易扩展。
后端开发:后端开发工程师负责根据原型设计图、UI设计图,数据库文档编写后端代码,用代码实现业务逻辑接口,如请求参数,请求方法,数据库持久化,数据返回等等内容。
前端开发:前端开发工程师负责根据原型设计图及UI设计图开始编写前端代码,用代码实现设计图中的功能界面,交互,动效等等内容。
前后端联调项目:前后端人员分别同时开发,互不影响,等到双方都写好功能以后,就可以进行联调了,根据后端开发编写的请求接口文档,前端开始进行代码功能对接,并在其中不断修改和优化接口代码。
4.5、测试阶段
测试人员按阶段设计《测试用例》,未测试通过的需要反馈给开发人员进行调整,开发人员修改代码提交测试,测试通过会在测试结果报告中打钩确认。
产出物:软件测试报告
4.6、上线阶段
1、操作培训
给用户提供一份详尽的系统操作文档,协助用户使用软件。
2、试运营
试运营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在正式上线前优化解决掉。
3、正式上线
系统部署到正式环境,开始正常运行,进入日常维护阶段。
4.7、售后维护
软件在投入使用后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需求变化,需要及时修复漏洞、解决bug、提供技术支持和持续改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