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器之挂载
本章主要讲解渲染器将各种类型的
VNode
挂载为真实DOM
的原理,阅读本章内容你将对Fragment
和Portal
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渲染器对有状态组件和函数式组件的挂载实际上也透露了有状态组件和函数式组件的实现原理,这都会包含在本章的内容之中。另外本章的代码将使用上一章所编写的h
函数,所以请确保你已经阅读了上一章的内容。
责任重大的渲染器
所谓渲染器,简单的说就是将 Virtual DOM
渲染成特定平台下真实 DOM
的工具(就是一个函数,通常叫 render
),渲染器的工作流程分为两个阶段:mount
和 patch
,如果旧的 VNode
存在,则会使用新的 VNode
与旧的 VNode
进行对比,试图以最小的资源开销完成 DOM
的更新,这个过程就叫 patch
,或“打补丁
”。如果旧的 VNode
不存在,则直接将新的 VNode
挂载成全新的 DOM
,这个过程叫做 mount
。
通常渲染器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将要被渲染的 VNode
对象,第二个参数是一个用来承载内容的容器(container
),通常也叫挂载点,如下代码所示:
function render(vnode, container) {
const preVNode = container.vnode
if(preVNode == null) {
if(vnode) {
// 没有旧的 VNode,只有新的 VNode.使用 `mount` 函数挂载全新的 VNode
mount(vnode,container)
// 将新的 VNode 添加到 container.vnode 属性下,这样下一次渲染时旧的 VNode 就存在了
container.vnode = vnode
}
} else {
if(vnode) {
// 有旧的 VNode, 也有新的 VNode. 则调用 `patch` 函数打补丁
patch(prevVNode,vnode,container)
// 更新 container.vnode
container.vnode = vnode
} else {
// 有旧的 VNode 但是没有新的 VNode , 这说明应该移除 DOM,在浏览器中可以使用 removeChild 函数。
container.removeChild(prevVNode.el)
container.vnode = null
}
}
}
整体思路非常简单,如果旧的 VNode
不存在且新的 VNode
存在,那就直接挂载(mount
)新的 VNode
;如果旧的 VNode
存在且新的 VNode
不存在,那就直接将 DOM
移除;如果新旧 VNode
都存在,那就打补丁(patch
):
旧 VNode | 新 VNode | 操作 |
---|---|---|
❌ | ✅ | 调用 mount 函数 |
✅ | ❌ | 移除 DOM |
✅ | ✅ | 调用 patch 函数 |
之所以说渲染器的责任非常之大,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把 VNode
渲染成真实 DOM
的工具,它还负责以下工作:
- 控制部分组件生命周期钩子的调用
在整个渲染周期中包含了大量的 DOM
操作、组件的挂载、卸载,控制着组件的生命周期钩子调用的时机。
- 多端渲染的桥梁
渲染器也是多端渲染的桥梁,自定义渲染器的本质就是把特定平台操作“DOM
”的方法从核心算法中抽离,并提供可配置的方案。
- 与异步渲染有直接关系
Vue3
的异步渲染是基于调度器的实现,若要实现异步渲染,组件的挂载就不能同步进行,DOM
的变更就要在合适的时机,一些需要在真实 DOM
存在之后才能执行的操作(如 ref
)也应该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对于时机的控制是由调度器来完成的,但类似于组件的挂载与卸载以及操作 DOM
等行为的入队还是由渲染器来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 Vue2
无法轻易实现异步渲染的原因。
- 包含最核心的
Diff
算法
Diff
算法是渲染器的核心特性之一,可以说正是 Diff
算法的存在才使得 Virtual DOM
如此成功。
挂载普通标签元素
基本原理
渲染器的责任重大,所以它做的事情也非常多,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太现实的,我们需要一点点地消化。
在初次调用渲染器渲染某个 VNode
时:
const vnode = {/*...*/}
render(vnode, container)
由于没有旧的 VNode
存在,所以会调用 mount
函数挂载全新的 VNode
,这个小节我们就探讨一下渲染器的 mount
函数是如何把 VNode
渲染成真实 DOM
的,以及其中一些核心的关键点。
mount
函数的作用是把一个 VNode
渲染成真实 DOM
,根据不同类型的 VNode
需要采用不同的挂载方式,如下:
function mount(vnode, container) {
const { flags } = vnode
if (flags & VNodeFlags.ELEMENT) {
// 挂载普通标签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COMPONENT) {
// 挂载组件
mountComponent(vnode, container)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TEXT) {
// 挂载纯文本
mountText(vnode, container)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FRAGMENT) {
// 挂载 Fragment
mountFragment(vnode, container)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PORTAL) {
// 挂载 Portal
mountPortal(vnode, container)
}
}
我们根据 VNode
的 flags
属性值能够区分一个 VNode
对象的类型,不同类型的 VNode
采用不同的挂载函数: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 mountElement
函数,它用于挂载普通标签元素。我们在"组件的本质"一章中曾经编写过如下这段代码: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
const 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vnode.tag)
container.appendChild(el)
}
这是一个极简的用于挂载普通标签元素的 mountElement
函数,它会调用浏览器提供的 document.createElement
函数创建元素,接着调用 appendChild
函数将元素添加到 container
中,但它具有以下缺陷:
1、VNode
被渲染为真实 DOM
之后,没有引用真实 DOM
元素
2、没有将 VNodeData
应用到真实 DOM
元素上
3、没有继续挂载子节点,即 children
4、不能严谨地处理 SVG
标签
针对这四个问题,我们逐个去解决。先来看第一个问题:VNode
被渲染为真实 DOM
之后,没有引用真实 DOM
元素,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需要添加一行代码即可: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
const 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vnode.tag)
vnode.el = el
container.appendChild(el)
}
:::tip
再次强调,本章使用上一章节中所编写的 h
函数。
:::
const elementVNode = h(
'div',
{
style: {
height: '100px',
width: '100px',
background: 'red'
}
}
)
我们使用 h
函数创建了一个描述 div
标签的 VNode
对象,观察 VNodeData
可以发现,它拥有一些内联样式,所以在 mountElement
函数内,我们需要将这些内联样式应用到元素上,我们给 mountElement
增加如下代码: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container) {
const 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vnode.tag)
// 拿到 VNodeData
const data = vnode.data
if(data) {
// 如果 VNodeData 存在,则遍历之
for(let key in data) {
// key 可能是 class、style、on 等等
switch(key) {
case "style":
// 如果 key 的值是 style,说明是内联样式,逐个将样式规则应用到 el
for (let k in data.style) {
el.style[k] = data.style[k]
}
break
}
}
}
container.appendChild(el)
}
如上代码所示,在创建真实 DOM
之后,我们需要检查 VNodeData
是否存在,如果 VNodeData
存在则遍历之。由于 VNodeData
中不仅仅包含内联样式的描述(即 style
),还可能包含其他描述如 class
、事件等等,所以我们使用 switch...case
语句对不同的 key
值做区分处理,以 style
为例,我们只需要将 data.style
中的样式规则应用到真实 DOM
即可。使用渲染器渲染 elementVNode
的效果如下:
对于 class
或事件或其他 DOM
属性都是类似的处理方式,为了不偏题我们放到后面统一讲解,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没有继续挂载子节点,即 children
,我们知道 VNode
是有可能存在子节点的,现在的 mountElement
函数仅仅将该 VNode
本身所描述的 DOM
元素添加到了页面中,却没有理会其子节点,为了递归地挂载子节点,我们需要为 mountElement
函数增加如下代码: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container) {
const 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vnode.tag)
vnode.el = el
// 省略处理 VNode 相关的源码
// 递归挂载子节点
if(vnode.children) {
for (let i = 0;i<vnode.children.length;i++) {
mountElement(vnode.children[i],el)
}
}
container.appendChild(el)
}
观察如上代码中用来递归挂载子节点的代码,我们默认把 vnode.children
当作数组来处理,同时递归挂载的时候调用的仍然是 mountElement
函数。这存在两个瑕疵,第一个瑕疵是 VNode
对象的 children
属性不总是数组,因为当 VNode
只有一个子节点时,该 VNode
的 children
属性直接指向该子节点,且 VNode
的 childFlags
的值为 ChildrenFlags.SINGLE_VNODE
,所以我们不应该总是使用 for
循环遍历 vnode.children
。第二个瑕疵是我们在 for
循环内部直接调用了 mountElement
属性去挂载每一个 children
中的 VNode
对象,但问题是 children
中的 VNode
对象可能是任意类型的,所以我们不应该直接调用 mountElement
函数,而是应该调用 mount
函数。更加严谨的代码如下: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
const el = document.createElement(vnode.tag)
vnode.el = el
// 省略处理 VNodeData 的代码
// 拿到 children 和 childFlags
const childFlags = vnode.childFlags
const children = vnode.children
// 检测如果没有子节点则无需递归挂载
if (childFlags !== ChildrenFlags.NO_CHILDREN) {
if (childFlags & ChildrenFlags.SINGLE_VNODE) {
// 如果是单个子节点则调用 mount 函数挂载
mount(children, el)
} else if (childFlags & ChildrenFlags.MULTIPLE_VNODES) {
// 如果是单多个子节点则遍历并调用 mount 函数挂载
for (let i = 0; i < children.length; i++) {
mount(children[i], el)
}
}
}
container.appendChild(el)
}
如上代码所示,我们通过 vnode.childFlags
拿到该 VNode
子节点的类型,接着检测其是否含有子节点,如果存在子节点,会检测是单个子节点还是多个子节点,只有当存在多个子节点时其 children
属性才是可遍历的数组,最后调用 mount
函数挂载之。
我们尝试修改之前的 elementVNode
,为其添加子节点:
const elementVnode = h(
'div',
{
style: {
height: '100px',
width: '100px',
background: 'red'
}
},
h('div', {
style: {
height: '50px',
width: '50px',
background: 'green'
}
})
)
接着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问题:不能严谨地处理 SVG
标签,在之前的 mountElement
函数中我们使用 document.createElement
函数创建 DOM
元素,但是对于 SVG
标签,更加严谨的方式是使用 document.createElementNS
函数,修改 mountElement
如下: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
const isSVG = vnode.flags & VNodeFlags.ELEMENT_SVG
const el = isSVG
? document.createElementNS('http://www.w3.org/2000/svg', vnode.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vnode.tag)
vnode.el = el
// 省略...
}
我们通过 vnode.flags
来判断一个标签是否是 SVG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 vnode.flags
是如何被标记为 VNodeFlags.ELEMENT_SVG
的,我们在讲解 h
函数时说明过这个问题,如下代码所示:
function h(tag, data, children) {
let flags = null
if (typeof tag === 'string') {
flags = tag === 'svg' ? VNodeFlags.ELEMENT_SVG : VNodeFlags.ELEMENT_HTML
}
}
我们注意到,只有当标签名字全等于字符串 ‘svg
’ 时,该 VNode
的 flags
才会被标记为 VNodeFlags.ELEMENT_SVG
,这意味着 <circle/>
标签不会被标记为 VNodeFlags.ELEMENT_SVG
,所以在创建 <circle/>
元素时并不会使用 document.createElementNS
函数,但 <circle/>
标签确实是 svg
标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很简单,因为 svg
的书写总是以 <svg>
标签开始的,所有其他 svg
相关的标签都是 <svg>
标签的子代元素。所以解决方案就是:在 mountElement
函数中一旦 isSVG
为真,那么后续创建的所有子代元素都会被认为是 svg
标签,我们需要修改 mountElement
函数,为其添加第三个参数,如下: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isSVG = isSVG || vnode.flags & VNodeFlags.ELEMENT_SVG
const el = isSVG
? document.createElementNS('http://www.w3.org/2000/svg', vnode.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vnode.tag)
// 省略处理 VNodeData 的代码
const childFlags = vnode.childFlags
if (childFlags !== ChildrenFlags.NO_CHILDREN) {
if (childFlags & ChildrenFlags.SINGLE_VNODE) {
// 这里需要把 isSVG 传递下去
mount(children, el, isSVG)
} else if (childFlags & ChildrenFlags.MULTIPLE_VNODES) {
for (let i = 0; i < children.length; i++) {
// 这里需要把 isSVG 传递下去
mount(children[i], el, isSVG)
}
}
}
container.appendChild(el)
}
如上代码所示,我们为 mountElement
增加了第三个参数 isSVG
,接着在判断一个 VNode
是否是 svg
元素时优先使用参数中的 isSVG
作为判断条件,并且使用 vnode.flags & VNodeFlags.ELEMENT_SVG
作为回退判断条件,最后在挂载子节点的时候将 isSVG
参数传递下去。这样我们就能达到一个目的:即使 <circle/>
标签对应的 vnode.flags
不是 VNodeFlags.ELEMENT_SVG
,但在 mountElement
函数看来它依然是 svg
标签。
class的处理
前面我们在 mountElement
函数中实现了将内联样式应用到元素的功能,接着我们来想办法将 class
也应用到元素上,在开始实现功能之前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设计数据结构,比如我们采用了 data.style
来存储内联样式的数据,并且其数据结构就是一个 key-value
的映射,对于 class
我们希望使用 data.class
来存储其数据,并且我们希望 data.class
的值就是类名字符串,例如:
const elementVnode = h(
'div',
{
class: 'cls-a cls-b'
}
)
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将类名列表添加到 DOM
元素上,我们为 mountElement
添加如下代码: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 省略...
const data = vnode.data
if (data) {
for (let key in data) {
switch (key) {
case 'style':
for (let k in data.style) {
el.style[k] = data.style[k]
}
break
case 'class':
el.className = data[key]
break
default:
break
}
}
}
// 省略...
}
如上高亮代码所示,我们给 switch
添加了一个 case
语句块,用来匹配 VNodeData
中的 class
数据,由于我们将 data.class
设计成了可直接使用的类名列表字符串,所以只需要直接将 data.class
赋值给 el.className
即可,如下是渲染 elementVNode
的效果:
效果已经达到了,但是我们需要额外思考一些东西。在上面的讲解中我们直接把 data.class
的数据结构设计成可直接使用的类名列表字符串,但这是很底层的设计,换句话说这是框架层面的设计,我们还需要考虑应用层的设计,什么意思呢?来看如下这段模板:
<template>
<div class="cls-a" :class="dynamicClass"></div>
</template>
在这段模板中我们同时使用了 class
属性和绑定的 :class
属性,对于非绑定的 class
属性来说它的值就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类名列表字符串,但是对于绑定的 :class
属性来说它的值是动态的 javascript
值,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下哪些值是被允许的。
首先数组应该是被允许的:
dynamicClass = ['class-b', 'class-c']
对象也应该是被允许的:
dynamicClass = {
'class-b': true,
'class-c': true
}
在编译器对模板进行编译时,我们把非绑定和绑定的 class
属性值合并,如下是我们期望编译器对上面模板的编译结果:
h('div', {
class: ['class-a', dynamicClass]
})
如果 dynamicClass
是数组,那么如上代码等价于:
h('div', {
class: ['class-a', ['class-b', 'class-c']]
})
如果 dynamicClass
是对象,那么编译的结果等价于:
h('div', {
class: [
'class-a',
{
'class-b': true,
'class-c': true
}
]
})
可以看到在使用 h
函数创建 VNode
时,VNodeData
中的 class
还不可能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类名列表字符串,那怎么办呢?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在 h
函数内部编写一个函数将如上数据结构序列化成我们想要的类名列表字符串就可以了,这就像一个小小的算法题目,相信大家都写的出来,这里就不展开讲解。
实际上,通过对 class
的讲解,我们涉及了在框架设计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应用层的设计,这是框架设计的核心,在设计一个功能的时候,你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应用层的使用,然后再考虑如何与底层衔接。还是以 class
为例,为一个标签元素设置类名的方法是可定的(调用 el.className
或 setAttribute
),关键就在于你想在应用层做出怎样的设计,很自然的你要思考如何转化应用层的数据结构与底层衔接。
Attributes 和 DOM Properties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 DOM
的 Attributes
以及 Properties
,下面我们分别简称他们为 attr
和 DOM Prop
,那么他们两个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这里我们简单解释一下,我们知道浏览器在加载页面之后会对页面中的标签进行解析,并生成与之相符的 DOM
对象,每个标签中都可能包含一些属性,如果这些属性是标准属性,那么解析生成的 DOM
对象中也会包含与之对应的属性,例如:
<body id="page"></body>
由于 id
是标准属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 document.body.id
来访问它的值,实际上我们常说的 Attr
指的就是那些存在于标签上的属性,而 DOM Prop
就是存在于 DOM
对象上的属性。但是当标签上存在非标准属性时,该属性不会被转化为 DOM Prop
,例如:
<body custom="val"></body>
由于 custom
是非标准属性,所以当你尝试通过 document.body.custom
访问其值时会得到 undefined
,这也是为什么 setAttribute
方法存在的原因,因为该方法允许我们为 DOM
元素设置自定义属性(不会初始化同名的 property
)。另外该方法也允许我们为 DOM
元素设置标准属性的值,所以我们可不可以总是使用 setAttribute
设置全部的 DOM
属性呢?答案是:不行。举个例子:
// checkbox 元素
const checkboxEl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
// 使用 setAttribute 设置 checked 属性为 false
checkboxEl.setAttribute('checked', false)
console.log(checkboxEl.checked) // true
:::tip
一些特殊的 attribute
,比如 checked/disabled
等,只要出现了,对应的 property
就会被初始化为 true,无论设置的值是什么,只有调用 removeAttribute
删除这个 attribute
,对应的 property
才会变成 false
。
:::
这就指引我们有些属性不能通过 setAttribute
设置,而是应该直接通过 DOM
元素设置:el.checked = true
。好在这样的属性不多,我们可以列举出来:value
、checked
、selected
、muted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属性也需要使用 Property
的方式设置到 DOM
元素上,例如 innerHTML
和 textContent
等等。
刚才我们讲解了为什么同样是写在标签上的属性,却要区分对待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开始完成将属性应用到 DOM
元素上的实现,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为 VNodeData
设计了三个属性,如下:
{
style: ..., // 内联样式数据
class: ..., // class 数据
target: ... // Portal 的挂载目标
}
接下来我们还会为 VNodeData
添加更多属性,用来存储标签的数据,如下 input
标签所示:
<input class="cls-a" type="checkbox" checked custom="1"/>
它有四个属性,我们打算在 VNodeData
中存储其属性名以及数据:
h('input', {
class: 'cls-a',
type: 'checkbox',
checked: true,
custom: '1'
})
如上代码所示,我们已经实现了关于 class
、style
的处理,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处理的就是 VNodeData
中除 class
和 style
之外的全部数据,当然也要排除 VNodeData
中的 target
属性,因为它只用于 Portal
。处理方式很简单,我们为 mountElement
函数添加如下高亮代码:
const domPropsRE = /\[A-Z]|^(?:value|checked|selected|muted)$/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 省略...
const data = vnode.data
if (data) {
for (let key in data) {
switch (key) {
case 'style':
for (let k in data.style) {
el.style[k] = data.style[k]
}
break
case 'class':
el.className = data[key]
break
default:
if (domPropsRE.test(key)) {
// 当作 DOM Prop 处理
el[key] = data[key]
} else {
// 当作 Attr 处理
el.setAttribute(key, data[key])
}
break
}
}
}
// 省略...
}
如上高亮代码所示,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正则表达式 domPropsRE
,用来检测那些应该以 Property
的方式添加到 DOM
元素上的属性,其他的属性使用 setAttribute
方法设置。另外我们注意到正则 domPropsRE
除了用来匹配我们前面说过的固定的几个属性之外,它还能匹配那些拥有大写字母的属性,这是为了匹配诸如 innerHTML
、textContent
等属性设计的,同时这也顺便实现了一个特性,即拥有大写字母的属性我们都会采用 el[key] = xxx
的方式将其添加到 DOM
元素上。
如下是渲染上面 input
标签的效果图:
事件的处理
现在我们只剩下为 DOM
元素添加事件了,实际上在 mount 阶段为 DOM
元素添加事件很容易,我们只需要在元素对象上调用 addEventListener
方法即可,关键在于我们的 VNodeData
要如何设计。
通常我们给元素添加事件的规则是使用 v-on
或 @
符号加上事件名字,例如给元素添加点击事件:
<div @click="handler"></div>
当然事件名字中不包含 ‘on
’ 前缀,即 click
而不是 onclick
,我们可以用如下 VNode
对象来描述如上模板:
const elementVNode = h('div', {
click: handler
})
然而这么做是有问题的,如上代码所示 elementVNode
的 VNodeData
中的 click
属性没办法与其他 DOM
属性区分,所以渲染器并不知道 click
属性代表的是事件,当然我们可以做出规定,例如我们规定 VNodeData
中的 click
属性是个特殊的属性,它用来存储事件回调函数,但这是很笨的方法,因为 DOM
原生事件很多,这种方案需要我们一一列举所有 DOM
事件并且扩展性很差。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事件与属性区分,其实我们就沿用原生 DOM
对象的设计即可,在原生 DOM
对象中所有事件函数的名字都是 ‘on
’ + 事件名称 的形式,所以我们可以在 VNodeData
中使用 onclick
代替 click
:
const elementVNode = h('div', {
onclick: handler
})
当然从模板到 VNodeData
的这个变化是由编译器来做的,这样设计之后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区分 VNodeData
中的某个属性是 DOM
属性还是 DOM
事件:只需要检测属性名的前两个字符是不是 ‘on
’ 即可。
在区分出事件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将事件添加到 DOM
元素上了,只需调用 el.addEventListener
方法即可,如下:
function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 省略...
const data = vnode.data
if (data) {
for (let key in data) {
switch (key) {
case 'style':
for (let k in data.style) {
el.style[k] = data.style[k]
}
break
case 'class':
if (isSVG) {
el.setAttribute('class', data[key])
} else {
el.className = data[key]
}
break
default:
if (key[0] === 'o' && key[1] === 'n') {
// 事件
el.addEventListener(key.slice(2), data[key])
} else if (domPropsRE.test(key)) {
// 当作 DOM Prop 处理
el[key] = data[key]
} else {
// 当作 Attr 处理
el.setAttribute(key, data[key])
}
break
}
}
}
// 省略...
}
如上高亮代码所示,我们通过检查 VNodeData
对象的键名(key
)的前两个字符是否是 ‘on
’,来区分其是否是事件,如果是事件则调用 el.addEventListener
将事件回调函数添加到元素上。
我们可以测试一下我们的代码:
// 事件回调函数
function handler() {
alert('click me')
}
// VNode
const elementVnode = h('div', {
style: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Color: 'red'
},
// 点击事件
onclick: handler
})
render(elementVnode,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需要强调的是,在 mount
阶段我们没有考虑事件更新的情况,我们会在讲解 patch
阶段的内容时说明。
挂载纯文本、Fragment 和 Portal
挂载文本节点
如果一个 VNode
的类型是 VNodeFlags.TEXT
,那么 mount
函数会调用 mountText
函数挂载该纯文本元素:
function mou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const { flags } = vnode
if (flags & VNodeFlags.ELEMENT) {
// 挂载普通标签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COMPONENT) {
// 挂载组件
mountCompon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TEXT) {
// 挂载纯文本
mountText(vnode, container)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FRAGMENT) {
// 挂载 Fragment
mountFragm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PORTAL) {
// 挂载 Portal
mountPortal(vnode, container)
}
}
mountText
函数实现起来很简单,由于纯文本类型的 VNode
其 children
属性存储着与之相符的文本字符串,所以只需要调用 document.createTextNode
函数创建一个文本节点即可,然后将其添加到 container
中,如下:
function mountText(vnode, container) {
const el = document.createTextNode(vnode.children)
vnode.el = el
container.appendChild(el)
}
我们修改一下之前的 elementVNode
,为其添加一个文本子节点:
const elementVNode = h(
'div',
{
style: {
height: '100px',
width: '100px',
background: 'red'
}
},
'我是文本'
)
使用渲染器渲染如上 elementVnode
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挂载 Fragment
其实挂载 Fragment
和单纯地挂载一个 VNode
的 children
是没什么区别的,在没有 Fragment
时我们要想挂载一个片段,这个片段必须使用包裹元素包裹,如下:
<!-- div 就是包裹元素 -->
<div>
<h1></h1>
<p></p>
</div>
有了 Fragment
则不需要包裹元素:
<Fragment>
<h1></h1>
<p></p>
</Fragment>
这两段代码的区别是:<Fragment>
标签不会被渲染为真实 DOM
,也就不会产生多余的DOM
元素,再来观察一下这两个模板片段对应的 VNode
:
没有 Fragment:
const elementVNode = {
flags: VNodeFlags.ELEMENT_HTML,
tag: "div",
data: null,
childFlags: ChildrenFlags.MULTIPLE_VNODES,
children: [
{
flags: VNodeFlags.ELEMENT_HTML,
tag: 'h1',
data: null,
childFlags: ChildrenFlags.NO_CHILDREN,
children: null,
el: null
},
{
flags: VNodeFlags.ELEMENT_HTML,
tag: 'p',
data: null
childFlags: ChildrenFlags.NO_CHILDREN,
children: null,
el: null
}
],
el: null
}
有 Fragment:
const elementVNode = {
flags: VNodeFlags.FRAGMENT,
tag: null,
data: null,
childFlags: ChildrenFlags.MULTIPLE_VNODES,
children: [
{
flags: VNodeFlags.ELEMENT_HTML,
tag: 'h1',
data: null,
childFlags: ChildrenFlags.NO_CHILDREN,
children: null,
el: null
},
{
flags: VNodeFlags.ELEMENT_HTML,
tag: 'p',
data: null
childFlags: ChildrenFlags.NO_CHILDREN,
children: null,
el: null
}
],
el: null
}
通过对比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使用包裹元素的模板与 Fragment
唯一的区别就是 elementVNode.flags
和 elementVNode.tag
的不同。在 mount
函数内部,如果一个 VNode
的类型是 Fragment
(即 VNodeFlags.FRAGMENT
),则会使用 mountFragment
函数进行挂载,实际上对于 Fragment
类型的 VNode
的挂载,就等价于只挂载一个 VNode
的 children
,仅此而已,实现如下:
function mountFragm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 拿到 children 和 childFlags
const { children, childFlags } = vnode
switch (childFlags) {
case ChildrenFlags.SINGLE_VNODE:
// 如果是单个子节点,则直接调用 mount
mount(children, container, isSVG)
break
case ChildrenFlags.NO_CHILDREN:
// 如果没有子节点,等价于挂载空片段,会创建一个空的文本节点占位
const placeholder = createTextVNode('')
mountText(placeholder, container)
break
default:
// 多个子节点,遍历挂载之
for (let i = 0; i < children.length; i++) {
mount(children[i], container, isSVG)
}
}
}
逻辑非常简单,既然只需要挂载 children
,那么就必须拿到 children
才行,顺便拿到 children
的类型 childFlags
,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挂载方式,其本质就是递归地调用 mount
函数进行挂载。
我们可以修改 elementVnode
,让它的子节点是一个 Fragment
。 如下:
const elementVNode = h(
'div',
{
style: {
height: '100px',
width: '100px',
background: 'red'
}
},
h(Fragment, null, [
h('span', null, '我是标题1......'),
h('span', null, '我是标题2......')
])
)
最终的渲染效果如下图所示:
另外对于 Fragment
类型的 VNode
来说,当它被渲染为真实 DOM
之后,其 el
属性的引用是谁呢?这需要根据片段中节点的数量来决定,如果只有一个节点,那么 el
属性就指向该节点;如果有多个节点,则 el
属性值是第一个节点的引用;如果片段中没有节点,即空片段,则 el
属性引用的是占位的空文本节点元素,所以我们需要为 mountFragment
函数增加三句代码,如下:
function mountFragm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const { children, childFlags } = vnode
switch (childFlags) {
case ChildrenFlags.SINGLE_VNODE:
mount(children, container, isSVG)
// 单个子节点,就指向该节点
vnode.el = children.el
break
case ChildrenFlags.NO_CHILDREN:
const placeholder = createTextVNode('')
mountText(placeholder, container)
// 没有子节点指向占位的空文本节点
vnode.el = placeholder.el
break
default:
for (let i = 0; i < children.length; i++) {
mount(children[i], container, isSVG)
}
// 多个子节点,指向第一个子节点
vnode.el = children[0].el
}
}
那么这样设计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因为在 patch
阶段对 DOM
元素进行移动时,应该确保将其放到正确的位置,而不应该始终使用 appendChild
函数,有时需要使用 insertBefore
函数,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拿到相应的节点引用,这时候 vnode.el
属性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上面的代码中即使 Fragment
没有子节点我们依然需要一个占位的空文本节点作为位置的引用。
挂载 Portal
实际上 Portal
可以不严谨地认为是可以被到处挂载的 Fragment
。类型为 Fragment
的 VNode
其 tag
属性值为 null
,而类型是 Portal
的 VNode
其 tag
属性值为挂载点(选择器或真实 DOM
元素)。实现 Portal
的关键是要将其 VNode
的 children
中所包含的子 VNode
挂载到 tag
属性所指向的挂载点,mountPortal
函数的实现如下:
function mountPortal(vnode, container) {
const { tag, children, childFlags } = vnode
// 获取挂载点
const target = typeof tag === 'string' ? document.querySelector(tag) : tag
if (childFlags & ChildrenFlags.SINGLE_VNODE) {
// 将 children 挂载到 target 上,而非 container
mount(children, target)
} else if (childFlags & ChildrenFlags.MULTIPLE_VNODES) {
for (let i = 0; i < children.length; i++) {
// 将 children 挂载到 target 上,而非 container
mount(children[i], target)
}
}
}
如上代码所示,挂载 Portal
的关键是我们需要通过 vnode.tag
获取到真正的挂载点,也就是 target
,真正挂载时使用此挂载点代替 container
即可。
那么对于 Portal
类型的 VNode
其 el
属性应该指向谁呢?应该指向挂载点元素吗?实际上虽然 Portal
所描述的内容可以被挂载到任何位置,但仍然需要一个占位元素,并且 Portal
类型的 VNode
其 el
属性应该指向该占位元素,为什么这么设计呢?这是因为 Portal
的另外一个特性:虽然 Portal
的内容可以被渲染到任意位置,但它的行为仍然像普通的 DOM
元素一样,如事件的捕获/冒泡机制仍然按照代码所编写的 DOM
结构实施。要实现这个功能就必须需要一个占位的 DOM
元素来承接事件。但目前来说,我们用一个空的文本节点占位即可,我们为 mountPortal
函数添加如下代码:
function mountPortal(vnode, container) {
const { tag, children, childFlags } = vnode
const target = typeof tag === 'string' ? document.querySelector(tag) : tag
if (childFlags & ChildrenFlags.SINGLE_VNODE) {
mount(children, target)
} else if (childFlags & ChildrenFlags.MULTIPLE_VNODES) {
for (let i = 0; i < children.length; i++) {
mount(children[i], target)
}
}
// 占位的空文本节点
const placeholder = createTextVNode('')
// 将该节点挂载到 container 中
mountText(placeholder, container, null)
// el 属性引用该节点
vnode.el = placeholder.el
}
如上高亮代码所示,我们创建了一个空文本节点,并将它挂载到 container
下(注意不是挂载到 target
下),最后让 Portal
类型的 VNode
节点的 el
属性引用该空文本节点。
为了测试我们的代码,我们修改 elementVNode
如下:
const elementVNode = h(
'div',
{
style: {
height: '100px',
width: '100px',
background: 'red'
}
},
h(Portal, { target: '#portal-box' }, [
h('span', null, '我是标题1......'),
h('span', null, '我是标题2......')
])
)
使用渲染器渲染该 elementVNode
的效果图如下:
可以发现 Portal
的挂载点是 #portal-box
,而非 #app
。
有状态组件的挂载和原理
我们在“组件的本质”一章中讲到过:组件的产出是 VNode
,当时我们也大致实现了有状态组件的挂载,其思路是拿到组件产出的 VNode
,并将之挂载到正确的 container
中,思路很简单,我们着手实现。
回顾一下我们的 mount
函数,如下高亮代码所示:
function mou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const { flags } = vnode
if (flags & VNodeFlags.ELEMENT) {
// 挂载普通标签
mountElem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COMPONENT) {
// 挂载组件
mountCompon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TEXT) {
// 挂载纯文本
mountText(vnode, container)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FRAGMENT) {
// 挂载 Fragment
mountFragm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else if (flags & VNodeFlags.PORTAL) {
// 挂载 Portal
mountPortal(vnode, container, isSVG)
}
}
当 VNode
的 flags
的值属于组件时(VNodeFlags.COMPONENT
),则会调用 mountComponent
函数挂载该 VNode
,但是组件还分为有状态组件和函数式组件,所以在 mountComponent
函数内部,我们需要再次对组件的类型进行区分,并使用不同的挂载方式,如下是 mountComponent
函数的实现:
function mountCompon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if (vnode.flags & VNodeFlags.COMPONENT_STATEFUL) {
mountStatefulCompon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else {
mountFunctionalCompon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
道理很简单,我们通过检查 vnode.flags
判断要挂载的 VNode
是否属于有状态组件(即 VNodeFlags.COMPONENT_STATEFUL
),如果该 VNode
描述的是有状态组件则调用 mountStatefulComponent
函数挂载,否则将该 VNode
当作函数式组件的描述,使用 mountFunctionalComponent
挂载。
挂载一个有状态组件只需要四步,如下是 mountStatefulComponent
函数的实现:
function mountStatefulCompon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 创建组件实例
const instance = new vnode.tag()
// 渲染VNode
instance.$vnode = instance.render()
// 挂载
mount(instance.$vnode, container, isSVG)
// el 属性值 和 组件实例的 $el 属性都引用组件的根DOM元素
instance.$el = vnode.el = instance.$vnode.el
}
第一步:创建组件实例
如果一个 VNode
描述的是有状态组件,那么 vnode.tag
属性值就是组件类的引用,所以通过 new
关键字创建组件实例。
第二步:获取组件产出的 VNode
一个组件的核心就是其 render
函数,通过调用 render
函数可以拿到该组件要渲染的内容。
第三步:mount
挂载
既然已经拿到了 VNode
,那么就将其挂载到 container
上就可以了。
第四步:让组件实例的 $el
属性和 vnode.el
属性的值引用组件的根 DOM
元素
组件的 render
函数会返回该组件产出的 VNode
,当该 VNode
被挂载为真实 DOM
之后,就可以通过 instance.$vnode.el
元素拿到组件的根 DOM
元素,接着我们就可以让组件实例的 $el
属性和 vnode.el
属性的值都引用该 DOM
元素。如果组件的 render
返回的是一个片段(Fragment
),那么 instance.$el
和 vnode.el
引用的就是该片段的第一个 DOM
元素。
我们来测试一下我们的代码,假设我们要渲染的 VNode
如下:
// h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组件类
const compVnode = h(MyComponent)
render(compVnode,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如下是组件 MyComponent
组件的实现:
class My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h(
'div',
{
style: {
background: 'green'
}
},
[
h('span', null, '我是组件的标题1......'),
h('span', null, '我是组件的标题2......')
]
)
}
}
该组件的 render
函数返回了它要渲染的内容,如下是使用渲染器渲染后的效果:
这里再次强调一下,这就是有状态组件的挂载原理,仅此而已。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疑惑,比如这里没有体现生命周期呀,也没有体现 data
、props
、ref
或者 slots
等等,实际上我们早在“组件的本质”一章中就提到过这些内容是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再次设计的产物,它们为 render
函数生成 VNode
的过程中提供数据来源服务,而组件产出 VNode
才是永恒的核心,所以本节我们重在讲解原理,至于 data
、props
、ref
等内容属于组件实例的设计,我们会在后续的章节中统一讲解。
函数式组件的挂载和原理
函数式组件就更加简单了,它就是一个返回 VNode
的函数:
function MyFunctionalComponent() {
// 返回要渲染的内容描述,即 VNode
return h(
'div',
{
style: {
background: 'green'
}
},
[
h('span', null, '我是组件的标题1......'),
h('span', null, '我是组件的标题2......')
]
)
}
在挂载函数式组件的时候,比挂载有状态组件少了一个实例化的过程,如果一个 VNode
描述的是函数式组件,那么其 tag
属性值就是该函数的引用,如下:
如下是 mountFunctionalComponent
函数的实现:
function mountFunctionalCompone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 获取 VNode
const $vnode = vnode.tag()
// 挂载
mount($vnode, container, isSVG)
// el 元素引用该组件的根元素
vnode.el = $vnode.el
}
我们来测试一下我们的代码:
const compVnode = h(MyFunctionalComponent)
render(compVnode,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最终的渲染效果如下:
实际上如果对于 有状态组件 和 函数式组件 具体的区别不太了解的同学看到这里或许会产生疑问,觉得 有状态组件 的实例化很多余,实际上实例化是必须的,因为 有状态组件 在实例化的过程中会初始化一系列 有状态组件 所特有的东西,诸如 data
(或 state
)、computed
、watch
、生命周期等等。而函数式组件只有 props
和 slots
,它要做的工作很少,所以性能上会更好。具体的关于本地数据、props
数据,计算属性,插槽等的设计和实现,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统一讲解,这里给大家展示的就是最根本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