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深入-机器学习

文章目录

  • 一、K近邻算法
    • 1.1 先画一个散列图
    • 1.2 使用K最近算法建模拟合数据
    • 1.3 进行预测
    • 1.4 K最近邻算法处理多元分类问题
    • 1.5 K最近邻算法用于回归分析
    • 1.6 K最近邻算法项目实战-酒的分类
      • 1.6.1 对数据进行分析
      • 1.6.2 生成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
      • 1.6.3 使用K最近邻算法对数据进行建模预测
      • 1.6.4 对新数据进行分类
    • 二、广义线性模型
    • 2.1线性模型的一般公式
    • 2.2 通过数据集绘制
      • 2.2.1 查看系数和截距
    • 2.3 最基本的线性模型-回归
      • 实战:糖尿病
    • 2.4 使用L2正则化的线性模型-岭回归
      • 2.4.1 岭回归的原理
    • 2.5 使用L1正则化的线性模型-套索回归
  • 三、朴素贝叶斯基本概念
    • 3.1 贝努力朴素贝叶斯(二项式分布|0-1分布)
      • 3.1.1 工作原理
    • 3.2 高斯朴素贝叶斯
      • 3.2.1 实战
  • 四、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 4.1 决策树
      • 4.1.1 实战
    • 4.2 随机森林
  • 五、支持向量机SVM
    • 5.1 支持向量机SVM的核函数
    • 5.2 实战
      • 5.2.1 多项式内核
      • 5.2.2 径向基内核(RBF)

一、K近邻算法

1.1 先画一个散列图

!pip install scikit-learn
  • make_blobs: 这是一个用于生成聚类数据的函数。它可以根据指定的参数生成一个具有多个簇的随机数据集。在这个例子中,make_blobs函数生成了一个包含20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2个特征、2个簇中心和簇标准差为1的随机数据集。

  • n_samples: 指定生成的样本数量。

  • n_features: 指定每个样本的特征数量。

  • centers: 指定生成的簇中心数量。

  • cluster_std: 指定每个簇的标准差。

  • random_state: 用于控制生成随机数据的随机种子,以确保生成的数据可重现。

  • X, y = data: 将生成的数据集分别赋值给X和y变量。X是样本特征矩阵,y是样本标签向量。

  • plt.scatter: 这是一个用于绘制散点图的函数。它可以根据指定的参数绘制带有颜色映射的散点图。

  • X[:, 0], X[:, 1]: 这是对特征矩阵X进行切片操作,选择第一列和第二列的所有行作为绘制散点图的横纵坐标。

  • c=y: 指定散点的颜色映射为y,即样本标签。

  • cmap=plt.cm.spring: 指定颜色映射为plt.cm.spring,即使用春季调色板来表示不同的标签。

  • edgecolors=‘k’: 指定散点的边框颜色为黑色。

  • plt.show(): 显示绘制的散点图。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生成随机的二维数据集
# 生成了一个包含20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2个特征、2个簇中心和簇标准差为1的随机数据集
data = make_blobs(n_samples=200, n_features=2, centers=2, cluster_std=1.0, random_state=8)
X, y = data

# 绘制散点图,根据y值设置颜色和映射关系
# 使用plt.cm.spring作为颜色映射,边框颜色为黑色
plt.scatter(X[:, 0], X[:, 1], c=y, cmap=plt.cm.spring, edgecolors='k')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使用K最近算法建模拟合数据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生成数据集
data = make_blobs(n_samples=200, n_features=2, centers=2, cluster_std=1.0, random_state=8)
X, y = data

# 创建KNN分类器
clf = KNeighborsClassifier()

# 使用数据X和标签y训练分类器
clf.fit(X, y)

# 用于画图的代码
x_min, x_max = X[:, 0].min() - 1, X[:, 0].max() + 1
y_min, y_max = X[:, 1].min() - 1, X[:, 1].max() + 1

# 创建网格点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0.02), np.arange(y_min, y_max, 0.02))

# 将网格点转换为一维数组,然后使用分类器进行预测
Z = clf.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 将预测结果重塑为网格形状
Z = Z.reshape(xx.shape)

# 绘制彩色网格图
plt.pcolormesh(xx, yy, Z, cmap=plt.cm.spring)

# 绘制散点图
plt.scatter(X[:, 0], X[:, 1], c=y, cmap=plt.cm.spring, edgecolors='k')

# 设置x轴和y轴的范围
plt.xlim(xx.min(), xx.max())
plt.ylim(yy.min(), yy.max())

# 设置标题
plt.title("KNN")

# 显示图像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进行预测

# 进行判断预测
plt.scatter(6.75,4.82,marker='*',c='red',s=200)
# 显示图像
plt.show()

# 对新数据点分类进行判断
new_data = [[6.75, 4.82]]
print("新数据点的分类是",clf.predict(new_dat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K最近邻算法处理多元分类问题

这里可以把样本量修改成500个,数据类型也修改成5个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 生成随机的二维数据集
# 生成了一个包含20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2个特征、2个簇中心和簇标准差为1的随机数据集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 生成随机的二维数据集
# 生成了一个包含50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2个特征、5个簇中心和簇标准差为1的随机数据集
data = make_blobs(n_samples=500, n_features=2, centers=5, cluster_std=1.0, random_state=8)
X, y = data

# 绘制散点图,根据y值设置颜色和映射关系
# 使用plt.cm.spring作为颜色映射,边框颜色为黑色
plt.scatter(X[:, 0], X[:, 1], c=y, cmap=plt.cm.spring, edgecolors='k')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次使用K最近算法进行建模



clf = KNeighborsClassifier()
# 使用数据X和标签y训练分类器
clf.fit(X, y)

# 用于画图的代码
x_min, x_max = X[:, 0].min() - 1, X[:, 0].max() + 1
y_min, y_max = X[:, 1].min() - 1, X[:, 1].max() + 1


# 创建网格点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0.02), np.arange(y_min, y_max, 0.02))

# 将网格点转换为一维数组,然后使用分类器进行预测
Z = clf.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 将预测结果重塑为网格形状
Z = Z.reshape(xx.shape)

# 绘制彩色网格图
plt.pcolormesh(xx, yy, Z, cmap=plt.cm.spring)

# 绘制散点图
plt.scatter(X[:, 0], X[:, 1], c=y, cmap=plt.cm.spring, edgecolors='k')

# 设置x轴和y轴的范围
plt.xlim(xx.min(), xx.max())
plt.ylim(yy.min(), yy.max())

# 设置标题
plt.title("KNN")

# 显示图像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一下正确率

print('模型的正确率{:.2f}',format(clf.score(X,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 K最近邻算法用于回归分析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regression

# 生成随机的二维数据集

# n_features 表示数据集的特征数
# n_informative 表示数据集中有多少个有意义的特征
# noise 表示噪声的大小
# random_state 表示随机数种子
X, y= make_regression(n_features=1, n_informative=1, noise=50, random_state=8)

# 绘制散点图
plt.scatter(X, y, c='orange', edgecolors='k')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行分析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 创建KNN分类器
# n_neighbors:用于确定KNN算法中邻居的数量
reg =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5)
# 用于KNN模型进行拟合
reg.fit(X, y)
# 把预测结果绘制出来
z=np.linspace(-3,3,200).reshape(-1,1)
plt.scatter(X,y, c='orange', edgecolors='k')
plt.plot(z, reg.predict(z), c='k',linewidth=3)
# 向量图添加标题
plt.title('KNN')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行评分

print('模型的正确率{:.2f}'.format(reg.score(X,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调整,改变这一情况

# n_neighbors:用于确定KNN算法中邻居的数量
reg = KNeighborsRegressor(n_neighbors=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 K最近邻算法项目实战-酒的分类

1.6.1 对数据进行分析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wine
wine_dataset = load_wine()
# 打印酒数据集中的键
print('打印酒数据集中的键')
print(wine_dataset.keys())
print("=============")
# 使用.shape属性查看数据的概况
print('查看数据的概况')
print(wine_dataset.data.shape)
print("=============")
print('查看数据集的描述')
print(wine_dataset.DESCR)
pri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2 生成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

# 成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random_state参数是用于控制数据集划分的随机性的参数。在使用train_test_split函数划分数据集时,可以通过设置random_state参数的值来确保每次运行代码时得到相同的训练集和测试集。
# random_state参数可以接受一个整数作为输入。当设置了random_state的值时,每次运行代码时都会得到相同的随机划分结果。这对于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 如果不设置random_state参数,每次运行代码时都会得到不同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划分结果。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需要的,例如在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或比较不同划分方式的性能时。
# 示例代码中的random_state=0表示设置随机种子为0,这样每次运行代码时都会得到相同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划分结果。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随机种子值,或者不设置random_state参数以获取不同的划分结果。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wine_dataset.data, wine_dataset.target, random_state=0)
#  使用.shape属性查看数据的概况
print(X_train.shape)
print(X_test.shape)
print(y_train.shape)
print(y_test.shape)
pri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3 使用K最近邻算法对数据进行建模预测

# 导入K最近邻分类器模型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NeighborsClassifier

# 创建一个K值为1的K最近邻分类器
knn =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1)

# 使用训练集对K最近邻分类器进行拟合
knn.fit(X_train, y_train)
print('查看准确率准确率')
print(knn.score(X_test, y_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4 对新数据进行分类


import numpy as np
X_new = np.array([[11.4, 1.7, 2.3, 15.6, 127, 0.9978, 3.36, 0.49, 8.5, 0.0,2,1,1]])
prediction = knn.predict(X_new)
print('查看对新数据的分类结果')
print(prediction)
print(wine_dataset['target_names'][prediction])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广义线性模型

2.1线性模型的一般公式

画一个直线方程式y=0.5x+3

# 画一个直线方程式y=0.5x+3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 x在-5到5之间,元素数为100的等差数列
x = np.linspace(-5, 5, 100)# [[-5.0,-4.8989899,-4.7979798 ... 4.8989899   5.0]]
y = y=0.5*x+3  # 直线方程式y=0.5x+3

# 绘制直线
plt.plot(x, y,c='orange')

# 添加坐标轴标签和图标题
plt.xlabel('x')
plt.ylabel('y')
plt.title('y=0.5x+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两个点画一个直线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 创建训练数据
X = [[1], [4]]  # 自变量,即x的取值
y = [3, 5]  # 因变量,即对应的y值

# 创建并拟合线性回归模型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model.fit(X, y)

# 创建用于绘制直线的自变量范围
z = np.linspace(0, 5, 20)  # 在0到5之间生成20个点

# 绘制散点图
plt.scatter(X, y, s=80, c='red')

# 绘制拟合的直线
plt.plot(z, model.predict(z.reshape(-1, 1)), c='green')

# 设置标题和图例
plt.title('Straight Line')

# 显示图形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所得他们的直线方程式y=0.667x+2.333
print('y={:3f}'.format(model.coef_[0]),'x','+ {:3f}'.format(model.intercept_))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通过数据集绘制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X=[[1],[4],[3]]
y=[3,5,3]
model=LinearRegression().fit(X,y)

z=np.linspace(0,5,20)

plt.scatter(X,y,s=80,c='red')

plt.plot(z,model.predict(z.reshape(-1,1)),c='green')

plt.title('Straight Line')
plt.show()

# 所得他们的直线方程式y=0.667x+2.333
print('y={:3f}'.format(model.coef_[0]),'x','+ {:3f}'.format(model.intercept_))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regression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X, y = make_regression(n_samples=50, n_features=1, n_informative=1, noise=50, random_state=1)


model=LinearRegression().fit(X,y)

z=np.linspace(-3,3,200)

plt.scatter(X,y,s=80,c='red')

plt.plot(z,model.predict(z.reshape(-1,1)),c='green')

plt.title('Straight Line')
plt.show()

# 所得他们的直线方程式y=0.667x+2.333
print('y={:3f}'.format(model.coef_[0]),'x','+ {:3f}'.format(model.intercept_))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1 查看系数和截距

# 查看系数和截距
print('系数:',model.coef_[0])
print('截距:',model.intercept_)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最基本的线性模型-回归

n_features和n_informative都是用于控制生成回归数据集的参数。

  • n_features表示生成数据集时自变量的数量。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影响因变量的变量。通过指定n_features的值,可以控制生成数据集时自变量的数量。

  • n_informative表示在生成数据集时有用的自变量的数量。在回归分析中,有用的自变量是真正与因变量相关的变量。通过指定n_informative的值,可以控制生成数据集时有用的自变量的数量。

举个例子:
如果n_features=5,n_informative=3,则生成的数据集中会有5个自变量,其中有3个是与因变量相关的有用自变量,而另外2个则是与因变量不相关的无用自变量。

通过调整这两个参数的值,可以模拟不同的实际情况,用于测试和验证回归模型的性能。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regression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 y = make_regression(n_samples=100, n_features=2, n_informative=2, random_state=38)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8)


lr=LinearRegression().fit(X_train,y_train)


print('系数:',lr.coef_[:])
print('截距:',lr.intercept_)

# 这里的回归模型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print('y=',lr.coef_[0],'X1+',lr.coef_[1],'X2',lr.intercept_)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int('查看训练准确率准确率')
print(lr.score(X_train, y_train))
print('查看测试准确率准确率')
print(lr.score(X_test, y_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战:糖尿病

正式的数据中会出现很多的noise,所以,可能并不准确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diabetes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 y = load_diabetes().data, load_diabetes().target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8)


lr=LinearRegression().fit(X_train,y_train)


print('系数:',lr.coef_[:])
print('截距:',lr.intercept_)

# 这里的回归模型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print('y=',lr.coef_[0],'X1+',lr.coef_[1],'X2',lr.intercept_)

print('查看训练准确率准确率')
print(lr.score(X_train, y_train))
print('查看测试准确率准确率')
print(lr.score(X_test, y_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 使用L2正则化的线性模型-岭回归

2.4.1 岭回归的原理

是一种避免过拟合的方法,会保留全部的特征变量,但是会减少特征变量的系数值,通过alpha改变。
这种方法我么们称之为L2正则化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diabetes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Ridge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 y = load_diabetes().data, load_diabetes().target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8)

ridge=Ridge().fit(X_train, y_train)



print('系数:',ridge.coef_[:])
print('截距:',ridge.intercept_)



print('查看训练准确率准确率')
print(ridge.score(X_train, y_train))
print('查看测试准确率准确率')
print(ridge.score(X_test, y_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注重模型的泛化能力,就是用岭回归模型

这里alpha默认是1

通过修改alpha的值可以改变得分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diabetes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Ridge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 y = load_diabetes().data, load_diabetes().target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8)

ridge=Ridge(alpha=0.001).fit(X_train, y_train)



print('系数:',ridge.coef_[:])
print('截距:',ridge.intercept_)



print('查看训练准确率准确率')
print(ridge.score(X_train, y_train))
print('查看测试准确率准确率')
print(ridge.score(X_test, y_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等于10的时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 使用L1正则化的线性模型-套索回归

就是在L2的基础上,有些系数置为0

  • alpha=10
  • max_iter=10000最大迭代次数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diabetes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asso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 y = load_diabetes().data, load_diabetes().target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8)

lasso=Lasso(alpha=10, max_iter=10000).fit(X_train, y_train)



print('系数:',lasso.coef_[:])
print('截距:',lasso.intercept_)



print('查看训练准确率准确率')
print(lasso.score(X_train, y_train))
print('查看测试准确率准确率')
print(lasso.score(X_test, y_te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朴素贝叶斯基本概念

  1. 贝努力朴素贝叶斯(Bernoulli Naive Bayes):
  • 适用于二元特征数据(每个特征只有两种取值,如存在与否、真假等)。
  • 基于贝努利分布模型,假设特征之间相互独立。
  • 计算每个类别对应特征的条件概率以及类别的先验概率,然后使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概率,从而进行分类。
  1. 高斯贝叶斯(Gaussian Naive Bayes):
  • 适用于连续型特征数据,假设特征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
  • 基于连续型特征的数值计算特征的均值和方差,然后使用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计算概率。
  • 计算每个类别对应特征的条件概率以及类别的先验概率,然后使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概率,从而进行分类。
  1. 多项式朴素贝叶斯(Multinomial Naive Bayes):
  • 适用于离散型特征数据,通常用于文本分类问题
  • 基于多项分布模型,假设特征的取值是离散型且是用计数表示的。
  • 计算每个类别对应特征的条件概率以及类别的先验概率,然后使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概率,从而进行分类。

3.1 贝努力朴素贝叶斯(二项式分布|0-1分布)

import numpy as np

X= np.array([[0,1,0,1],
             [1,1,1,0],
             [0,1,1,0],
             [0,0,0,1],
             [0,1,1,0],
             [0,1,0,1],
             [1,0,0,1]])
y= np.array([0,1,1,0,1,0,0])

counts={}
for label in np.unique(y):
    print(X[y==label])
    counts[label]=X[y==label].sum(axis=0)
print(counts)
# 导入贝努力贝叶斯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BernoulliNB
# 使用贝努力贝叶斯拟合数据
clf=BernoulliNB()
clf.fit(X,y)
# 要进行预测的这一天,没有刮风,也不闷热
Next_day=[[0,0,1,0]]
print("\n\n")
pre=clf.predict(Next_day)
# 代码运行结果
if pre==[1]:
    print("下雨了")
else:
    print("不下雨")


Another_day=[[1,1,0,1]]
pre2=clf.predict(Another_day)
# 代码运行结果
if pre2==[1]:
    print("下雨了")
else:
    print("不下雨")

# 查看准确率的概率clf.predict_proba(数据)
print(clf.predict_proba(Next_day))
# 》》》[[0.13848881 0.86151119]] 下雨的概率为0.86151119,不下雨的概率为0.1384888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array([1, 2, 0, 4]), 1: array([1, 3, 3, 0])}



下雨了
不下雨
[[0.13848881 0.86151119]]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但是用于更复杂的就不行了

"""
@FileName:016-P.py
@Description:
@Author:lucky 
@Time:2024/1/16 21:34
"""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BernoulliNB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生成随机数据集
X, y = make_blobs(n_samples=500, centers=5, random_state=8)

# 分割数据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8)

# 使用贝努力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分类
model = BernoulliNB()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计算模型得分
score = model.score(X_test, y_test)
print("模型得分:", score)

模型得分: 0.544

3.1.1 工作原理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BernoulliNB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生成随机数据集
X, y = make_blobs(n_samples=500, centers=5, random_state=8)

# 分割数据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8)

# 使用贝努力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分类
model = BernoulliNB()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可视化决策边界
x_min, x_max = X[:, 0].min() - 1, X[:, 0].max() + 1   # 设置 x 轴范围
y_min, y_max = X[:, 1].min() - 1, X[:, 1].max() + 1   # 设置 y 轴范围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0.02),   # 生成网格点
                     np.arange(y_min, y_max, 0.02))
Z = model.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 预测网格点类别
Z = Z.reshape(xx.shape)                              # 将预测结果转换为网格矩阵
plt.contourf(xx, yy, Z, cmap=plt.cm.Paired, alpha=0.8) # 绘制决策区域
plt.scatter(X[:, 0], X[:, 1], c=y, cmap=plt.cm.Paired) # 绘制样本散点图
plt.title('Bernoulli Naive Bayes')                    # 设置标题
plt.xlabel('Feature 1')                                # 设置 x 轴标签
plt.ylabel('Feature 2')                                # 设置 y 轴标签
plt.show()                                             # 显示图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为两类

特征一大于等于0 且特征二大于等于0 分为一类
特征一小于0 且特征二小于0 分为一类

3.2 高斯朴素贝叶斯

"""
@FileName:016-P.py
@Description:
@Author:lucky 
@Time:2024/1/16 21:34
"""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BernoulliNB, GaussianNB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生成随机数据集
X, y = make_blobs(n_samples=500, centers=5, random_state=8)

# 分割数据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8)

# 使用高斯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分类
model = GaussianNB()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计算模型得分
score = model.score(X_test, y_test)
print("模型得分:", scor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BernoulliNB, GaussianNB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生成随机数据集
X, y = make_blobs(n_samples=500, centers=5, random_state=8)

# 分割数据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8)

# 使用高斯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分类
model = GaussianNB()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可视化决策边界
x_min, x_max = X[:, 0].min() - 1, X[:, 0].max() + 1   # 设置 x 轴范围
y_min, y_max = X[:, 1].min() - 1, X[:, 1].max() + 1   # 设置 y 轴范围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0.02),   # 生成网格点
                     np.arange(y_min, y_max, 0.02))
Z = model.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 预测网格点类别
Z = Z.reshape(xx.shape)                              # 将预测结果转换为网格矩阵
plt.contourf(xx, yy, Z, cmap=plt.cm.Paired, alpha=0.8) # 绘制决策区域
plt.scatter(X[:, 0], X[:, 1], c=y, cmap=plt.cm.Paired) # 绘制样本散点图
plt.title('Gaussian Naive Bayes')                    # 设置标题
plt.xlabel('Feature 1')                                # 设置 x 轴标签
plt.ylabel('Feature 2')                                # 设置 y 轴标签
plt.show()                                             # 显示图像
                                         # 显示图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1 实战

"""
@FileName:020-P.py
@Description:
@Author:lucky 
@Time:2024/1/16 21:56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breast_canc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GaussianNB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 加载肿瘤数据集
data = load_breast_cancer()
X, y = data.data, data.target

# 查看数据集的键值
print(data.keys())

# 分割数据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8)

# 查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特征
print("训练集特征形状:", X_train.shape)
print("测试集特征形状:", X_test.shape)

# 使用高斯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分类
model = GaussianNB()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

# 查看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
accuracy =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
print("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 accuracy)


# 对单个样本进行预测

pred = model.predict([X[312]])
print("对单个样本进行预测,预测分类结果:", pred)
print("实际分类结果:", y[312])
dict_keys(['data', 'target', 'frame', 'target_names', 'DESCR', 'feature_names', 'filename', 'data_module'])
训练集特征形状: (455, 30)
测试集特征形状: (114, 30)
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 0.9473684210526315
对单个样本进行预测,预测分类结果: [1]
实际分类结果: 1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
@FileName:021-P.py
@Description:
@Author:lucky
@Time:2024/1/16 22:03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breast_canc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learning_curve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GaussianNB

# 加载肿瘤数据集
data = load_breast_cancer()
X, y = data.data, data.target

# 定义高斯朴素贝叶斯模型
model = GaussianNB()

# 生成学习曲线数据
train_sizes, train_scores, valid_scores = learning_curve(model, X, y, train_sizes=[0.1, 0.3, 0.5, 0.7, 0.9], cv=5)

# 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train_mean = np.mean(train_scores, axis=1)
train_std = np.std(train_scores, axis=1)
valid_mean = np.mean(valid_scores, axis=1)
valid_std = np.std(valid_scores, axis=1)

# 绘制学习曲线
plt.figure(figsize=(8, 6))
plt.plot(train_sizes, train_mean, 'o-', color="r", label="Training score")
plt.plot(train_sizes, valid_mean, 'o-', color="g", label="Cross-validation score")
plt.fill_between(train_sizes, train_mean - train_std, train_mean + train_std, alpha=0.1, color="r")
plt.fill_between(train_sizes, valid_mean - valid_std, valid_mean + valid_std, alpha=0.1, color="g")
plt.xlabel("Training examples")
plt.ylabel("Score")
plt.legend(loc="best")
plt.grid(True)
plt.title("Learning Curve")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ross-validation score是交叉验证得分的意思。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经常使用交叉验证来评估模型的性能。交叉验证是一种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方法,用于模型的训练和评估。

具体来说,交叉验证将数据集分成k个相等大小的子集,其中k-1个子集被用作训练集,剩下的一个子集被用作验证集。然后,用这k个子集进行k次训练和验证,每次都选择一个不同的子集作为验证集。最后,将这k次验证得分取平均值作为模型的性能指标,就是交叉验证得分。

交叉验证得分代表了模型在不同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平均性能。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即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表现。较高的交叉验证得分表示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因为它在多个不同的训练集和验证集上都表现良好。

在验证曲线中,交叉验证得分是横坐标参数取值对应的纵坐标值,可以通过观察交叉验证得分的变化来选择最优的参数值。

四、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4.1 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种用于分类回归问题的机器学习算法。它使用树状结构来表示决策规则,并根据特征的取值进行分支,直到达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下面是决策树的基本原理,并附有一个简单的图解。

决策树的基本原理如下:

  1. 特征选择:在每个节点上,决策树通过选择最优的特征来进行分裂。最优的特征是那个能够将样本划分得最清晰的特征,即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地分开。

  2. 分裂节点:根据选择的最优特征,将当前节点的样本分为不同的子集。每个子集对应一个分支,根据特征取值的不同,样本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子节点上。

  3. 递归分割:对于每个子节点,重复上述过程,选择最优特征进行分裂,直到达到停止条件。停止条件可以是达到最大深度样本数量小于阈值或者节点中的样本都属于相同类别。

  4. 预测结果:当达到停止条件时,叶子节点中的样本将被赋予相应的预测结果,通常是该叶子节点中样本数量最多的类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1.1 实战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wine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plot_tree

# 加载酒数据集
wine = load_wine()

# 只选择前两个特征作为X
X = wine.data[:, :2]

# 酒的目标分类作为y
y = wine.target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 初始化决策树分类器
tree = 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1)
tree.fit(X_train, y_train)
# 定义图像中区分颜色和散点的颜色
colors = ['r', 'g', 'b']

# 分别用两个特征值构建图像的横轴和纵轴
x_min, x_max = X[:, 0].min() - 1, X[:, 0].max() + 1
y_min, y_max = X[:, 1].min() - 1, X[:, 1].max() + 1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02),
                     np.arange(y_min, y_max, .02))
Z = tree.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Z = Z.reshape(xx.shape)
# 给每个分类的样本配不同的颜色
plt.figure()  # 设置画布大小
plt.contourf(xx, yy, Z, alpha=.4, cmap='viridis')
plt.scatter(X_train[:, 0], X_train[:, 1], c=y_train, s=20, cmap='viridis', edgecolors='k')
plt.xlim(xx.min(), xx.max())
plt.ylim(yy.min(), yy.max())
plt.title("Decision Tree")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深度为1的时候显然不太好
深度改为3,明显有了改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深度改成5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wine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plot_tree

# 加载酒数据集
wine = load_wine()

# 只选择前两个特征作为X
X = wine.data[:, :2]

# 酒的目标分类作为y
y = wine.target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 初始化决策树分类器
tree = 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5)
tree.fit(X_train, y_train)

# 定义图像中区分颜色和散点的颜色
colors = ['r', 'g', 'b']

# 分别用两个特征值构建图像的横轴和纵轴
x_min, x_max = X[:, 0].min() - 1, X[:, 0].max() + 1
y_min, y_max = X[:, 1].min() - 1, X[:, 1].max() + 1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02),
                     np.arange(y_min, y_max, .02))
Z = tree.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Z = Z.reshape(xx.shape)

# 给每个分类的样本配不同的颜色
plt.figure(figsize=(8, 6))  # 设置画布大小
plt.contourf(xx, yy, Z, alpha=.4, cmap='viridis')
for i, color in zip(range(len(wine.target_names)), colors):
    idx = np.where(y_train == i)
    plt.scatter(X_train[idx, 0], X_train[idx, 1], c=color, label=wine.target_names[i],
                cmap=plt.cm.Set1, edgecolor='k')
plt.xlim(xx.min(), xx.max())
plt.ylim(yy.min(), yy.max())
plt.title("Wine Dataset - Decision Tree")
plt.legend()
plt.sh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随机森林

import graphviz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wine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export_graphviz

# 加载酒数据集
wine = load_wine()

# 只选择前两个特征作为X
X = wine.data[:, :2]

# 酒的目标分类作为y
y = wine.target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 设定随机森林中有6棵决策树
forest =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6)
forest.fit(X_train, y_train)

# 定义三个分类的颜色
colors = ['r', 'g', 'b']

# 分别用两个特征值构建图像的横轴和纵轴
x_min, x_max = X[:, 0].min() - 1, X[:, 0].max() + 1
y_min, y_max = X[:, 1].min() - 1, X[:, 1].max() + 1

# 生成网格点坐标矩阵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02),
                     np.arange(y_min, y_max, .02))

# 对网格点进行预测
Z = forest.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Z = Z.reshape(xx.shape)

# 绘制分类边界和训练集、测试集的散点图
plt.figure()
plt.pcolormesh(xx, yy, Z, cmap=plt.cm.spring)  # 绘制分类区域
plt.scatter(X_train[:, 0], X_train[:, 1], c=[colors[i] for i in y_train])  # 绘制训练集散点图
plt.scatter(X_test[:, 0], X_test[:, 1], c=[colors[i] for i in y_test])  # 绘制测试集散点图
plt.show()  # 显示图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x_features 参数在随机森林中起到了控制特征选择的作用。下面我将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max_features 参数的影响。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包含 1000 个样本和 10 个特征。我们使用随机森林进行分类任务,并设置 max_features 参数为不同的取值,比如 2、5 和 10。

  • 当 max_features=2 时,每个决策树在构建节点时只会从 10 个特征中随机选择 2 个特征进行考虑。这种情况下,模型的泛化能力可能会较好,因为每个决策树在节点划分时只考虑了少量特征,减少了特征之间的冗余性。但是,由于只考虑了部分特征,可能会导致模型失去一些重要特征的信息,从而导致模型的性能下降。

  • 当 max_features=5 时,每个决策树在构建节点时会从 10 个特征中随机选择 5 个特征进行考虑。这种情况下,模型可能会更好地利用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因为每个决策树考虑了更多的特征。相比于 max_features=2,模型的性能可能会有所提升,但同时也增加了建树的时间和空间消耗。

  • 当 max_features=10 时,每个决策树在构建节点时会考虑所有的特征。这种情况下,模型可以充分利用所有的特征信息,但是可能会增加特征之间的冗余性,导致模型过拟合。

总而言之,max_features 参数的取值越小,模型越倾向于选择少量的特征,减少特征之间的冗余性,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而当 max_features 参数取值增加时,模型更倾向于利用更多的特征信息,这可能会提高模型的拟合能力,但也可能增加过拟合的风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需要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来选择合适的 max_features 参数取值,以达到最佳的模型性能。

max_features 取得越高越像,每个树越像

当 max_features=2 时,每棵决策树在构建节点时会从特征集中随机选择 2 个特征进行考虑。这意味着每棵决策树都会使用相同的 2 个特征来进行节点划分。具体的树的数量取决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参数设置。

随机森林是由多棵决策树组成的集成学习模型。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超参数 n_estimators 来控制随机森林中树的数量。例如,如果设置 n_estimators=100,则随机森林会包含 100 棵决策树。

每棵树都是独立地使用随机特征子集进行构建的,所以每棵树的特征选择可能是不同的。但是由于 max_features 参数的限制,每棵树都只会从特征集中随机选择 2 个特征进行考虑。

因此,当 max_features=2 且 n_estimators=100 时,随机森林会包含 100 棵决策树,每棵决策树都使用相同的 2 个特征进行构建。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减少特征的冗余性,并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五、支持向量机SVM

  • 多项式内核
  • 径向基内核(RBF)

多项式内核:
它是通过把样本原始特征进行乘方把数据投射到高维空间

5.1 支持向量机SVM的核函数

在svm 算法中,在数据点处于决定的边界上,这些特殊的数据被称支持向量。这也是支持向量机的名称由来

5.2 实战

5.2.1 多项式内核

# 导入所需的库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 import svm  # 导入支持向量机模块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 导入用于生成样本数据的函数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导入用于绘图的库

# 生成样本数据
X, y = make_blobs(n_samples=100, centers=2, random_state=0, cluster_std=0.6)
# 使用 make_blobs 函数生成一个包含两个类别的样本数据集
# n_samples 表示生成样本的数量
# centers 表示类别的数量
# random_state 是随机种子,用于生成可重复的结果
# cluster_std 表示每个类别的标准差,用于控制数据点的分布

# 创建SVM分类器
clf = svm.SVC(kernel='linear')
# 使用 sklearn 中的 SVC 函数创建一个线性 SVM 分类器
# kernel 参数指定了核函数类型,这里选择了线性核函数

# 训练模型
clf.fit(X, y)
# 使用 fit 方法对 SVM 分类器进行训练
# X 是输入特征向量,y 是对应的目标变量

# 绘制决策边界
plt.scatter(X[:, 0], X[:, 1], c=y, s=50, cmap='autumn')
# 使用 scatter 函数绘制样本数据散点图
# X[:, 0] 表示取所有样本数据的第一个特征作为 x 坐标
# X[:, 1] 表示取所有样本数据的第二个特征作为 y 坐标
# c=y 表示根据目标变量 y 的值给散点图上的点着色
# s=50 表示散点的大小为 50
# cmap='autumn' 表示使用 autumn 颜色映射将不同类别的点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ax = plt.gca()
xlim = ax.get_xlim()
ylim = ax.get_ylim()

# 创建网格以绘制决策边界
xx = np.linspace(xlim[0], xlim[1], 30)
yy = np.linspace(ylim[0], ylim[1], 30)
YY, XX = np.meshgrid(yy, xx)
xy = np.vstack([XX.ravel(), YY.ravel()]).T
Z = clf.decision_function(xy).reshape(XX.shape)
# 创建一个网格,用于绘制决策边界
# np.linspace 生成一维数组,表示 x 和 y 坐标的取值范围
# np.meshgrid 生成二维坐标矩阵,表示网格中每个点的坐标
# np.vstack 将两个一维数组堆叠为一个二维数组
# clf.decision_function 用于计算每个网格点到决策边界的距离
# reshape 用于将一维数组转换为二维矩阵

# 绘制决策边界和支持向量
ax.contour(XX, YY, Z, colors='k', levels=[-1, 0, 1], alpha=0.5, linestyles=['--', '-', '--'])
# 使用 contour 函数绘制等高线图,表示决策边界
# XX 和 YY 表示网格点的坐标矩阵
# Z 表示每个网格点到决策边界的距离
# colors='k' 表示等高线的颜色为黑色
# levels=[-1, 0, 1] 表示绘制等高线的值为 -1、0 和 1
# alpha=0.5 表示等高线的透明度为 0.5
# linestyles=['--', '-', '--'] 表示等高线的线型为虚线、实线和虚线

ax.scatter(clf.support_vectors_[:, 0], clf.support_vectors_[:, 1], s=100, linewidth=1, facecolors='none', edgecolors='k')
# 使用 scatter 函数绘制支持向量
# clf.support_vectors_ 返回模型中的支持向量
# [:, 0] 和 [:, 1] 分别表示取支持向量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特征作为 x 和 y 坐标
# s=100 表示支持向量的大小为 100
# linewidth=1 表示边界线的宽度为 1
# facecolors='none' 表示支持向量不填充颜色
# edgecolors='k' 表示支持向量的边界线颜色为黑色

plt.show()
# 显示绘制的图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2 径向基内核(RBF)

clf = svm.SVC(kernel=‘linear’)
替换为
clf = svm.SVC(kernel=‘rb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a/34848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进行投诉反馈qq邮箱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如何在Shopee平台上进行选品 :充分利用渠道获取灵感和数据支持

在Shopee平台上进行选品是一个关键的决策过程,它直接影响到卖家的销售业绩和店铺的发展。为了帮助卖家更好地进行选品,Shopee提供了多种渠道来获取灵感和数据支持。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选品渠道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进行选品。 先给大家推荐一款shopee知…

【DDD】学习笔记-深入分析软件的复杂度

软件复杂度的成因 Eric Evans 的经典著作《领域驱动设计》的副标题为“软件核心复杂性应对之道”,这说明了 Eric 对领域驱动设计的定位就是应对软件开发的复杂度。Eric 甚至认为:“领域驱动设计只有应用在大型项目上才能产生最大的收益”。他通过 Smart…

C#,数据检索算法之线性检索(Linear Search)的源代码

数据检索算法是指从数据集合(数组、表、哈希表等)中检索指定的数据项。 数据检索算法是所有算法的基础算法之一。 线性?听起来就“高大上”,其实,只不过就是挨个比较呗。 本文发布(听起来很正式 &#x…

TarGAN:多模态医学图像转换GAN

TarGAN 核心思想网络结构 核心思想 论文:https://arxiv.org/abs/2105.08993 代码:https://github.com/2165998/TarGAN 解决的问题:传统多模态医学图像转换通常,在生成高质量图像方面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关键目标区域或…

C语言中计算结构体的大小

一. 使用sizeof 计算结构体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于使用 sizeof 运算符来计算结构体的大小。 例如,下面是一个结构体的定义: struct Student {int id;char name[20];int age;float score; }; 其中,Student是该结构体的类…

IP被封怎么办?如何绕过IP禁令?

相信很多人遇到过IP禁令:比如你在访问社交媒体、搜索引擎或电子商务网站时会被限制访问,又或者你的的账号莫名被封,这些由于网络上的种种限制我们经常会遭遇IP被封的情况,导致无法使用继续进行网络行动。在本文中,我们…

Django笔记(七):JWT认证

首 前后端分离的项目更多使用JWT认证——Json Web Token。本文记录djangorestframework-simplejwt的使用方式。文档 安装 pip install djangorestframework-simplejwt 配置settings.py: INSTALLED_APPS [rest_framework_simplejwt, ]REST_FRAMEWORK {DEFAULT_AUTHENTICA…

ARM 400系列控制器IP简介

1. GIC-400 GIC-400是一个高性能、区域优化的中断控制器,具有高级微控制器总线架构(AMBA)高级可扩展接口(AXI)接口。它在片上系统(SoC)配置中检测、管理和分配中断。你可以对GIC-400进行配置&am…

shell脚本基础之循环语句

目录 一、循环语句的概念 二、for循环语句 1、列表循环 2、列表for循环案例大全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案例五 案例六 案例七 案例八 3、不带列表循环 4、类似C语言风格的for循环 5、for循环总结 三、while循环语句 1、while循环语句格式 2、while死循…

概念性——数据库简介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最重要的屌图甚多,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网站。 概念性——数据库简介 介绍 数据对于当今许多应用程序和网站的运行至关重要。对热门视频的评论、多人游戏中分…

精酿啤酒的原料供应链: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对于啤酒的品质和口感,原料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Fendi Club这样品质的啤酒,其原料供应链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Fendi Club啤酒如何对其原料供应链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啤酒的品质和口感。 首先&…

专业144总分410+华南理工大学811信号与系统考研经验华工电子信息与通信

今年专业811信号与系统144(二战,感谢信息通信Jenny老师专业课对我的巨大提高,第一年自己复习只考了90,主要栽专业课和数学)总分410含泪(二战的同学都知道苦,成功来之不易)考上华南理…

【IC设计】Vivado单口RAM的使用和时序分析

文章目录 创建单口RAM IPIP Catalog中选择单口RAM IPBasicPort A OptionsOther Options 仿真找到IP例化原语编写Testbench 波形分析 创建单口RAM IP IP Catalog中选择单口RAM IP Basic Port A Options Other Options 仿真 找到IP例化原语 IP Sources-Instantiation Template…

深度了解TCP/IP模型

网络通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TCP/IP模型作为网络通信的基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TCP/IP模型的概念、结构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一.TCP/IP模型简介 TCP/IP模型是一个网络通信协议体系&a…

Android Settings 按住电源按钮

如题,Android 原生 Settings 里有个 按住电源按钮 的选项,可以设置按住电源按钮的操作。 按住电源按钮 两个选项的 UI 是分离的, 电源菜单 代码在 packages/apps/Settings/src/com/android/settings/gestures/LongPressPowerForPowerMen…

使用WebDriver采样器将JMeter与Selenium集成

第一步: 在JMeter中添加Selenium / WebDriver插件 第二步: 创建一条测试计划–添加线程组 添加配置元素 - jpgc - WebDriver Sampler 添加配置元素 - jpgc - Chrome Driver Config 并且添加监听器查看结果树 第三步: 下载 chromedriver…

威士忌的类型:从单一麦芽到混合威士忌

威士忌,这种源自苏格兰的特别蒸馏酒,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无数赞誉。其类型多样,从单一麦芽到混合威士忌,每一种都有其特别的特点和风味。本文将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威士忌,以雷盛537威士忌的实例,分析其…

AWS 专题学习 P9 (API Gateway、Cognito、Serverless SA)

文章目录 专题总览API GatewayAPI Gateway – 高级集成API Gateway – AWS 服务集成API Gateway - Endpoint TypesAPI Gateway – 安全 AWS Step Functions(AWS 步骤函数)Amazon Cognito(认证服务)Cognito User Pools (CUP) – 用…

【云原生】Docker网络模式和Cgroup资源限制

目录 一、Docker 网络实现原理 二、Docker 的网络模式 #网络模式详解: 第一种:host模式 第二种:bridge模式 第三种:container模式 第四种:none模式 第五种:自定义网络 三、Cgroup资源控制 第一种&a…

中断与事件区别

自记: 以外部中断举例: 这张图是一条外部中断线或外部事件线的示意图, 图中信号线上划有一条斜线,旁边标志19字样的注释,表示这样的线路共有19套. 图中的蓝色虚线箭头,标出了外部中断信号的传输路径,首先外部信号从编号1的芯片管脚进入,经过编号2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