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目录
- VLAN 基本技术
- VLAN
- IEEE 802.1Q
- 交换机端口类型
- MVRP协议
- 实验
- 测试
- VLAN扩展技术
- Super VLAN
- 产生背景
- Super vlan(相当于vlanif接口,也属于虚拟接口,可以充当网关)
- Sub vlan(普通vlan)
- 关于代理ARP
- 普通代理ARP
- 本地代理ARP
- Sub vlan间通信原理
- Sub VLAN与外部二层通信的转发模型
- Sub VLAN与外部的三层通信
- 实验
- Isolate-user-VLAN
- QinQ 技术
- 原理
- 配置
- 应用案例
VLAN 基本技术
VLAN
-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LAN)的设备从逻辑上划分(而不是从物理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这一新兴技术主要应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中,但主流应用还是在交换机之中。不过,路由器也可以支持VLAN的划分,所以,二者相辅相成,可以更好、更灵活地配置局域网。
-
VLAN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路由的方式实现处于不同物理位置的网络终端之间的通信。因此,VLAN技术使得网络的组建更加灵活,它突破了传统网络的诸多限制,如物理位置的限制等。
-
VLAN除了能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广播域,从而有效地控制广播风暴的发生,以及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外,还可以使网络管理变得简单、生动和直观。例如,可以跨越不同物理网段、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同一虚拟网络。
-
VLAN的划分方式主要有四种:基于端口、基于MAC地址、基于网络层和基于IP组播。不同的划分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拓扑结构来选择合适的划分方式。
总的来说,VLAN技术为现代网络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是网络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EEE 802.1Q
-
IEEE 802.1Q,也被称为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虚拟桥接局域网,简称“虚拟局域网”)协议,是IEEE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一种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标准。它定义了在以太网上实现VLAN相关功能的协议和机制。
-
IEEE 802.1Q协议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如何将大型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网络,使得广播和组播流量不会占据过多带宽,并提高了网络段间的安全性。通过该协议,可以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成多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局域网,使得不同的用户和部门之间的数据流量能够有效区分和管理。
-
在IEEE 802.1Q协议中,每个数据帧都被打上一个标记,表示该数据帧所属的VLAN编号,称为VLAN标签或VLAN标识符。这个标记是在源地址后增加的一个4字节的802.1Q标签,其中包含了标签协议标识(TPID)和标签控制信息(TCI)。标签协议标识是IEEE定义的新的类型,表明这是一个加了802.1Q标签的报文。标签控制信息则包含了VLAN的编号以及其他控制信息。
交换机端口类型
交换机端口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按传输介质分类:
- 光口:使用光纤传输信号的端口,通常用于连接距离较远或需要高速传输的设备。
- 电口:使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传输信号的端口,通常用于连接距离较近或不需要高速传输的设备。
- 按端口速率分类:
- 10M/100M端口:支持10Mbps和100Mbps两种速率的端口,通常用于连接低速设备。
- 1GBase-T端口:使用双绞线传输1Gbps数据的端口,是交换机中常见的端口类型。
- 10Base-T端口:使用双绞线传输10Mbps数据的端口,是交换机中最常见的端口类型。
- 100Base-TX端口:使用双绞线传输100Mbps数据的端口,是交换机中常见的端口类型。
- 100Base-FX端口:使用光纤传输100Mbps数据的端口,通常用于连接距离较远的设备。
- 按端口功能分类:
- Access端口:交换机上用来连接用户主机的端口,它只能连接接入链路。只允许一个VLAN的帧通过,该VLAN即为接入端口的默认VLAN。
- Trunk端口:交换机上用来和其他交换机连接的端口。允许多个VLAN的帧(带Tag标记)通过,可以指定其中一个VLAN作为默认VLAN。如果接收到了不带VLAN的数据帧,则给数据帧加上默认VLAN标签。在往外送时,如果VLAN ID和默认VLAN ID相同,则剥离标签。
- Hybrid端口:交换机上既可以连接用户主机,又可以连接其他交换机的端口。Hybrid端口也允许多个VLAN通过,指定其中一个VLAN作为默认VLAN。在接收到不带VLAN的数据帧时,给数据帧加上默认VLAN标签。
这些端口类型与交换机的报文转发原理密切相关。数据帧进入交换机时,会添加一些字段,其中一个重要的字段是Tag标签,用于标记接口所属的VLAN。这些端口类型可以根据网络需求灵活配置,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有效连接和数据传输。
MVRP协议
- MVRP(Multiple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是一种网络管理协议,用于自动注册和管理 VLAN 成员关系的变化。它允许交换机在 VLAN 成员变化时自动更新 VLAN 信息,而无需手动干预。MVRP 主要用于管理 VLAN 的成员关系,以确保交换机之间的 VLAN 配置保持一致性。
- MVRP是多VLAN注册协议(Multiple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的缩写,它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自动管理和维护VLAN成员关系的交换机协议。
- MVRP是IEEE 802.1ak标准定义的协议,它在与交换机相连的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用于进行VLAN成员关系的动态注册和管理。其目的是在交换机之间实现动态的VLAN端口成员关系的通知和协商。
- MVRP的核心功能是允许交换机之间自动协商和传递VLAN成员关系的信息。当一个交换机上的端口被加入或移除一个VLAN时,该交换机将使用MVRP将该信息广播到其相邻的交换机上。接收到这个通知的相邻交换机会更新其自己的VLAN成员关系表,以反映最新的VLAN成员状态。
- MVRP的自动机制可以减轻网络管理员的手动配置负担,特别是在大规模的网络中,当需要频繁地添加、删除或移动VLAN成员时。它提供了一种集中的动态管理方式,以确保所有相关的交换机都能及时了解到VLAN成员的变化。
- 需要注意的是,MVRP是一种可选的协议,不是所有的交换机都支持该协议。在使用MVRP之前,需要确保使用的交换机或设备支持并启用了该协议。
- 当设备启动了MVRP之后,设备将本地的VLAN配置信息向其他设备发送,同时还能够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VLAN配置信息,并动态更新本地的VLAN配置信息。这样,所有设备的VLAN信息都能达成一致,极大地减少了网络管理员的VLAN配置工作。
- MVRP有三种注册模式,不同注册模式对动态VLAN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此外,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后,MVRP还能根据新的拓扑重新发布及学习VLAN配置信息,确保VLAN配置信息实时与网络拓扑同步更新。
- 总结:MVRP(Multiple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自动管理和维护VLAN成员关系的交换机协议。它允许交换机之间动态地协商和传递VLAN成员关系的信息,减轻了网络管理员的配置负担,特别是在大规模的网络中。
实验
<H3C>system-view #进入系统模式
[H3C]sysname sw1 #修改设备名称
[sw1]
[sw1]display interface brief #查看接口所属类型,以及pvid
[sw1]display vlan #查看交换机中存在的vlan
Total VLANs: 1
The VLANs include:
1(default)
[sw1]display vlan brief #查看每个vlan中划分的接口
[sw1]vlan 2 3 #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2和3
[sw1]vlan 2 to 10 #创建vlan2到10
[sw1]undo vlan 2 3 # 删除vlan2和3
[sw1]int g1/0/1 #先进入接口
[sw1-GigabitEthernet1/0/1]port link-type ? #修改接口工作类型,华三二层交换机默认为access口
access Set the link type to access
hybrid Set the link type to hybrid
trunk Set the link type to trunk
[sw1-GigabitEthernet1/0/1]port access vlan 2 #将接口划分为vlan 2
[sw1]int g1/0/3
[sw1-GigabitEthernet1/0/3]port access vlan 3
#配置trunk干道
[sw1-GigabitEthernet1/0/4]port link-type trunk
[sw1-GigabitEthernet1/0/4]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sw1-GigabitEthernet1/0/4]int g1/0/2
[sw1-GigabitEthernet1/0/2]port link-type trunk
[sw1-GigabitEthernet1/0/2]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sw2]vlan 2 3
[sw2]int g1/0/2
[sw2-GigabitEthernet1/0/2]port access vlan 2
[sw2-GigabitEthernet1/0/2]int g1/0/3
[sw2-GigabitEthernet1/0/3]port access vlan 3
[sw2-GigabitEthernet1/0/3]quit
#创建trunk干道
[sw2]int g1/0/1
[sw2-GigabitEthernet1/0/1]port link-type trunk
[sw2-GigabitEthernet1/0/1]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配置子接口
[R1]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92.168.1.1 24
[R1-GigabitEthernet0/0.1]vlan-type dot1q vid 2 #封装dot1q协议并指明对应的vlan号为2,会自动开启arp
[R1]int g0/0.2
[R1-GigabitEthernet0/0.2]ip address 192.168.2.1 24
[R1-GigabitEthernet0/0.2]vlan-type dot1q ?
default Process frames that are not processed by any other subinterface
untagged Enable handling 802.1Q untagged frames
vid Specify the first-tier VLAN IDs
[R1-GigabitEthernet0/0.2]vlan-type dot1q vid 3 #封装dot1q协议并指明对应的vlan号为3,会自动开启arp
[R1]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IP接口信息
#配置dhcp服务,(不需要在接口调用,配置完成即可生效)
[R1]dhcp enable
[R1]dhcp server ip-pool vlan2
[R1-dhcp-pool-vlan2]network 192.168.1.0 mask 255.255.255.0
[R1-dhcp-pool-vlan2]gateway-list 192.168.1.1
[R1-dhcp-pool-vlan2]dns-list 8.8.8.8
[R1-dhcp-pool-vlan2]quit
[R1]dhcp server ip-pool vlan3
[R1-dhcp-pool-vlan3]network 192.168.2.0 mask 255.255.255.0
[R1-dhcp-pool-vlan3]gateway-list 192.168.2.1
[R1-dhcp-pool-vlan2]dns-list 8.8.8.8
测试
VLAN扩展技术
Super VLAN
Super VLAN详解,请参考该博文
https://blog.csdn.net/m0_49864110/article/details/127941250
产生背景
- 在大型局域网组网中,常采用接入层和核心层二层结构的组网方式,所有的网关都设在核心层设备上。由于每个VLAN都需要一个接口实现路由互通,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因为特殊的需要,网络中划分了成百上千个VLAN,此时核心层设备就会出现VLAN接口数量不足的情况。那么,如果拥有一种技术,可以对VLAN进行聚合,就可以大幅度缩减实际需要的VLAN接口数量,交换机支持VLAN接口少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Super VLAN技术出现了。
super VLAN技术引入Super VLAN和Sub VLAN两个概念
Super vlan(相当于vlanif接口,也属于虚拟接口,可以充当网关)
- 是一个逻辑的三层概念,虚拟三层接口。为Sub VLAN(相当于普通的vlan)提供三层转发,它依赖于所包含的Sub VLAN中存在UP状态的物理接口。
Sub vlan(普通vlan)
- Sub VLAN只能包含物理接口,不能建立三层VLAN接口。它与外部的三层通信靠Super VLAN的接口来实现。
- 使用代理ARP可以实现Sub VLAN间的三层互访,从而在实现普通VLAN功能的同时,达到了节省交换机VLAN 接口的目的。
- 如上:交换机创建了Sub VLAN2和Sub VLAN3,二者属于不同的广播域,所以Super VLAN技术很好的隔离了它们,Super VLAN10则属于另一个独立的广播域,它与Sub VLAN2 和Sub VLAN3之间建立了映射关系,它不存在物理接口,只拥有一个vlanif接口,用该接口为所有映射的Sub VLAN 提供三层路由通信服务。
关于代理ARP
普通代理ARP
普通代理ARP:想要互通的主机分别连接到设备的不同三层接口上,且这些主机不在同一个广播域。
- 上图为普通ARP的工作原理:
- HostA要与HostC通信,由于目的IP与本机的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HostA直接发送ARP请求,解析HostC的MAC地址。运行了代理ARP的交换机接收到ARP请求后,代理HostA在1.1.2.0网段发出ARP请求,解析HostC的MAC地址。
- HostC认为交换机向它发出了ARP请求,所以回应ARP请求,通告自己的MAC地址000F-E203-3333。交换机收到ARP响应后,也向HostA发送ARP响应,但通告的MAC地址是其连接到1.1.1.0网段的VLAN1接口的MAC地址000F-E202-2222。所以在HostA的ARP表中,会形成IP地址1.1.2.3与MAC地址000F-E202-2222的映射项。即HostA会将所有要发送给HostC的数据包发送到交换机上,然后交换机再转发给HsotC。
本地代理ARP
本地代理ARP:想要互通的主机连接到设备的同一个三层接口上,且这些主机不在同一个广播域。
- 上图为本地ARP代理:
- 这是Super VLAN的典型应用,HostA和HostB分别属于Sub VLAN2和Sub VLAN3,HostA的IP为1.1.1.1/24,HostB的IP为1.1.1.2/24,虽然HostA和HostB的IP在同一个网段,但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广播域。通过SWA的Super VLAN10的三层接口上开启本地代理ARP功能,可以实现HostA和HostB的三层互通。
Sub vlan间通信原理
- 如上图,PCA需要发送报文给PCB,PCA发现目的IP地址和自己是同一网段,所以发送ARP请求,而PCB在VLAN3的广播域内,并不能收到这个ARP请求。因此PCA不能及时收到PCB的ARP应答,但是Super VLAN10可以收到这个ARP广播。又因为Super VLAN10开启了本地代理ARP,所以当PCA发出ARP请求时,三层交换机开始在路由表里查找,发现下一跳为直连路由接口,则在Sub VLAN3内发送新的ARP请求PCB的MAC地址;得到PCB的回应后,Super VLAN10就把自己接口的MAC地址当做PCB的MAC地址在Sub VLAN2内给予PCA响应。之后,PCA发送普通IP报文给PCB时,通过Supr VLAN接口进行正常的三层报文转发。
Sub VLAN与外部二层通信的转发模型
- 因为Super VLAN不同于普通的VLAN,它不包含物理接口,所以VLAN10内根本不可能携带VLAN10标签的数据帧发送到其他交换机,反之,如果接收到来自Trunk链路上VLAN10的数据帧,交换机也无法转发。所以在开启了Super VALN的交换机上,Trunk链路将自动禁止Super VLAN的VLAN流量通过。
- 上图中,PCA属于SWB的VLAN2,PCC属于SWA的VLAN2,PCA访问PCC时,从SWB的E1/0/1 进入的数据帧会被打上VLAN2的标签,在SWB中这个标签不会改变,SWB把数据帧从Trunk口E1/0/24转发出去,依然是VLAN2的数据帧。对于SWA而言,SWB上有效的VLAN只有VLAN2和VLAN3,从PCC返回的到SWB的数据帧可以在VLAN2中转发 。(SWA和SWB只负责普通交换机的作用,只起转发作用,因为PCA和PCC在同一vlan中)
Sub VLAN与外部的三层通信
- PCA发送IP报文到PCC,PCA检查发现PCC与自己属于不同的IP网段,所以将报文发送给自己的网关Super VLAN10。因此PCA检查自己的网关IP地址和MAC地址信息,发现只有IP没有MAC地址信息,于是发送ARP请求报文,请求网关的MAC地址。请求报文在Sub VLAN2内发送并被SWB接收,SWB没有对应的VLAN2接口,但它发现Sub VLAN2被映射到了Super VLAN10,Super VLAN10提供三层服务,所以交换机给予ARP响应,并在Sub VLAN2内发送。
- 至此,PCA成功学习到了网关的MAC地址,接下来,PCA发送目的MAC为Super VLAN 10、目的IP为30.1.1.2的报文。Sub VLAN2接收到报文后,检测到目的MAC,知道应该进行三层转发,就去查找路由表,发现下一跳地址为20.1.1.2,出接口为VLAN 20,于是把报文送给SWA,SWA根据正常的转发流程把报文发送给PCC。
- PCC返回给PCA的报文到达SWB时,正常IP转发检查发现出接口为Super VLAN10的三层接口,但在Super VLAN10内没有包含任何物理接口,开启了Super VLAN的交换机注意到,如果存在Super VLAN,那么需要从Super VLAN转发出去的报文都应该寻找其对应的Sub VLAN,并在Sub VLAN 内按照ARP和MAC表项进行匹配。所以最终将报文发给PCA,完成双向通信。(这时,SWA和SWB起路由作用)
实验
[SWA]vlan 2
[SWA-vlan2]port GigabitEthernet 1/0/1 #将接口划分到vlan2
[SWA]vlan 3
[SWA-vlan3]port GigabitEthernet 1/0/2 #将接口划分到vlan3
[SWA-vlan3]quit
[SWA]vlan 10
[SWA-vlan10]supervlan #将vlan10作为super vlan
[SWA-vlan10]subvlan 2 3 #划分管理的sub vlan
[SWA-vlan10]quit
[SWA]interface vlan 10
[SWA-Vlan-interface10]ip address 192.168.1.1 24 #配置虚拟IP地址作网关
[SWA-Vlan-interface10]local-proxy-arp enable #开启本地代理功能
[SWA-Vlan-interface10]quit
[SWA]vlan 20
[SWA-vlan20]port GigabitEthernet 1/0/3
[SWA-vlan20]quit
[SWA]interface vlan 20
[SWA-Vlan-interface20]ip address 192.168.2.1 24 #配置vlanif接口IP地址
[SWA-Vlan-interface20]quit
[SWB]vlan 20
[SWB-vlan20]port GigabitEthernet 1/0/3
[SWB-vlan20]quit
[SWB]int vlan 20
[SWB-Vlan-interface20]ip address 192.168.2.2 24
[SWB-Vlan-interface20]quit
[SWB]ip route-static 0.0.0.0 0 192.168.2.1 #配置回包的路由
[SWA]display supervlan #查看交换机上super vlan管理的sub vlan
Super VLAN ID: 10
Sub-VLAN ID: 2-3
Isolate-user-VLAN
QinQ 技术
原理
-
QinQ技术,也被称为VLAN Stacking或Double VLAN,是由IEEE 802.1ad标准定义的一种扩展VLAN空间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原有的802.1Q标签报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802.1Q的Tag,从而达到扩展VLAN空间的目的。具体来说,当用户报文进入运营商网络之前,设备会为其封装上一个运营商网络的VLAN Tag,同时保留用户报文原有的VLAN Tag作为数据部分,使报文能够带着两层VLAN Tag穿越运营商网络。
-
QinQ技术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IEEE 802.1Q中定义的VLAN ID数量无法满足网络扩容需求的问题。通过QinQ技术,VLAN的数量可以从原来的4096个增加到4094×4094个,极大地扩展了VLAN空间。
-
此外,QinQ报文带着两层Tag穿越运营商网络时,内层Tag透明传送,这种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简单、实用的VPN技术。在企业网中,不同的业务可以封装不同的VLAN Tag,实现不同业务按需获取不同的资源。例如,PC、VOIP和IPTV由于应用场景和需求不同,在企业内部可以属于不同的VLAN,当它们访问公网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层VLAN Tag添加不同的外层VLAN Tag。
-
总的来说,QinQ技术通过其独特的双层Tag机制,不仅扩展了VLAN空间,还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使得运营商能够用一个VLAN为含有多个VLAN的用户网络服务。同时,QinQ技术也为企业网络提供了更精细化的业务管理和资源分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