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类指标反映了用户的真实使用情况。本节我们深入探讨活跃类指标的核心逻辑。
1. UV
UV ( Unique Visitor ,独立访客),是所有活跃类指标的基础。
既然叫独立访客,何谓之独立?
APP 产品界定独立访客相对容易和清晰,一般而言是通过设备和用户标识符来界定,即同一个设备(设备 ID 、 IMEI 、 UUID 等)就是一个独立访客,同一个用户标识符(手机号、用户名等)就是一个独立访客。
问题来了,用户如果更换手机呢?假设你用的是华为手机,平时会看看今日头条,那么对于今日头条你就是一个独立访客。可是过两天你把手机换成了小米,这时候今日头条还会把你算作一个新的独立访客吗?
答案是不一定,有几种情况:
■产品已有用户标识符,用户更换手机,若未登录,则独立访客+1。
■产品已有用户标识符,用户更换手机,若登录,则独立访客不变。
■产品没有用户标识符,用户更换手机,则独立访客+1。
Web 产品界定独立访客有点复杂,因为和 APP 的产品机制完全不同, Web 产品界定独立访客的核心逻辑是基于 Session 、浏览器标识等。
Session ,又称会话,当用户第一次打开 Web 页面时,即启动一次浏览会话,如果用户接下来30分钟内没有任何动作,此次会话自动结束,计作一次访问或独立访客。如果用户打开某新闻网站,浏览了10分钟新闻,然后30分钟无任何操作,之后又回来继续浏览新闻,此时将计作2个独立访客。
浏览器标识,稍微复杂一点,分为是否独立浏览内核和浏览器代理。这里不做详述,直接说几种情况:
■如果在一个浏览器中打开5个 A 网站,对于 A 网站是几个独立访客呢?
这要看浏览器的标签页配置是否为独立内核访问,如果是独立内核访问,则为5,否则为1。
■如果在电脑上打开两个浏览器,分别打开 A 网站,对于 A 网站是几个独立访客呢?
这要看网站对于独立访客的计算逻辑。如果不做任何计算,那么独立访客就是2,如果按照 IP 地址计算,那么独立访客就是1。
想一想:如果一屋子10个人连接同一个 Wi - Fi 访问 A 网站,那么独立访客是多少呢?
目前已知的活跃口径有:
■基于单一指标:启动 APP 、登录 APP 、点击某一功能。
■基于操作系统:通过其他 APP 在后台唤醒。
■基于多个指标:打开 APP 且停留时长超过5秒。
2、DAU
DAU ,每日活跃用户业务意义的深度更甚。
考察每日活跃用户,而不是考察其他活跃,是因为希望用户能够每天打开产品,每天使用产品,目的是让用户养成每天使用的习惯,而用户使用习惯的养成,则会直接带来留存的提升,也会带来使用时长的提升,产品就更有机会营销,为创收做准备,所以考察每日活跃用户,其实是在考察用户经营体系。
考察每日活跃用户,通常用高频服务和高频功能
来达此目标。
高频服务包括用内容资讯、签到打卡、游戏化、用户成长体系来承载每日活跃用户;
高频功能包括小额支付、社交通讯等。
考每日活跃用户,要从 DAU 的客群组成来精细化运营,营销资源是有限的,所谓"把钱花在刀刃上",除了标准的新客、老客、沉默唤醒和流失召回用户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产品特征从渠道、功能场景等维度来拆分 DAU 进行精细化活跃运营。
考察每日活跃用户,如果遭遇天花板,想要进一步提升用户活跃程度,提升的方向包括提升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但这个时候运营难度已经非同一般。
3.MAU
MAU ,众所周知是每月活跃用户,其口径为每自然月内的活跃用户。
考察每月活跃用户,是因为希望用户能够每月都打开产品,不要求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因为一个月至少来一次实在难以和用户习惯联系起来。
考察每月活跃用户,通常是基于用户的强需求来承载每月的活跃用户,大部分都是"非我莫属、独此一家"的功能或服务,运营商的话费查询和充值、信用卡的还款分期等均属此类。
考察每月活跃用户,目的依然是缩短考察周期,尽力将每月的维度缩短到每日的维度,看起来是时间维度的缩减,但是从 MAU 到 DAU 的变化可能全带来用户经营体系的完全改变,意味着之前的用户低频需求场景改为用户高频需求场景,不仅需要资源和时间转换用户习惯,更需要从运营体系上做根本性改变。
运营商和金融产品,绝大多数属于 MAU 的范畴,为了从 MAU 提升到 DAU ,他们无一例外地加入了 DAU 专属场景,比如内容资讯、签到打卡等。并在 MAU 场景和 DAU 场景的相互协调和联动上做出了巨大的投入。
说明
:如何从 MAU 场景过渡到 DAU 场景,如何让 MAU 场景和 DAU 场景和谐共处不显突兀,又如何让用户接受这种改变,实属一项精妙工程,欢迎文末联系我进行深入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