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人们生活或进行生产的空间保持在适宜的热状态而设置的供热设施。
向一定的空间加热量的办法,可以直接把产生热量的火炉装在其中;也可以抽出其中的空气,加热后再送回;也可以在其中装置保持在较高温度的物体,向所在空间放热。这种温度较高的物体称为供暖放热器。为使供暖放热器持续放热,可用经过预热的流体连续地在放热器里流过。这种流体通常是蒸汽或热水,称为载热媒质或热媒。热媒被设在该空间以外的产热、集热或换热设备(热源)加热后,用供暖管道分配到各个供暖放热器。热媒把所携带的一部分热量传给放热器后,通过回流管道流回热源,重新加热。热媒循环流转,就可不断地把热转送到受暖空间。
如果“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提法正确,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电采暖(直接电热,以下同)理念和和技术已经崭露了头角。目前的电控技术已经完全解决了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所有技术问题,数字程序控制的电采暖系统使按需供暖的理想发挥到随心所欲。一个家庭可以设定从起床开始、上下班、睡眠时段的不同供暖温度(可随时修改程序),家庭中可以分时(随时)分室执行供暖指令,其核心温控装置不过烟盒般大小,使用像傻瓜相机一样简单。
智能化的供暖状态下,不同的家庭可以像夏季空调降温一样,按需要和经济能力插卡买电(热)冬天不再寒冷。政府不必操心。
应用电采暖,开发商与住户最关心的还是供暖费用,社会上容易把不同的类型电采暖混为一谈,报端也不时披露某小区采暖费用之高。事实上电采暖技术经过5年左右发展,或趋于成熟、或遭遇淘汰。本文提及的电采暖系统,从技术上保证了行为节能空间,不再是无处不热、无时不热的浪费状态,能够以人为本的即时供暖,国家的建筑节能65%的新标准,对建筑节能是有力保证。
典型的供暖设备是由热源、热媒管道和供暖放热器组成。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有时可简化、合并或省略。例如火炉供暖的热源和放热器合在一起,就不需要热媒流转管道。火塘供暖更加简单,用炽热的燃料和燃烧产物向受暖空间放热,连放热器也没有了。
提高房屋构造的保温性能可以减少房屋供暖所需的热能量。正确地选择供暖设备也对供暖节能很有意义。例如不经常使用的房屋采用蒸汽或热风供暖,冷风渗入量大的房屋采用辐射供暖等。重视热媒输送管道及其附件的维修,可以减少供暖管道的无益热耗。供暖设备的运行调节可以消灭供暖过热的浪费现象。利用工业余热作为供暖热源可以大量节约供暖能源。按照用热量分户收取供暖费,可以促进用户关心供暖节能,进行局部调节。
据显示:建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始终是盖多少房,供多少暖的集中供热模式,供暖期内的建筑无处不热,无时不热,忽视考虑人的需要因素,缺少考虑供暖效率,供暖成本因素与能源危机意识。目前的热电联产乃至各种清洁燃料的锅炉集中供热,其供热末端不具备有效准确的热量调控,计量手段,仍采用按面积收取热费,“供热中有30~40%的热量浪费”,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的江亿教授在参照前苏联的供热过程与我国集中供热现状基础上提出不加调控的集中供热的巨大浪费弊端,并建议社会不再发展任何形式的集中供热。江亿教授的这一论断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共识,我国的供暖改革应针对以上弊端亡羊补牢,首先需要在供暖理念上更新,我认为冬季供暖应逐步掘弃“按面积配热”,过渡到“按需供热,计量收费”的轨。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一些优惠电采暖的政策:如北京市电业局关于使用电采暖电价优惠政策,规定使用电采暖电价要用峰谷电价,谷期电价减半,只收0.20元/KWh。其它地区如: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新疆等省也出台政策,对使用电采暖的用户试行级差电价,让使用电采暖的用户得到实惠,通过电价优惠政策,减轻了用户的负担。费用与集中取暖缴费大致辞保持一致或略低,使用者在经济使用方面也全部接受电暖价格。
对于开发商在新开发住宅小区时有些电业局采和免费增容,缓交电配套费等办法让开发商选用电采暖。另外出于环保的考虑,也是电采暖近年被广泛推荐应用的重要因素,由于燃煤,燃油、燃气采暖存在低空排放,造成大气中碳、氮、硫、氧化物超标,还会带来粉尘污染。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现在使用房屋取暖,主要为集中式供热,而对于热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政府要求使用电采暖,从目前政府的各类有关用电采暖政策来看,出于环保等考虑,鼓励采用电采暖。所以,电采暖有政府政策的支持,相信不远的将来,将进入一个电采暖时代。电采暖将有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并有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