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5 日至 17 日,2023 年度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以下简称 SFF)在樟宜机场附近的新加坡会展中心(Singapore Expo)举办。我本人受新加坡金管局的邀请,第一次亲身参与了这个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会展。
说 SFF 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会展,是毫不夸张的。这个会首次举办于 2016 年,是由新加坡金管局、也就是新加坡央行亲自主办。到了 2019 年,SFF 就以 6 万人的参会规模成为世界第一金融科技展会。今年的 SFF 是疫情全面结束之后的第一次 SFF,盛况空前,吸引了来自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6 万 6 千多名参会者,数字令人印象深刻(参见图 1),但很抽象,人在现场体会更加深刻。整个大会采用会展与会场融合的方式,整整占用六个巨大的展厅,每个展厅都可以单独举办一个几千人的大会。而 SFF 将这六个展厅打通,容纳了六万多人,十几个讲坛,近千家策展商的展台,几乎与金融科技稍微沾点边的企业和国际机构都唯恐缺席,再加上餐饮、会客点、服务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简直是一座繁荣的小城镇。即便是这么大的规模,在整整三天的时间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这还没有算上在 SFF 期间发生的数十场周边会议,可以想见其盛况。
由于 SFF 有这样的规模、国际性和包容性,因此如果想了解现在全球金融科技的基本局面以及发展趋势,SFF 不失为一个管中窥豹的好机会。这次去参加大会的国内金融科技专家也很多,如果有人可以做一个全面介绍,应当是一大益事。可惜我本人只专注于区块链和 Web3 领域,因此没有能力做全景式介绍,只能结合自己专业领域进行一些讨论。重点倒不在于介绍会议状况,而在于结合会议上的一些所见所闻,思考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当然,我也不无偏见地认为,从 SFF 的情况来看,Web3 就是当前金融科技创新的一个关键趋势。
图1. SFF 2023 的成绩单
1. 金融科技创新的主题是数字化的全面深入
2023 年是人工智能年,SFF 不能免俗地把人工智能作为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不过,真正到了会场,看过一遍,就会意识到,至少在此时此刻,人工智能对于金融科技来说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噱头成分为主,真正的主角还是“数字化”。
说到金融数字化,国内的读者不但不会陌生,恐怕还会有一种“遥遥领先”的心态。我在会场与国内来的一些金融科技专家交流,得知目前国内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态度在向保守一侧回撤。我猜测,这一方面是因为蓄积已久的房地产堰塞湖将中国金融的重心挤压到“防风险”上,无暇顾及金融科技创新,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出于骄傲自满心态。整个 2010 年代,中国依托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两大移动支付体系为龙头的数字化金融科技领先全球,很多中国六七年前甚至十年前就做到的事情,现在大多数国家都还做不到,因此不少人有一种“坐下来让你们追你们也追不上”的傲慢。
但是从这次 SFF 的情形来看,恐怕这种傲慢已经没有多少资本了。纵观本次大会的议程,各个不同国家、地区、跨国组织共同商讨建立跨区域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绝对是其中一大主题,这其中尤其以会议主办者 MAS 的主张为代表。
作为新加坡的货币和金融监管当局,MAS 在一年前就提出数字金融科技的“五只锚”,就是即时转账、原子化清结算、可编程货币、资产通证化,和可信 ESG 数据。今年,MAS 又在这五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三个大目标,分别是:
即时支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高效、低成本跨境支付。
无缝的金融交易:通过数字货币、资产数字化和数字交易网络,实现金融资产在不同交易场所之间的无缝交易。
可信的可持续生态:创建可信数据和披露生态,支持金融和环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三大目标与去年的五只锚,并非替代关系,而是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的一个完整体系。手段比较容易理解,怎么理解这三个目标?
我们可以这么来看:若把金融行业看成是一种实体经济,则该行业中同样存在三流:物流、信息流和钱流。而金融行业之特殊在于,其中的物流,主要就是转移金融资产,而金融资产本质上是金融权益,是虚拟的,而不是实物。因此人们说金融是“虚拟经济”。MAS 明确要将金融行业中的三流全部数字化作为战略目标,不但把支付数字化,而且要把金融资产数字化,把围绕金融资产交易的相关信息也数字化。而五只锚就是关键手段。
在这三者当中,钱流的数字化相对容易,中国也已经在国内市场率先实现了,但是跨境支付流的完全数字化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而涉及到资产的数字化,则是一个巨大的主题,尚处于极早期。至于信息流的数字化,初看上去好像不是问题,现在的各种文档不都是数字化的吗?但是这个战略也把握住了关键:关键不在于形态的数字化,而在于“可信与披露”。因为信息必须真实可信且以恰当方式在恰当范围内进行恰当披露,才能支持资产和交易的数字化。哪些信息必须确保真实可信,必须披露?范围总不能无边无沿。结合“五只锚”的提法我们可以认识到,除了资产本身的描述信息、交易信息这些信息之外,涉及业务主体的 ESG 数据也是不可或缺的。
SFF 虽然参会者众多、主题多样,但 MAS 提出来的“支付即时化、资产数字化、数据可信化”,思路清晰,大致可以提纲挈领,能够代表会议的主要共识。而这个“5+3”的纲领,本质就是金融科技数字化的全面和深入,确实把数字化金融科技这件事的要旨把握住了,而且其所指向的,不是一个小打小闹的国内产业升级,而是一场意在席卷整个金融行业的科技革命。
2. 金融科技的数字化创新将出现“裂变”
设定纲领相对容易,实施起来就难多了。新加坡的问题在于没有广大的国内市场作为依托,所有的战略一落地便要跨境合作,纵有冲天雄心,也得一家一家谈,在这方面与中美这样的超大型经济体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建立在这种“分散式协作”基础之上的金融科技创新,也会具有自己的特色。
从这次 SFF 来看,合作推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并不是某个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而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跨国组织的共识。借着这次会议,不光是 MAS 牵头签订了一系列的跨境合作协议,参会的很多组织机构之间也积极地相互沟通协调,合作的意向非常强烈。这就意味着,本轮金融科技升级,大概率是以中小规模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通过合作的方式展开和推进的,是一种分散式的发展模式。尽管 SFF 大会上各国金融业领导者辞章华丽,参会人员彼此交流热烈,但我也不想在这里夸大其词,说这轮金融科技的变革就能一日千里、狂飙突进。恰恰相反,我认为分散式协作的落地模式,会导致这次金融科技创新的市场碎片化,进展较慢,不会很快出现巨头式的赢家。但是与此同时,也正因为市场上缺少能够迅速凭借市场体量和资本规模一统六合的巨头,因此维持在自由竞争状态的时间较长,其技术和产品生态将会极为丰富和多样化,大量复杂的衍生和裂变,可能成为迄今为止技术领域地理波及最广阔、形态最多样化、竞争最充分、创新最激烈的一次金融科技创新。
通过分散式协作推动国际性的技术变革,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成功先例的。在此之前,无论是机械化、电气化、互联网、还是移动网络,其技术和运营体系都是由一个强大国家先在国内市场孕育孵化出来,在因缘际会之下,通过某种国际合作机制,得以向全球扩张,而成事实标准。但此时此刻,有能力引领新一代数字金融科技发展的唯二的两个大国,都因为不同的原因在这件事情上采取了消极暧昧的态度。在美国,维系金融霸权地位的私心太重,对于这场以分布式、互操作性、可信数据和普惠为突出特征的新的金融科技变革是否会冲击美元,是否冲击自己全球金融市场中心和全球信用评级中心的霸主地位,一时间难以形成结论和制度设计,再加上 FTX 事件引发的 PTSD 尚未痊愈,因此宁愿把脑袋埋到人工智能的万花筒里,假装那厢无事,天下太平。在中国,则是在化解金融风险、稳字当头的大局之下,对于此前金融科技狂飙突进所带来的问题记忆犹新,一朝蛇咬未忘,十年井绳何辜,不再愿意以局部震荡为代价在国内市场孵化新的金融科技创新了。
在两个大国都缺位的情况下,这一轮数字金融科技的变革就只能由跨国分散式的协作方式来完成了。比如在我本人亲自参与的 Project DESFT 项目中,项目的发起者是新加坡 MAS 和加纳央行,由加纳央行提供应用场景和实验沙盒,由 MAS 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供核心的数字证书标准 UTC,由 Solv 和 zCloak Network 联合设计开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分散式协作创新。而据我所知,这种模式绝非孤例,而是当前金融科技创新当中非常常见的形态。
为什么这种分散式的协作创新竟然可行?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存在真诚、确凿而急迫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但来自较发达的经济体如新加坡、日本,而且特别是来自发展中经济体。早在今年六月远赴非洲卢旺达参加“普惠金融科技论坛”的时候,我就发现非洲、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此次金融科技革命的态度是真诚而急迫的。对此我的解读是,不少后进国家对于当今世界的金融秩序安排非常不满意,苦之久矣,而将本轮金融科技革命当成一次调整机会,希望在提高本国金融系统运行效率的同时,也能通过先行一步的方式在未来的国际金融秩序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在采纳先进金融科技方面普遍显得比发达国家更加激进、更没有历史负担、更敢于试错。他们虽然缺少资金,但是却愿意提供比资金更加重要的资源:应用场景。这为孕育创新提供了温床。
第二,金融科技知识大规模扩散,奠定了新的交流基础。过去几年以来,尤其是数字货币、区块链和 DeFi 的兴起,使得关于货币经济和金融科技的相关知识史无前例地大规模扩散。2018 年以前,即使是在技术社群甚至数字货币社群之内,也没有几个人能准确的理解 M0、M2、部分准备、杠杆、轧差、原子化结算、KYC、AML 这些基础概念。而在本次 SFF 上,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已经很自然地使用 DLT、AMM、智能合约、通证化这些非常先进的术语进行交流。我在本次大会的一场交流活动中,向现场两百多位听众解释“半同质化通证”以及可编程数字票证的概念。即便是这么前沿的话题,不仅现场观众大多数人颔首表示理解,而且会后立刻有多人冲到我们的展位上与我交流该技术的应用前景。正是在这种知识大规模扩散的基础之上,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制度背景的人们才有可能相互建立起信任,共同推进创新。
第三,Crypto 大沙盒的存在。以比特币、以太坊生态为龙头的 Crypto 世界,常常被很多主流人士视为投机炒作、藏污纳垢的暗灰产业。但实际上,这个空间的存在,为新一代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无与伦比、不可替代的创新沙盒。这个创新沙盒规模大、高效率、低摩擦,迭代速度快、市场反馈及时,且技术和经济逻辑闭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和国家都不可能主动创建一个这么优质的创新沙盒,而今天的金融科技创新者们,却对此唾手可得。由于有这样一个沙盒的存在,很多理念、技术、思路甚至产品和解决方案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沙盒中去验证。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实际运行的系统更能够凝聚共识了。在 Project DESFT 的开发过程中,我们正是遵循了这样的思路,首先在公链上创建了活生生的、可用的展示系统,获得了两国央行的认可,然后再向纵深发展,支持真实环境中的业务和创新。
第四,新一代金融科技“肥协议”特征和开源文化带来的可组合型和超高开发效率。很多 Web3 开发者都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基于 Web3 技术栈开发系统,效率大概比同级别 Web2 系统高出一个数量级。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功能复杂的 DeFi 协议,背后只有十几个甚至只有几个核心开发者,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常态。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当前的 Web3 金融科技系统普遍还比较简单,还不够复杂,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诸如区块链、VC/DID、零知识证明等新一代金融科技,具有“肥协议”特征,也就是在协议层集成了超强的可组合型和大量的功能,使得应用系统的开发变得轻而易举。几千行甚至几百行智能合约代码构建的可用系统比比皆是。这种超高的开发效率,再加上约定俗成的开源文化,使得创新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大幅度下降,迭代频率显著加快,创新性价比大幅上升。
因为以上四个原因,我认为这次分散式协作的科技创新实践,虽然没有成功先例,但确实存在成功的可能。不但如此,由于创新以分散式的方式,在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约束条件和不同的技术思路复合之下展开,再以复杂的方式进行组合,势必产生出非常开放和丰富的裂变,各种新想法、新思路会大量涌现,结出各种奇花异果,其中可能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但也一定会涌现出伟大的创新。
当然,从商业上来讲,由于分散式协作必然将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交流、谈判、协调,已经谈好的协议也有可能反复,而且市场将会被切分成很多碎片,因此进展不会很快,也不会很快出现一统天下的巨头赢家。这是分布式协作创新的主要缺点。
但充足的成功范例,将会有助于大市场的逐渐形成。特别是,我不认为中、美这样的统一大经济体会长期自外于这次金融科技创新之外。如前所述,两国当前对金融科技创新采取的冷眼旁观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认识上的问题,以及当前国内形势所迫。时移世易,政策思路调整之后,这两个拥有巨大统一国内市场的超大经济体,肯定还是会拥抱这次科技变革。其中,美国由于其制度体系的弹性,可能通过类似《通证避风港》这样的法案,将 crypto 这个现成的创新沙盒体制化,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从而通过摘桃子的方式后发而先至。而中国由于国内金融改革的取向距离本次金融科技革命的总方向比较遥远,因此很难采用类似美国的策略,至于能够采用什么样的策略,那就超出我的认知能力了。
3. “数字自主权”驱动金融科技转向 Web3
在 SFF 上,来自各国各地区的金融科技从业者充分体现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有的坚定拥抱区块链,有的则认为要加强中心化系统的互操作性;有的认为要上数字货币来解决即时支付的问题,有的认为现有支付系统非常不错,无需大动干戈动摇货币形态;有的认为真实世界资产通证化是不二法门,有的认为那是镜花水月。各种不同观点交锋对撞,对于未来要什么,很难说能达成大的共识。
但几乎所有人对于不要什么,都能够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绝对不要被控制、被篡夺自主权金融科技。而这个共识,将毫无疑问地将整个金融科技的发展推到 Web3 的轨道上。
在 SFF 会场上,我与至少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种角色的金融科技专业人士进行了交流,在谈到对未来金融科技的看法时,绝大多数人都表示,绝对不能接受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还像今天那样,由某个中心化的平台来托管用户的身份、账户、社交关系、资产和数据。
请注意,这不是某单方面的态度,比如说,虽然中小企业对此态度鲜明,但是监管当局却保持模糊和暧昧,不是这样的。实际情况是,从中小企业代表到传统金融机构代表,从学术界专家到监管官员,所有不同方面人士都强烈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当前主流的金融科技在成功过程中产生的自噬性导致的。换句话说,Web2 时代的金融科技越成功,就越给自己创造掘墓者。
Web2 时代的互联网平台,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心化技术基础设施的设定,通过强加不合理的交易结构,以托管为名,行占夺之实,将用户的身份、账户、社交关系、内容、数据和资产统统据为己有,生杀荣辱,予取予夺,实施绝对专制。
Web2 之本意就在于用户创造内容与数据,平台只是提供技术基础设施。然而二十年前,Web2 崛起之初,用户但求便利痛快,并无数字自主权之观念,而且也没有更多选择,大平台因势利导,乘势便宜,将众多关键权利悉数收于囊中,并将此权利结构固化,从而得以将用户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变成自己可以任意开采的富矿,不断从中攫取资源与价值,从而成为数字经济霸主。
但吊诡之处在于,这样的中心化平台越成功,就越是教育所有人来反对自己。十年前大数据观念开始流行,人们逐渐意识到,数据不但是资产,而且是最值钱的资产。Web2 公司的价值,其实全在用户数据。Web2 公司如何夸耀自己的强大?不就是拥有的用户(账户)数量多、占有的用户数据多、占有的用户资产多吗?他们越是这么宣传,就越告诉所有人,我的强大是因为占有了你的价值。
这绝非只是一种心理感受,而是直接落实在真实用户体验上。现在确实越来越多的人直接体会到自主权旁落的滋味,尽管对现状还无能为力,但很多人是谨小慎微,动辄得咎,满腹委屈和牢骚。平台每一次操弄流量、删帖封号,都是在给 Web2 败人品、收绞索。
拜互联网巨头们十年来不遗余力的大数据价值观念培训,现在从政府到企业,对于数据的价值已经充分感知,对于中心化平台所设立的这一套数据价值的交易结构已经非常不满。去问问那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有谁还能接受把本国的支付和金融数据交由外国互联网巨头管理吗?去问问企业,只要稍具规模和数据自主权观念,还有哪个企业还愿意把数据交给中心化平台,任其予取予夺?近一年来我跟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中小企业交流,深感他们对于自主身份、自主数据、自主社交关系、自主资产、自主权益的要求已经全面觉醒,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几年内必将成为所有类型用户的的共识。
人们的心态变了,理念变了,这个改变一旦开启,就没有回头路。这就是驱动本轮金融科技创新的关键理念。
Web3 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Web3 的唯一关键字就是“自主权”,而不是任何其他什么东西。其内涵包括自主权身份、自主权账户、自主权社交关系、自主权内容、自主权数据、自主权资产等。这些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一套全新的数字经济权利结构和交易结构,是一套新的秩序和流程,直接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产品的方式。在这样一个理念的驱动下,金融科技的创新必将取向 Web3,不会有其他的方向。几年之内,用户将首先通过一些金融科技产品体验到 Web3 数字自主权的滋味,然后即使拿皮鞭抽,他们也不会愿意再回 Web2 世界了。
(本文下部分将讨论区块链在本次金融科技创新当中的地位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