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不隨妄轉,找修行的捷徑?
如果說要進步快,你要先找到你生命的原點,就是《楞嚴經》說的,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道理太重要了!就是你要住在什麼角度。如果你住在妄想的角度來處理人生,你今生無解,你也不可能往生,不可能!因為你自己把自己綁住了,你的無量的妄想,你那個佛號根本沒有用,根本走不出妄想。什麼叫臨終正念?就是走出心中的妄想,簡單一句話就是這樣。我們可以有妄想,但是你不能隨它而轉。我要求你沒有妄想,這叫強人所難,因為也沒有人做得到。
臨終正念有兩種:一種是聖人的正念。它是「萬里晴空一輪明月」,完全沒有妄想,這個是誰呢?這個是蕅益大師、印光大師的臨終正念,沒有妄想。我們凡夫的正念叫做「不隨妄轉」,不是沒有妄想,就是你不要受它干擾。要不受它干擾,你站對位置就很重要了,這是關鍵啊!我們要站在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面對煩惱;要站在本來沒有罪業的角度來懺悔業障;要站在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也就是說你要站在一個本來沒有妄想的角度來處理事情,就是把生命回到原點。這個你平常就要訓練了。
6、我們怎樣才能安住?
禪宗的祖師把佛法修學分成三個道次第:
第一個,你剛進佛門,內心很歡喜,這叫「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古人說有相行。你心中很多的願景,希望能夠透過今生的修學,來生有美好的快樂果報,這個可以理解,安樂道。所以我們願意做義工,願意利用人家睡午覺時,偷偷跑去掃廁所,我們心中有願景。今生痛苦沒關係,我積集善業,來生照樣可以享受快樂的果報。剛開始都是這樣子的,有相行嘛。但是你慢慢慢慢地告訴你自己,有相的果報會觸動生死業力,你要付出代價的,一個甜美的蛋糕裡是有毒藥的。
所以我們慢慢慢慢地從有相行提升到無相行,就進入第二個階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一段太重要了。整部《楞嚴經》就在講這個觀念,告訴你怎麼樣離一切相。好的相狀、不好的相狀,通通不要管它。剛開始要先否定自己的妄想,拒絕它幾次,它就沒有力量。這個妄想為什麼勢力那麼大?是你把它養得又肥又大的,每次都隨順它,展轉增盛,《楞嚴經》說的「自心取自心」,結果「非幻成幻法」。你每一次都滿足你的妄想,隨它的願,結果它像滾雪球越滾越大。到臨命終的時候,你的佛號被妄想吃掉了,因為你打妄想的時間比較多,念佛的時間比較少。所以你不對治妄想,臨終的時候,就糟糕了。因為你心中有兩個勢力:一個佛號的勢力;一個妄想的勢力。
我們要做到不隨妄轉,第二個階段很重要。「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所以,諸位我們要知道,一個人的成功失敗,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而轉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必經的過程,沒有一個人可以避免的。如果你看到一個人,修行的時候很快樂,突然間他變得不快樂,不要緊張,好事!真的。修空觀的人,沒有什麼快不快樂,他的心是寂靜的,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一定要經過一個沒有快樂沒有痛苦的階段,你的修行才正常。如果你學佛以後一直很快樂,不正常喔,因為你沒辦法進步,因為你活在有相。你不斷用妄想、用善業來刺激你的感受,你永遠很快樂。學佛要先求快樂,然後沒有快樂,然後再有快樂,那就對了,第三階段再出現那是法喜。
所以,這個地方說明了安住,你必須在心中安住在你的空性,就是清淨心先安住下來,你才有辦法去處理無量的生死問題。我們在進入主題之前,先談到安住的問題,以本來無一物為住。
7、我們為什麼必須站在沒有妄想的角度來面對妄想?
整個《楞嚴經》有三卷半,就在講這個觀念:「達妄本空,知真本有。」諸位要知道,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我們臨命終時絕對不是一個風平浪靜的時候。你現在提起佛號可能是風平浪靜,沒有人干擾你。你在自己的佛堂提起佛號,佛號是現前的,風平浪靜。但是臨命終絕對不是這樣子,你今生的業,前生的業都會起現行,它要跟你算帳的。所以我們必須受到很多很多的考驗。那麼這時「菩薩云何應住」?這個是很重要的觀照力了。「覓心了不可得」,你要先告訴自己,你本來沒有妄想。
我們面對妄想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從根本上觀空;第二個從枝末作用上對治。第一個是先觀它的根本,所謂的「達妄本空」。你要了達妄想本來是空的,我們本來是沒有妄想,是後來才有的。我們必須站在沒有妄想的角度來面對妄想,因為這本來就沒有。那是怎麼有的呢?「因緣和合,虛妄有生。」那麼在因緣和合之前是什麼呢?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你最好把這個觀念早一點建立起來,因為你臨命終一定用得到。
你面對妄想不要馬上對治它,因為它的勢力太強大了,馬上對治它,你絕對不是它的對手。它無量劫來打那麼多妄想,你念佛的時間一天才兩個小時,妄想打了二十二個小時,所以你必須要有智慧來幫助你。你先觀這個妄想是沒有根的,它本來是沒有的。既然是虛妄的,有什麼好怕的呢?你只要不隨妄轉,只要不跟它感應,對你一點傷害都沒有,它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
所以,我們前面花了很多時間,告訴大家怎麼安住。因為一個房子要先有基礎,才能夠往上蓋。如果你沒有安住,沒有找到妄想是畢竟空的,你後面的調伏力、引導力就很難修學了,這是根本思想。
8、為什麼要先講八種發心?
我們從過去的生命經驗中,享受過很多的快樂,當然也承受了很多的痛苦,但這些都過去了,快樂跟痛苦的果報都是一時的。問題是,快樂過去了,痛苦也過去了,我們內心卻留下很多的痕跡。人生會留下痕跡,留下很多的妄想,是因為我們在享受快樂、承受痛苦時,打了很多的妄想,把這部分留下來了。這部分我們需要處理,不管你願不願意,你一定要繼承你過去的妄想。
歷代祖師聖賢把我們內心世界分成兩塊:一個是人心,一個是道心。我們曾經在很多的五欲當中享受快樂,但是也留下了後遺症,留下了很多的妄想執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修行很困難,佛號經常被妄想干擾,當初享受快樂時沒有發菩提心,讓我們陷進快樂當中,今生留下後遺症。這是人心這一塊。
第二個,我們也曾經在聖賢的教示裡面熏習,苦讀聖賢之書,苦修聖賢之道,也留下美好的一念道心。所以人生也不要那麼悲觀,不一定要完全否定你的過去,你的過去也做出一些好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道心。我們現在什麼都有,好的、壞的都有,所以你的來生有無量的可能性,看你怎麼做。
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要想辦法把人心這一塊壓到最低,把道心這一塊慢慢地強化起來,才能夠達到臨終的正念。因為你平常是什麼念頭,臨終就是什麼念頭。蕅益大師說,我不相信你平常起顛倒,臨終突然就有正念,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合乎心念的等流性。所以平常的功夫才能夠引導到最後臨終的正念,我們必須在平常的修行中,在我們內心世界要有一個操作的方法,叫做調伏力跟引導力。你要好好地引導你的心念,調伏你的心念,讓道心增長,讓人心降低。
小结:《佛法修学概要》005-008集研讨
[研讨主题:安住与引导]
第一个问题:如何安住?(把心带回家)通过对生命真相的了解看我们如何安住?
答:一、明理
(一)佛陀出世的本怀:开示悟入佛陀知见
(二)生命真相(入门标准):
1、你本来怎么回事?(清净本然):本自清净 离诸尘染;本来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本自平等,无有彼此爱憎分别——万德庄严
2、你现在怎么回事?(迷真起妄):由妄想翻成烦恼;由妄想故翻成结业;由妄想故翻成生死——染(后果很严重)——今生无解、往生无望——生死凡夫
二、示修(怎么办)——修行捷径(如何回家?走出妄想)——返妄归真:
(一)从根本上观空(跳出妄想):知真本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达妄本空(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找准角度找到生命原点:
1、记住一公式(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处理烦恼;站在本来没有罪业的角度来忏悔罪业;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脱生死);
2、掌握一个窍门(遇事不要马上反应,处理事情之前先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二)枝末对治(重在改造思想):
1、先立誓愿(远离妄想):断恶、修善、度众生。
2、训练正念(不随妄转):一切唯心造,万法唯识——一念决定升沉(改造思想很关键)——成佛做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忘间;净土宗 临终正念。
三、总结:
(一)三个次第:
1、有相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2、无相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离相清净,不随妄转,很重要!(必经阶段)
3、见相离相:[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二)三个重点: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安住是根本,先有安住力,才有调伏力、引导力。
第二个问题:如何发心(目标引导)?如何正确的发心来引导我们的生命?
一、显心愿为修行之先务(发心的重要性)
(一)明理:
1、圣道门:
(1)正显:尝闻入道之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誓愿力最胜),心发则佛道堪成——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2)反显:修行不得力(依旧轮回,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修成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
2、净土宗:(1)净宗宗旨:三辈往生,均为成佛;(2)理上需明:愿做佛心,方可道交;(3)往生关键:信愿有无,求乐不生
——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二)例证:凡人世间,发心乃就;出世间圣贤,无不垂范
(三)总结(发心):安住后,改变生命的第一个重点:
1、确定生命目标:善知通塞;临终正念;上成佛道,下化众生
2、引生修行动力:我一定要修行
3、突破自我设限:我一定要改变!鞋子的故事
二、辩心愿为立行之标准(发心标准)
(一)明理:
1、升坠唯念:成佛用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引证:儒家;例证:舜跖
——生命大方向的决定权就在一念间。
2、因异果殊:受戒学佛、听教看经、参宗坐禅——因心有异:
(1)五欲杂染心——夹杂利名心,便是三涂种子;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
(2)偏空涅槃——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
(3)菩提心——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提种子;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
——心里水平决定不同的生命结果
3、正邪在心:故曰 一切法正 一切法邪——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起心动念,时时观照
(二)示修:
1、八种发心:(1)邪、正(2)伪、真(3)小、大(4)偏、圆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2、观照心念:
(1)善心所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2)烦恼六:贪、嗔、痴、慢、疑、邪见
(3)随烦恼二十:
a:小惑十:指分别起的染污的心理现象: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
b:中惑二:谓只伴随一切不善心而起的心理现象:无惭、无愧
c:大惑八: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4)不定四:悔、眠、寻、伺
(三)总结
1、发心——亲因缘——种子——净土宗:求生净土、圆成佛道
2、修行——助缘——环境——调伏、引导——忏罪集资;调伏爱取;导归净土——先做好心理建设很重要
3、证果
三、别明发心之差别因缘(发心因缘)
四、结示发心功德以劝修(发心功德)
第三、举偈劝修
1、佛性众生性,一性无二性,迷之沉六道,悟之为三乘——佛性无别、迷悟果殊
2、但以生死心,勇猛不退心,广大弘远心,亲师习正法,必能亲悟入——心愿具三;亲师习法;必能悟入
【名言背诵】
1、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2、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你从什么地方来?你将往哪里去?
菩萨云何应住? 觅心了不可得 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5、达妄本空 知真本有 ;因缘和合 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6、心常觉照 不随妄转
外境对你的影响越来越少了,你就进步了。
7、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8、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9、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10、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11、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
12、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13、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14、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5、譬如刀上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譬如美食夹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
16、诸法因缘生 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 常作如是说。
17、八种发心:邪、正、伪、真、小、大、偏、圆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