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构建一个高效且用户友好的域名短链服务,我们可以将项目精简为以下核心功能板块:
1. 用户管理
- 注册与登录:允许用户创建账户并登录系统。 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考另一片文章实现:
快速实现用户认证:使用Python和Flask配合PyJWT生成与解密Token的教程及示例代码
- 资料管理:用户可以管理自己的个人资料,包括密码修改等。
2. 短链接功能
- 短链接生成:用户输入长链接,系统生成短链接。
- 链接管理:用户可以查看、管理自己生成的所有短链接。
- 访问统计:提供短链接的访问次数和基本访问数据统计。
3. API服务
- 生成与查询API:供开发者使用的接口,实现短链接的生成和查询。
4. 系统管理
- 日志记录:记录系统操作日志,便于维护和故障排查。
- 性能监控:监测系统性能,确保服务的稳定性。
通过专注于这些核心板块,可以确保系统覆盖短链接服务的基本需求,同时保持项目的可管理性和扩展性。这样的结构既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也为将来添加新功能留下了空间。
本文章着重介绍以下几个功能块:
1、生成短链,保存短链
#学习交流 访问
# https://v.iiar.cn
# 生成一个5位长度的随机大写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def generate_random_string(length=5):
characters = string.ascii_uppercase + string.digits # 大写字母和数字
return ''.join(random.choice(characters) for _ in range(length))
# 生成一个不重复的随机字符组合
def generate_unique_combination():
while True:
random_string = generate_random_string()
existing_record = XUrlLink.query.filter_by(random_characters=random_string).first()
if not existing_record:
return random_string
# 创建短链接
def create_short_link_func(url_link, admin_id):
# 随机字符
random_string = generate_unique_combination()
new_log = XUrlLink(
url_link=url_link,
random_characters=random_string,
creator_id=admin_id
)
db.session.add(new_log)
db.session.commit()
#模型部分
class XUrlLink(db.Model):
id = db.Column(db.Integer, primary_key=True, autoincrement=True, comment='主键ID')
url_link = db.Column(db.String(500), comment='域名')
random_characters = db.Column(db.String(100), comment='随机字符')
creator_id = db.Column(db.Integer, default=0, comment='创建人id')
creation_time = db.Column(db.DateTime, default=datetime.now, comment='创建时间')
valid_status = db.Column(db.String(100), default='有效', comment='有效状态')
def to_dict(self):
return {
'id': self.id,
'url_link': self.url_link,
'random_characters': self.random_characters,
'creator_id': self.creator_id,
'creation_time': self.creation_time.strftime('%Y-%m-%d %H:%M:%S') if self.creation_time else None,
'valid_status': self.valid_status
}
代码解释:
这段代码是一个短链接生成服务的实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随机字符串生成函数、唯一随机组合生成函数、创建短链接的函数,以及一个数据库模型定义。以下是对每个部分的详细解释:
1. 随机字符串生成函数 (generate_random_string
)
这个函数的目的是生成一个指定长度(默认为5个字符)的随机字符串,这个字符串由大写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characters
变量通过连接string.ascii_uppercase
(所有大写字母)和string.digits
(所有数字,即0-9)得到一个包含所有大写字母和数字的字符串。- 使用列表推导式和
random.choice(characters)
在上述字符集中随机选择字符,生成指定长度的字符串。这里_
是一个惯用的占位符,表示循环变量在循环体中不会被使用。 return ''.join(...)
将列表推导式生成的字符列表连接成一个字符串并返回。
2. 唯一随机组合生成函数 (generate_unique_combination
)
该函数确保生成的随机字符串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避免与已存在的短链接冲突。具体流程如下:
- 使用
while True
创建一个无限循环,不断尝试生成新的随机字符串,直到找到一个在数据库中不存在的字符串。 existing_record = XUrlLink.query.filter_by(random_characters=random_string).first()
尝试在XUrlLink
表中查询是否存在当前生成的随机字符串。如果查询结果为None
(即existing_record
为False
),说明生成的字符串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 如果生成的随机字符串唯一,则通过
return random_string
返回这个字符串并退出循环。
3. 创建短链接的函数 (create_short_link_func
)
此函数用于根据给定的原始链接和管理员ID创建一个短链接记录:
random_string = generate_unique_combination()
调用上述函数生成一个唯一的随机字符串。- 创建一个
XUrlLink
实例,使用提供的原始链接、生成的随机字符串和管理员ID作为参数初始化。 - 通过
db.session.add(new_log)
将新记录添加到数据库会话中,然后通过db.session.commit()
提交会话,将记录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
4. 数据库模型 (XUrlLink
)
XUrlLink
类定义了数据库中用于存储短链接信息的表结构:
- 包含字段如
id
(主键,自增)、url_link
(原始链接)、random_characters
(生成的随机字符串,用作短链接的唯一标识)、creator_id
(创建者ID)、creation_time
(创建时间,默认为当前时间)、valid_status
(有效状态,默认为"有效")。 to_dict
方法用于将记录的信息转换为字典格式,便于后续处理或将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整体上,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在Flask应用中实现一个简单的短链接生成服务,包括生成短链接的唯一标识、保存短链接信息到数据库、以及定义用于操作这些信息的模型。
2、使用短链、记录短链使用记录
#学习交流 访问
# https://v.iiar.cn
@app.route('/<random_string>')
def query_and_respond(random_string):
result = f"查询结果为: {random_string}"
url_info = XUrlLink.query.filter_by(random_characters=random_string).first()
if url_info:
user_agent = request.headers.get('User-Agent')
user_agent_parsed = parse(user_agent)
ip_address = request.remote_addr
url_accessed = request.url
device_info = {
'ip_address': ip_address,
'url_accessed': url_accessed,
'is_mobile': user_agent_parsed.is_mobile,
'is_tablet': user_agent_parsed.is_tablet,
'is_touch_capable': user_agent_parsed.is_touch_capable,
'is_pc': user_agent_parsed.is_pc,
'is_bot': user_agent_parsed.is_bot,
'browser': user_agent_parsed.browser.family,
'browser_version': user_agent_parsed.browser.version_string,
'os': user_agent_parsed.os.family,
'os_version': user_agent_parsed.os.version_string,
'device': user_agent_parsed.device.family
}
# 记录或处理获取到的信息
# print(ip_address, url_accessed, device_info)
new_log = XOpenUrlLog(
random_characters=random_string,
user_agent=json.dumps(device_info)
)
db.session.add(new_log)
db.session.commit()
# return device_info
pay_url = url_info.url_link
return redirect(pay_url, code=301)
# url不存在,跳转引导页
no_url = '不存在的短链'
return no_url
# 访问url的记录模型
class XOpenUrlLog(db.Model):
id = db.Column(db.Integer, primary_key=True, autoincrement=True, comment='主键ID')
random_characters = db.Column(db.String(100), comment='随机字符')
user_agent = db.Column(db.Text, comment='随机字符')
creation_time = db.Column(db.DateTime, default=datetime.now, comment='创建时间')
def to_dict(self):
return {
'id': self.id,
'random_characters': self.random_characters,
'user_agent': self.user_agent,
'creation_time': self.creation_time.strftime('%Y-%m-%d %H:%M:%S') if self.creation_time else None
}
记录内容大概如下:
代码解释:
这段代码是Flask框架中的一个路由处理函数,用于处理对任意短链接(通过<random_string>
指定)的访问请求,并记录访问者的设备信息,最后将用户重定向到与短链接关联的原始URL。此外,还定义了一个用于记录访问信息的数据库模型XOpenUrlLog
。下面是对代码的具体解释:
路由处理函数 (query_and_respond
)
@app.route('/<random_string>')
装饰器定义了一个动态路由,random_string
是动态部分,代表访问的短链接标识。- 函数首先尝试在
XUrlLink
数据库表中查找random_characters
字段匹配random_string
的记录。如果找到,表示短链接有效。 - 使用
request.headers.get('User-Agent')
获取用户代理字符串,然后使用user_agents
库的parse
函数解析这个字符串,获取关于访问者设备的详细信息。 - 收集访问者的IP地址(
request.remote_addr
)和访问的完整URL(request.url
)。 - 创建一个字典
device_info
,包含解析后的设备信息,如是否为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浏览器类型等。 - 实例化
XOpenUrlLog
模型,记录随机字符和序列化后的用户代理信息(json.dumps(device_info)
),然后将这条记录添加到数据库并提交。 - 如果找到对应的短链接记录,将用户重定向到记录中的
url_link
指定的原始URL(使用redirect
函数)。 - 如果未找到短链接记录,返回一个错误消息(“不存在的短链”)。
访问URL的记录模型 (XOpenUrlLog
)
- 定义了一个数据库模型
XOpenUrlLog
,用于记录每次短链接被访问时的信息。 - 模型字段包括:
id
:记录的唯一标识,主键。random_characters
:访问的短链接标识。user_agent
:访问者的设备信息,存储为文本。creation_time
:记录创建的时间,默认为当前时间。
to_dict
方法用于将记录的信息转换为字典格式,通常用于数据的序列化或API响应。
这段代码实现的功能包括解析和记录访问者的设备信息,以及处理短链接的重定向逻辑,同时通过XOpenUrlLog
模型记录每次访问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监控。
查看短链使用情况,就需要各位自己根据需要的数据去分析了,如果对这个功能感兴趣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学习交流 访问
# https://v.iia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