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错误日志
查询日志
二进制日志
慢查询日志
redo log 和 undo log (事务日志)
redo log:
undo log: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
返回所有以"log_"开头的系统变量和它们的值,这些变量控制了MySQL服务器的日志记录行为。
常见的日志变量包括:
- log_output:指定日志记录输出的目标,包括文件、表、控制台等。
- log_error:指定错误日志输出的文件名。
- general_log:控制是否记录所有SQL语句到通用查询日志文件。
- slow_query_log:控制是否启用慢查询日志功能。
- log_bin:控制是否启用二进制日志功能。
错误日志
记录了当 mysqld 启动和停止时,以及服务器在运行过程 中发生任何严重错误时的相关信息。当数据库出现任何故障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时,可以首先查看此日 志。
mysqld 使用错误日志名 host_name.err(host_name 为主机名) 并默认在参数 DATADIR(数据目录)指定 的目录中写入日志文件。
查询日志
查询日志记录了客户端的所有语句。由于上线项目sql特别多,开启查询日志IO太多导致MySQL效率 低,只有在调试时才开启,比如通过查看sql发现热点数据进行缓存。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genera%";
二进制日志
二进制日志(BINLOG)记录了所有的 DDL(数据定义语言)语句和 DML(数据操纵语言) 语句,但是不包括 数据查询语句。语句以“事件”的形式保存,它描述了数据的更改过程。 此日志对于灾难时的数据恢复起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两个重要的应用场景:主从复制、数据恢复
查看binlog:mysql> show binary logs;
通过mysqlbinlog工具(mysql原生自带的工具)可以快速解析大量的binlog日志文件,如:
shell> mysqlbinlog --no-defaults
--database=school //库名
--base64-output=decode-rows -v
--start-datetime='2021-05-01 00:00:00' --stop-datetime='2021-05-10 00:00:00' //时间段
mysql-bin.000001 | more
show master logs;
用于显示 MySQL 主服务器上所有已经被写入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名。
如何开启二进制日志:
- 修改MySQL配置文件my.cnf,在[mysqld]下添加以下配置:
log-bin=mysql-bin
- 重启MySQL服务;
使用以下命令检查是否开启了二进制日志: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
慢查询日志
当SQL执行的时间超过我们设定的时间,那么这些SQL就会被记录在慢查 询日志当中,然后我们通过查看日志,用explain分析这些SQL的执行计划,来判定为什么效率低下,是 没有使用到索引?还是索引本身创建的有问题?或者是索引使用到了,但是由于表的数据量太大,花费 的时间就是很长,那么此时我们可以把表分成n个小表,比如订单表按年份分成多个小表等。
慢查询日志相关的参数如下所示:
慢查询日志记录了包含所有执行时间超过参数 long_query_time(单位:秒)所设置值的 SQL语句的日 志,在MySQL上用命令可以查看,如下:
这个值是可以修改的,如下:
现在修改成超过1秒的SQL都会被记录在慢查询日志当中!可以设置为0.01秒,表示10毫秒。
慢查询日志,默认名称是host_name-slow.log,存放在MySQL的数据路径下,内容格式显示大致如 下:
通过查询慢查询日志,发现项目运行过程中,上面这条SQL语句的执行时间超过了设定的慢查询时间, 那么接下来就需要用explain分析一下该SQL的执行计划了,根据具体情况找出SQL和索引该怎么去优化。
redo log 和 undo log (事务日志)
redo log:
重做日志,用于记录事务操作的变化,确保事务的 。redo log是在事务开始后就开始记录,不管事务是否提交都会记录下来,在异常发生时(如数据持久化过程中掉电),InnoDB会使用redo log恢复的到掉电前的时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innodb_log_buffer_size默认是16M,就是redo log缓冲区的大小,随着事务的开始就开始记录redo log,如果事务比较大,为了避免事务执行过程中花费过多的磁盘IO可以设置更大的redo log缓存节省磁盘IO。
innodb_buffer_pool_size默认是134m
InnoDB修改操作数据过程:
不是直接修改磁盘上的数据,实际只是修改Buffer Pool上的数据。InnoDB总是先把Buffer Pool中的数据改变记录到redo log中,用来进行崩溃后的数据恢复。优先记录redo log,然后再慢慢将buffer pool中的脏数据刷新到磁盘上。
一个事务commit提交数据的时候,首先将InnoDB Log buffer写入磁盘,成功写入时才会变成commit状态,写入失败任然是prepare状态;
因为InnoDB Log Buffer写入磁盘这个过程也可能出现错误(发生异常、掉电、服务崩溃)任然是事务没有提交成功的状态!(事务最重要的是写redo log,而不是写数据)
Buffer Pool中是改变过的数据,会有另外的线程找个合适的时间写入磁盘,不需要和commit操作同步。
undo log:
回滚日志,保存了事务发生之前的数据的一个版本,用于事务执行时的回滚操作,同时也是实现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下读操作的关键技术。
会在表中添加两列:DB_TRX_ID:事务ID DB_ROLL_PTR:回滚指针
各个版本数据被记录,存放在链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