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erver 之 http连接处理(下)

目录

✊请求报文--解析

流程图 && 状态机

状态机 -- 状态转移图

主状态机 

从状态机

http 报文解析

HTTP_CODE 含义

从状态机 逻辑

主状态机 逻辑

🐞请求报文--响应

基础API

stat

mmap

iovec

writev

流程图

HTTP_CODE  含义(2)

代码分析

do_request

process_write

http_conn::write


✊请求报文--解析

流程图 && 状态机

状态机 -- 状态转移图

从状态机 -- 读取一行

主状态机 -- 解析该行

(主状态机内部调用从状态机,从状态机驱动主状态机)

👆状态机转移图(结合以下文本理解)

主状态机 

三种状态,标识解析位置

  • CHECK_STATE_REQUESTLINE -- 解析  请求行
  • CHECK_STATE_HEADER -- 解析  请求头
  • CHECK_STATE_CONTENT -- 解析  消息体,仅用于解析  POST请求

从状态机

三种状态,标识解析一行的读取状态

  • LINE_OK,完整读取一行
  • LINE_BAD,报文语法有误
  • LINE_OPEN,读取的行不完整

http 报文解析

流程

上一篇博客,介绍了,服务器接收 http请求 的流程

也就是,浏览器发出 http连接请求,服务器 主线程创建 http对象 接收,

并将所有数据读入对应的 buffer,

将该对象插入任务队列后,工作线程从任务队列取出一个任务并处理

各子线程,通过 process() 函数,处理任务,调用 process_read() 函数 和 process_write() 函数,分别完成 报文解析 和 报文响应 

void http_conn::process()
{
    // 调用 process_read() 处理请求
    // 并返回 HTTP_CODE 枚举类型状态码
    HTTP_CODE read_ret = process_read();

    // 请求不完整,需要继续接收
    if (read_ret == NO_REQUEST) {
        // 注册并监听 读事件,等待下一次数据到来
        modfd(m_epollfd, m_sockfd, EPOLLLIN);
        return;
    }

    // 调用 process_write() 完成响应
    bool write_ret = process_write(read_ret);

    // 响应失败 -- 关闭连接
    if (!write_ret) 
        close_conn();
    // 响应成功 -- 注册并监听 写事件,等待下一次写入响应数据
    modfd(m_epollfd, m_sockfd, EPOLLOUT);
}

HTTP_CODE 含义

HTTP请求的处理结果

头文件初始化了 8 种

报文解析涉及 4 种

  • NO_REQUEST
    • 请求不完整,需要继续读取请求报文数据
  • GET_REQUEST
    • 获得了完整的HTTP请求
  • BAD_REQUEST
    • 语法错误
  • INTERNAL_ERROR
    • 服务器内部错误,该结果在 主状态机 逻辑switch 的 default 下,一般不会触发

解析报文 整体流程

process_read 通过 while 循环,对主从状态机进行封装,循环处理报文每一行

  • 判断条件
    • 主状态机 转移到 CHECK_STATE_CONTENT(解析消息体)
    • 从状态机 转移到 LINE_OK(解析请求行和请求头部)
    • 两者为 或 关系,条件为真则继续循环,否则退出
  • 循环体
    • 从状态机 读取数据
    • 调用 get_line() 函数,通过 m_start_line() 将 从状态机 读取的数据间接赋给 text
    • 主状态机 解析 text
// m_start_line 是行在 buffer 起始位置
// 该位置后面的数据赋给 text
// 此时的从状态机,已提前将一行的末尾字符
// \r\n 变为 \0\0,所以text可直接取出完整的行解析
char* get_line() {
    return m_read_buf + m_start_line;
}

http_conn::HTTP_CODE http_conn::process_read()
{
    // 初始化从状态机状态,HTTP请求解析结果
    LINE_STATUS line_status = LINE_OK;
    HTTP_CODE ret = NO_REQUEST;
    char* text = 0;

    // 为什么要写两个判断条件?第一个判断条件
    // 为什么这样写?
    // 具体主状态机逻辑--后面讲解

    // parse_line 为从状态机的具体实现
    while ( (m_check_state == CHECK_STATE_CONTENT &&
            line_status == LINE_OK) ||
            ((line_status=parse_line()) ==
            LINE_OK) ) 
    {
        text = get_line();

        // m_start_line 是每一个数据行在m_read_buf的起始位置
        // m_checked_edx 从状态机 在m_read_buf中读取的位置
        m_start_line = m_checked_idx;

        // 主状态机 3 种状态转移逻辑
        switch(m_check_state) {
            case CHECK_STATE_REQUESTLINE:
            {
                // 解析请求行
                ret = parse_request_line(text);
                if (ret == BAD_REQUEST)
                    return BAD_REQUEST;
                break;
            }
            case CHECK_STATE_HEADER:
            {
                // 解析请求头
                ret = parse_headers(text);
                if (ret == BAD_REQUEST)
                    return BAD_REQUEST;
                break;
            }
            case CHECK_STATE_CONTENT:
            {
                // 解析消息体
                ret = parse_content(text);

                // 完整解析POST请求后,跳转报文响应函数
                if (ret == GET_REQUEST)
                    return do_request();

                // 解析完消息体即完成报文解析,避免再次进入循环
                // 更新 line_status
                line_status = LINE_OPEN;
                break;
            }
            default:
            return INTERNAL_ERROR;
        }
    }
    return NO_REQUEST;
}

从状态机 逻辑

补充个基础知识👇

HTTP报文中,每一行数据由 \r\n 作为结束字符,空行只有 \r\n

因此,可以通过查找 \r\n 将报文拆解为单独的行进行解析

本项目即利用了这点

从状态机 读取 buffer 中的数据,将每行数据末尾的 \r\n 设置为 \0\0

并更新 从状态机 在 buffer 中读取的位置 m_checked_idx

以此驱动 主状态机 解析

 

  • 从状态机从 m_raed_buf 中,逐字节读取,判断当前的字节是否为 \r
    • 接下来的字符是 \n,将 \r\n 修改为 \0\0,将 m_checked_idx 指向下一行的开头,则返回LINE_OK
    • 接下来到达 buffer 末尾,表示 buffer 还需要继续接收,返回 LINE_OPEN
    • 否则,语法错误,返回 LINE_BAD
  • 当前字节不是 \r,判断是否是 \n(如果上次读取到 \r 就到了 buffer 末尾,没有接收完整,再次接收会出现这个情况)
    • 如果前一个字符是 \r,则将 \r\n 修改为 \0\0,将 m_checked_idx 指向下一行开头,返回 LINE_OK
  • 当前字节,不是 \r,也不是 \n
    • 表示接收不完整,需要继续接收,返回 LINE_OPEN
// 从状态机,用于分析出一行的内容
// 返回值为行的读取状态,有:
// LINE_OK, LINE_BAD, LINE_OPEN

// m_read_idx 指向缓冲区 m_read_buf 数据末尾下一字节
// m_checked_idx 指向从状态机当前分析的字节

http_conn::LINE_STATUS http_conn::parse_line()
{
    char temp;
    for (; m_checked_idx < m_read_idx; ++m_checked_idx)
    {
        // temp 要分析的字节
        temp = m_read_buf[m_checked_idx];

        // 如果当前是 \r,则有可能读取到完整行
        if (temp == '\r') {
            // 下一字符达到了 buffer 结尾,则接收不完整,继续接收
            if (m_checked_idx + 1 == m_read_idx)
                return LINE_OPEN;
            // 下一字符是 \n,将 \r\n 改为 \0\0
            else if (m_read_buf[m_checked_idx+1] == '\n') {
                m_read_buf[m_checked_idx++] = '\0';
                m_read_buf[m_checked_idx++] = '\0';
                return LINE_OK;
            }
            // 都不符合,返回 语法错误
            return LINE_BAD;
        }

        // 如果当前字符是 \n,也可能读取到完整的行
        // 一般是上次读取到 \r,就到 buffer 末尾,没有接收完整
        // 再次接收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else if (temp == '\n') {
            // 前一字符是 \r 则接收完整
            if (m_checked_idx > 1 && m_read_buf[m_checked_idx-1] == '\r')
            {
                m_read_buf[m_checked_idx-1] = '\0';
                m_read_buf[m_checked_idx] = '\0';
                return LINE_OK;
            }
            return LINE_BAD;
        }
    }

    // 没有找到 \r\n 需要继续接收
    return LINE_OPEN;
}

主状态机 逻辑

(1) 处理请求行

主状态机 初始状态是 CHECK_STATE_REQUESTLINE,通过调用 从状态机 驱动 主状态机

主状态机 解析前,从状态机已经将每一行末尾的 \r\n 改为 \0\0

以便主状态机直接取出对应字符串进行处理

  • 状态(1)CHECK_STATE_REQUESTLINE
    • 主状态机 初始状态,调用 parse_request_line() 解析 请求行
    • 解析函数从 m_read_buf 中解析 HTTP请求行,获得请求方法,目标URL,HTTP版本号
    • 解析完成后,主状态机状态变为 CHECK_STATE_HEADER
// 解析http请求行,获得请求方法,目标URL,http版本号
http_conn::HTTP_CODE http_conn::parse_request_line(char *text)
{
    // HTTP报文中,请求行用来说明:
    // 请求类型,要访问的资源,所使用的HTTP版本号
    // 其中各个部分之间,通过 \t 或 空格 分隔

    // 请求行中,最先含有 空格 和 \t 任一字符的位置并返回
    m_url = strpbrk(text, " \t");

    // 如果没有 空格 或 \t,则报文格式有误
    if (!m_url) return BAD_REQUEST;

    // 该位置改为 \0,用于取出前面数据
    *m_url++ = '\0';

    // 取出数据,并通过与 GET 和 POST 比较,以确定请求方式
    char *method = text;
    if (strcasecmp(method,"GET") == 0)
        m_method = GET;
    else if (strcasecmp(method,"POST") == 0) {
        m_method = POST;
        cgi = 1;
    }
    else 
        return BAD_REQUEST;

    // m_url 此时跳过了第一个空格或\t字符,但不知道之后是否还有
    // 将 m_url 向后偏移,通过查找,继续跳过空格和\t字符,
    // 指向请求资源的第一个字符
    m_url += strspn(m_url, " \t");
    
    // 使用与判断请求方式相同的逻辑,判断 HTTP 版本号
    m_version = strpbrk(m_url, " \t");
    if (!m_version)
        return BAD_REQUEST;
    *m_version++ = '\0';
    m_version += strspn(m_verison, " \t");

    // 仅支持 HTTP/1.1
    if (strcasecmp(m_verison, "HTTP/1.1") != 0)
        return BAD_REQUEST;

    // 对请求资源前 7 个字符进行判断
    // 这里,有些报文的请求资源会代有 http://
    // 要单独处理这种情况
    if (strncasecmp(m_url, "http://", 7) == 0) {
        m_url += 7;
        m_url = strchar(m_url, '/');
    }

    // 同样的 https 情况
    if (strncasecmp(m_url, "https://", 8) == 0) {
        m_url += 8;
        m_url = strchar(m_url, '/');
    }

    // 一般不会带有上述两种符号,
    // 而是,单独的 / 或 /后带访问资源
    if (!m_url || m_url[0] != '/')
        return BAD_REQUEST;

    // 当 url 为 / 时,显示欢迎界面
    if (strlen(m_url) == 1) 
        strcat(m_url, "judge.html");

    // 请求行 处理完毕,将主状态机转移去处理 请求头
    m_check_state = CHECK_STATE_HEADER;
    return NO_REQUEST;
}

(2) 处理请求头

解析完 请求行 后,主状态机继续分析请求头

报文中,请求头 和 空行的处理,使用同一个函数

通过判断当前 text 首位,是不是 \0 字符

是 -- 当前处理的是 空行

不是 -- 当前处理的是 请求头

  • 状态(2)CHECK_STATE_HEADER
    • 调用 parse_headers() 解析 请求头
    • 判断空行 OR 请求头
      • 是空行的话,进而判断 content-length 是否为 0(不是 0,即 POST请求,那么状态转移到 CHECK_STATE_CONTENT)(是 0,说明是 GET 请求,则报文解析结束)
      • 若解析的是 请求头部字段,则主要分析 connection 字段,content-length 字段,其他字段可以直接跳过
      • connection 字段,判断是 keep_alive 还是 close,决定是长连接还是短连接
      • content-length 字段,用于读取 post 请求的 消息体长度
// 解析http请求的一个头部信息
http_conn::HTTP_CODE http_conn::parse_headers(char *text)
{
    // 判断 空行 还是 请求行

    if (text[0] == '\0') { // 空行
        // 判断 GET 还是 POST 请求
        if (m_content_length != 0) { // POST 请求
            // POST 需跳转到 消息体 处理状态
            m_check_state = CHECK_STATE_CONTENT;
            return NO_REQUEST;
        }
        return GET_REQUEST; // GET 请求
    }

    // 解析请求头部 连接字段
    else if (strncasecmp(text, "Connection:", 11) == 0) {
        text += 11;

        // 跳过 空格 和 \t 字符
        text += strspn(text, " \t");
        if (strcasecmp(text, "keep-alive") == 0) {
            // 如果是长连接,将 linger 标志设置为 true
            m_linger = true;
        }
    }

    // 解析请求头部 内容长度字段
    else if (strncasecmp(text, "Content-length:", 15) == 0) {
        text += 15;
        text += strspn(text, " \t");
        m_content_length = atol(text);
    }

    // 解析请求头部 HOST字段
    else if (strncasecmp(text, "Host:", 5) == 0) {
        text += 5;
        text += strspn(text, " \t");
        m_host = text;
    }
    else 
        printf("oop! unknown header: %s\n", text);
    
    return NO_REQUEST;
}

(3)处理消息体

 如果仅仅是 GET 请求,比如项目中的欢迎界面,那么 主状态机 只设置前两个状态即可

根据之前所说,GET 和 POST 请求报文的区别:有无消息体部分。

GET 请求没有消息体,当解析完空行后,便完成了报文解析

但后续的登录和注册功能,为了避免将用户名和密码,直接暴露在URL中,我们在项目中改用了 POST 请求,将用户名和密码,添加在报文中,作为消息体进行封装

为此,我们需要在解析报文中,添加 解析消息体 的模块

while ( 
(m_check_state==CHECK_STATE_CONTENT && line_status==LINE_OK)
||
( (line_status=parse_line() )==LINE_OK) 
)

判断条件为什么写成这样呢?👆

👆解析

GET 请求报文中,每一行都是 /r/n 结尾,所以对报文进行拆解时,仅用从状态机的状态

( line_status = parse_line() ) == LINE_OK

但,在 POST 请求报文中,消息体的末尾没有任何字符,所以不能使用 从状态机 的状态

这里转而使用 主状态机 的状态,作为循环条件入口

那后面的 && line_status == LINE_OK 又为什么?👆

解析完消息体后,报文的完整解析就完成了

但此时 主状态机 的状态,还是 CHECK_STATE_CONTENT

也就是说,符合循环入口条件

还会再次进入循环,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为此,增加了下面语句,并在完成 消息体 解析后,将 line_status 变量更改为 LINE_OPEN

此时可以跳出循环,完成报文解析任务

  • 状态(3)CHECK_STATE_CONTENT
    • 仅用于解析 POST 请求,调用 parse_content() 解析 消息体
    • 用于保存 post请求 消息体,为后面登录和注册做准备
// 判断 http请求 是否被完整读入
http_conn::HTTP_CODE http_conn::parse_content(char *text)
{
    // 判断 buffer 中是否读取了消息体
    if (m_read_idx >= (m_content_length + m_checked_idx)) {
        text[m_content_length] = '\0';

        // POST请求 中最后,是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m_string = text;

        return GET_REQUEST;
    }
    return NO_REQUEST;
}

状态机 和 HTTP报文解析 是 TinyWebServer 最繁琐的部分

需要 多读 + 画图 来理解

🐞请求报文--响应

本博客,上半部分,我们对 状态机 和 HTTP请求 -- 解析,作了介绍

下面,再介绍 服务器如何响应 http请求报文,并将该报文发送给浏览器

基础API

stat, mmap, iovec, writev 

为了更好的源码阅读体验,这里对源码使用的部分 API 进行介绍

stat

stat() 函数 -- 取得指定文件的文件属性,并将文件属性存储在 结构体 stat 中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unistd.h>

// 获取文件属性,存储在 statbuf 中
int stat(const char *pathname, struct stat *statbuf);

struct stat {
    mode_t st_mode; // 文件类型和权限
    off_t st_size; // 文件大小,字节数
};

mmap

将一个文件 或 其他对象,映射到内存,提高文件访问速度

  • start -- 映射区的开始地址,设置为 0 时,表示,由系统决定映射区起始地址
  • length -- 映射区长度
  • prot -- 期望的内存保护标志,不能与文件的打开模式冲突
    • PROT_RAED 表示 页内容可以被读取
  • flags -- 指定映射对象的类型,映射选项和映射页是否可以共享
    • MAP_PRIVATE 建立一个写入时拷贝的私有映射,内存区域的写入不会影响到原文件
  • fd -- 有效的文件描述符,一般是由 open() 函数返回
  • off_toffset -- 被映射对象内容的起点
void* mmap(void* start, size_t length, int prot,
           int flags, int fd, off_t offset);

int munmap(void* start, size_t length);

iovec

定义一个 向量 元素,用作一个 多元素数组

  • iov_base 指向数据的地址
  • iov_len 表示数据长度
struct iovec {
    void *iov_base; // starting address of buffer
    size_t iov_len; // size of buffer
};

writev

在一次函数调用中,写多个 非连续缓冲区,有时也将该函数成为 聚集写

  • filedes 表示文件描述符
  • iov 为 前述 io 向量机制结构体 iovec
  • iovcnt 结构体个数
#include<sys/uio.h>
ssize_t writev(int filedes, const struct iovec *iov, int iovcnt);

成功则返回 已写字节数,出错返回 -1

writev 以顺序 iov[0],iov[1] 到 iov[iovcnt - 1] 从缓冲区中聚集输出数据

writev 返回输出的字节总数,通常,等于所有缓冲区长度之和

特别注意

循环调用 writev() 时,需要重新处理 iovec 中的指针 和 长度

该函数不会对这两个成员做任何处理

writev() 的返回值为 已写字节数,但这个返回值的实用性不高

因为参数传入的是 iovec 数组,计量单位是 iovcnt,而不是字节数

还需要通过遍历 iovec 来计算新的基址

另外,写入数据的 “结束点” 可能位于一个 iovec 中间的某个位置

因此需要调整临界的 iovec 的 io_base 和 io_len

流程图

浏览器 发出HTTP请求报文,服务器接收该报文,并调用 process_read() 解析,根据解析结果 HTTP_CODE,进入相应的逻辑和模块

其中,服务器 子线程 完成报文的解析与响应;

主线程监测 独写事件,调用 read_once 和 http_conn::write 完成数据的 读取与发送

HTTP_CODE  含义(2)

表示 HTTP请求 的处理结果

头文件初始化了 8 种

报文 解析与响应 用到 7 种

  • NO_REQUEST

    • 请求不完整,需要继续读取请求报文数据

    • 跳转主线程继续监测读事件

  • GET_REQUEST

    • 获得了完整的HTTP请求

    • 调用do_request完成请求资源映射

  • NO_RESOURCE

    • 请求资源不存在

    • 跳转process_write完成响应报文

  • BAD_REQUEST

    • HTTP请求报文有语法错误或请求资源为目录

    • 跳转process_write完成响应报文

  • FORBIDDEN_REQUEST

    • 请求资源禁止访问,没有读取权限

    • 跳转process_write完成响应报文

  • FILE_REQUEST

    • 请求资源可以正常访问

    • 跳转process_write完成响应报文

  • INTERNAL_ERROR

    • 服务器内部错误,该结果在主状态机逻辑switch的default下,一般不会触发

代码分析

do_request

process_read() 返回值是,对请求文件分析后的结果

一部分是语法错误导致的 BAD_REQUEST

一部分是 do_request() 返回的结果

该函数将 网站根目录 和 url文件 拼接,再通过 stat 判断该文件属性

另外,为了提高访问速度,通过 mmap 进行映射,将 普通文件 映射到 内存逻辑地址

为了更好的理解请求资源的 访问流程

这里介绍各种 页面跳转机制

浏览器网址栏的字符,即 url,可以抽象成 ip:prot/xxx

xxx 通过 html 文件的 action 属性设置

m_url -- 请求报文中解析出的 请求资源,以 / 开头,也就是 /xxx

TinyWebServer 中解析后的 m_url 有 8 种情况

  • /
    • GET 请求,跳转到 judge.html(欢迎页面)
  • /0
    • POST 请求,跳转到 register.html(注册页面)
  • /1
    • POST 请求,跳转到 log.html(登陆页面)
  • /2CGISQL.cgi
    • POST 请求,进行登录校验
    • 验证成功 -- 跳转 welcome.html(资源请求成功页面)
    • 验证失败 -- 跳转 logError.html(登录失败页面)
  • /3CGISQL.cgi
    • POST 请求,进行注册校验
    • 成功 -- 跳转 log.html(登录页面)
    • 失败 -- 跳转 registerError.html(注册失败页面)
  • /5
    • POST 请求,跳转 picture.html(图片请求页面)
  • /6
    • POST 请求,跳转 vedio.html(视频请求页面)
  • /7
    • POST 请求,跳转 fans.html(关注页面)
// 网站根目录,文件夹内存放 请求资源 和跳转的 html 文件
const char* doc_root = "/home/qgy/github/ini_tinywebserver/root";

http_conn::HTTP_CODE http_conn::do_request()
{
    // 网站根目录doc_root的内容 复制到 m_real_file
    strcpy(m_real_file, doc_root);
    int len = strlen(doc_root);

    // 找到 m_url 中 / 的位置
    const char *p = strrchr(m_url, '/');

    // 实现 登录和注册 校验
    if (cgi == 1 && (*(p+1) == '2' || *(p+1) == '3') ) {
        // 根据标志,判断 登录 OR 注册 检测

        // 同步线程登录校验

        // CGI多进程登录校验
    }

    // 请求资源为 /0,表示跳转 注册页面
    if (*(p+1) == '0') {
        char *m_url_real = (char *)malloc(sizeof(char) * 200);
        strcpy(m_url_real, "/register.html");

        // 将 网站目录 和 /register.html 拼接
        // 更新到 m_real_file
        strncpy(m_real_file + m_url_real, strlen(m_url_real));

        free(m_url_real);
    }

    // 请求资源为 /1,表示跳转 登录页面
    else if (*(p+1) == '1') {
        char *m_url_real = (char *)malloc(sizeof(char) * 200);
        strcpy(m_url_real, "/log.html");

        // 网站目录 和 /log.html 拼接
        // 更新到 m_real_file
        strncpy(m_real_file + len, m_url_real, strlen(m_url_real));

        free(m_url_real);
    }

    // 既不是登录,也不是注册,直接将 url 与 网站根目录 拼接
    // 这里是 welcome 界面,请求服务器的一个图片
    else 
        strncpy(m_real_file + len, m_url, FILENAME_LEN - len - 1);

    // 通过 stat 获取 请求资源文件信息,成功 则将信息更新到
    // m_file_stat 结构体
    // 失败 返回 NO__RESOURCE 状态,表示 资源不存在
    if (stat(m_real_file, &m_file_stat) < 0)
        return NO_RESOURCE;

    // 判断文件权限,是否可读,不可读 则返回 FORBIDDEN_REQUEST状态
    if (!(m_file_stat.st_mode&S_IROTH))
        return FORBIDDEN_REQUEST;

    // 判断文件类型,目录 则返回 BAD_REQUEST,请求报文有误
    if (S_ISDIR(m_file_stat.st_mode))
        return BAD_REQUEST;

    // 以只读方式获取文件描述符,通过 mmap 映射文件到内存
    int fd = open(m_real_file, O_RDONLY);
    m_file_address = (char*)mmap(0, m_file_stat.st_size,
                                 PROT_READ, MAP_PRIVATE, fd, 0);
    
    // 避免文件描述符的浪费和占用
    close(fd);

    // 请求文件存在,且可以访问
    return FILE_REQUEST;
}

process_write

根据 do_request() 的返回状态,服务器子线程调用 process_wirte() 向 m_write_buf 

写入响应报文

  • add_status_line() -- 添加状态行:http/1.1  状态码  状态消息
  • add_headers() -- 添加消息报头,内部调用 add_content_length() 和 add_linger() 函数
    • content_length -- 响应报文长度,用于 浏览器 判断 服务器 是否发送完数据
    • connection -- 连接状态,用于告诉 浏览器 保持长连接
  • add_blank_line() -- 添加空行

上面涉及的 5 个函数,内部均调用 add_response() 更新 m_write_idx 指针 和 缓冲区

m_write_buf 的内容

bool http_conn::add_response(const char* format, ...)
{
    // 写入内容超出 m_write_buf 大小就报错
    if (m_write_idx >= WRITE_BUFFER_SIZE)
        return false;

    // 定义可变参数列表
    va_list arg_list;

    // 变量 arg_list 初始化为传入参数
    va_start(arg_list, format);

    // 数据 format 从可变参数列表 写入 缓冲区写,返回写入数据长度
    int len = vsnprintf(m_write_buf + m_write_idx, 
              WRITE_BUFFER_SIZE - 1 - m_write_idx, format, arg_list);

    // 写入数据长度超过缓冲区剩余空间,则报错
    if (len >= (WRITE_BUFFER_SIZE - 1 - m_write_dix)) {
        va_end(arg_list);
        return false;
    }

    // 更新 m_write_idx 位置
    m_write_idx += len;
    // 清空可变参数列表
    va_end(arg_list);

    return true;
}

//添加 状态行
bool http::connadd_status_line(int status, const char* title)
{
    return add_address("%s %d %s\r\n", "HTTP/1.1", status, title);

}

// 添加 消息报头,具体的,添加 文本长度,连接状态,空行
bool http_conn::add_headers(int content_len)
{
    add_content_length(content_len);
    add_linger();
    add_blank_line();
}

// 添加 Content-Length,响应报文长度
bool http_conn::add_content_length(int content_len)
{
    return add_response("Content-Length:%d\r\n", content_len);
}

// 添加 文本类型,这里是 html
bool http_conn::add_content_type()
{
    return add_response("Content-Type:%s\r\n", "text/html");
}

// 添加 连接状态,通知浏览器 保持连接 还是 关闭
bool http_conn::add_linger()
{
    return add_response("Connection:%s\r\n", (m_linger==true)
                        ?"keep-alive":"close");
}

// 添加空行
bool http_conn::add_blank_line()
{
    return add_response("%s", "\r\n");
}

// 添加 文本 content
bool http_conn::add_content(const char* content)
{
    return add_response("%s", content);
}

响应报文分 2 种

一种是 请求文件存在,通过 io 向量机制 iovec

声明两个 iovec,第一个指向 m_write_buf,第二个指向 mmap 的地址 m_file_address

另一种是 请求出错,此时,只申请一个 iovec,指向 m_write_buf 

  • iovec 是一个结构体,里面有 2 个元素,指针成员 iov_base 指向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存放 writev 要发送的数据
  • 成员 iov_len 表示 实际写入的长度
bool http_conn::process_write(HTTP_CODE ret)
{
    switch(ret)
    {
        // 内部错误  500
        case INTERNAL_ERROR:
        {
            // 状态行
            add_status_line(500, error_500_title);
            // 消息报头
            add_headers(strlen(error_500_form));
            if (!add_content(error_500_form))
                return false
            break;
        }
        // 报文语法有误,404
        case BAD_REQUEST:
        {
            add_status_line(404, error_404_tile);
            add_headers(strlen(error_404_form));
            if (!add_content(error_404_form))
                return false;
            break;
        }
        // 资源没有访问权限,403
        case FORBIDDEN_REQUEST:
        {
            add_status_line(403, error_403_title);
            add_headers(strlen(error_403_form));
            if(!add_content(error_403_form))
                return false;
            break;
        }
        // 文件存在,200
        case FILE_REQUEST:
        {
            add_status_line(200, ok_200_title);
            // 如果请求的资源存在
            if (m_file_stat.st_size != 0)
            {
                add_headers(m_file_stat.st_size);
                // 第一个iovec指针指向响应报文缓冲区,长度指向m_write_dix
                m_iv[0].iov_base = m_write_buf;
                m_iv[0].iov_len = m_write_idx;
                // 第二个iovec指针指向mmap返回的文件指针,长度指向文件大小
                m_iv[0].iov_base = m_write_buf;
                m_iv[0].iov_len = m_file_stat.st_size;
                m_iv_count = 2;
                // 发送的全部数据为响应报文头部信息和文件大小
                bytes_to_send = m_write_idx + m_file_stat.st_size;
                return true;
            }
            else {
                // 如果请求的资源大小为 0,返回空白 html 文件
                const char* ok_string = "<html><body></body></html>";
                add_headers(strlen(ok_string));
                if (!add_content(ok_string))
                    return false;
            }
        }
        default:
            return false;
    }
    // 除 FILE_REQUEST 状态外,其余状态只有申请一个 iovec
    // 指向响应报文缓冲区
    m_iv[0].iov_base = m_write_buf;
    m_iv[0].iov_len = m_write_idx;
    m_iv_count = 1;
    return true;
}

http_conn::write

服务器子线程调用 process_write() 完成 响应报文,随后注册 epollout 事件

服务器主线程监测 写事件,并调用 http_conn::write() 函数,将响应报文发送给浏览器

具体逻辑👇

生成响应报文时初始化 byte_to_send,包括 头部信息 和 文件数据大小

通过 writev() 函数,循环发送响应报文数据,根据返回值更新 byte_have_send 和 iovec 结构体指针和长度,并判断响应报文整体是否发送成功

  • 若 writev() 单次发送成功,更新 byte_to_send 和 byte_have_send 大小;
    若响应报文整体发送成功,则取消 mmap 映射,并判断 是否长连接
    • 长连接 -- 重置 http 类实例,注册读事件,不关闭连接
    • 短链接 -- 直接关闭连接
  • 若 writev() 单次发送不成功,判断 是否 缓冲区满了
    • 若不是因为缓冲区满了失败,取消 mmap 映射,关闭连接
    • 若 eagain 则缓冲区满了,更新 iovec 结构体的指针和长度,并注册写事件,等待下一次写事件触发
      (当写缓冲区从不可写变为可写,触发 epollout)
      在这期间,无法立即接收同一用户的下一请求,但可以保证连接的完整性
bool http_conn::wirte()
{
    int temp = 0;

    int newadd = 0;

    // 若要发送的数据长度为 0
    // 表示响应报文为空,一般不会出现该情况
    if (bytes_to_send == 0)
    {
        modfd(m_epollfd, m_sockfd, EPOLLIN);
        init();
        return true;
    }

    while (1)
    {
        // 将响应报文的状态行,消息头,空行,响应正文
        // 发送给浏览器
        temp = writev(m_sockfd, m_iv, m_iv_count);

        // 正常发送,temp 为发送的字节数
        if (temp > 0) {
            // 更新已发送字节
            bytes_have_send += temp;
            // 偏移文件 iovec 的指针
            newadd = bytes_have_send - m_write_idx;
        }
        if (temp <= -1) {
            // 判断缓冲区是否满了
            if (errno == EAGAIN) {
                // 第一个iovec头部信息的数据已发送完,发送第二个iovec
                if (bytes_have_send >= m_iv[0].iov_len) {
                    // 不再继续发送头部信息
                    m_iv[0].iov_len = 0;
                    m_iv[1].iov_base = m_file_address + newadd;
                    m_iv[1].iov_len = bytes_to_send;
                }
                // 继续发送第一个iovec头部信息的数据
                else {
                    m_iv[0].iov_base = m_write_buf + bytes_to_send;
                    m_iv[0].iov_len = m_iv[0].iov_len - bytes_have_send;
                }
                // 重新注册写事件
                modfd(m_epollfd, m_sockfd, EPOLLOUT);
                return true;
            }
            // 发送失败,但不是缓冲区问题,取消映射
            unmap();
            return false;
        }

        // 更新已发送 字节数
        bytes_to_send -= temp;

        // 判断条件,数据已全部发送完
        if (bytes_to_send <= 0) {
            ummap();

            // 在 epoll 树上重置 EPOLLONESHOT 事件
            modfd(m_epollfd, m_sockfd, EPOLLIN);

            // 浏览器的请求为 长连接
            if (m_linger) {
                // 重新初始化 HTTP 对象
                init();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
    }
}

《Linux高性能服务器》中, http_conn::write() 函数不够严谨,这里对其中的 BUG 进行了修复

-->👇

可以正常传输大文件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39176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CV | Segment Anything论文详解及代码实现

本文主要是详解解释了SAM的论文部分以及代码实现~ 论文&#xff1a;2023.04.05_Segment Anything 论文地址&#xff1a;2304.02643.pdf (arxiv.org) 代码地址&#xff1a;facebookresearch/segment-anything: The repository provides code for running inference with the Seg…

鲜为人知的python位运算

位运算&#xff0c;计算机内所有的数都以二进制存储&#xff0c;位运算就是对二进制位的操作 位运算符说明<<按位左移&#xff0c;左移n位相当于乘以2的n次方>>按位右移 &#xff0c;左移n位相当于除以2的n次方&按位与&#xff0c;二进制位数同且为1结果位为1…

RK3399平台开发系列讲解(USB篇)USB控制传输方式介绍

🚀返回专栏总目录 文章目录 一、控制传输详解二、Setup阶段和Data阶段三、Setup 事务格式沉淀、分享、成长,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有所收获!😄 📢USB控制传输是USB通信中的一种基本传输类型,用于控制USB设备的配置和操作。它由 Setup 阶段和 Data 阶段组成,可用于发送命令…

Vulnhub靶机:DC5

一、介绍 运行环境&#xff1a;Virtualbox 攻击机&#xff1a;kali&#xff08;10.0.2.15&#xff09; 靶机&#xff1a;DC5&#xff08;10.0.2.58&#xff09; 目标&#xff1a;获取靶机root权限和flag 靶机下载地址&#xff1a;https://download.vulnhub.com/dc/DC-5.zi…

Mysql第二关之存储引擎

简介 所有关于Mysql数据库优化的介绍仿佛都有存储引擎的身影。本文介绍Mysql常用的有MyISAM存储引擎和Innodb存储引擎&#xff0c;还有常见的索引。 Mysql有两种常见的存储引擎&#xff0c;MyISAM和Innodb&#xff0c;它们各有优劣&#xff0c;经过多次优化和迭代&#xff0c;…

数据库数据加密的 4 种常见思路的对比

应用层加解密方案数据库前置处理方案磁盘存取环节&#xff1a;透明数据加密DB 后置处理 最近由于工作需要&#xff0c;我对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做了调研和学习&#xff0c;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xff0c;也是常识性的一条&#xff0c;就是需要对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做好加…

Jetson下的i2c、spi、gpio、can、uart、485代码示例使用说明

适用于刚接触新设备的同学参考。 UART 演示代码 目前&#xff0c;这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3 脚本&#xff0c;用于与 NVIDIA Jetson Nano 开发套件的 J41 头上的 UART 进行交互。当然只要是jetson都可以用&#xff0c;改一下程序里面的设备节点就行 JetsonHacks 上的原始文章&…

智能摄像头prv文件恢复案例

家用智能摄像头一般采用的是mp4或者mov视频方案&#xff0c;常见的是mp4&#xff0c;对于部分有开发能力的厂商可能会采用自定义方案&#xff08;如360的bin文件&#xff09;,今天我们来看一个小厂的PRV自定义文件的恢复案例。 故障存储: 32G TF卡/fat32/ 簇&#xff08;块)大…

stl~string

迭代器 typedef char* iterator;typedef const char* const_iterator;iterator begin(){return _str;}iterator end(){return _str _size;}const_iterator begin() const//左值const{return _str;}const_iterator end() const{return _str _size;} for&#xff08;auto e : …

Nginx (window)2024版 笔记 下载 安装 配置

前言 Nginx (engine x) 是一款轻量级的 Web 服务器 、反向代理&#xff08;Reverse Proxy&#xff09;服务器及电子邮件&#xff08;IMAP/POP3&#xff09;代理服务器。 反向代理方式是指以代理服务器来接受 internet 上的连接请求&#xff0c;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服…

【IO流】32.IO流

IO流 1. IO流1.1 概述1.2 作用1.3 分类1.4 注意事项 1. IO流 IO流&#xff1a;存储和读取数据的解决方案。 I&#xff1a;input O&#xff1a;output 流&#xff1a;像水流一样传输数据 1.1 概述 IO&#xff08;Input/Output&#xff09;流是计算机程序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

ABC341 A-G

Toyota Programming Contest 2024#2&#xff08;AtCoder Beginner Contest 341&#xff09; - AtCoder B读不懂题卡了&#xff0c;F读假题卡了&#xff0c;开题开慢了rank了 A - Print 341 题意&#xff1a; 打印一串交替出现的包含N个0&#xff0c;N1个1的01串 代码&…

2024年【高处安装、维护、拆除】模拟考试题库及高处安装、维护、拆除实操考试视频

题库来源&#xff1a;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公众号小程序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模拟考试题库是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生成的&#xff0c;高处安装、维护、拆除证模拟考试题库是根据高处安装、维护、拆除最新版教材汇编出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仿真模拟考试。2024年【高处安装…

【摸鱼日常】使用Docker部署RPG网页小游戏

一、本次实践介绍 1. 本次实践简介 本次实践部署环境为个人测试环境&#xff0c;快速使用docker部署RPG网页小游戏。 rootWellDone:/home/goodjob# uname -a Linux WellDone 6.5.0-14-generic #14~22.04.1-Ubuntu SMP PREEMPT_DYNAMIC Mon Nov 20 18:15:30 UTC 2 x86_64 x86_…

0风险开抖店,真的可以实现吗?多年电商运营告诉你答案!

大家好&#xff0c;我是电商糖果 普通人&#xff0c;手里存款不多&#xff0c;可以开抖店吗&#xff1f; 说实话2024年&#xff0c;不少朋友找糖果聊过这个问题。 手里没有那么资金&#xff0c;害怕风险太大&#xff0c;自己会陷进去。 但是这两年又没有特别好的轻资产创业…

精通C语言:打造高效便捷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 欢迎大家来到贝蒂大讲堂✨✨ &#x1f388;&#x1f388;养成好习惯&#xff0c;先赞后看哦~&#x1f388;&#x1f388; 所属专栏&#xff1a;C语言项目 贝蒂的主页&#xff1a;Betty‘s blog 引言 在我们大致学习完C语言之后&#xff0c;我们就可以利用目前所学的知识去…

HarmonyOS一杯冰美式的时间 -- 验证码框

一、前言 像是短密码、验证码都有可能需要一个输入框&#xff0c;像是如下&#xff1a; 恰好在写HarmonyOS的时候也需要写一个验证码输入框&#xff0c;但是在实现的时候碰了几次灰&#xff0c;觉得有必要分享下&#xff0c;故有了此篇文章。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对文章写的不…

C++| VS+QT快速入门

VSQT C开发QT的方式VSQT和QT Creater的区别VSQT使用&#xff1a;入门案例——加法器创建项目UI文件运行项目编辑UI界面代码交互编写中文显示乱码 C开发QT的方式 C开发QT有两种方式&#xff0c;一种是VSQT&#xff0c;还有一种是QT Creater。 QT Creater的用法已经在C学习| QT…

Java Lambda表达式:简化编程,提高效率

Java Lambda表达式&#xff1a;简化编程&#xff0c;提高效率 1. 使用Lambda表达式进行集合遍历1.1 未使用Lambda表达式&#xff1a;1.2 使用Lambda表达式&#xff1a; 2. 使用Lambda表达式进行排序2.1 未使用Lambda表达式&#xff1a;2.2 使用Lambda表达式&#xff1a; 3. 使用…

Sora:将文本转化为视频的创新之旅

一.能力 我们正致力于让 AI 掌握理解和模拟物理世界动态的能力&#xff0c;旨在培养能够协助人们解决现实世界互动问题的模型。 介绍 Sora——我们开发的文本到视频转换模型。Sora 能够根据用户的输入提示&#xff0c;生成最长达一分钟的高质量视频内容。 目前&#xff0c;S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