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分层结构
2、协议、接口、服务
3、7层OSI模型
4、4层TCP/IP模型
5、5层参考模型
1、分层结构
1.1、为什么需要分层结构?
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前需要完成一些功能:
1)、发起通信的计算机需要将数据通信的通路进行激活
2)、要告诉网络如何识别目标主机
3)、发起通信的计算机查明目标主机是否开机,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4)、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弄清楚对方计算机中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工作
5)、确保差错和意外可以解决
等等诸多问题
因此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而治之的分层结构进行设计,方便解决网络传输数据问题。
1.2、分层的好处
1)、信息交换问题分解到一系列容易控制的软硬件模块-层中
2)、各层可以根据需要独立进行修改或扩充功能
3)、有利于个不同制造厂家的设备互连
4)、也有利于开发者学习、理解数据通讯网络
1.3、分层原则
1)、网路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1.4、分层结构图
实体: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2、协议、接口、服务
2.1、协议
网络协议就是为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是水平的。
主要包括:
语法:传输数据的格式
语义:所要完成的功能
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2.2、接口
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接口,是单向的。
2.3、服务
下层为相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是垂直的。
3、7层OSI模型
计算机网络结构主要分为7层的OSI模型和4层的TCP/IP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因此有的时候也会成为ISO/OSI模型。
ISO/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
OSI模型用途相当广泛,比如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等很多网络设备的设计都是参照OSI模型设计的。
OSI参考模型中不同层完成不同的功能,各层相互配合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通信。
各层功能如下:
1)、应用层: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程的程序,比如:QQ、邮箱等,典型的应用层服务有: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万维网HTTP.
2)、表示层:处理两个通信系统(手机或者电脑)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
功能一:数据格式变化 -- 不同通信系统使用的编码不一样,翻译官角色
功能二:数据加密解密
功能三:数据压缩和恢复
3)、会话层: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4)、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
5)、网络层: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传输单位是报文段。
6)、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封装成帧,传输单位是帧。
7)、物理层:在物理介质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OSI数据封装过程如下:
4、4层TCP/IP模型
OSI是先理论后实践,TCP/IP先实现了TCP/IP协议栈才有的参考模型理论。
TCP/IP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OSI的体系结构,将7层的OSI模型,简化为了4层。
5、5层参考模型
对比OSI模型和TCP/IP模型都是网络通信协议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和协议。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层数:OSI模型有七层,而TCP/IP模型只有四层。
2)、组成:OSI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而TCP/IP模型是由美国国防部(DoD)制定的。
3)、应用范围:OSI模型是一种理论模型,主要用于学术研究和参考。而TCP/IP模型是一种实际应用模型,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4)、协议:OSI模型和TCP/IP模型都定义了各个层次的协议,但是TCP/IP模型中的协议更加实用和广泛,如TCP协议、UDP协议、IP协议等。
5)、技术难度:OSI模型相对TCP/IP模型来说,层数更多,理论更丰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复杂,难度也更大。
总体来说,OSI模型和TCP/IP模型都是描述网络通信协议的模型,但是TCP/IP模型更加实用和广泛,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最后,参考OSI和TCP/IP的优点,出现了5层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