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引言
- 需求评审
- 技术方案评审
- 模块开发
- 系统联调
- QA测试
- 产品验收
- 经验教训
引言
最近工作中有一个算法迭代的需求,我在其中作为技术侧负责人(技术主R)推动需求完成上线。
需求涉及多个部门,前后耗时接近1个月。
我第一次在这么复杂的需求中做技术主R,深入参与了需求从提出到上线的全流程,中间踩了不少坑,特此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我按照时间顺序,将全过程分成5个阶段:产品需求评审->技术方案评审->模块开发->系统联调->产品验收,接下来也会按照这个顺序依次描述。
正文见下。
需求评审
为了描述清楚此次需求,我画了个简易的系统数据交互图,步骤大概为:C向D触发一次计算请求,D拿到必要的参数后,将其传给算法,算法计算完成后将结果返回给D,D将结果包装后再返回给C;C将结果做必要的处理后,继续推送给Z,Z处理后再依次传给K、J和G等下游。
系统现状是:整个系统是已有的,但算法侧在计算时只有A类数据。此次核心需求是:算法侧需要增加X和L类数据,以提升最终的核心指标。
从系统能力上看,在拿到更多数据后,算法能分析得到更多内容。从系统变更上看,算法需要新增决策的逻辑,其他模块则需要增加接口字段并对新数据进行包装和处理。
初步盘点下来,此次主要的改动是算法侧,因此作为算法迭代负责人的我,便成了本次需求的技术主R。
技术方案评审
我被确定为技术主R后,产品便催我去约其他模块负责人的时间,早点组织技术方案的评审。
我找了一个大家都空闲的时间段,确定了评审时间。在实际评审时发现,只有我写了比较完善的技术方案,K写了大概思路,其他人什么都没有。当时感觉,大部分模块确实只有一些接口上的变动,好像没啥需要写的,所以也没在意。
会议上遗留的重要TODO是:(1)完善整体技术方案;(2)确定各模块工时、预期上线时间和具体的排期。
技术方案在会前并没有写,实际上是评审后补充的,主要包含4项内容:
(1)需求背景和目标,此处直接复制了需求文档中的内容;
(2)总体设计,此处复制此前系统开发时绘制的系统交互流程图;
(3)详细设计,按模块分别@了各负责人,并告知将各自的技术方案添加至此;
(4)工时预估和排期,评审会上做了初步沟通,结束后又逐一确认,然后得到了如下的排期。
模块开发
进入模块开发阶段后,我和D确认了输入和输出接口的字段后,就埋头撰写算法代码了。算法主要关注的事项有两个:(1)输出结果准确,这是基本要求,自不必多说;(2)能兼容线上已有版本,确保上线后不影响线上功能。
在完成代码开发、结果自测和代码评审之后,我就坐等联调了。
系统联调
由于所有联调都依赖D能正确从算法模块拿到数据,所以需要先专注于算法和D的联调。刚开始联调过程并不顺利,到了联调的第二天下午,才基本没有问题。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原因,主要是因为算法需要的输入X在联调前只有大概字段,并没有提供具体实例,导致在联调时,算法耗费了大量时间在实例数据的处理上。
因为联调一共只有两天,到了联调的第二天下午,产品开始在群中询问联调进度。然后才发现,只有D和算法在联调,其他内容都没开始。所以其他模块间的联调也要快速动起来了。
很快,C出现了大问题:算法返回更多数据后,C只有新数据的接收功能,并没有继续开发针对新数据的处理功能,所以新数据实际上并不可用。
紧急沟通后的结论是:C需要2天重新思考技术方案和代码开发,然后再用2天做系统联调。
没办法,我只能在群中同步产品和老板们,项目上线日期需要延期4天。
为了提升第二次系统联调的效率,经领导的提醒,我梳理了联调的顺序,并提醒大家完成后依次在群中确认。
最终,第二次联调耗时2.5天。
QA测试
技术方案评审的时候,和QA约定的是,由于其他模块改动量较少,所以只对算法(+D)模块做测试,其他模块的测试由各自负责人自行完成。
因C导致的延期,并不影响QA测试算法模块,所以QA测试无需延期,可以按期开始。
算法测试的全流程为:(1)QA和算法、产品确认需要测试的功能点;(2)QA构造测试数据,并逐一测试算法结果是否符合预期;(3)反馈测试结果。
最终,QA测试很顺利,几乎不需要花时间再对算法代码做优化。
产品验收
产品验收分为测试环境验收和线上环境验收。
验收用例范围由产品确定,并由算法、D和C构造所需的必要输入。
本以为会和联调测试一模一样,但实际上产品验收时考虑的更多——还需要确认是否会影响到其他需求,以及是否会被其他需求影响。
验收过程也是比较顺利的,只有J模块有点小问题。
最终,测试环境验收共耗时2.5天,系统正式上线后,线上环境验收耗时0.5天。
经验教训
如果是有经验的技术主R,可能已经发现了很多我做的不好的地方。
这里我反思总结如下:
(1)技术方案应该在评审前就有个初版,各模块需要完成的功能应该和相关负责人达成一致,模块间的接口参数应该定义清楚。
(2)算法需要的数据样例,应该要求D至少在模块开发的中期就提供出来。
(3)系统联调时,需要提前确定联调的顺序和步骤,并告知相关方。
(4)在各个阶段都要及时跟进各模块进度,感知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寻找解决方案。
(5)排期时,不要过度压缩时间,还要有预留时间。
虽然此次经历并不是完美,但依然收获颇多,总结如下:
(1)更细致地了解整个系统。平时的工作基本仅限于算法和D,做了主R后,会倒逼自己了解清楚C、Z等后续所有模块。
(2)深度参与了一个需求从提出到上线的所有过程,极大拓宽了自己的认知,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的体验。
(3)相比新系统开发的需求,算法同学更适合在系统迭代的需求中做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