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义华
1、什么是binder
binder是android framework提供的,用于跨进程方法调用的机制,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
我们知道,在 Android 系统中,每个应用程序都运行在一个独立的进程中,各个进程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和调用,以实现各种功能。为了实现这个目的,binder应运而生。
2、binder的历史
android基于linux内核,linux提供了非常多的跨进程机制。 为什么android要使用binder而不使用linux已有的ipc机制呢,这个抉择在android内部团队中有过争论。 部分工程师认为binder内部的线程等待带来了系统开销,同时没有显示出更好的用处。 但最后binder还是凭借其优势胜出了。 其实,binder是部分android工程师在PalmSource工作时开源的一种ipc机制,负责开发ipc的工程师直接在此binder上进行了移植和开发。
在《Android传奇》一书中有介绍binder的相关历史。
3、binder基本使用
binder是一种架构,这种架构提供了服务端接口、binder驱动和客户端三个模块。
客户端通过binder远程调用服务端接口,binder驱动负责完成这次远程调用。 在android framework中提供了Binder类,一个类如果扩展Binder类,那么该类就有提供远程服务的能力,该类对象一旦创建,其内部就会创建一个隐藏的线程,用来接收binder驱动发送的消息,从而调用Binder类的onTransact()方法。
binder驱动从表现上看,就是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传递各种消息,以完成跨进程调用。 在任意一个服务端binder对象创建时,同时也会在binder驱动中创建一个对应的mRemote对象,该对象也是binder类型。 客户端就是通过mRemote对象来访问远程服务的,相当于经过了一层代理。 这种机制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
客户端通过获取远程服务在binder驱动中对应的mRemote对象,通过调用mRemote.transact方法从而实现对远程服务的调用。
从整个架构上看,就是服务端提供binder,binder驱动负责转发消息,客户端获取binder引用并调用。 粗略看很简单,细节是魔鬼。
摘抄一个书中的例子,从demo理解binder的调用过程。 比如要提供一个音乐播放的远程调用, 可以提供一个MusicPlayerService,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usicPlayerService extends Binder {
public void startPlay(String filePath) {
}
public void stop()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Transact(int code, Parcel data, Parcel reply, int flag) {
// 这个方法很重要,由binder驱动调用
// 根据约定的code值分别调用不同的业务方法,此处是startPlay和stop
if (code == 0x100) {
this.startPlay(file_path)
} else if (code == 0x101) {
this.stop()
}
}
}
如上MusicPlayerService就可以提供了远程调用服务了。 但是客户端如何使用呢。通过binder架构知道,要想远程调用,必须获取远程服务在binder驱动中对应的binder代理对象。此处假设已经获取到相关的引用mRemote,那么客户端便可以如下调用。
IBinder mRemote = null;
String filePath = "xxx";
int code = 0x100;
Parcel data = Parcel.obtain();
Parcel reply = Parcel.obtain(); // 接收远程调用的结果
data.writeString(filePath);
mRemote.transact(code, data, reply, 0)
如上便完成了客户端对服务端的远程调用。 从这个demo就可以看出跨进程调用其实就是要通过Binder驱动来中转一下调用。 以前没看过这个示例时老是不理解aidl生成的规则,不断的复习也总是记不住规则。但是通过这个示例一下就明白了这个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手动编写binder类就水到渠成了(虽然一般也用不到手动去写binder类)。
现在就只剩如何获取远程服务对应的binder对象了。 为了简化这个过程,android frameworks通过service提供这个能力。 在service的生命周期方法中有一个onBind方法返回IBinder对象,方法签名如下:
override fun onBind(intent: Intent?): IBinder? {
在调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进行绑定时,要求传入一个ServiceConnection的对象,在服务绑定成功时会回调onServiceConnection方法,一并传回服务端的Binder代理对象。 如下:
Intent it = new Intent(this, xxxService.class);
context.bindService(intent, new ServiceConnec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ervice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IBinder service) {
// 此处就拿到了远程服务对应的binder了,客户端通过此binder就可以调用远程服务的方法了。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erviceDis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
}
}, Service.BIND_AUTO_CREATE);
仔细想想,应用开发好像也只有这么一条路获取服务端的binder。 但是最初我们定义的MusicPlayerService并不是一个真正的service,无法使用bindService方法,故需要改造一下,让MusicPlayerService继承Service类。 如下:
public class MusicPlayer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private XXXBinder mBinder;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return mBinder; // 此处返回服务端的binder
}
public void startPlay(String filePath) {
}
public void stop() {
}
// 由于android应用开发上只能通过service进行远程调用,故在service内部类创建binder,方便调用service定义的业务方法。
public xxxBinder extends Bind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Transact(int code, Parcel data, Parcel reply, int flag) {
// 这个方法很重要,由binder驱动调用
// 根据约定的code值分别调用不同的业务方法,此处是startPlay和stop
if (code == 0x100) {
startPlay(file_path)
} else if (code == 0x101) {
stop()
}
}
}
}
由于java不能多继承,继承了service类就不能继承Binder类了。 那么可以在MusicPlayerService类内部构建一个内部类,继承binder,并通过onBind返回binder对象给客户端。 这个代码架构便是使用binder的基本雏形了。但是,在日常开发过程中,为了扩展性和解耦,一般将业务方法通过接口抽象出来。 如下抽象出播放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Player {
public void startPlay(String filePath);
public void stop();
}
通过上面的代码可以发现,播放的实现放在XXXBinder类或者MusicPlayerService都是可行的。 为了方便binder调用业务方法,尝试用binder实现接口并实现业务。 改造后的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usicPlayer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private XXXBinder mBinder;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return mBinder; // 此处返回服务端的binder
}
// binder实现了IPlayer业务接口
public xxxBinder extends Binder implemention IPlay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Transact(int code, Parcel data, Parcel reply, int flag) {
// 这个方法很重要,由binder驱动调用
// 根据约定的code值分别调用不同的业务方法,此处是startPlay和stop
if (code == 0x100) {
this.startPlay(file_path)
} else if (code == 0x101) {
this.stop()
}
}
public void startPlay(String filePath) {
Log.i("test", "startPlay");
}
public void stop() {
Log.i("test", "stop");
}
}
}
至此,使用binder的代码结构就较为清晰了。以上demo一步步的改造,其实就是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binder的使用,并向aidl靠拢,从而更好的理解aidl生成的代码。 从上代码可以看出,使用binder的代码接口基本是固定的,所以android framewrok提供了一个aidl的工具来简化这个过程。
4、aidl的使用
在对应模块上右键选择aidl,会弹出创建aidl的对话框,输入名字as会自动生成对应的aidl文件。 在aidl文件中加入自己的业务接口即可。 build一下as就会根据aidl自动生成相应的接口类和binder类,具体文件此处省略。
需要注意的是,aidl中只支持Parcelable对象和原子类,如果有自定义的类需要跨进程访问时需要实现Parcelable接口。
客户端通过如下代码获取接口对象并实现调用。
class MusicClient {
private var mIMusicPlayer: IMusicPlayer? = null
private var mServiceConnection = object: ServiceConnection {
override fun onServiceConnected(name: ComponentName?, service: IBinder?) {
// 这个方法中提供了是本地通信还是跨进程通信的判断
// 这里就客户端进程就获取了远程服务的binder引用了。 aidl工具生成了Stub及Proxy类封装了直接通过binder.transact调用的逻辑,让开发者只需和接口交互即可。 不必关心binder交互的细节。
mIMusicPlayer = IMusicPlayer.Stub.asInterface(service)
}
override fun onServiceDisconnected(name: ComponentName?) {
}
}
fun bindMusicService(context: Context) {
val intent = Intent(context, PlayerService::class.java)
context.bindService(intent, mServiceConnection, Service.BIND_AUTO_CREATE)
}
}
注意在使用aidl时,如果客户端和服务端在不同的工程时,两端的aidl文件要是一样的。实际中可以直接拷贝。
5、binder架构
此处摘抄一张binder架构图
从这张图就可以清晰看到客户端、驱动及服务端的职责,也能更好的理解binder的交互过程。这么看下来,感觉binder驱动其实就是负责对消息进行了转发,同时对交互的过程进行了一定控制。
6、总结
1.一个类要想序列化就要实现Serializable或Parcelable接口,同理一个类要想提供跨进程服务,就必须继承binder类。 binder就像一个标记类一样,只要继承了,就有资格在进程间通信了。
2.一个binder跨进程的通信包含了客户端、服务端和binder驱动三方。
3.在应用开发中主要通过aidl工具、Service及Context.bindService实现跨进程访问。
4.aidl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协助生成跨进程调用的样板代码。
想了解Framework底层知识点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查阅和收集了一堆的参考学习文档,比如有Handler、Binder、AMS、WMS、PMS、事件分发机制、UI绘制……等等,为了便于自己查阅,将其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并命名为了《Android Framework 核心学习手册》:
https://qr18.cn/AQpN4J
《Framework 核心知识点汇总手册》:https://qr18.cn/AQpN4J
Handler 机制实现原理部分:
1.宏观理论分析与Message源码分析
2.MessageQueue的源码分析
3.Looper的源码分析
4.handler的源码分析
5.总结
Binder 原理:
1.学习Binder前必须要了解的知识点
2.ServiceManager中的Binder机制
3.系统服务的注册过程
4.ServiceManager的启动过程
5.系统服务的获取过程
6.Java Binder的初始化
7.Java Binder中系统服务的注册过程
Zygote :
- Android系统的启动过程及Zygote的启动过程
- 应用进程的启动过程
AMS源码分析 :
- Activity生命周期管理
- onActivityResult执行过程
- AMS中Activity栈管理详解
深入PMS源码:
1.PMS的启动过程和执行流程
2.APK的安装和卸载源码分析
3.PMS中intent-filter的匹配架构
WMS:
1.WMS的诞生
2.WMS的重要成员和Window的添加过程
3.Window的删除过程
《Android Framework学习手册》:https://qr18.cn/AQpN4J
- 开机Init 进程
- 开机启动 Zygote 进程
- 开机启动 SystemServer 进程
- Binder 驱动
- AMS 的启动过程
- PMS 的启动过程
- Launcher 的启动过程
- Android 四大组件
- Android 系统服务 - Input 事件的分发过程
- Android 底层渲染 - 屏幕刷新机制源码分析
- Android 源码分析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