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多写少的网络环境下,MySQL 如何优化数据查询方案
假如说一个电商平台 到双十一了 大量的读写操作 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 平台就被冲烂了 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你或许会想 林北直接一个redis缓存 帮数据库度过难关
这个操作实际上是不行的 因为应用缓存的原则之一是保证缓存命中率足够高,不然很多请求会穿透缓存,最终打到数据库上。然而在“订单中心”这样的场景中,每个用户的订单都不同,除非全量缓存数据库订单信息(又会带来架构的复杂度),不然缓存的命中率依旧很低。
所以在这种场景下,缓存只能作为数据库的前置保护机制,但是还会有很多流量打到数据库上,并且随着用户订单不断增多,请求到 MySQL 上的读写流量会越来越多,当单台 MySQL 支撑不了大量的并发请求时,该怎么办?
哎 这里就引入了 主从复制
一般来讲 互联网大部分系统的访问流量是读多写少 对吧 相对于我浏览信息的时候 我写入信息的时候真的很少 读写请求量的差距可能达到几个数量级 具体例子 我逛淘宝 逛半天买不了屁崩俩东西
所以我们把主库复制很多份 作为从库 啊 每次读取都从这个从库上面读取 写就直接写到主库上面 啊 写到主库上面的数据 还要再同步到从库上面 这就是大体流程
主从复制原理
总得来说这个复制流程 MySQL 的主从复制依赖于 binlog ,也就是记录 MySQL 上的所有变化并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在磁盘上。复制的过程就是将 binlog 中的数据从主库传输到从库上。这个过程一般是异步的,也就是主库上执行事务操作的线程不会等待复制 binlog 的线程同步完成。
具体来讲
1.把更新写进binlog日志
MySQL 主库在收到客户端提交事务的请求之后,会先写入 binlog,再提交事务,更新存储引擎中的数据,事务提交完成后,返回给客户端“操作成功”的响应。
2.把binlog传给从库
从库会创建一个专门的 I/O 线程,连接主库的 log dump 线程,来接收主库的 binlog 日志,再把 binlog 信息写入 relay log 的中继日志里,再返回给主库“复制成功”的响应。
3.从库用binlog更新
从库会创建一个用于回放 binlog 的线程,去读 relay log 中继日志,然后回放 binlog 更新存储引擎中的数据,最终实现主从的数据一致性。(SQL/Worker 线程负责并行执行中继日志)
细说binlog
MySQL InnoDB 引擎的主从复制,是通过二进制日志 binlog 来实现。除了数据查询语句 select 以外,binlog 日志记录了其他各类数据写入操作,包括 DDL 和 DML 语句。
binlog 有三种格式:Statement、Row 及 Mixed。
- Statement 格式,基于 SQL 语句的复制
在 Statement 格式中,binlog 会记录每一条修改数据的 SQL 操作,从库拿到后在本地进行回放就可以了。
- Row 格式,基于行信息复制
Row 格式以行为维度,记录每一行数据修改的细节,不记录执行 SQL 语句的上下文相关的信息,仅记录行数据的修改。假设有一个批量更新操作,会以行记录的形式来保存二进制文件,这样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日志内容。
- Mixed 格式,混合模式复制
Mixed 格式,就是 Statement 与 Row 的结合,在这种方式下,不同的 SQL 操作会区别对待。比如一般的数据操作使用 row 格式保存,有些表结构的变更语句,使用 statement 来记录。
主从复制模型
哎 那你说 我从库无限多是不是无敌了 每个从库上面分散的读操作无限少 贼快 并不行 因为从库数量增加,从库连接上来的 I/O 线程也比较多,主库也要创建同样多的 log dump 线程来处理复制的请求,对主库资源消耗比较高,同时还受限于主库的网络带宽。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一个主库一般跟 2~3 个从库(1 套数据库,1 主 2 从 1 备主),这就是一主多从的 MySQL 集群结构。
- 同步复制:事务线程要等待所有从库的复制成功响应。同步复制指的是在多从库的情况下,当主库执行完一个事务,需要等待所有的从库都同步完成以后,才完成本次写操作。全同步复制需要等待所有从库执行完对应的事务,所以整体性能是最差的。
- 异步复制:事务线程完全不等待从库的复制成功响应。异步复制模式下,主库在接受并处理客户端的写入请求时,直接返回执行结果,不关心从库同步是否成功,这样就会存在上面说的问题,主库崩溃以后,可能有部分操作没有同步到从库,出现数据丢失问题。
- 半同步复制:MySQL 5.7 版本之后增加的一种复制方式,介于两者之间,事务线程不用等待所有的从库复制成功响应,只要一部分复制成功响应回来就行,比如一主二从的集群,只要数据成功复制到任意一个从库上,主库的事务线程就可以返回给客户端。在半同步复制模式下,主库需要等待至少一个从库完成同步之后,才完成写操作。主库在执行完客户端提交的事务后,从库将日志写入自己本地的 relay log 之后,会返回一个响应结果给主库,主库确认从库已经同步完成,才会结束本次写操作。相对于异步复制,半同步复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了主库崩溃出现的数据丢失,但是同时也增加了主库写操作的耗时。
这种半同步复制的方式,兼顾了异步复制和同步复制的优点,即使出现主库宕机,至少还有一个从库有最新的数据,不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话又说回来也算是同步和异步的优点都不明显?
对于半同步复制来说 MYSQL5.7之前叫做有损半同步复制 这种半同步复制在主库 发生宕机时,从库会丢失最后一批提交的数据,若这时 从库 提升(Failover)为主库,可能会发生已经提交的事情不见了,发生了回滚的情况。
可以看到,有损半同步是在 Master 事务提交后,即步骤 4 后,等待 Slave 返回 ACK,表示至少有 Slave 接收到了二进制日志,如果这时二进制日志还未发送到 Slave,Master 就发生宕机,则此时 Slave 就会丢失 Master 已经提交的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到,无损半同步复制 WAIT ACK 发生在事务提交之前,这样即便 Slave 没有收到二进制日志,但是 Master 宕机了,由于最后一个事务还没有提交,所以本身这个数据对外也不可见,不存在丢失的问题。
所以,对于任何有数据一致性要求的业务,如电商的核心订单业务、银行、保险、证券等与资金密切相关的业务,务必使用无损半同步复制。这样数据才是安全的、有保障的、即使发生宕机,从机也有一份完整的数据。
多源复制
无论是异步复制还是半同步复制,都是 1 个 Master 对应 N 个 Slave。其实 MySQL 也支持 N 个 Master 对应 1 个 Slave,这种架构就称之为多源复制。
多源复制允许在不同 MySQL 实例上的数据同步到 1 台 MySQL 实例上,方便在 1 台 Slave 服务器上进行一些统计查询,如常见的 OLAP 业务查询。
多源复制的架构如下所示:
上图显示了订单库、库存库、供应商库,通过多源复制同步到了一台 MySQL 实例上,接着就可以通过 MySQL 8.0 提供的复杂 SQL 能力,对业务进行深度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延迟复制
前面介绍的复制架构,Slave 在接收二进制日志后会尽可能快地回放日志,这样是为了避免主从之间出现延迟。而延迟复制却允许Slave 延迟回放接收到的二进制日志,为了避免主服务器上的误操作,马上又同步到了从服务器,导致数据完全丢失。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设置延迟复制: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delay = 3600
这样就人为设置了 Slave 落后 Master 服务器1个小时。
延迟复制在数据库的备份架构设计中非常常见,比如可以设置一个延迟一天的延迟备机,这样本质上说,用户可以有 1 份 24 小时前的快照。
那么当线上发生误操作,如 DROP TABLE、DROP DATABASE 这样灾难性的命令时,用户有一个 24 小时前的快照,数据可以快速恢复。
对金融行业来说,延迟复制是你备份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架构部分。
解决主从复制延迟
就是主从复制延迟是个啥情况呢 我先更新主库 然后由于这个更新量太大了 然后我们查询的时候这个新数据还没更新好呢 那就查不到这个结果了
啊 具体例子
在电商平台,每次用户发布商品评论时,都会先调用评论审核,目的是对用户发布的商品评论进行如言论监控、图片鉴黄等操作。
评论在更新完主库后,商品发布模块会异步调用审核模块,并把评论 ID 传递给审核模块,然后再由评论审核模块用评论 ID 查询从库中获取到完整的评论信息。此时如果主从数据库存在延迟,在从库中就会获取不到评论信息,整个流程就会出现异常。
解决方案:
- 使用数据冗余
可以在异步调用审核模块时,不仅仅发送商品 ID,而是发送审核模块需要的所有评论信息,借此避免在从库中重新查询数据(这个方案简单易实现,推荐你选择)。但你要注意每次调用的参数大小,过大的消息会占用网络带宽和通信时间。
- 使用缓存解决
可以在写入数据主库的同时,把评论数据写到 Redis 缓存里,这样其他线程再获取评论信息时会优先查询缓存,也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会出现更新丢失的可能性
- 直接查询主库
?那我还主从复制干啥
或者我们可以根据业务类型来选择怎么解决主从延迟
- 敏感业务强制读主库
在开发中有部分业务需要写库后实时读数据,这一类操作通常可以通过强制读主库来解决。
- 关键业务不进行读写分离
对一致性不敏感的业务,比如电商中的订单评论、个人信息等可以进行读写分离,对一致性要求比较高的业务,比如金融支付,不进行读写分离,避免延迟导致的问题。
主从复制的优化
大事务拆成小事务
逻辑日志在事务提交时才写入,若存在大事务,则提交速度很慢
所以在 MySQL 中,你一定要对大事务特别对待, 总结起来就是:
- 设计时,把 DELETE 删除操作转化为 DROP TABLE/PARTITION 操作;
- 业务设计时,把大事务拆成小事务。
对于第一点(把 DELETE 删除操作转化为 DROP TABLE/PARTITION 操作),主要是在设计时把流水或日志类的表按时间分表或者分区,这样在删除时,二进制日志内容就是一条 DROP TABLE/PARITION 的 SQL,写入速度就非常快了
而第二点(把大事务拆分成小事务)也能控制二进制日志的大小。比如对于前面的 DELETE 操作,如果设计时没有分表或分区,那么你可以进行如下面的小事务拆分:
DELETE FROM ...
WHEREE time between ... and ...
LIMIT 1000;
上面的 SQL 就是把一个大的 DELETE 操作拆分成了每次删除 1000 条记录的小操作。而小事务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进行多线程的并发操作,进一步提升删除效率。
调整参数
要彻底避免 MySQL 主从复制延迟,数据库版本至少要升级到 5.7,因为之前的MySQL 版本从机回放二进制都是单线程的(5.6 是基于库级别的单线程)。
从 MySQL 5.7 版本开始,MySQL 支持了从机多线程回放二进制日志的方式,通常把它叫作“并行复制”,官方文档中称为“Multi-Threaded Slave(MTS)”。
MySQL 的从机并行复制有两种模式。
- COMMIT ORDER: 主机怎么并行,从机就怎么并行。
- WRITESET: 基于每个事务,只要事务更新的记录不冲突,就可以并行。
COMMIT ORDER 模式的从机并行复制,从机完全根据主服务的并行度进行回放。理论上来说,主从延迟极小。但如果主服务器上并行度非常小,事务并不小,比如单线程每次插入 1000 条记录,则从机单线程回放,也会存在一些复制延迟的情况。
而 WRITESET 模式是基于每个事务并行,如果事务间更新的记录不冲突,就可以并行。还是以“单线程每次插入 1000 条记录”为例,如果插入的记录没有冲突,比如唯一索引冲突,那么虽然主机是单线程,但从机可以是多线程并行回放!!!
所以在 WRITESET 模式下,主从复制几乎没有延迟
这点我没实操 不懂
但是总之就是
主从复制延迟监控不能依赖 Seconds_Behind_Master 的值,最好的方法是额外配置一张心跳表;
主从复制的兜底
如果真的由于一些不可预知的情况发生,比如一个初级 DBA 在主机上做了一个大事务操作,导致主从延迟发生,那么怎么做好读写分离设计的兜底呢?
在 Load Balance 服务器,可以配置较小比例的读取请求访问主机,如上图所示的 1%,其余三台从服务器各自承担 33% 的读取请求。
如果发生严重的主从复制情况,可以设置下面从机权重为 0,将主机权重设置为 100%,这样就不会因为数据延迟,导致对于业务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