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所有均是基于11G版本的
**
一、DataGuard的部署方式
DG的部署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直接在备库端部署一个空库然后再设置参数,但是这样做在初始同步时如果数据量过大会耗费较长的时间;相对来说这中方式比较简单不易出错。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rman的备份恢复的方式进行部署,当然也可以通过Oracle的复制库的方式部署,主要说一下rman的复制命令,其他的就和正常备份恢复是一样的,参数配置也是一样的。
以下均在备库端执行
恢复控制文件:
RMAN> restore standby controlfile from ‘/sasbackup/ctl_file_g4qfmqm6_1_1_20150828’;
登录,通过duplicate恢复
[oracle@localhost ~]$ rman target sys/oracle@orcl_pd auxiliary sys/oracle@orcl_st
RMAN> duplicate target database for standby nofilenamecheck dorecover;
以上是两种相对常见的部署方式,不论那种部署方式数据库的主要参数是一样的。
在数据库主要参数有以下:
1.DB_NAME
只需注意DataGuard的主备各节点instance使用相同的db_name即可。推荐与service_name一致。我们这里未作重定义
2.DB_UNIQUE_NAME
1)Primary与Standby端数据库的唯一名字,设定后不可再更改。
2)如果主备db_unique_name不一样,需要与LOG_ARCHIVE_CONFIG配合使用
3)db_unique_name并未规定需要与数据库service_name一致,可以自定义任意名称。
3.LOG_ARCHIVE_CONFIG
列出主备库上的DB_UNIQUE_NAME 参数。默认情况下,定义该参数保证数据库能够发送或接收redo log。
4.LOG_ARCHIVE_DEST_1
本地归档路径。Primary与Standby需要定义各自的online redo log的归档地址,以系统实际的存放路径为准。
本例LOG_ARCHIVE_DEST_1=‘LOCATION=/u01/arch/ VALID_FOR=(ALL_LOGFILES,ALL_ROLES) DB_UNIQUE_NAME=bj’
可以这样理解:对于bj(主库)而言,不管它是主库角色还是备库角色(ALL_ROLES),它都会自己完成归档动作,并将它们归档在本地的/u01/arch下。
5.LOG_ARCHIVE_DEST_2
该参数仅当数据库角色为primary时生效,指定primary传输redo log到该参数定义的standby database上。
log_archive_dest_2可以说是dataguard上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定义了redo log的传输方式(sync or async)以及传输目标(即standby apply node),直接决定了dataguard的数据保护级别。
注意:SERVICE值,比如bj,是tnsnames.ora文件里定义的Oracle Net名称。
6.LOG_ARCHIVE_DEST_STATE_n
设置为ENABLE,激活log_archive_dest_n定义的属性。
7.FAL_SERVER and FAL_CLIENT
FAL是Fetch Archive Log的简写,它是dataguard主备之间GAP(间隙)的处理机制。
Primary上不会有GAP,所以fal_server和fal_client也是只在standby上生效的参数,当然为了switch over的需要同样会在primary端进行预设置。
FAL参数定义的数据库名同样取自本地tnsnames.ora里配置的Oracle Net Service Name.
11g以后 FAL_CLIENT可以忽略。
本例FAL_SERVER=tj的意思可以理解为:tj(备库)产生的归档日志间隙,要从主库(bj)那里获得。
8.DB_FILE_NAME_CONVERT
primary与standby上diskgroup的名称或是数据文件的存放路径不一致的时候,需要定义该参数进行转换,否则standby apply后无法创建与primary一致的数据文件并报错。
1)primary上的该参数仅在主备switch over后生效
2)注意格式应保持一致,比如"*.db_file_name_convert=‘+DG1/db/datafile’,‘+DATAGRP/db/datafile/’ ”,路径少了一个"/”,将导致standby apply失败。
本例 DB_FILE_NAME_CONVERT=‘/u01/oradata/prodstd’,‘/u01/oradata/prod’ 使用的是物理文件路径,所以可以省略”/”
3)primary上执行create tablespace等add datafile操作时,无须自定义datafile的全路径名称,由数据库自动创建datafile即可。
9.LOG_FILE_NAME_CONVERT
同DB_FILE_NAME_CONVERT类似,定义主备log文件的存放路径转换。
10)STANDBY_FILE_MANAGEMENT
设置为auto时,主库执行增删数据文件的动作,在备库也会增删数据文件,缺省是manual 需要在备库做手动增删。
二、DataGuard的同步原理
典型的SYNC 方式
实时恢复(Real-TimeApply):日志写入StandbyRedoLog就会立即进行恢复;
归档恢复:在完成对StandbyRedoLog归档才触发恢复。
典型的ASYNC方式
由主库归档进程(ARCH)负责推送日志,MRP从备库的归档中恢复数据
(注:异步可以有两种模式①LGWR+ASYNC,②ARCH+ASYNC)
异步和同步的传输方式:
三、DataGuard的主要进程
RFS: (Remote File Server)在备库上启用的进程,接收重做日志(redo log和arch log)
LNSn: (LGWR Network Server Process)本地网络服务,在主库上负责传送redo日志
MRP: (Managed Recovery Process)备库上管理恢复进程,如果是物理 DG,用于对redo log做recovery
LSP: (Logical Standby Process)备库上逻辑备用进程,逻辑DG,是对redo log中抽取的sql进行应用。
四、DataGuard的保护模式
1.最大保护(Maximum Protection) SYNC同步模式
这种模式能够确保绝无数据丢失。要实现这一步当然是有代价的,它要求所有的事务在提交前其REDO不仅被写入到本地的Online Redologs,还要同时写入到Standby数据库的Standby Redologs,并确认REDO数据至少在一个Standby数据库中可用(如果有多个的话),然后才会在Primary 数据库上提交。如果出现了什么故障导致Standby数据库不可用的话(比如网络中断),Primary 数据库会被Shutdown,以防止数据丢失。使用这种方式要求Standby Database必须配置Standby Redo Log,而 Primary Database必须使用LGWR,SYNC,AFFIRM方式归档到Standby Database.
2.最高可用(Maximum availability)
这种模式在不影响 Primary 数据库可用前提下,提供最高级别的数据保护策略。其实现方式与最大保护模式类似,也是要求本地事务在提交前必须至少写入一台(俗称同步模式)
Standby 数据库的 Standby Redologs 中,不过与最大保护模式不同的是,如果出现故障导致Standby数据库无法访问,Primary数据库并不会被Shutdown,而是自动转为最高性能模式,等Standby数据库恢复正常之后,Primary数据库又会自动转换成最高可用性模式。这种方式虽然会尽量避免数据丢失,但不能绝对保证数据完全一致。这种方式要求Standby Database必须配置Standby Redo Log,而Primary Database 必须使用LGWR SYNC,AFFIRM方式归档到Standby Database.
3.最高性能(Maximum performance) ASYNC异步模式
缺省模式。这种模式在不影响Primary数据库性能前提下,提供最高性能级别的数据保护策略。事务可以随时提交,当前Primary 数据库的REDO数据至少需要写入一个Standby数据库,不过这种写入可以是不同步的。如果网络条件理想的话,这种模式能够提供类似最高可用性的数据保护,而仅对 Primary 数据库的性能有轻微影响。
这也是创建Standby数据库时,系统的默认保护模式。这种方式可以使用 LGWR ASYNC 或者 ARCH 进程实现,Standby Database也不要求使用Standby Redo 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