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PMP备考第二章《环境》部分,面对项目的复杂性,提到了知识管理的PSDA循环,本篇博客主要谈一下什么是PSDA循环,以及我们面对复杂的环境,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目录
知识的冰山模型
PSCA循环
知识生成
知识积累
知识交流
知识应用
总结
知识的冰山模型
先来看张图片(来自百度)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一本书,一种理论,或者是学习某一方面的技能备考某某证书,等等,这些是可以用文字、图片、数字、表格等展示的容易分享和传播的知识,属于显性的知识,就是冰山模型可见的部分,同样是这本书、这种理论、这个证书的知识等等,每个人从中收获的、用来实践的东西,那些无法编辑、难以表达出来的部分,比如不同的经验、直觉、洞察力、诀窍等,属于隐形的知识,就是冰山模型下隐藏不可见的大部分。
PSCA循环
PSCA循环将知识管理分为四个过程:知识生成(P:Produce)、知识积累(Stockpile)、知识交流(Communication)、知识应用(A:Application)。
知识生成
知识生成包括知识获取与创造。
知识获取是指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沉淀,形成显性知识;而创造知识是指在开展具体业务和工作对知识进行的总结和创造。
知识积累
碎片化的信息、数据不能称为知识,只有把它们组织起来才能称其为知识。
看一本书,如果知识走马观花地看完,没有通过记笔记、思维导图等方式对作者的思想进行整理、提炼和思考,并将作者的思想与我们已有的知识进行匹配融合、重新组织、再次表达出来,那么书里的内容很快被我们淡忘,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和整理,无法内化为我们自己的知识。这方面我感触很深,当我看完一本书,没有返回去梳理一下,书中的内容很快就忘记,相反,如果自己整理一下,对书中的某些内容进行反复阅读,记录自己的想法,把整本书的大纲和思想大致列出来,在C站上记录一下,印象就会很深刻,当再次阅读这本书时,会形成新的想法,回头看看自己当时的笔记,再做补充,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形成这样的阅读学习习惯,对自己帮助很大。
针对上面提到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有不同的积累方式,显性知识的积累是创建“知识库”,并持续维护、运营。隐性知识的积累,一方面是通过分享、演示、观摩、师傅带徒弟等方式,让这些隐性知识不会失传;另一方面,也要减少拥有隐性知识的人才的流失。
在实际工作中,会有沉淀的知识技术文档,这就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就是不容易形成文档部分,通过大家的分享交流,在实际项目中积累的经验,拥有隐性知识的人越多,团队整体的经验能力也就越强。
知识交流
知识交流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知识传递和分享,以满足不同主体对各类知识的需求。每个知识工作者都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知识进行交流、讨论,使真理越辩越明。
在下图这个学习金子塔中可以看到,通过主动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会比通过被动学习的方式,得到显著的提升。其中通过教授给他人的这种方式,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会更高。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多与别人交流,当自己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他人时,自己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知识应用
如果知识无法得到应用,那就不是自己的!
一堆知识堆在那里,比如一堆书,随便翻翻,那就相当于一堆废纸!但如果内化,为自己所用,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将知识内化,用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提升知识的认知。考什么证,学什么东西,如果不能为我们所用,其实价值不大,就像英语,认识了多少单词,背下来了多少单词,没有英语学习环境,没有实际用到,其实英文水平仍得不到提升。所以,将知识运用起来!
总结
虽然是项目管理中提到的PSCA循环,但对我们工作学习都有很大的启示,面对变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学习力和竞争力,如何去学习,获取到隐性的知识,完成自己的积累,与别人的分享,并且加以运用,这是我们该去思考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