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背景而言,流量红利逐渐消失,野蛮生长的互联网时代接近尾声。传统的烧钱模式、靠体力投放的形式日渐乏力。但是,企业总是要追求增长的。所以在行业大背景下,依靠技术和数据的力量寻求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达成营销目标,让产品获得有效增长,数据驱动也就这样顺势而生了。
通过数据可以清晰且直观的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是这个状况,我们要做某个举措的空间又有多少,具体落地方案又是啥?做了之后可能受益又会如何等等,这些通过数据在采取措施之前,我们都可以得到粗略的答案。
那我们接下来从数据驱动的底层逻辑、数据驱动增长的具体案例、以及数据驱动的必要因素几个方面来展开说说这里的落地过程。
一、数据驱动的底层逻辑:
首先要讨论以及明确的数据分析的底层逻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认知上的逻辑闭环,另外就是不盲信经验,要贯彻实践出真知的实验论证。
首先来说逻辑闭环,我们都听过一个词驴唇不对马嘴,其实这就是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一个人如果有较好的逻辑思维,就会有刨根问底的好奇心,遇到问题就不会满足于表面的解释,而是不断的往下追溯,找到根本原因。想要通过数据驱动业务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只看到dau下降这个表象,一定要有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会下降,历史是不是出现过类似下降的情况,以前是什么原因,现在是不是也是有类似的问题等等?
在养成强烈好奇心的惯性后,我们需要有基本的逻辑素养,这里体现在四个方面,证有不证无,以偏不概全,证有靠举例,概全靠推理。事物间的关系并非非黑即白,我们要通过数据/事实来证明其真实性;个例不能代替全部,我们要证明其普适性,就要通过其一般性结论来证明其具有代表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某个产品留存在国庆期间突然上涨明显,我们不能就基于这一次的数据来说节假日期间用户对产品需求高,我们要去看下这个现象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在所有节假日中都存在这种情况,不能以偏概全,要有理有据。思考有逻辑,思维有闭环,逻辑一定要自洽。不能说渠道带量能力强,就说这个渠道好,要综合对比体量、留存、ROI等多方指标表现,一般情况可能不是数据A得出结论B,而是数据1234n得出结论B。
说完逻辑闭环,第二个就是让事实说话的实验论证了。我们遇到问题,先大胆假设,然后去验证,得出结论,最后跟进数据结论作出调整,一定要从事实出发,对事不对人,而不要被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立场所左右。因为事实更可靠。
xian1、在假设阶段,需要找到互为激励的因果关系(增强回路),建立最小化闭环;
2、在验证阶段:找到“北极星指标”,验证最小化闭环的真实性与可行性,并优化闭环;
3、在结论阶段:通过数据对假设给出定性的结论,有效或者无效或者待进一步验证
4、进而采取进一步调整策略:若需大规模增长就果断投入资源,快速复制,如果假设完全不成立,那就及时停止。
二、数据驱动增长的具体案例:
第二部分我们从【获客】和【促活】两个场景的具体案例来说下。
1、获客篇之渠道评估
获客渠道是用户增长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能够用更少的钱带来更优质的量,是买量部门最头疼的问题。什么是好渠道,什么是差渠道,不是简简单单的留存高、用户行为好,成本低就能说明这个渠道质量的优劣,而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就好比料理要色、香、味俱全,渠道也要数量、行为、商业、成本和质量综合评价优劣。
我们做的首先是要打通媒体前后端全链路用户数据,结合多维度数据,实现日常例行化的监测发现异动,并从人群、设备等角度寻找原因,逐一定位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基于留存对渠道用户整体lt做及时预测,结合lt*arpu预测渠道不同窗口期的roi,运营方可以直接基于roi达成情况判断渠道投放优劣,进而得出重点可优化的方向点,质量好的渠道我们可以增加投放,质量不好的渠道我们可以从素材、版位、设备等角度多方优化。
整体来说渠道获客,更像是集产品、营销、运营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的多元能力的结合体,以真实数据为指导,非传统意义上靠砸钱来获取用户的市场推广。微观涉及素材创意的质量分析,宏观到产品整体的新增、留存、ROI等。
2、获客篇之潜客挖掘
增长最重要的是人-货-场的契合,就像找到跟你合拍的爱人、朋友是一样的道理,只有互相match、或者说互相需要路才能走下去。咱们自己产品其实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尽量帮产品更精准的定位到用户,减少对用户的打扰。潜客挖掘常用的方式有基于规则的人群定向圈选、基于模型的扩簇。
人群定向圈选分为两部分,特征圈选和规则圈选。比如公司既有100+用户画像的tag,如果产品笃定某一属性,那我们完全可以从既有画像标签中去圈,比如圈性别是男性的从事财务的人群,或者基于某些兴趣、年龄等去圈。还有就是来源于业务经验的一些规则,比如买过某些商品的用户,使用过某些功能的用户等等。
规则完全是基于我们的假设,一旦假设不成立那可能就会走偏,从而我们有时更倾向基于事实出发,这个事实就是我们的既有用户及其行为,所以就有了模型扩簇。有了种子人群,我们通过lookalike寻找特征一致的人群,我们当前在产品测试效果还不错的主要是pu-learning,最终输出扩簇后的 相似人群+意向度。
3、促活篇之用户分层内容优化
获客是尽量保证一直有水进来,但是水进来后我们必须让水内循环动起来,而不是让水处于静止状态或者流出去,这就要说到促活。这一部分我们从内容优化、活动运营两个角度来说下。
精细化运营其实本质上就是对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但整理逻辑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基于目标找对应人群,评定人群空间是不是值得做,值得做具体要怎么做。针对咱们工具类产品可能目标就是dau,针对视频类产品目标可能除了dau,还有vv,ctr,针对搜索导航可能就是uv,pv,ctr等等。
我们以一个视频类提升ctr的案例来说 。Ctr从曝光和点击两个指标出发,把用户划分为4个项线,通过看用户转化及占比判定空间,又分别从内容,画像角度分析各项相人群的特征,寻找优化点,结合用户历史行为,产品可操作点,具体确定可落地策略项
4、促活篇之定向人群活动运营
产品中内容基于不同人差异化,活动同样可以做到差异化。产品中内容基于不同人差异化,活动同样可以做到差异化。比如游戏代金券给谁发,电商优惠券给谁发,发多少,其中都可以做到人群的定向差异化,因为你会发现有些用户有没有代金券都会给游戏充值,都有下单买东西,但是有些用户就是需要在优惠券的刺激下才会产生购物行为。
三、数据驱动的必要因素:
第三部分我们来说下数据驱动的必要因素。数据驱动不是数据一方可独立完成的,他是一个组合拳。俗话说巧妇能为无米之炊,数据如果是米的话,那一定还需要炊。
首先需要产品侧需求明确,设定一个清晰可衡量的目标,没有目标做好做坏也没个标准;同时多方要建立绝对的互信,信息及时同步共享;在整个过程中多方通力协作配合;当然关键确实是要有技术和数据输出的策略,大家要勇于尝试,相互配合不断迭代实验,就像我最初提到的底层逻辑,数据提供逻辑闭环,产品运营技术通过实验不断的论证真伪。
以上是基于数据在驱动运营上的一些局部见解,不足之处还请指正。有任何问题欢迎大家随时交流。