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BeanFactory与ApplicationContext
- 2、BeanFactory与ApplicationContext的容器实现
- BeanFactory的容器实现
- 后处理器排序
- ApplicationContext的容器实现
- 3、Bean的生命周期
- Bean后处理器
- 4、常见的Bean后处理器
- 5、常见BeanFactory后处理器
- 6、Aware和InitializingBean接口
- 7、初始化与销毁阶段的回调
- 8、Bean的作用域scope
- scope失效
- 9、基于AJC编译器实现AOP
- 10、基于agent类加载实现AOP
- 11、基于JDK动态代理 / CGLIB动态代理 实现AOP
- 12、JDK动态代理实现原理
- 13、CGLib动态代理实现原理
- 14、MethodProxy
- CGLIB和JDK动态代理的实现区别
- 15、Spring AOP与选择代理
- AOP核心概念
- 通知(Advice)类型
- @Order控制通知顺序
- 切入点表达式(Pointcut)与@PointCut
- 连接点(JoinPoint)
- 基于代码实现的AOP
- Spring对于代理的选择规则
- 16、切入点匹配
- 17、从@Aspect到@Advisor
- 18、通知的执行
- 基于适配器模式将所有通知转为环绕通知
- 基于责任链模式实现通知的执行
- 19、动态通知调用
- 47、@Autowired底层
1、BeanFactory与ApplicationContext
BeanFactory负责:
- 创建、管理和配置应用程序中的对象(Bean)
- 实现IoC(控制反转)和DI(依赖注入)
- 是spring的核心机制。
ApplicationContext是BeanFactory的子接口。与BeanFactory相比,ApplicationContext组合了另外四个接口功能,使其可以支持:
- 国际化(MessageSource,多语言支持)
- 资源解析加载(ResourcePatternResolver,根据通配符匹配资源名加载资源)
- 获取环境配置信息(EnvironmentCapable,根据配置的环境参数加载不同的配置文件,从而实现在不同环境下的灵活配置和适配。)
- 事件发布功能(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允许应用程序中的Bean发送事件。同时,其他Bean可以监听这些事件,
使用@EventListener注解
,并在事件发生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这为应用程序的解耦和模块间通信提供了便利的机制)。
2、BeanFactory与ApplicationContext的容器实现
BeanFactory的容器实现
1、创建BeanFactory的实现类对象。
2、定义bean(类型、scope等),并注册到BeanFactory
3、注册常用的后处理器。(解析注解,注入等)
BeanFactory不会做的事:
- 不会主动添加Bean后处理器
- 不会主动调用Bean的后处理器来解析注解
- 不会主动初始化单例
- 不会解析
$
与#
可以看出BeanFactory实现的是容器的基本功能,而下边要讲的ApplicationContext的容器实现,则会将上边的功能一一实现。
后处理器排序
Bean的后处理器有很多,用来解析不同的注解,比如@Autowired
、@Resource
等,处理器有其固定的执行的顺序,当然也可通过添加比较器的方式来改变。
@Autowired
与@Resource
同时出现时,执行结果与Bean后处理器执行顺序有关。
ApplicationContext的容器实现
Spring中的ApplicationContext是用于管理Bean的高级容器,提供了多种实现方式来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其中常见的四种实现方式分别是:
1、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通过类路径下的XML配置文件加载和管理Bean。
2、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通过文件系统路径加载XML配置文件来管理Bean。
3、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基于Java注解的实现方式,使用@Configuration和@Bean注解配置Bean。
4、WebApplicationContext:用于Web应用,加载Web相关的配置信息。
1、2都是基于XML文件配置来构建容器内容,1是通过加载XML文件资源读取,2是直接XML文件路径读取。
3、4都是基于@Configuration和@Bean注解配置,不同的是第4种方式集成了TomcatServer,配置了与网页请求处理相关的Bean,主要包括:ServletWebServerFactory、Servlet分发、Servlet请求分发注册,以及相应请求路径的控制器Bean。
3、Bean的生命周期
Bean主要是生命周期包括:
- 1、实例化。
- 2、依赖注入:@Autowired
- 3、初始化:@PostConstruct
- 4、销毁:@PreDestroy
Bean后处理器
除了基本的4个生命周期,还可以通过添加Bean后处理器,定位到更加精细的生命周期阶段,以便进行功能的增强,比如:
- 实例化执行之前、实例化执行之后
- 依赖注入之前(@Autowired、@Resource、@Value)
- 初始化之前、初始化之后
- 销毁执行之前
4、常见的Bean后处理器
- 1、common注解后处理器:解析 @Resourse、@PostConstruct、@PreDestroy
- 2、autowired注解处理器:解析@Autowired、@Value
从上边结果看到,common后处理器的执行优先级更高。
- ConfigurationPropertiesBindingPostProcessor:解析@ConfigurationProperties
5、常见BeanFactory后处理器
- ConfigurationClassPostProcessor:主要职责就是解析@Configuration注解的类,识别其中的@Bean方法,还可以解析@ComponentScan、@Import、@ImportResource
- MapperScannerConfigurer:解析@Mapper,对应mybatis的MapperScan注解。
6、Aware和InitializingBean接口
Aware接口是一组特殊的接口,它们允许Bean感知或获取容器的某些方面或上下文信息。通过实现Aware接口,Bean可以与Spring容器进行交互,并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或执行特定的操作。
使用InitializingBean接口可以实现Bean的初始化逻辑。
Aware和InitializingBean接口实现的功能,使用Bean后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但Aware和InitializingBean是内置接口功能,不依赖外部,是一种内聚的使用方法,而后处理的方法是分模块解耦的,如果其他模块失效,则后处理器的执行也可能失效。
7、初始化与销毁阶段的回调
指定初始化的方法有3种:
- 1、通过后处理器的@PostConstruct
- 2、通过 InitializingBean内置的接口
- 3、通过在@Bean注解时,指定参数
执行的优先级:
销毁的方式与初始化类似也有3种:
8、Bean的作用域scope
Spring提供了以下几种常见的Bean作用域:
- Singleton(单例):在整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只创建一个Bean实例。每次请求该Bean时,都返回同一个实例。这是Spring的默认作用域。
- Prototype(原型):每次请求该Bean时,都会创建一个新的Bean实例。即每次获取Bean,都返回一个全新的实例。
- Request(请求):每个HTTP请求都会创建一个新的Bean实例,适用于Web应用程序。
- Session(会话):每个用户会话(Session)创建一个新的Bean实例,适用于Web应用程序。
- Application(应用):在整个Web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只创建一个Bean实例,适用于Web应用程序。
- WebSocket(Web Socket):在WebSocket会话的生命周期内,每次创建一个新的Bean实例。
scope失效
1、一个作用域为单例的bean,如果要注入其他作用域(非单例)的bean对象,那么这个非单例作用域会失效。
实验:在单例的e中,有成员f,注入,而f是一个多例的作用域。最后的结果是e中获取到的f不是多例,而是同一个。
原因在于:
对于单例对象而言,依赖注入仅发生了一次,后续没有再用的多例的F,因此E用的始终是第一次依赖注入的F。
解决方法1:使用@Lazy注解,添加在要注入的对象上,该注解仅在使用对象时,才会通过f的代理的方法,创建出f,这样调用的f就是多例的。
解决方法2:可以通过在多例对象的scope注解中,指定参数,设置代理模式。
解决方法3:注入F的工厂,获取方法中,使用工厂构建,然后返回
解决方法4:注入容器对象,获取方法中,使用容器构建出对象。
9、基于AJC编译器实现AOP
AJC(AspectJ Compiler)是AspectJ编译器的缩写。AspectJ是一种Java语言的扩展,它是AOP(面向切面编程)的一个实现。AspectJ允许开发者在Java代码中直接定义切面(Aspects),从而实现横切关注点的功能,例如日志记录、性能监控、事务管理等。
AJC的实现需要在Maven中引入AJC编译器插件
AJC编译器会直接将@Aspect增加的内容,写入到目标类中。
待增强的类:
aspect:
在编译后,生成的target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目录类已经被改写,增强的切面内容已经写入了目标类中:
基于AJC编译器实现的AOP,不同于spring容器中,基于代理的实现。因此AJC增强,不需要借助spring容器,而且它可以增强静态方法,而基于代理实现的增强,它的本质是通过重写方法,而静态方法是不可被重写的。
10、基于agent类加载实现AOP
基于agent类加载实现AOP指的是在在运行时,通过指定系统运行参数,基于agent类加载来实现增强。
实验:
切面指向待增强类中所有的方法:
运行时虚拟机参数设置:
bashjavaagent:C:\Users\123\.m2\repository/org/aspectj/aspectjweaver/1.9.4/aspectjweaver-1.9.4.jar
AJC在编译阶段实现了AOP增强,因此可以在target中找到编译对象,通过反编译查看增强后的目标类。
基于agent类加载实现的增强,增强的目标运行在JVM中。
可以通过阿里的Arthas工具,调试正在运行的程序:
通过 jad命令,指定待增强的目标类:
然后就可以看到类加载增强的内容。
11、基于JDK动态代理 / CGLIB动态代理 实现AOP
JDK动态代理:对于实现了接口的目标对象,Spring使用JDK动态代理来创建代理对象。JDK动态代理是通过Java原生的java.lang.reflect.Proxy类来实现的。代理对象实现了目标接口,并在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中添加了增强逻辑,即基于反射,method.invoke('待增强对象', '方法参数');
JDK动态代理只能针对接口代理!
注意:代理对象没有源码,是在运行期间动态生成的字节码,因此代理对象需要传递加载器,将字节码加载对代理对象。
CGLIB动态代理:对于没有实现接口的目标对象,Spring使用CGLIB动态代理来创建代理对象。CGLIB(Code Generation Library)是一个代码生成库,它通过生成目标类的子类来实现代理。代理对象继承了目标类,并在其子类中添加了增强逻辑。
核心逻辑是基于Code Generation Library中的
Enhancer.create()
方法,生成代理类为待增强目标的类的子类。
所以cglib动态代理只能针对可继承的待增强对象进行代理!
cglib动态代理对于方法的调用有三种:
1、通过方法反射的方式,method.invoke(target,args)
2、通过方法代理对象,传入目标对象调用,非反射,需要目标
3、通过方法代理对象,传入代理对象调用,非反射,需要代理。这里传入的代理是FastClassProxy
12、JDK动态代理实现原理
JDK动态代理是基于反射实现的。
- 1、代理对象必须实现InvocationHandler接口,JDK在实现时是继承了Proxy类,提供了InvocationHandler的构建方法,在执行时通过super,传入InvocationHandler。
- 2、使用Proxy.newProxyInstance产生代理对象,代理对象是基于ASM(字节码操作框架)技术,动态生成的字节码,因此需要传入类加载器,将字节码加载为对象。
- 3、接口方法的获取是通过反射的方式,即从类的字节码中调用getMethod方法得到的,为了避免多次调用的getMethod的开销,代理对象内部使用静态成员保存了方法,并通过静态代码块进行了初始化赋值。
- 4、为了处理有返回值的方法,代理对象中的返回值为Object对象。方法中对于异常的捕获和处理,分为了运行时异常和受检时异常,对于运行时异常直接抛出,对于受检异常,将其包装为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后,再抛出。
- 5、jdk反射优化,接口方法增强时,采用了反射的方式调用方法,这样性能是有损耗的,jdk内部对此进行了优化,当调用次数到第17次时,jdk内部会生成一个有该方法的代理对象,直接调用该代理对象的方法,而不再使用反射的形式调用。
13、CGLib动态代理实现原理
JDK动态代理增强的是实现了接口的目标类,本质上基于反射。
CGLib动态代理采用继承 + 方法拦截器的方式,针对可继承的目标类进行增强。
1、生成代理类:当目标类需要被代理时,CGLIB会在运行时生成一个代理类,该代理类继承自目标类,成为目标类的子类。
2、拦截器:在CGLIB中,代理的逻辑由一个拦截器(MethodInterceptor)来实现,拦截器负责在代理类的方法调用前后执行额外的逻辑。拦截器类似于JDK动态代理中的InvocationHandler。
3、方法调用的重定向:在代理类的方法调用时,CGLIB会将方法的调用重定向到拦截器的intercept()方法中。在intercept()方法中,可以实现对目标方法的增强逻辑,并调用目标方法。
4、代理对象创建:通过字节码生成技术,CGLIB将代理类的定义转换为字节码,并使用ClassLoader加载字节码,最终生成代理对象。
14、MethodProxy
cglib中基于MethodProxy的目标方法调用,是直接调用而非反射,这使得它的性能会优于JDK动态代理的方式。
在CGLIB源码中,MethodProxy类的主要实现是由FastClass类和MethodInfo类配合完成的。下面简要解释MethodProxy的实现原理:
1、FastClass:FastClass是CGLIB中的一个关键类,它负责快速调用一个类的方法,而无需像反射那样通过Method对象进行调用。FastClass通过方法的索引号直接进行方法调用,从而提高了调用的效率。FastClass通过ASM库在运行时生成一个快速调用方法的类。
2、MethodInfo:MethodInfo用于表示目标类中的一个方法。它包含了方法的名称、访问修饰符、返回类型、参数类型等信息。
3、MethodProxy:在生成代理类的过程中,CGLIB会为每个目标方法生成一个对应的MethodProxy对象。MethodProxy中包含了目标方法的索引号和方法签名等信息。
4、在代理类的方法调用时,代理对象会通过MethodProxy的invoke(Object obj, Object[] args)方法来调用目标方法。invoke()方法内部会通过FastClass来快速调用目标方法,而无需使用Java反射。通过FastClass的invoke(int methodIndex, Object obj, Object[] args)方法,根据目标方法的索引号直接调用目标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CGLIB避免了Java反射带来的性能开销,实现了高性能的动态代理。MethodProxy是实现这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CGLIB动态代理在对没有实现接口的类进行代理时,具有了更高的效率和性能。
CGLIB和JDK动态代理的实现区别
CGLIB和JDK动态代理是两种不同的动态代理实现方式,它们在原理、适用场景和性能方面有一些区别。下面讲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
原理和实现方式:
- JDK动态代理:JDK动态代理是通过Java原生的java.lang.reflect.Proxy类和InvocationHandler接口来实现的。在运行时,JDK动态代理通过生成目标接口的代理对象,并通过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来实现对目标方法的拦截和增强。
- CGLIB动态代理:CGLIB动态代理是通过CGLIB库,利用字节码生成技术,在运行时生成目标类的子类作为代理类。在子类中,CGLIB通过生成MethodProxy对象实现对目标方法的拦截和增强。
-
代理类型:
- JDK动态代理:JDK动态代理只能代理实现了接口的目标类。如果目标类没有实现任何接口,就无法使用JDK动态代理进行代理。
- CGLIB动态代理:CGLIB动态代理可以代理没有实现接口的目标类。它通过生成目标类的子类来实现代理,因此对于没有接口的类也能够代理。
-
性能:
- JDK动态代理:JDK动态代理在调用代理方法时,涉及到反射调用,有一定的性能开销。代理效率相对较低,尤其在代理方法较多时性能下降较明显。
- CGLIB动态代理:CGLIB动态代理在调用代理方法时,通过直接调用生成的子类的方法,无需反射调用,因此相对于JDK动态代理,性能更高。特别适用于代理方法较多或代理对象创建较频繁的情况。
-
依赖和兼容性:
- JDK动态代理:JDK动态代理依赖于Java原生的java.lang.reflect.Proxy类,对于Java平台的兼容性较好,无需额外引入第三方库。
- CGLIB动态代理:CGLIB动态代理依赖于CGLIB库,使用时需要引入相应的依赖。CGLIB动态代理在Java平台上运行良好,但在其他Java虚拟机(JVM)上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
15、Spring AOP与选择代理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其实就是面向特定方法编程,可以是对原来方法的增强,也可以是对原有方法的改编。
例如需要统计某个方法的执行时长分析:
AOP核心概念
- 连接点:JoinPoint,可以被AOP控制的方法(暗含方法执行时的相关信息)
- 通知:Advice,指哪些重复的逻辑,也就是共性功能(最终体现为一个方法)
- 切入点表达式:PointCut,匹配连接点的条件,通知仅会在切入点方法执行时被应用。通常使用切入点表达式,来匹配切入的方法。
- 切面:Aspect,描述通知与切入点的对应关系(通知 + 切入点)
- 单通知切面:Advisor,一种粒度更细的切面,只包含一个通知和切点的切面。
- 目标对象:Target,通知所应用的对象。
通知(Advice)类型
-
前置通知(Before Advice):在目标方法执行之前执行的通知。用于在目标方法执行前做一些预处理操作。
-
后置通知(After Advice):在目标方法执行之后执行的通知。无论目标方法是否成功执行,后置通知都会执行。
-
返回通知(After Returning Advice):在目标方法成功执行并返回结果后执行的通知。可以访问目标方法的返回值。
-
异常通知(After Throwing Advice):在目标方法抛出异常后执行的通知。用于处理异常情况。
-
环绕通知(Around Advice):在目标方法执行前后都可以执行的通知。它可以完全控制目标方法的执行,包括是否执行目标方法和在何处执行目标方法等。
注: @Around 环绕通知与其他类型通知有所不同:
- @Around 环绕通知需要自己调用 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来让原始方法执行,如果原始方法有返回值,需赋值给Object对象,而其他通知类型则不需要处理原始方法。
- @Around 环绕通知的连接点类型为ProceedingJoinPoint,而其他通知的连接点类型为JoinPoint,是ProceedingJoinPoint的父类。
@Order控制通知顺序
当有多个切面的切入点都匹配到了目标方法,多个通知都会执行。那么执行顺序是怎样的呢?
- 1、不同切面类中,默认按照切面类类名字母排序
- 目标方法前的通知:字母排序靠前先执行
- 目标方法后的通知:字母排序靠后先执行
- 2、可以通@order(数字)注解加在切面类上,执行优先级
- 目标方法前的通知:数字小的先执行
- 目标方法后的通知:数字大的先执行
顺序控制只能以切面类为单位,类中的具体的通知方法,无法控制顺序。
切入点表达式(Pointcut)与@PointCut
使用切入点表达式,来匹配到切入的方法,匹配的方式有:
- execution(……):根据方法的返回值、包名、类名、方法名、方法参数等信息匹配,使用execution
- @annotation(……):根据注解匹配
切入点表达式可以通过注解@Pointcut抽取出来。然后在需要的地方复用:
连接点(JoinPoint)
连接点是增强方法的入参,用于获取实际运行方法的信息。
基于代码实现的AOP
需要四个步骤:
- 1、备好切点
- 2、备好通知
- 3、备好切面(切点 + 通知)
- 4、创建代理
Spring对于代理的选择规则
Spring 框架会自动根据目标 bean 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代理方式。这个选择是透明的,开发者无需显式指定使用哪种代理方式。当配置了 Spring AOP 时,如果目标 bean 实现了接口,Spring 将使用 JDK 动态代理;如果目标 bean 没有实现接口,Spring 将使用 CGLIB 代理。
对于上边实验中,使用ProxyFactory
创建的代理对象:
- 如果设置了proxyTargetClass = false,且目标实现了接口,那么用jdk实现。
- 如果设置了proxyTargetClass = false,目标没有实现接口,则使用cglib实现。
- 如果设置了proxyTargetClass = true,总是使用cglib实现。
16、切入点匹配
使用切入点表达式,来匹配到切入的方法,匹配的方式有:
- execution(……):根据方法的返回值、包名、类名、方法名、方法参数等信息匹配,使用execution
- @annotation(……):根据注解匹配
17、从@Aspect到@Advisor
Aspect是一种高级切面,实现起来较为简单,可以通过注释:
Advisor则是一种低级的切面,常在框架实现内部中使用。创建Adivisor需要切点 + 通知(由MethodInterceptor创建)
Spring启动过程中,会解析所有的切面,如果是高级切面Aspect会转为低级切面Adviser。
18、通知的执行
基于适配器模式将所有通知转为环绕通知
无论ProxyFactory基于哪种方式(JDK或者CGLib)创建代理,最后调用Advice通知的都是一个MethodInvocation对象,非环绕通知会统一转为环绕通知再执行。
基于责任链模式实现通知的执行
19、动态通知调用
- 静态通知调用:不带参数绑定
- 动态通知调用:需要参数绑定
47、@Autowired底层
@Autowired是按类型来注入的,底层实现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